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不含農藥,茶農不喝夏秋茶”是真的嗎?

你何必說謊何必那麼虛偽



我家住在信陽市溮河港鄉,信陽毛尖原廠地,今年茶葉這兩天剛剛開採。


理論上春茶不會有蟲害,那我們說說實際情況吧!


像我們這邊的信陽毛尖開採時間一般都是陽曆三月下旬。經過一個寒冬,氣溫比較低,再加上茶葉在清明前就開採了,所以害蟲幾乎沒有



這是我家剛加工好的信陽毛尖明前新茶


信陽毛尖茶農小曾


理論上,春茶採茶的時候根本就不能打藥。就是在採茶這一季的過程之中,甚至之前,都最好不打藥。

那麼說,有的地方都不是有機的,他們還會用一些農業試劑。但是如果他們的農藥,在合格範圍之內,你也不能指責他們。但是,用藥一般是在盛夏,不採茶的時候。為保障沒有蟲子,適當會用一些。

總之,理論上,春天是一定不能用藥的。

或者說,不管級別是否達到有機或者無公害,在採茶的前後就不該用藥。

但這是理論上,實際操作上,也的確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單靠季節來判斷是否有農藥這是不可靠的辦法。

至於茶農不喝夏秋茶,也並不一定。下面,我們來舉個反例!

東方美人,是臺灣烏龍的代表品種。主要產於新竹縣的北埔、峨眉,以及苗栗縣的頭份、三灣、頭屋一帶。其主要特色之一,就是用夏茶為原料製作。

夏天,茶樹容易受一種叫“小綠葉蟬”的蟲子侵擾。而東方美人茶,就與小綠葉蟬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小綠葉蟬”不大,即使成蟲也就只有2.5毫米。可以說是一種非常不起眼的小蟲子。它飲食結構獨特,以吸食茶樹嫩葉的汁液為生。茶樹葉子被它叮上一口,就如同人被攝去了三魂七魄一般。茶芽變黃蜷縮,葉形捲曲變硬,成為了沒有經濟價值的廢物。

但是在臺灣茶農的不懈努力下,生生把被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茶芽和茶葉,以重萎調、重攪拌以及重發酵的手法,做出了臺灣茶中的名品——東方美人。從廢品變為商品茶,最終還意外的賣出了天價。

東方美人茶,的確算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典範了。

東方美人茶,也是夏茶的典範。

總之,不要根據所謂“季節”去判斷茶中是否含有農殘。


楊多傑


以綠茶信陽毛尖為例:春茶不打農藥,應該說是本土春茶新茶不打農藥才對。外省的高仿茶區,一般採茶季節靠前,經濟效益高,上市非常早。等本土茶剛開始春茶高峰期穀雨前後,高仿茶區接近二採夏茶,那些地方氣溫偏高,有打藥殺蟲催肥現象,消費者誤買到高仿茶和低端夏茶有農殘反以為是正宗好茶,是經常存在的現象。

本土大山裡的茶,上市晚,沒有夏和秋茶,只有一季茶,其它時間都是在管理茶園,茶樹修整休眠期,等待來年新春茶。本土的丘陵茶和田園茶因地勢低窪,多數為改良品種,出芽率高,開採早,比較消耗土壤的肥力,這種地形土壤自身肥力本就薄弱,消耗過度為增產,需要後期人工施肥的多,春茶結束後因氣溫升溫高,遇到蟲害需要殺蟲的才打農藥(一般只有採低端夏茶的會,不採夏茶用不著)山裡的土茶不會這樣種植,土茶樹種出芽率低,植被覆蓋廣,晝夜溫差大,採摘週期短,對土壤肥力沒有過度消耗,有自然恢復能力,不需要化肥,殺蟲農藥之類的更用不著。新茶上市時期的氣候也達不到用藥殺蟲的程度。過了穀雨四月低前春茶基本結束,不到五一都停春採了。

買茶時候,切記只追求外觀不注重內在品質,有異味,回味不純正的,香氣不自然的,茶湯不清爽的都要留神,更要注意的是非原產地的高仿茶,沒有品質和安全保障。這類茶葉在加工過程嚴重汙染,比如提色,加香等一些非正常生產。茶葉講究的是原汁原味,不添加,看著都乾淨自然舒服。

茶樹不同地區也需要細分,並不是統一存在的。主要是茶樹品種和海拔高度不同,所以上市時間和品質也不同。一個地區茶葉,以條索狀幹茶為例:樹種和種植方式及其加工方式不一樣,因此索狀外形區別明顯,湯色和葉底,口感和香度,飽滿度和完整度截然不同。

信陽毛尖的當地土茶樹種,一般在陽曆三月底四月初才初採,過去些年都在清明節後才開採。改良種上市偏早七天左右,產芽率高,產量相對大,比較費土壤肥力,整體上茶葉品質比土茶種差。改良種茶葉品質衰退期比土茶早。比如:改良新種陽曆三月二十三號開採,土茶四月一號開採,土茶剛開始,改良品種已經開始二遍茶了。

上市時間早,不一定是好茶,反而品質好的茶自然生長週期偏長,品質更上層,多數為海拔相對高的本土老樹種,這類茶,級別高的茶產量很低,採摘難度大。



好客好茶



“春茶不含農藥”只是茶商賣茶的一個營銷點,否則春茶賣了這麼多年的“產量少”“一年只有一次”這樣的點,沒有點創新怎麼賣。現在人這麼注重養生,什麼都要有機的,要知道如果全國的農作物都是有機的,中國人早就餓死了,產量非常低的。

還有你一斤茶喝多久?一斤茶即使有農殘能比得上你天天頓頓吃的蔬菜農藥殘留多嗎?要知道中國大部分的農藥都是用於瓜果蔬菜了,茶葉知識佔了一小部分,你一天吃多少水果,吃多少蔬菜,沒點數嗎?非得多花幾千元顧慮那點農殘。

而且很多人沒有常識,所有農副產品裡只有茶葉是不吃葉子而是喝泡出來的茶湯,茶湯中農藥殘留低於世界農殘指標,不信可以去市場上任意買一款茶,沖泡後進行農殘檢測,我可以負責任的講,中國的茶葉全部都是符合標準的。

還有茶葉是否含農殘不是說你打沒打農藥,茶葉的農藥殘留分為兩個來源,一是噴灑在茶葉表面的農藥,二是長期被雨水沖刷進入土壤的農藥。為什麼通常在有機茶園認證時,要求茶園土壤要有三年的轉型期呢?因為就算不再施用農藥,土壤殘留的農藥仍會通過根部的吸收進入植物細胞。所以,土壤需要時間讓自然界的微生物去分解殘留。這就是眼見不一定為實,你看見他沒有打農藥,茶葉並不一定不含農藥,曉得了吧!

茶農喝不喝夏秋茶關我們什麼事,有的茶農就喜歡喝秋茶,春水秋香嘛!有的茶農一年四季都不喝茶。他們喝什麼茶關我們什麼事?那些賣水果的自己的水果從來都不吃,我們不也是吃的甜的很,滋潤的很嗎?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改怎麼做,眼見不一定為實,用心看世界。

眼見不一定為實,用心看世界。


我是一個不正經的評茶師,最擅長正經評茶!

一起評茶、品茶—— +圖片


不正經的評茶師


南糯山茶農原創|茶農只喝無農殘春茶而不喝夏秋茶?

農藥一詞茶友一聽就不淡定了,以健康、原生態茶品為何會有農藥呢?以普洱茶而言,時光倒回2007年前,那時普洱茶區尚未有這般知名度,更沒有古樹、小樹之分,那時茶農以量產方式掙取茶錢,而07年以後為應對市場變化才開始採取分級、分類,不施肥的方式應對。農殘一般至7-10年才能有效解決,所以在雲南茶區有無農殘茶品至少也得在2014年才能喝的到,但相對的,茶品自然價值不菲,茶品有無農殘要得到國家質監局去檢測,以個人品茶得出有無農殘茶品,那屬於痴人說夢!

茶農只喝春茶?對於我而言不盡然,當然春茶喝的多,但其他季節的茶品也喝的不少!對接茶客自然以自有最好的茶品交流,然朋友在乎性價比,那夏茶、秋茶自然也不錯,但以目前遇到的茶客而言,佔有80%的茶客以春料為主,其他季節的茶品喝的少,大部分以低價供於合作經銷商,於茶客而言,一般春料會購買一年的量,喝完便等來年再回購,至少對於大部分茶農而言都是這般情況。

目前以南糯山茶品來說,雨季茶品很少,尤其以喬木、古樹類,量大自然有農殘茶品且以臺地為主,主要做生茶,一般都會有茶區進山收購,但價格而言非常便宜,一般在40-60元左右,喬木、古樹類一般做紅茶、白茶一類,秋茶茶品做紅茶、白茶以及生茶為多,對茶區茶農而言,適銷對路是王道!




倉和兄弟古茶坊


茶靠譜提示:這個說法太籠統。經冬入春,草木萌發,蟲子不多,所以春茶一般不用打農藥;夏秋茶。由於春天的芽葉剛採完,夏、秋茶生長期短,內含物較薄,茶青品質一般,幹茶的品質也一般;但鐵觀音的秋茶好,有“春水秋香”之說,未必不喝。

春茶

一個冬天的積蓄,一個漫長的寒冷的儲備,終於等到春風春雨的滋潤,茶樹開始吐芽長綠,那嫩嫩的、肥肥的芽尖和葉子,充盈的是營養物質,多酚類,氨基酸,咖啡鹼……因此,春茶是大部分茶類的豐收季(鐵觀音等需要葉子作為原料的茶類例外,它們的春茶,其實是在5月份左右)。尤其是綠茶,明前茶帶著春天的羞澀,以鮮嫩無敵的姿態(價格也無敵),走進饕餮茶客碗裡。由於剛剛經過嚴冬的洗禮,茶葉的蟲害還未長成,或者還未形成氣候,不需要進行農藥噴灑,因此,農殘也可避免,農殘超標也就不存在。所以,春茶,從這個角度講,總體上來說,喝著比較放心。

<strong>夏秋茶

夏秋茶,除了內含物較春茶單薄外,最被人詬病的,就是農藥的問題。一般來說,夏秋季節,蟲害比較猖獗地出現,理論上說,除了有機茶,使用有機的方法驅除蟲害,或者一些特殊地理位置和有特殊本事的茶園,都會噴一些農藥進行除蟲。不過,現在的農藥都是低毒的,過了一段時間,一般1個周到20天,茶葉就沒有問題了,農藥殘留也完全在安全範圍內。而且,噴灑茶葉的農藥,通常是不溶於水的,泡茶不會有安全問題。就像我們小時候,也會吃噴過農藥的青菜瓜果一樣,只要控制量,殘留量,加上隔一段時間,就可以放心用。不過,夏茶的品質是比較次的,茶農都是老茶客,或許這就是有些茶農不喝夏茶的原因吧。

“春水秋香”

秋天的鐵觀音,是非常棒的茶。也就是說,春天的鐵觀音內涵物豐富,茶湯喝來順滑濃郁;但是鐵觀音的製茶工藝,對天氣要求很高。在做青環節,尤其如此。秋天天高氣爽,具備鐵觀音做茶的氣候條件。因此,秋天的鐵觀音有時候反而更容易出極品好茶,蘭香馥郁,令人難以忘懷。我想這樣的秋茶,茶農怎麼會不喝?

我是茶靠譜,謝謝您的閱讀和關注。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建議,歡迎留言探討。


茶靠譜


春茶不含農藥?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蔬菜,除非有機種植,都是噴灑過農藥的。

茶葉與蔬菜同樣是農作物,自然也是需要噴灑農藥的。

茶葉的農藥殘留分為兩個來源,一是噴灑在茶葉表面的農藥,二是長期被雨水沖刷進入土壤的農藥。為什麼通常在有機茶園認證時,要求農地要有三年的轉型期呢?因為就算不再施用農藥,土壤殘留的農藥仍會通過根部的吸收進入植物細胞。所以,土壤需要時間讓自然界的微生物去分解殘留。

很多人會說春茶在採摘的時候害蟲還出來,所以春茶是不含農藥的,其實並非如此。除去噴施的農藥,茶樹在土壤中吸收的農藥也是不可小覷的。

另外,市面上叫賣較好、價格較貴的新茶,往往是春茶。除了頭春的一批鮮葉可能沒有打藥外,如此高收益的時候,難道不需要打點農藥增高一下投入產出比嗎?春天的害蟲較少,所以只能說是農藥含量相對會少一些罷了。

很多茶農不喝夏秋茶?

是有這樣的說法,一些管理不當,不太安全的茶園,茶農會喝春茶更多一些。

而由於一些茶商對其茶葉來源難以進行到戶追溯,為了規避風險,便選擇了只做春茶生意。

而並非所有茶農都這樣飲茶。對於管理比較得當,茶葉相對比較安全的茶園來說,很多茶農會更偏愛秋茶,像是鐵觀音,“春水秋香”,秋茶的香氣更足,尤其白露茶滋味更好,受到了很多茶農的喜愛。

但茶農具體愛喝什麼茶,這還要因時因地因茶而定。


青年茶學院


為了茶葉在生產採摘季節不受病蟲害影響,噴灑農藥是必要的防治方法。現在市場上已經大力推廣低毒低殘留的茶園可推廣應用的農藥。鐵觀音發源地安溪縣對於高毒高殘留的禁用限用農藥早就有了嚴格要求,以前在一些農村供銷社還能看到六六六,樂果這些禁用農藥,現在早就不知蹤影了,能買到的大都是藥效在一星期至半個月,最多二十幾天的低毒低殘留推廣可應用農藥。重點產茶鎮還需要憑身份證去認領農藥。在各類食品監督抽檢結果中,茶葉及相關製品的合格率是比其他食品類要高的。現在的人對於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稍有些不利的消息就為之色變,其實大可不必。農藥分可溶解農藥和不可溶解農藥,茶葉使用的基本都是不可溶解農藥,是不溶解與水的,只要你是喝茶而不是吃茶煮茶,是可以放心喝茶的。



知茶聞道


這個說法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並非完全。

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中國人的文化里根深蒂固,以茶代酒也足以說明了茶的不可替代性。幾個人圍坐一起,品一杯香茶,天南海北的聊一會,敘敘舊,這也是我們經常閒散下來打發時間的好項目,而且還健康養生。


但是,每一口喝下去的茶除了清香、營養之外,會不會有有害成分,主要是農藥殘留的確成了我們愛茶人士的心病。

同一種產地的綠茶,根據其採摘時間、葉芽形狀和炒青加工和篩選情況有著不同的價格,而且價位也差別較大。對於專業人士來說,很容易看出或品出茶的質地,但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真的難以辨別好壞、優劣。


春茶,尤其是雨前茶,受自然天氣的影響,溫度較低,此時各類蟲子🐛尚未出洞,此時,茶農是不會即費勁又增加成本的去噴灑農藥,所以這個時間的茶是最好的,一年之計在於春,或許也正是寫照。

夏季、秋季正是害蟲氾濫的季節,農藥的噴灑可想而知。有機茶的出現就是從源頭土壤開始杜絕有害物質的侵入,但是,往往有著正規國家認定的有機綠茶價格受成本管控的影響又高出許多,這也是很多愛茶人士所不願承受的。


所以,雨前多買春茶,包裝好存於冰箱內保鮮,即保持了茶葉的鮮美、又節省了花銷,關鍵是喝的還暢快、放心、健康。

如題所描述的問題真實的存在。


冰雹藍天


不管喝什麼茶都要有一個思想準備,因為洗茶是洗不去農藥殘留的,一旦喝茶養成習慣白水也就拜拜了。茶不打藥幾乎不可能,別人家在打藥,你家不打,蟲子自然會跑到你家的茶園,誰都不能獨善其身。這是今年四月尋茶期間拍的幾張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