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元璋真把常遇春的老婆大卸八块煮汤吗?常遇春死后为何身穿龙袍?

张小龙


常遇春是古今中外最出色的前锋将领,深得朱元璋喜爱。他虽然是半路才投靠的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却视他为心腹,在众多关键战役中都对他委以重任。既然朱元璋这么喜欢常遇春,为什么又要把他的老婆大卸八块呢?常遇春死后为什么大不敬而身穿龙袍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常遇春早年时是个山贼,因为生活所迫,落草为寇。当时常遇春自习拳脚棍棒,身手颇为了得。他跟随当地最大的山贼头目刘聚,平时靠打家劫舍生活。虽然日子过得不错,但是没有什么大的发展。

后来,常遇春在和州抢劫时,正巧碰到正在攻打和州的朱元璋。而常遇春早就听说过朱元璋的大名,于是毛遂自荐,亲自登门去拜访朱元璋。而朱元璋则不太待见他,为什么呢?

朱元璋一看来的是个山贼,于是很轻蔑的问他:你是饿急了,想到我这里讨口饭吃吧。常遇春凛然回答到:我虽是山贼,其实是迫不得已。我自小有统领百万大军的志向,今天来这里就是来投军的。

朱元璋一听此人志向不小,于是留下了他。后来,常遇春在采石矶大战中身先士卒,在船上用自己的长矛刺向敌人,敌人接住长矛后,常遇春顺势借力跳上岸边,连杀数十人,打开了抢滩登陆的局面。事后,朱元璋大大的赞赏了他,从此以后对他另眼相看。那么朱元璋诛杀常遇春的老婆又是怎么回事呢?

常遇春原先在刘聚手下当二当家时,刘聚赏给他一个压寨夫人。此女长得很漂亮,但是却性格善嫉,行为彪悍,把土匪那一套学得有模有样。而常遇春追随朱元璋后,由于常年打仗,所以也没有再娶。谁知道,这么多年,常遇春连个儿子都没有。

常遇春不急,朱元璋急了。朱元璋心想:我这么得力的干将,连个后代都没有,成何体统。于是吩咐马皇后,给常遇春挑两个年轻貌美的宫女送去。

宫女是送去了,但是常遇春碍于老婆太过彪悍,所以一直没有敢和两个美人同房。有一天,两个宫女伺候常遇春早上洗漱,常遇春看到宫女捧盆的双手,心里喜欢,于是说了一句:都说指如削葱根,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洗漱完毕,常遇春就去上朝了。等到晚上回来,那位悍妻令人端出来一个盒子,常遇春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放了一双娇嫩的女人手掌。常遇春心中暗惊,明白自己早上的一句话引来了一场祸事,当晚就生病了。

第二天,朱元璋召见众大臣,常遇春神情恍惚,还在想着昨天的事情。朱元璋见常遇春神情诡异,于是怒道:你鬼鬼祟祟的想什么,莫非想谋害朕吗?常遇春心惊,于是将事情全部都给抖了出来,说完叩头道:陛下怜悯臣下,送给我两位佳丽。大恩还没有报答却闹成这个样子,微臣有罪。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再给你送两个宫女吧。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说完,让众大臣继续议事,又吩咐身旁的太监,如此如此。那么那个太监干什么去了呢?

众大臣议完事准备退朝,朱元璋说:你们等等。然后让人端上来一个食盒,打开后里面是一些红色的肉酱。朱元璋脸色凝重的说道:这就叫悍妇之肉,以后再有大臣内人胆敢使丈夫无后,就是如此下场。常遇春吓得说不出话,从此以后精神有些恍惚。

后来,那些无后大臣的妻子来找朱元璋,要求朝廷供养。朱元璋恼怒的说道:给你们每人一只木碗,沿街乞讨去吧。大臣无后,你们难道没有责任吗?还好意思让朝廷供养?

圣祖曰:“你們平日妬悍,绝我功臣后嗣,可著礼部,各給木碗一只,拄杖一条,沿功臣门求讨作样。”

常遇春后来有后了吗?有了。朱元璋做主,将蓝玉的姐姐蓝氏嫁给了常遇春,之后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常茂,二儿子常升。那么常遇春死后身穿龙袍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事情就有点小误会了,事实情况是这样的,常遇春当年救过朱元璋的命,所以朱元璋平生最感激和信任的将领就是常遇春。那么常遇春是怎么救了朱元璋的命呢?

当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朱元璋的帅船因为行驶匆忙再加上不习水情而搁浅,眼看着敌军水军将领张定边率军来围攻,形势万分危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常遇春搭弓射箭,使出百步穿杨的绝技,一箭射死了张定边。敌军首领死去,随之四散而去。

当时如果没有常遇春,恐怕朱元璋早就没命了。因此,当常遇春北伐归途中突然暴卒时,朱元璋是万分悲痛。朱元璋因此还赋了一首诗: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为了表达自己对常遇春的敬重和感激之情,朱元璋让画师画了一幅常遇春的画像,其中特意交代,让常遇春身着龙袍,犹如自己的兄弟一般。所以,事实真相是常遇春死后并没有身穿龙袍下葬,而是朱元璋让画师画了一幅常遇春身穿龙袍的画像,聊以慰藉而已。

以上部分内容为野史记载,大家听听就行,不要当真。常遇春画像身穿龙袍事情为真,特此声明!


每日趣评


朱元璋有开国第一猛将常遇春,人称“常十万”他说只要给我十万兵马我就能扫平天下,于是人们就给他取了个“常十万”的称号,他是响当当的一员大将,杀敌无数,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常十万在战场上那是以一敌百,谁都不怕,可他却非常惧内怕老婆。

常遇春的老婆姓蓝,性格彪悍、蛮横霸道,简直就是个母老虎,常遇春对这个老婆是既怕又爱,平常别说三妻四妾,哪怕是多看女人一眼,估计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简直就是一个醋坛子,容不得第二个女人。


常遇春眼看就三十来岁了,可还没有子嗣,他自个儿急呀,但无奈家中的活祖宗就是不争气又凶悍,也是没法子;

常遇春无后,朱元璋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想常遇春跟我出生入死,怎么样也得帮助常家留点香火啊,于是就给常遇春物色了两个漂亮的宫女送给了常遇春,说是说送两个宫女,其实就是送给他两个小妾,帮他延续香火,常遇春接过来的可是烫手的山芋,这么漂亮的宫女他肯定想要,可家里那个母老虎能同意吗?


常遇春的老婆那是威名远振,这两个宫女也是早有耳闻,去到了常家也始终是扮演丫鬟的角色,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常遇春每天看着这两个宫女也是干着急啊,无奈家中那悍妇老婆,实在是拗不过,只好就当着没事人一样。

直到有一天早上一个宫女给常遇春端去了一盆洗脸水,常遇春一看这宫女的手长得又白又嫩又好看,就随口夸了一句“真是一双好手啊”,谁曾想他的老婆就在后面听见了,本来这事换在一般人家也就是一小事就过去了,常遇春也就上朝去了。

等他下朝一回到家,他老婆破天荒的送给他一个漂亮的锦盒,常遇春心想这今天又不是什么节日,她干嘛送我东西,这也是太阳打西边出了,他怀着好奇心打开了盒盖,差点没惊出一身冷汗,原来他老婆把朱元璋送过来的两个宫女的手都剁了下来,放在锦盒立里,就是因为常遇春夸了宫女的手漂亮。

常遇春是又气又急,心想你个不知好歹的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这可是太祖皇帝送过来的女人,你也敢动;可这悍妇老婆醋劲上来了那是不管不顾。


这事没过多久,朱元璋就知道了,有一天朱元璋叫常遇春来宫中陪他喝酒,两人一高兴就喝多了,当晚常遇春就在宫里睡下了,并且朱元璋还安排两个绝色宫女陪着常遇春春宵了一晚。

第二天常遇春一起来,看见这两宫女,还给他端来了一碗肉羹,常遇春喝完肉羹后,朱元璋也过来了,问他这粥好不好喝,常遇春说好喝,解酒那是相当的好。

常遇春回到了家,不见了老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朱元璋趁着自己进宫后,派人把他老婆大卸八块剁成肉酱,煮成了一窝肉粥,不光是常遇春喝了,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也都喝了。经过这一吓,常遇春吓成了癫痫病,久治不愈,直到1369年,39岁的常遇春暴毙于军中。

当然了这都是野史,只当笑谈,不足为信,据正史记载,常遇春的老婆蓝氏死于常遇春之后,死因为病逝。


常遇春死后,朱元璋非常悲痛,他不但为常遇春哭灵,还把自己身上的龙袍脱下来给常遇春盖上陪葬在钟山下,朱元璋虽然很忌讳把龙袍穿在别人身上,但他却专门让人给常遇春画了一幅身穿龙袍的画像,虽然有作秀给其他臣子看的嫌疑,但从中也可看出朱元璋确实很在乎常遇春,还给他追封了许多官爵,又配享太庙,这在与他出生入死的下属当中,常遇春的待遇是独一无二的。



遗产君


常遇春是朱元璋老乡,归顺朱元璋之后充当前锋,从军数十年来无一败仗,有项羽之猛,军中的都称他为常十万。

洪武二年,常遇春在北伐中原途中病逝,常遇春的弟弟护送常遇春的灵柩回京,朱元璋听闻常遇春病逝的消息,失声痛哭,脑海中全是常遇春曾经征战沙场的身影。


常遇春灵柩到达南京时,朱元璋亲自率文武百官出门祭奠,朱元璋非常伤心,在统一江山之时,但自己的爱将、手足却身亡,而且自己没见到他的最后一面,朱元璋越想越伤心,于是要求打开常遇春的灵柩,他要亲眼目睹一下常遇春。

看到冰冷的常遇春,朱元璋伤心欲绝,直接脱下自己的龙袍,将龙袍覆盖在常遇春的遗体上,以此表彰常遇春,而且命人绘制常遇春穿着龙袍的全身像,然后将其悬挂在功臣庙中,这张画像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常遇春的后人请求朱元璋再画一张,用来当做常家的传家宝,朱元璋应允。

常遇春死后穿龙袍是因为朱元璋感念他曾经的功劳,特意恩赐的。

常遇春妻子被朱元璋大卸八块煮汤喝的真实性不高,在正史中没有记载,这个故事出自民间史书,是明朝王文禄写的,书中的故事是王文禄的祖上口口相传而来的,写的都是朱元璋的事。

书中记载常遇春的妻子,也就是蓝玉的姐姐,她是一个悍妇,常遇春在家一直被她欺负。她不光是悍妇还是一个妒妇,常遇春一旦在外面和女人说话,她就会吃醋。


朱元璋称帝后,看到常遇春这样被老婆欺负,心中愤愤不平,于是赐给常遇春两个宫女,让这两个温柔的宫女伺候常遇春。

朱元璋虽然是一片好心,但是常遇春却怕的要死,他不敢违背皇帝的意愿,逼着把宫女领回家。回家之后常遇春妻子就没给他们好脸色,常遇春对这两个宫女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一次,常遇春不小心碰了其中一个宫女的手,其妻知道后,命人将那个宫女的手直接斩了,并送到常遇春面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常遇春都被吓了一跳。


这件事后来传到了朱元璋耳里,朱元璋气得直拍桌子,他觉得处置这个悍妇。

他命人去叫常遇春进宫,又派人去将常遇春妻杀死,并大卸八块煮汤。

常遇春与朱元璋饮酒谈心,不久朱元璋命人端上一碗汤,赏给了常遇春,常遇春一口喝下,发觉还蛮好喝,于是问朱元璋这是什么汤,朱元璋说:“这是妒妇汤。”说完两个哈哈大笑。


常遇春回到家,门人告诉他夫人被朱元璋杀了,而且还是大卸八块,常遇春吓得瘫坐在地上。

后来常遇春还得知自己喝的汤是他夫人的肉熬的,其他的肉被分给大臣,还在盒子上写着“悍妇之肉”四个大字。

常遇春被这件事吓得神志不清,不久便去世了。

当然这个故事是一家之言,可信度不高,


司马长史


一、常遇春老婆并非烹杀。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猛将,外号“常十万”。因他曾放言:只要给我十万兵马,就能扫平天下。他杀敌无数,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场他以一敌百,谁都不怕,可他却非常怕老婆。

朱元璋看常遇春干活卖力,曾赏赐两个美女给常遇春。常遇春称赞其中一个宫女的手长得好看,第二天就收到了妻子送给他的礼物——那个宫女的手。朱元璋听说很生气,便让人杀了常遇春的妻子,并且烹了她的肉给众臣子吃,常遇春也吃了,回去找不到老婆,才知道老婆被大家吃了,为此吓出病死了。

其实常遇春的妻子,是大将蓝玉的姐姐。并不像传说那样没有子嗣,她为常遇春生有三男三女,而且长女还被册封给了太子朱标为妃。再者,常遇春的妻弟蓝玉在朝廷中也是身居要职,朱元璋那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在政局还没稳固之时,做出“烹悍妇”得罪大臣这样的事?

二、常遇春死因三种说法

常遇春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良将。但是,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嗜好杀戮。在一次和陈友谅的战役中,俘虏敌方三千人。常遇春的杀戮瘾又犯了。他不顾徐达劝阻和上报朱元璋的威胁,连夜把俘虏给活埋了!不仅如此,他还留下几个俘虏,让他们回去跟陈友谅捎话:“我是常遇春,我不仅打败了你陈友谅,还将你的三千兵士全给活埋了。

第一种为朱元璋害死说。这个传说源于常遇春经常不听朱元璋的话屠城。但是常遇春死时政局还没稳固,北元虎视眈眈想要打回中原,朱元璋不可能在正用人之际杀掉这员猛将。

第二种为常遇春被吓死说。前已提及,很明显是假的。

第三种为常遇春病故说。常遇春与徐达北征凯旋的路上,因为天气炎热,常遇春重甲在身,到了晚上休息时,他不顾身上有汗,卸去盔甲,引发了中风。再者加上历年来征战导致的伤病,常遇春身体早已极度透支,加之行军途中无良医及时诊治,才导致这员猛将的死亡。

三、常遇春身加龙袍的原因

常遇春身加龙袍说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常遇春画像。

洪武三年,即1369年,常遇春突然病故。朱元璋十分伤心,他既是一员猛将,又和朱元璋情同手足。朱元璋看见灵柩时候,脱下龙袍覆盖在常遇春遗体上,作为寿终棉衣,以表哀悼。随后朱元璋又命宫廷画师,画了常遇春的全身像。丧事办完,常遇春家人又请朱元璋再让画师作画,赐予全家以追念。画像保存至今。

如果喜欢作者的文章,请一定要关注我哦!谢谢!


文史工作坊


朱元璋杀死常遇春老婆的说法,历史上并无记载。朱元璋为何如此宠爱常遇春,有这么几条原因:


一、同志加老乡。常遇春跟朱元璋是老乡,同时安徽凤阳人,早年落草为寇做土匪,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朱元璋的军队。看到朱元璋治军严明,觉得跟他混肯定没问题,于是主动带领自己的队伍来投靠他。所以说,这对于兵力不足的朱元璋是雪中送炭。

二人一见如故,感情深厚。

二、常遇春能力太突出。常遇春作战以勇猛刚强著称,在战斗中,他经常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敌人四散奔跑,成为朱元璋帐下的急先锋,为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救命之恩。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中,敌将张定边瞅准了朱元璋,想过来杀之。幸好常遇春及时发现,一箭射伤了张定边,救了朱元璋的性命。

四、儿女亲家。朱元璋最爱的儿子,是他的长子朱标。而朱标的老婆,正是常遇春的女儿,朱元璋原本是让朱标继位的,这么样,常遇春就成了国丈。这也是非一般的恩宠。

五、死后封王。洪武二年,常遇春北伐北元归来,途中突然暴病而亡。朱元璋痛失爱将,十分痛苦,追封他为“开平王”,开国功臣中,能得封王的,仅仅他一人。


真观历史课



答:朱元璋把常遇春的老婆大卸八块煮汤的故事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官吏王文禄的《龙兴慈记》。

《龙兴慈记》这部书的书名是啥意思呢?

龙,在这里指皇帝,更具体点,是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兴,就是兴起。

“龙兴”二字合在一起,即是指帝国的发肇、兴起。

“慈”,指母亲。

记,就是记载、记录的意思。

四字连一起理解,就是:母亲记录的关于太祖爷开基创业的故事。

书还有自序,是这样写的:王生文禄曰,自幼闻慈淑母氏言国初遗事,子虽幼,喜问,以故始末甚详,惜岁久多忘也。盖外祖陆公源生国初时寿逾耋,好学,多闻授母氏,母氏授予予……

这段文诌诌的话说的是:我小时候常常听母亲讲述本朝事迹和掌故,本来是很详细的,但年月久了,快忘得七七八八了。这些事迹和掌故是我外公讲述给母亲的,外公很长寿,活了八十多岁,好学,知道的东西很多。外公把这些东西讲述给了我母亲,母亲又讲述给了我。

光看书名和书的自序介绍,就知书里面所记载的是道听途说的野史传闻,全不靠谱。

书里面的故事有:朱元璋的爷爷葬中了风水宝地,所以朱元璋后来发达了;朱元璋出生时的种种祥瑞:朱元璋在皇觉寺做沙弥时,曾发配庙中伽蓝神;刘伯温被高人魂魄附体等等。

其中的“朱元璋把常遇春的老婆大卸八块煮汤”的故事,是说常遇春妻没有生育,常遇春本人又是个“妻管严”,不敢纳妾。“圣祖悯常遇春无嗣”,朱元璋可怜他将门无后,就让人把常遇春妻肢解了。常遇春却受到惊吓,从此得了癫痫。

这故事编得是毫无根据。

常遇春病死于北伐途中,一生都没患过癫痫。

常遇春的妻子是凉国公蓝玉之妹蓝氏夫人,并没有被朱元璋斩杀。

常遇春还有常茂、常升两个儿子。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常茂以常遇春大功,封郑国公,食禄二千石,并得授可供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另外,按《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的说法:“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上所赐名。女三人,长许为皇太子妃,馀皆幼。”

即常遇春并非只有两个儿子,而是三个: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这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是朱元璋赏赐的。又有三个女儿,其中的长女,许配为皇太子朱标为皇太子妃。

常遇春死后,按照《明史》的说法,是朱元璋“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没有提到身穿龙袍下葬。

不过,世间流传有一张据说是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常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估计,常遇春身穿龙袍下葬的情节,就是由这幅画敷衍出来的。


覃仕勇说史


朱元璋肢解常遇春老婆的故事来源于明朝官史王文禄撰写的《龙兴慈记》,原文如下:

明太祖悯常开平遇春无嗣,赐二宫女。妻悍不敢御,晨起捧盂水盥栉,开平曰:“好白手。”遂入朝去。回,内出一红盒,启之,乃断宫人手也。开平惊忧,后入朝,仪度错愕,太祖再三诘问,开平惧,吐其实,且叩头曰:“蒙上赐二宫人,今若此,有辜圣恩,死莫赎,故连日惊忧。”太祖大笑,召开平入宫饮酒,命力士肢解其妻曰:“悍妇之肉。”开平惊成癫痫。又有无嗣功臣,面奏圣祖求养子。圣祖曰:“你们悍妻,平日酷妒,绝我功臣后嗣。可着礼部各给木碗一只,拄杖一条,沿功臣门求乞作样。

从《龙兴慈记》原文可以看出,朱元璋只是把常遇春的老婆肢解,取名为“悍妇之肉”,并没有把这些肉煮成汤!而如今很多人却把这个故事演变得五花八门,说朱元璋把常遇春的老婆煮了,而且取名为“妒妇汤”(豆腐汤?)。这种流传的故事变得越来越离谱,如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真是人言可畏!

既然事情并不像流传的那样,那么最早的原文是否真实呢?其实《龙兴慈记》同样是属于“口口相传”的故事记载,而且记录的时候作者还添加了自己的想法进去,因此这里面的记载同样不可信!

朱元璋肢解“悍妇”的疑点

关于常遇春老婆被肢解的故事看似合情合理,因为朱元璋杀人的手段确实非常残忍,比如蓝玉就是被剥了全身的皮而死。但在常遇春老婆这个故事中,细看里面的情节还是有很多疑点:

  1. 按《龙兴慈记》的说法,常遇春是因为没有子嗣,朱元璋才赏他两名宫女。但正史上记载,常遇春有三儿一女,而且女儿还嫁给了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因此故事的起因就已经错了,后面的事情自然也是虚构的。

  2. 常遇春的老婆蓝氏,是明朝开国将领蓝玉的姐姐。蓝玉多次立下战功后变得非常狂妄,不仅在皇上的酒宴上口出狂言,甚至在军中也独权专制。朱元璋对于蓝玉的这些行为也只是口头责备,并且该封赏的时候还是会封赏,只是有时会在赏赐上打打折扣。最后是因为蓝玉想谋反而被告发,才落得剥皮的悲惨下场。但在蓝玉谋反之前,他的所作所为与他姐姐的行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朱元璋对蓝玉也只是口头责备,可见朱元璋的气量还是比较大的,这样大的气量怎么会跟一般妇人计较?
  3. 《龙兴慈记》里写常遇春最后被吓成癫痫,这真是极大的抹黑啊!常遇春被称为“常十万”,英勇善战,战功显赫。这样久经沙场的武将会被肢解的尸体吓成癫痫?虽然说被肢解的是他的老婆,但古代女性的地位极低,三妻四妾也是常有的事情,蓝氏的死还不至于把常遇春吓成癫痫。

最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朱元璋煮“悍妇”的故事是假的!

常遇春死后穿龙袍

据史料记载,常遇春于1369年在军中“暴病而亡”。朱元璋听到常遇春的死讯非常悲痛,还为他作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悲痛心情:“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常遇春死后追封为开平王,谥号忠武,并且配享太庙!这样的荣誉可以说是顶配了,太庙可是帝王的家庙啊!而且朱元璋还命画师绘制了一幅常遇春身穿龙袍的画像,这么高规格的待遇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常遇春死后得到了最高荣誉,但历史上没有记载他是穿着龙袍下葬,只是画像上穿了龙袍。不过这也是非常幸运了,比起他的战友徐达等人,常遇春应该算是死的时间好吧。朱元璋在后期对功臣的清理中,很多有功之臣都成了冤魂。


水煮汗青


这是野史,很有趣味性,常遇春的老婆是蓝玉的大姐,正史记载,蓝氏是病死的,不是被朱元璋煮汤喝的。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常遇春,常遇春是安徽省怀远县人,1355年参加起义军,随后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自请为先锋,说只用10万将士就能横行天下,人称“常十万”,常遇春英勇善战,立下的战功仅次于徐达,曾经攻克开平府,明朝开国后被封为开平王鄂国公,南京鸡笼山的功臣庙里,常遇春排在首位。

别看常遇春在战场是个猛男,但是到家看见老婆之后,立马怂了,他怕老婆是非常出名的,小妾都不敢娶一个。

这个故事也是因此而生,明朝王文禄《龙兴慈记》记载,朱元璋曾经赐了两个宫女给常遇春,这两个宫女也知道蓝氏不好惹,对常遇春的占有欲非常强,所以宫女平日里也不敢靠近常遇春。但是朱元璋把她们赐给常遇春的目的就是让常遇春传宗接代的,宫女不敢不从啊,所以一直在寻找接近的机会。

有一天早上,常遇春起床,蓝氏还没起来,宫女趁着这个机会端了一盆水给常遇春洗脸,常遇春看到宫女那双手雪白如玉,看着走神了,还夸了一句:“好白的手啊”,但是想起自己夫人那霸道的样子,叹了一口气就去上朝了。

常遇春下朝到家后,蓝氏说给自己一个惊喜,递给了常遇春一个红盒子,常遇春都想,今天这是啥日子啊,夫人开窍了?打开盒子一看,我的天哪!红盒子里放着的是一双血淋淋的人手,蓝氏悠悠的说道:“这不是你喜欢的那双手吗,送给你了”,常遇春吓得不轻,还得了抑郁症,精神恍惚。

上早朝的时候,别人跪拜他就站着,别人起身他就跪下,朱元璋一看不对劲啊,打趣说看你这样子不会是想谋杀我吧,常遇春哪有这胆量,赶忙把自家夫人在家做的“好事”给朱元璋汇报,朱元璋说:“我后宫宫女多的是,再赏你两个就好了,你暂且去后边喝酒去吧”。

喝酒的时候,宫女端来一碗汤,朱元璋说这是妒妇汤,常遇春没听清楚,听成了“杜甫汤”,还以为这是什么新品种的汤呢,但是汤的味道很鲜美,美酒配好汤,常遇春的心情顿时好多了,就如往常一样下朝回家,在宫门口看见一些大臣手里都提着一个小包裹,就自己没有,包裹上还有一张纸条,写着“悍妇之肉”,就问这肉哪来的,大臣们说这是皇上发的啊,半醉半醒的常遇春也很纳闷,这是什么肉啊,带着这个疑问回家了。

回家之后照常先跟夫人汇报,但是叫了好半天也没人应,这是仆人跑来说:“皇上把夫人抓去啦”,常遇春猛的一惊,原来自己喝的是“妒妇汤”而不是“杜甫汤”,是人肉汤啊!朱元璋趁着自己去喝酒,把自己夫人抓来了,大卸八块,一块做汤,其他的分给了功臣,常遇春被吓的不轻,从此疯疯癫癫,39岁暴死于军中。

虽然蓝氏把朱元璋赏的宫女剁手了,但是朱元璋的反应有点偏激了,好歹蓝氏也是开国功臣的妻子,就这样把她大卸八块就不怕引起公愤吗?要知道当时明朝刚建立,根基不稳,手握实权的大臣造反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朱元璋将常遇春老婆大卸八块这件事,出自野史合情合理,大家也就当故事听一听吧。


冻梨历史君


明朝的将领、大臣们,跟着太祖有肉吃,只是这次的肉,比较特别。

常遇春和朱元璋一样,贫苦农家出身,自幼习武,长大成人之后,“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看到“猿臂”,就让人忍俊不禁,这常遇春估计是刘备重生,两人都属大猩猩的。

常遇春身体素质好,又精通武艺,就跑去投奔了朱元璋,而且很不客气的跟朱元璋要先锋官做。常遇春每次作战,必一马当先,勇猛过人,并屡立战功,也就越来越受到朱元璋的赏识和信任,并由先锋升任了元帅。

朱元璋看常遇春无妻,就将蓝玉的姐姐嫁给了常遇春。这位蓝氏娘子,什么都好,即能操持家务,还为常遇春生儿育女,延续了子嗣。唯一缺憾的就是,蓝氏善妒且凶悍,堂堂大元帅常遇春就变成了典型性“妻管严”。

有一次,常遇春又立功了,朱元璋一高兴,赏赐了两名年轻貌美的小宫女给常遇春。

常遇春收到赏赐,那真是怀揣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挠心呀。皇帝的赏赐,不能不要呀,但是,眼睁睁看着两位年轻貌美的小女子,却又不敢触碰丝毫,常遇春他难受呀。无奈之下,只得先将两名宫女带回了家再说。

第二天早起,两名宫女给常遇春端来了洗脸水。常遇春是“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一睁眼就看见了两位宫女那白里透红、粉嫩粉嫩的手臂,不觉得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小心脏那个扑腾呀。堂堂常大将军不免得多看了几眼,情不自禁的说了句:“真白!”

早起发生的这一切,被两道冰冷中透着炙热,且锋锐无比的目光,全都收了去。

常遇春上朝归来,他的老婆就将一个红木盒子端了上来。常遇春不免心中忐忑,我家娘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还送礼物给我?期待、怀疑、不安……常遇春颤抖着双手打开了盒子一探究竟……嗯,是两名宫女的手臂……

常遇春惊了,又是愤怒,又是惧怕,毕竟宫女是皇帝赏赐的,怎可随便毁损,这可是大不敬之罪。但在家中,又摄于老婆的淫威,不敢发作。常遇春只能故作镇静,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只是呢,常遇春的表演科目不及格,演技有点略输风骚。

常遇春此后每遇到朱元璋,总是战战兢兢的,“入朝而色不恬”,表现的很不自然。朱元璋见状好奇了,就问发生了什么事。常遇春在朱元璋的再三询问下,才将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毕大笑道:“此小事耳,再赐何妨?且饮酒宽怀。”

朱元璋一边拉常遇春喝酒,一边密令校尉到常遇春府上,“诛其妻,支解之”。朱元璋还将肉,分割成小块,赏赐给了群臣,名曰“悍妇之肉”。看来剁得够碎的,绝不止八块。

常遇春此时还蒙在鼓里,全然不知,自顾自的饮酒浇愁。

朱元璋命人给正在饮酒的常遇春也送了一块。常遇春见到赐肉,还题有“悍妇之肉”,不免大惊,赶快谢恩辞别归府。

常遇春回到府上一问,夫人没了,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得了“卸甲风”,数日而亡。

故事很精彩,但只是民间传说,野史稗记而已,出自嘉庆年间一老妇之口,实在不足为信。

这个故事,很有可能就是某位“妻管严”的大人,实在是受不了自己老婆的虐待,于是就搬出了太祖来恐吓自己的媳妇。那意思就是,媳妇,你最好放尊重点,你再虐待我,我就去皇帝那告发你,让皇帝帮我出气。

感觉应该会有点效果吧,聪明又可爱的一位“妻管严”大人,这是被夫人逼迫到了何等地步呀。而听了故事的妇人,竟然还一代一代的将故事给传了下来,其中一位还讲给自己的儿子听,让儿子给记了下来。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常遇春死后穿龙袍,来自另外一个传说。

说是常遇春出征,病死归途。归葬时,朱元璋亲自前往祭奠,并将自己的龙袍脱下来盖在了常遇春身上,允许常遇春着龙袍下葬。同时,朱元璋命令宫廷画师,绘制了常遇春身穿龙袍的画像,并赐了一副给常遇春家人。

说是现在故宫博物院中还保存有常遇春身着绯色五爪金龙袍的画像。

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时期的龙袍,还真是赤色的,到了朱棣时期,才改为了黄色的团龙服。

看来,朱元璋对常遇春是真爱呀,常遇春才能有如此殊荣。


奕天读历史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大将,曾经在青年时代做过盗匪。25岁时投奔朱元璋后,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统帅能力,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曾自称率十万之众即可横行天下,因此军中称其为“常十万”。



常遇春老婆遭遇

常十万在战场上威名赫赫,但是却在野史《龙兴慈记》中成为了一个“妻管严”,而且害怕老婆到了极限。

曾经常遇春30岁时,妻子蓝氏还没有为常遇春生育儿子,所以常遇春非常着急,希望尽快延续子嗣。但是蓝氏彪悍异常,根本不允许常遇春纳妾,常遇春也无可奈何的忍耐了下去。

朱元璋听说后,为了给自己的开国将领延续香火,所以当即赏赐了两名国色天香的宫女给常遇春。常遇春当时心里必然是非常高兴,但是由于夫人的强悍,自从两个宫女进入常家以后,一直扮演者府中客人的角色。



有一天清晨,常遇春早起准备上朝,两个宫女抓住机会献殷勤,打了一盆水为常遇春洗漱。常遇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摸了摸宫女的手说:“好白的手呀,真漂亮。”摸完之后叹了一口气,依依不舍的就去上朝了。

等到朝会结束以后,常遇春回家,夫人拿出了一个盒子送给了常遇春。当时常遇春非常高兴,心想今天的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怎么夫人突然对自己这么好了,还给自己送礼物了。结果打开之后差点没有吓晕过去,原来盒子里面盛的是血淋淋的一双手,而且还是早上自己赞美的那个宫女的手。

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常遇春算是彻底死了心,而且在后来的日子里神情恍惚,每天的工作都是应付差事。细心的朱元璋马上发现了常遇春的变化,并且询问了常遇春的情况。常遇春也不敢隐瞒,把家中发生的一切都说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并且说:“漂亮的宫女有的是,再赏你两个就是了。你呀,带着哥几个,先去后殿喝酒,一会儿咱们一醉方休。”

常遇春和一众兄弟在皇宫后殿喝酒,正在兴头的时候,朱元璋命人端来了一锅肉汤,并且说这是“妒妇汤”。众人听了以为是“杜甫汤”,大口大口的就喝了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踉踉跄跄的都回了家。

常遇春回到家后,如往常一样,第一件事就是向夫人做汇报,并且说:“夫人,我回来了,今天皇上请客,所以才回来晚了。”但说了好几遍之后,也不见夫人回应。这时仆人们都回来了,说夫人丢了。



原来常遇春的夫人并没有丢,而且被朱元璋抓起来大卸八块,之后做了一锅汤,剩下的肉还分给了大臣。常遇春知道后,精神刺激更大了,最终因为承受不了刺激而暴亡。

实际上这件事可以断定是假的。首先说正史中并没有关于此事的任何记载,其次蓝氏是生育了子嗣的。而且蓝氏的弟弟正是是蓝玉,女儿还是是太子朱标的正妻。即便蓝氏是一个善妒的悍妇,朱元璋也不可能会把他烹杀。

另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是,正史中常遇春在北伐的军中因为“卸甲风”暴亡[后世猜测是感染风寒]。而蓝氏是死于常遇春之后。以此可见,《龙兴慈记》中的记载纯属虚构,看看就好,不能当着。



常遇春身穿龙袍

公元1368年,常遇春在北伐战争中立下旷世功勋,结果在第二年的南归途中因病去世。为此朱元璋伤心不已,追封其为中书右丞相、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最后追封了常遇春为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

后来朱元璋命人绘制常遇春的画像,画像中的常遇春身穿龙袍,原因就在于朱元璋对常遇春非常怀念,直到常遇春对自己忠心耿耿,而且作战能力突出。另一点就是当时天下尚不安定,朱元璋此举,也可以笼络大量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