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西行

潮劇,因形成於廣東潮汕地區而得名,俗稱“潮調”、“潮音戲”、“白字仔戲”,明末已在閩南的詔安、雲霄、平和、東山、漳浦、南靖等地廣為流傳,與梨園戲關係密切。潮劇在國內主要流佈在廣東東部、福建南部、臺灣、香港、上海,以及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講潮州話的華僑、華裔聚居的地區。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潮劇,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種,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南國奇葩”的美譽,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外。潮劇是上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也是聯絡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間情誼的重要紐帶。

“莫誇騎鶴下揚州,渴慕潮汕數十秋,得句馳書傲子女,春宵聽曲在汕頭。”老舍、曹禺先生一再叮囑,要十分珍惜潮汕文化遺產,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潮劇傳承和發揚光大。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陽麻沙出版的《荔鏡記》劇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時,吸收南音的音樂曲調。據清順治《潮州府志》載:明末清初,潮劇是“雜以絲竹管絃之和南音土風聲調”。乾隆版《潮州府志》載:“所演傳奇,皆習南音而操土風”,“聲歌輕婉,閩、廣參半。”演出劇目的唱白以閩南方言雜潮語,故清李調元認為“潮音似閩”。

潮劇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指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愛在非常熱鬧的氛圍下觀看,使節日氣氛更加濃厚,因此,潮劇要比其它劇種更具濃郁的民俗色彩。它於2006年入選國家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潮劇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是一個已有440多年曆史的古老劇種,主要吸收了弋陽腔、崑曲、梆子、皮黃等特長,結合本地傳統民間藝術,如潮語、潮州音樂、潮州歌冊、潮繡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我國戲曲在12世紀至13世紀形成北方雜劇和南方戲文(南戲)。北雜劇在宋金原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至元代達到繁榮;南戲是12世紀初葉,在浙江溫州首先形成發展起來的。在宋元二百多年的流傳發展中,南戲向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流傳,形成了弋陽腔(江西),海鹽腔、餘姚腔(浙江),崑山腔(蘇州),以及泉潮腔(閩南粵東)等聲腔劇種。

藝術特點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生:小生、老生、武生、醜生(花生;三花生)。

旦:青衣(烏衫)、閨門旦(藍衫)、衫裙旦、彩羅衣旦(花旦)、烏毛、白毛(老旦)、武旦。

淨:文淨、武淨、醜烏面。

醜:官袍醜、項衫醜、踢鞋醜、武丑、裘頭醜、長衫醜、褸衣醜、老醜、小丑、女丑。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潮劇行當齊全,生、旦、淨、醜各有應工的首本戲,表演細膩生動,身段做工既有嚴謹的程式規範,又富於寫意性,注重技巧的發揮,其中醜行和花旦的表演藝術尤為豐富,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地方色彩。

潮劇的角色很多。明代為生、旦、貼、外、醜、末、淨七行。而且每一種還有不同類型。俗語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來形容一個演員陣容齊全的標準。四生:小生、老生、花(醜)生。武生;八旦:烏衫旦(青衣)、閨門旦、彩羅衣旦、武旦、刀馬旦、老旦、丑旦(女丑)。“老阿兄”是指在劇中扮演各種雜角。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從表演上來看,潮劇的角色行當中以生、旦、醜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戲《掃窗會》被譽為中國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劇丑角分為十類,其中項衫醜的扇子功蜚聲南北,為世所稱。老醜戲《柴房會》中,丑角的溜梯功為潮劇所獨有,在戲曲界享有盛譽。

潮劇著名演員有:謝大目、謝吟、楊其國、黃玉斗、洪妙、郭石梅、蔡錦坤、李有存、方展榮、姚璇秋、範澤華、吳麗君、陳麗華、張長城、黃瑞英、黃盛典、葉清發、劉小麗、張怡凰、吳奕敏、許笑娜、鄭舜英、李玉蘭、吳玲兒、鄭健英、孫小華、王少瑜、林初發、黃映偉、林舜卿等等。

唱腔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潮劇唱腔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唱腔的用調上。曲牌唱腔或對偶曲唱腔一般都應用四種調即[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三五調]、[反線調],此外還有[鎖南枝]調、[鬥鵪鶉]調,以及犯腔犯調。潮劇活五調為潮劇唱腔中最富地方色彩、音律最特殊、歷史最久遠的唱腔,現今公認的活五調唱腔最好的為範澤華和陳鑾英。

幫聲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幫聲在全國各地方劇種中並不多見,而潮劇唱腔歷來就有幫聲的傳統,這種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間,在《荔鏡記》、《荔枝記》、《金花女》等明代潮腔刻本中,就已經有早期幫聲形式的存在了。潮劇的幫聲,以女聲幫唱為主,有時也有男聲幫唱、男女聲混合幫唱。在長期的演出中,潮劇幫聲藝術得到逐步豐富和完善,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多種幫聲形式,如句末的幫唱、拖腔和高音區的幫唱、重句與襯句的幫唱、同臺合唱、後臺歌等等。

音樂

潮劇音樂屬曲牌聯套體,唱南北曲,聲腔曲調優美,輕俏婉轉,善於抒情。清代中葉以後,它又吸收板腔體音樂,顯得靈活多姿。潮劇中有傳統曲牌二百多支,樂曲一千多首,是研究中國戲曲聲腔的重要資料。

伴樂部分,保留了較多唐宋以來的古樂曲,又不斷吸收了潮州大鑼鼓樂、廟堂音樂、民間小調樂曲等,音樂曲調優美動聽,管絃樂和打擊樂配合和諧,善於表現感情的變化。

根據樂器的不同組合,傳統的劇目又分為文武畔、鑼戲、小鑼戲、蘇鑼戲;大鑼戲最具特色也最為古老,善於表現低沉氣氛、悲怨情緒,小鑼輕巧,蘇鑼氣氛莊嚴。

潮劇的伴奏音樂分文畔和武畔兩個部分。文畔即管絃及彈撥樂器,武畔是打擊樂器。

文畔樂器: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弓弦類:潮州二絃、椰胡、提胡、中胡、大胡、板胡、大提琴、倍大提琴等

吹奏類:潮州大中小嗩吶(俗稱“的禾”或“大、中、小吹”)、潮陽笛套等

彈撥類:揚琴、秦琴、月琴、三絃、大三絃、琵琶、中阮等

武畔樂器: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皮革類:大鼓(又稱戰鼓)、低音鼓、中鼓、哲鼓、蘇鼓

木革類:潮州手板、低音板(木魚板)、中音副板、高音副板

銅質類:深波、曲鑼、鬥鑼(又稱戰鑼、撐鑼)、蘇鑼、月鑼、欽仔(又稱空仔)、九仔鑼、銅鐘(現已少用)、銅磬、深波鈸、蘇鑼鈸、鈸仔、吊鈸、號頭(吹奏類)

特色樂器:

二絃潮州弦詩樂的領奏樂器,在潮劇伴奏中稱為頭弦,執掌頭弦的人稱為頭手。潮州二絃的形成約有200多年曆史,由古代拉絃樂器奚琴演變,經過大廣弦,竹弦,"投"(劍麻根)弦,最終在梆子腔劇種影響下形成。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椰胡歷史悠久,在福建泉州開元寺紫雲大殿甘露寺戒壇(建於北宋天禧三年,重建於清康熙年間)的飛天樂伎中,已有拉椰胡的樂伎了。少算也有三四百年,它是閩南以至潮州地域音樂文化的代表,可見淵源久遠。椰胡早年製作,椰殼作弦筒,竹作弦杆、竹弓"投"(劍麻)絲,用海中蚶殼為馬,一派南海風韻,近代改木為杆、竹弓馬尾、保留蚶殼為馬。

戲服

潮劇戲服,是舞臺人物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三個特點: 首先是十分重視身份區別、官階區別和等級區別,並反映在服裝的式樣(款式)、顏色和圖案花紋上。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就式樣來說,皇帝穿龍袍,朝臣穿蟒袍,地方官(州縣府官)穿官袍。告老官員及貴紳穿對襟十團帔;學士、公子、儒生穿項衫;小販、童僕等穿短衣褲。婦女方面,皇太后及各級夫人穿蟒袍;公主、皇妃穿宮衣;貴族小姐及名門閨秀穿古裝;老婦穿十團帔、中青年婦女穿對襟花帔村姑、婢女穿彩羅衣褲。武職人物,主帥及大將穿大甲(靠);偏將、小將穿小袖甲或蟒甲;御林軍穿武鎧(鎧甲);武士穿小袖服(箭衣);俠士穿武裝;兵卒穿褂衣褲;公差穿公差服;道士穿道袍;和尚穿和尚衣;犯人穿囚衣。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顏色的使用也分等級。金黃色為皇帝(或地位最高的神仙)專有,其他人物不得用,比中蟒袍,常有黃、紅、青、白、黑五色,其黃蟒為皇帝穿,朝廷命官穿其他色蟒,如狀元、巡按(小生)穿紅蟒,廉正的官員(老生)穿青蟒或白蟒,包拯歷來穿黑蟒,但一般為奸詐的(烏面)皇親國戚所穿。這是蟒袍的主要顏色,舞臺上根據同類人物,也有用絳紅、深藍、紫紅、銀灰等的色蟒。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戲服的圖案和花紋製作,其等級也十分嚴格。比如潮劇的官袍,在胸前及北背各綴上一塊彩繡叫"補子","補子"繡上飛禽,武官繡走獸。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溪、八品鵪鶉、九品黃鸝、無品練雀。六品彪、七品狼、八品犀牛、九品及無品海馬。

雙棚窗

先前,潮劇常用“雙棚窗”這種形式來搶棚腳,吸引觀眾。一般在角色不多的摺子戲中運用,由兩組演員同臺同時表演,如“雙柴房”、“吳漢雙殺妻”等,以顯示該戲班的演員陣容雄厚,唱做齊整。謝吟先生編的文明戲《迎風山》,門內門外有一段雙棚窗,也得到讚賞。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如《劉章下山》中《害媳》一場,就是運用雙棚窗這個傳統手法,把不同人物在不同環境中發生的,卻有著共同命運的事件集中在同一個舞臺上,交叉進行演出。舞臺被“隔”成兩半,一邊是金燈紅幔的延壽宮,演奔父喪而來的王子劉肥身遭呂后,幽禁深宮之事;一邊是陰森可怕的冷宮,演呂黨殘殺其媳劉盈之妻及其愛婢的悲劇。兩邊戲合起來,把呂后篡權、殺戮異已的醜惡面目和殘酷手段刻劃得淋漓盡致。這種別開生面的藝術手法,既可以避免場次重複,收到話分兩頭交代故事,還能取得互相襯托感人更深之效。

戲臺

潮劇初時的演出規制只是席地而演的“塗腳戲”,經過在田野中草草搭臺演唱的“摔桶戲”階段以後,才漸次出現戲棚為“六柱”、“九柱”、“十二柱”、“十四柱”……甚至“二十四柱”的“竹簾戲”,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廣場戲的雛形。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廣場戲的戲臺有固定和遊動兩種。固定戲臺一般建在關帝廟、媽宮前或私人庭園中,如揭陽北門關帝廟古戲臺、澄海蓮陽古戲館和潮州廖厝圍卓興庭院戲臺等。現時此類戲臺已成古蹟,無實用價值。遊動戲臺一般多臨時構築於鄉鎮廣場或野地高埠之處,有時亦搭於村前秋收後的田埕上,演過即拆。這便是現時我們經常可見的戲臺。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如果我們將這兩種戲臺同我國其他地方的戲臺作一比較,就可以知道,潮劇廣場戲的固定戲臺與我國古代戲曲劇場的主要形制如宋代的“勾欄”、清末的“茶園”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即一般均為土臺或石臺,呈四方形,三面敞開,一面設上下場門,觀眾圍觀。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但潮劇廣場戲的遊動戲臺卻真正是潮汕的“土特產”,具有獨特別緻的風格。 這種遊動戲臺最大的優點是構搭簡便而又實用。早期的踮腳戲棚多為六柱,竹竿為架,桐油帆布或谷笪覆頂,木板鋪臺,色簾作幕,整體似“廠”字狀。我們從現收藏於潮州市博物館的清康熙年間潮州畫家陳瓊所作《修堤圖》中的“演戲慶功”畫幅中便可以看到這樣的六柱戲棚。及後廣場戲的戲棚沒有根本性變革,所用材料及構搭方式與此類“竹簾戲”大同小異。只是臺子搭得大一些,多為12柱,一般闊、深均為16米,高8米,棚頂改用竹篷,並從“前平後垂”改為“雙瀉水”,竹簾也改用大幅布幕,舞臺周圍加用谷笪圈嚴,只露舞臺正面,兩側加懸素色帳幛,絃樂和打擊樂從竹簾後移居棚前兩側帳幛後,分開成文武畔(武左文右)。這樣的規格已與汕頭市區大觀園戲院的正規戲臺基本無異。在農村這樣簡便的戲棚上能演出與城市戲院規模相當的潮劇。

潮劇劇目

《琵琶記》(演蔡伯喈、趙五娘故事),是一個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故事。宋代南戲已把它搬上舞臺,明代徐渭《南詞敘錄》中所錄的早期戲文《趙貞女蔡二郎》,就是演“伯喈棄親背婦,為暴雷震死”的故事。

此外經典劇目有《荔鏡記》《告親夫》《劉明珠》《蘇六娘》《井邊會》《蘆林會》《楊令婆辯本》《鬧釵》《掃窗會》《辭郎洲》等。其中《楊令婆辯本》、《掃窗會》、《鬧釵》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三塊寶石”。

“微型潮劇”鐵枝木偶戲

潮州鐵枝木偶戲俗稱“紙影戲”,是我國木偶藝術的稀有品種,也是潮汕民間戲劇藝術的一朵瑰麗之花。系由南宋時期隨中原移民傳入的皮影戲演變而來。清代以後,為滿足觀眾視覺欣賞需要,藝人們逐漸把舞臺蒙上的白紙去掉,把偶像從平面改為圓身,於是“捆草為身、扎紙為手、削木為足、塑泥為頭”,在當時稱為“圓身紙影”。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到二十世紀初,潮州一帶的鐵枝木偶戲班紛紛參照當時的戲劇舞臺,改用繡簾作為幕布,臺上再擺上小桌子、小道具用於表演,偶身也改用木頭削制,曲調改唱潮劇曲目,至此潮州木偶戲就初步形成了。 潮州鐵枝木偶偶像由連在後面的三枝鐵枝操縱,保留了皮影操縱特點;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

卡通潮劇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韓山師範學院的學生開發的卡通潮劇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流派藝術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潮劇名家大師主要有方展榮、姚璇秋、範澤華、吳麗君、張長城、黃瑞英、黃盛典、陳學希、葉清發、劉小麗、張怡凰、吳奕敏、許笑娜、鄭舜英、李玉蘭、吳玲兒、鄭健英、孫小華、王少瑜、林初發、黃映偉等等。

演出習俗

潮俗好戲之風,由來已久。清康熙藍鹿州《潮州風俗考》載:“梨園婆娑,無日無之……舉國喧闐,晝夜無間。”“無日無之”說明演戲的頻繁性;“晝夜無間”記錄了日夜連演通宵達旦的淫濫程度。舊時村鎮“請戲”,分“日夜戲”與“午夜戲”兩種。前者從上午10時起鼓,至午餐歇鼓;下午3時左右續演,至晚餐歇鼓,晚上7時多夜戲開始,一直演至翌晨天明為止。後者從下午3時左右起鼓,至晚餐歇鼓;晚上夜戲一樣演至天明。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潮俗祭祀之風甚熾。舊時的演戲活動,多圍繞著祭祀活動舉行。祭祀對象大抵兩個方面:一是姓氏宗族祖先;一是村社的社神(俗稱“地頭神”)以及其它各類神明。潮地人文有其特點,歷來是“聚族而居”,因而宗祠和神廟(俗稱“老爺宮”)星羅棋佈,大異他州,祭祀活動也很有組織。宋元以前每逢祭祀須“奏音聲、以謝神貺”,大概到了明代以後,這種“奏音聲”便多被戲曲所代替。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揭陽縣誌·風俗》載:“仲春祭先祖,是月多演戲;諺謂‘正月燈,二月戲’。”可是辛亥革命以後,宗族祭祖的演戲活動已日見減少,而配合祭神謝神的演戲習俗仍十分活躍。及至抗戰開始,潮汕淪陷,民生困苦,戲班大批流散,這個習俗才大大衰減。

正月遊神戲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正月在過去農事還不忙,潮汕各地普遍舉行遊神的娛樂活動,音樂舞蹈與戲劇活動最為熱鬧。但潮陽卻是“正月遊燈,二月遊神”。

三月媽生戲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潮州、揭陽、汕頭沿海各地遍立“天后聖母”廟。舊曆三月廿三日為聖母神誕,俗謂“媽生”,皆極隆重;演戲謝神,尤以漁民區為甚。

五月龍船戲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舊曆五月初五,潮州、揭陽、汕頭各地水鄉普遍舉行賽龍舟活動,有些村社並要請戲湊熱鬧,有的向鄰村借龍舟,也得以戲還禮。

丟彩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丟彩即喝彩,是潮劇觀眾的一種習俗。“競以青蛙白鏹擲歌臺上,貧者輒取巾幘衣帶便面香囊擲之,名曰丟彩。次日,則計其所值而贖之,伶人受值稱謝,爭以為榮。”這是乾隆《潮州府志·社會》所記載的現象。清代末期則“隨棚惡少,三五成群,俗謂之交沙客;擲果拋衣,以博小旦一顧,謂之謝目箭。”(王定鎬:《鱷渚摭譚》)喝彩捧場習俗,一直延續到建國後。

發展現狀

潮劇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臺的生動例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審美價值。1990年以後,潮劇受到市場經濟的制約和多種現代文藝形式的衝擊,投資減少,人才流失,藝術水平下降,優秀的傳統表演藝術瀕臨滅亡,正處在艱難發展的狀況之中,亟待保護和扶植。

中國十大戲曲劇種之一——潮劇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潮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在廣州成立“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2012年9月24日,第四屆潮劇節在汕頭開幕,潮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主編:李欣榮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