目前中国的高铁和日本高铁比,谁更先进?有何依据?

用户5416130024


不请自来地说两句,如有疏漏烦请斧正。

首先,应该重新定义什么是所谓的“先进”。我们比的是速度、是技术吗?如果是,那中国和日本的高速铁路技术目前还不存在代差。日本的铁路技术发展了50余年,一直是日本的工业骄傲之一,在速度、车厢舒适性、信号稳定性方面都颇有建树(相信不少人在童年时代都看过铁胆火车侠吧!)。而中国弯道超车,引进+消化,把德国、法国、日本的技术快速转化成可靠的高铁技术,并准备在美国申请原创技术专利。在2015年,印度尼西亚拒绝了日本的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而选择了中国的提议,可见中国的铁路技术已成为日本的强大对手。目前双方有不分伯仲的实力,就看下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中日两国会有什么改变了。


其次,先进真的只是技术的比拼吗?!曾经一些国家在航空客运领域推出过超音速客机,最后却落得惨败的下场,在舒适性、经济型都不如亚音速客运飞机。由此可见,速度、技术在很多时候只要够用、可靠就可以了,高速铁路也是如此,我们不一定非要追求高到离谱的速度或科幻的造型,真正的“先进”是超爽的服务体验和牛逼的运营水平。


原铁道部发言人,王永平在多年前说,“中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已经远远好于日本的新干线”。虽然我们外人并不能量化中国的高铁技术到底甩开了日本几条街,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在车站建设、铁路运营调度、火车生产技术方面,确实能有不逊于日本的实力(每年接受春运考验的中国,铁路想不好也难)。比如在进站方面,中国不少地方都普及了“刷脸进站”,那日本恐怕还没那么“先进”。


当然,在铁路先进性方面,顾客证言也很关键。在国外Quora(类知乎平台)有一个

问题是How advanced is high-speed rail in China?(中国的高速铁路有多先进?)许多外国人表示中国的高铁系统(包括进站到坐车)让人印象深刻!尽管在技术上,中国高铁可能并不是最先进的,但较新的车厢(平稳,信号良好)、优秀的车站建设(外国人觉得看上去更像机场而不是火车站)、进站服务(一些国内车站为外国人开辟了单独的通道)、甚至是车站内的秩序(排队文化),都让一些外国人感到讶异和佩服。

我想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中国高铁是先进的!


尽管有一些国外网站,如Business insider,跟据一些指标(速度、覆盖范围、每公里成本等)来排列了名单,但对于我们个体来说意义不大,中国和日本的高速铁路先进性之争,不只是数字、指标,更是整个系统带给顾客的服务体验。我想这也是未来,中国铁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之一。


长尾资讯


中国的高铁目前最高时速是350公里,日本看到这个数据表示,中国的高铁和自己的新干线相比还是落后了。因为他们已经推出了时速高达600公里的高铁。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画面中的这个列车就是日本最新型的超高速高铁。虽然还没有正式命名,不过从它飞速通过铁路的画面能够看出,这家伙速度确实非常快。

从日本公布的记录片里能看到,这种新型高铁的确通过提速达到了600公里每小时。日本的网友觉得「这次终于超越了中国」。

不过眼尖的中国网友也表示,这里面有猫腻啊:首先,这高铁没有驾驶窗,是无人驾驶还是有另外的高科技手段能观察路面?这一点不得而知。其次,有一个画面中显示这种高铁要2027年才会投产。也就是说现在连试运营都没做到。最后,高铁处于空车状态下能达到时速600公里,并不代表满载和正式运营之后还能达到这个速度。

看来网友的观察还真是细致,这样算的话,那中国的复兴号实验时,蓝海豚和金凤凰双车的最高时速还能达到480公里每小时呢。而且,这是两车交汇时的速度哦。

小伙伴们,你们觉得日本造的这种新型高铁,未来真的能够普及么?

科技公元,带你了解最创新的技术,最创意的产品。


科技公元


目前,中日高铁各有千秋。

如果从投入和产出比,也就是效益主义看,中国高铁可能更胜一筹。举个例子,2015年底,中国和日本同时就印度高铁竞标,日本胜出。这个事情当时引起不小反响。几年后的现在,日本向印度提出邀请中国在当地一起合作建高铁,原因就是,印度对日本建高铁的高成本和速度慢不满,日本也认识到问题难以解决,所以邀请中国合作。可以看出,中国由于体制优势,已经可以超越日本。

如果从便利性和人文关怀方面,日本还是处于领先地位。1.中国新建高铁站很多处于城市的偏远位置,和城市交通工具衔接不好,但日本新干线与其他交通工具接驳就很便利。2.餐食方面,日本的便当已经成为旅游特色,很多人坐新干线都会专门购买便当感受日本便当文化。中国高忒的餐食一般都是被吐槽的角色,从价格到品质,一直没有被乘客满意过。3.日本在建造高铁时,重视对当地民众居住环境和经济的调研,从而决定高铁建造方案,而中国在这一点上相对较差。


小溪解局


我感觉对比日本新干线和我国的高铁,就现在运营的还是高铁更胜一筹,高铁似乎跑起来有微微的震动感,新干线则有晃动感,高铁内饰,外观更新潮 ,而新干线毕竟运营的时间更长,从外观内饰风格看还是上世纪的元素。如果说高铁和新干线以后在新技术方面谁更新更快,我认为高铁表现会更好,因为从市场容量上看,日本国内市场有限,而我国市场庞大,市场会决定一个行业发展的速度。但就目前为止,不了解两者谁持有的核心技术更多。


孙宝于


国大遭人嫉,引无数喷子尽献丑态。。

中国最愚昧的陋习思维就是自家看不起自家,凡是自己的都是垃圾,凡是别人的都是最好的,古代人两孩子打架,家长甭管谁对谁错二话不说就是骂自家孩子。跟客人聊天,会把自己孩子说成猪狗不如。。。现在的70后80后很多人光荣继承了这种食古不化的思维,其实他们对此事根本不了解,甚至很无知,却喜欢惯性式的自己喷自己。。只不过”攻击”对象变成了国家。。。。。请记住:你们也是国产的!


美国临时总桶


首先中国高铁有两个,和谐号和复兴号,和谐号大部分是引进消化,crh1来自加拿大庞巴迪,crh2来自日本川崎,crh3来自德国西门子,CRH5来自法国阿尔斯通,在吸收后各国技术后研发出CRH380,但仍然有国外技术的影子,但此时距离高铁引入中国仅仅几年,2016年,我们就有了纯国产的复兴号,距离中国引入高铁,不到10年,我们也生产出了IGBT也就是高铁的控制系统,我们用10年走过了日本30年的路,不是吹牛,是事实,我们需要自信,日本科技固然强大,但高铁和航空,我们在他前面


我懒得取名字了233


不用多说,请看一下 中国高铁 一书,里面有很详尽的叙述。

当初引进高铁技术,看中的就是德国西门子高铁技术,日本的技术其实不是中国高铁的目标,是落后的技术,和德国的技术差一大截。只是三国杀的需要,做个配角。

日本的高铁技术也是从德国技术上来的,而且是60年代德国的技术。后来再自我研究。中国当初引进日本的技术也就是逼德国转让技术。本来是掐半拉眼角看不上日本的新新干线。最后引进西门子技术后,才有了380,和复兴号。

所以说,德国技术最高,下来再是中国,最后是日本,看看台湾的翻车就知道,日本技术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清请情感


我觉得应该看哪个更实用,而不是看哪个更先进,要说哪个先进无非就是看哪个跑的快吧?可是铁路要频繁进站出站,稍微快点也节省不了多少时间,现在的情况估计高铁和新干线用时差不了多少,所以还是得看哪个更实用。

高铁在高架桥上跑,占地少,对其他道路的干扰少,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都比新干线低点,所以实用性还是高铁好。

看见有人说新干线要提速了,时速可以达到600公里,看来技术上又有突破,就是不知道实用性怎么样,比如前几年看见电视上说美国研制一种汽车时速能达到1000公里,基本上没有实用价值,不说成本,驾驶员根本没那个技术,估计要是真的上路司机等于向阎王爷去报到了。

新干线开那么快能保证不出轨吗?估计铁道稍微有点瑕疵就跑出去了,再说就算技术非常成熟,出不了轨道,可是还没跑起来到站了(一站路一般也没多少里程),实际用时也高不了多少,成本肯定更高,实用性反而变差了,那就不好了。


等待22925124


日本根本没有高铁,只有中国有。他们那个是新干线,不是高铁。法国的也不是高铁,叫什么忘记了。

他们的就是能跑600公里时速,也只是下一代新干线,不是高铁。明白了吗?



额撕倪大业啊


我国高铁列车上用的螺杆螺母全部从日本一家小公司进口,而且这小公司牢牢控制着全世界近90%的市场。我国目前也在研制生产,但定稳定性可靠性差,目前不敢使用,如果日本不出口给我国,我们的高铁还敢跑吗?还敢提速吗?你还敢坐吗?从这一点上来说,谁先进谁落后就一目了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