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久煮不烂是因为加了胶吗?

与君共赏


面条,一种太过平常的“主食”,食用概率相当之大;一种由小麦粉制作而成的食品,市面上竟也存在着不靠谱言论。不知您各位有没有注意,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则视频:一男子先是将某品牌干面条放入水中然后出现了胶装,之后将该面条点燃,发现面条的确可以被点燃并且还冒出了黑烟;以此视频推出结论面条中加入了胶。面条真的存在问题?事实如何?



其实,事实并非传言中所说的那样。只要是面条,无论是自己做的还是市面上售卖的,通过上述的实验也会出现“变成胶”和“点燃变黑”的现象。

面条变胶,是何原理?

想要弄清楚原理,先来看面条的组成成分,说到根本面条是由小麦粉制作,而小麦粉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就是淀粉和面筋蛋白。面筋蛋白并不溶于水,揉面(加水)制作各类面类食品的过程中,其中这些蛋白质分子会延伸展开,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就会大量吸收,然后出现膨胀,导致分子间互相粘连,这就形成了面团的基本骨架组织,从而就会将淀粉分子包裹在其中,最终形成了筋道的面团。

小麦粉中岁寒的蛋白质包括醇溶蛋白、谷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等物质;这其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并不溶于水,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面筋蛋白;而面筋蛋白这种物质中有大量的二硫键互相交联,导致其不会轻易分散于水中。


家庭和面的过程中,一般会加入碱(碳酸钠)或者盐(氯化钠),这些都可以增强面条当中面筋蛋白等网络,从而揉出的面团也就更加筋道,在食品的加工生产中,有些厂家也会加入鸡蛋、黄原胶等物质来改善面团的整体性能。

面团继续加工,就会被挤压成片,然后被切成面条;经过了晾干之后,这些面筋蛋白的交联结合就会变得更加紧密,而其中的淀粉分子只会让他们“捆绑”的更加紧实,当然淀粉和蛋白之间并没有完全结合。

经过了短时间的浸泡,或者遇到高温情况,淀粉分子并不会挣脱面筋蛋白的限制跑到水里;但如果浸泡的时间足够长,这时就会有大量的淀粉分子跑到水中,那最终剩下的那些面筋蛋白网络就形成了“胶状物质”。

其实,像面片、饺子皮、面条等小麦面粉加工食品,早“制作过程”中加入进行清洗时,淀粉和水溶性物质就会散失离开,最终剩下的就是面筋,而面筋的特点就是粘性较高且不溶于水;而且面粉的等级越高,其要求的面筋含量也就越高。


面条中的面筋蛋白含量如果太低,那么面条的弹性、韧度就不会太好,这样就更容易断裂,煮面的时候也就更容易出现“混汤”(浑浊)的现象。

换而言之,北方有一种著名小吃“凉皮”,它的制作工艺就是通过“洗面筋”制作出来的;很多人觉得面类食品泡水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胶状物质就是“食用胶”,其实完全是“社会谣言”。

更何况,其实面条在制作的过程中也的确可能会加入“胶”,例如可以添加“沙蒿胶”等天然植物胶,这也是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明确规定允许添加的,只要按照食品添加类别和添加限量范围来来添加,属于“安全”行为。

言说于此,此乃“正常变化”,说到根本就是“面筋蛋白”在作怪,无毒无害。

面条能被点燃,这是“什么鬼”?

面团,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讲是有碳(C)氢(H)等元素组成,而这些物质都属于“可燃性物质”,挂面在空气当中点燃,很容易达到“着火点”,燃烧反应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大条件(可燃性物、氧气、燃点分度),自然就会燃烧。对于面条来说,燃烧的表面积相对有限,一般很难充分燃烧,所以自然就会留下“炭黑”。

所以,挂面被点燃是一则很正常的事情,无需多虑。

面条,一种家庭日常最基本“主食”,但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非议”,面条成胶不可怕,面条能燃烧也不可以,请您“放心吃面”。


王思露营养师


记得小时候家里自制手擀面的时候,妈妈经常在和面的时候放点盐或者碱,说是为了增加面条的韧劲,吃起来更筋道。后来看到市售挂面中也放有盐,有的挂面中的含盐量还不低(1200钠/100克,相当于100克挂面中含3克盐)。真是生活无处不智慧。如果去吃拉面,就会发现细软的面条在拉面师傅手上跳舞,一会让就变成一团棉丝状又细,又匀,且韧性十足的面条。吃起来筋道,有嚼劲儿。

拉面师傅是怎么做到的呢?

2011年初,某电视台爆出拉面中加入蓬灰的“秘密”,一时间掀起了抵制拉面的风潮,拉面行业也因此受到了重创。其实后来发现蓬灰并不是现代新生物,它不仅是用于拉面的必用之物,且早已使用 百年之久。蓬灰的作用跟碱水一样,蓬灰是燃烧干枯的蓬草得到的灰烬 。蓬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成弱碱性,加到面团中,可以把面团的PH 值升高到9-11。在这个PH值下,面筋蛋白的交联程度明显增加,因而使面条劲道 。如果没有蓬灰中的碳酸钾来帮助面筋蛋白形成紧密的网络结构,就无法拉出纤细而筋道的面条来。

现在拉面经常使用的蓬灰一种使天然蓬草燃烧得到的蓬灰,一种是根据蓬灰的成分制成的速溶蓬灰。天然蓬灰中可能会含有砷,铅等致癌物,即使其含量很小,但对于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还是要避免的。根据蓬灰的成分配制出的拉面剂(速溶蓬灰)中则剔除了这个不利因素,使之更加安全。而速溶蓬灰的出现也跳出了天然蓬灰批量生产的限制,使得拉面行业向现代化和标准话生产有了实质性进展。

所以拉面之所以能绵软柔细却不失筋道口感,是因为蓬灰或者说拉面改良剂的作用,并不是添加了胶质。而且拉面中的蓬灰是拉面工艺需要,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致力于传播营养相关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更多营养科普问答请关注头条号:王秋霞营养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在此一并感谢!)


王秋霞营养师


面条久煮不烂有多方面的原因,与面条中淀粉的吸水速度、面条加工中的加水量、面条水分、煮锅内面条与水的比例等,都



有一定的关系。小麦粉里面本身含有胶质,即麦胶蛋白,也是面粉里面蛋白之中的一种,是面粉中面筋的主要成分。面粉在面制品制作中添加碱与盐都对面筋起到收敛作用,达到增劲效果,但在应用上是有一定的窍门。碱是骨头盐是筋,老辈子都这样说还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