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大城市中的扬州、徐州、淮安,为何感觉现在衰落了?

陈俐伶


清代以后,徐州丶淮安丶扬州城市的情况大有出入,徐州有了津浦、陇海两条铁路,开了煤矿,再加之战略地位的重要,城市人囗不仅没有减少,还有增加,城市的规模也在扩大。隶属山东还是江苏,基本上还是看重的。虽然后来划出萧县、砀山两县,区域范围有所减少,但总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囗八百多万,在全省排名是靠前的。徐州占有铁路和大运河水陆交通便利的条件,更有地处苏鲁皖豫四省交界的区位优势,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

扬州与淮安,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拒之门外的津镇铁路让两市失掉了与时俱进的契机 ,大运河漕运也落魄了,城市的生机萎缩了,扬州不再有盐业的红利,城市人囗不增反降,再加上日本侵略以后人囗的逃亡,由清朝八十万人囗减少到解放时的二十五万人囗。1996年,扬州与淮安的行政区划大调整,分别划出了泰州市和宿迁市,一下子人口和区域范围都成了全省后几位,至今连高铁都没通,扬州与淮安就这样基本保持全省中下游的总量水准。

扬州、徐州、淮安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年都在奋起直追,相信三个城市会加速发展,再创辉煌。


运河之杨


在不顺应时代的潮流下,都会被时代所抛弃。

三座城市都曾经是中国知名城市,全国大府。它们有两个共同特征。第一,都是地处江苏的北部,却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淮安和扬州同属一个文化圈—淮扬文化。徐州地处四省交界处,是南北交汇之地,整体属于中原文化。第二,它们都共同拥有一座纽带—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只不过,扬州、淮安都是运河名城,徐州以金戈铁马著称。

至于昔日繁荣,今日落寞。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1、运河经济的崩溃

2、黄河夺淮的水患

3、改革开放的落寞

4、行政区域的分割

一、运河经济的崩溃

从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运河经济沿线催生一批繁荣的都市、城镇。那繁荣的四大都市富甲天下,被称为是“四大运河之都”,其中扬州府、淮安府赫然在列。以运河为主的漕运成为了国家的重心。明清时期,在淮安设了漕运总督,扬州成为了八大商贸都会,妥妥的一线城市。由于漕运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制度,让扬州府、淮安府形成了重要的依赖产业,产业结构变得不合理,城市也就没有了创新能力。一旦运河经济崩溃,首当其冲地便是这些严重依赖运河发展的城市,迅速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看一下明朝各省规定的漕粮份额,这能直观的反映地区的财政收入。

其中,扬州府97000担、淮安府104000担,徐州府48000担,三府相当于整个湖广行省的总数,湖广:250000石。

唐、宋、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为此,疏通了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然而,大运河的维修成本也十分高昂,经济效益并不比海运要好。到了清代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 ,随商品经济发展 ,漕运已非必需 ,于1901年彻底退出了舞台。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海洋时代,海运成为了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扬州、淮安从此没落,甚至说一落千丈。但是,徐州不同,依靠其重要的军事、交通位置,搭上了国家新建的铁路顺风车,尤其是当时最重要的津浦和陇海两条国家经济命脉线。直到今天,徐州是南上北下的交通枢纽,繁忙的京沪线给予徐州复兴的底气。运河经济衰退,1908年建设津浦铁路,1912年建成,1968年京沪铁路开通。 1913年,北洋政府开始建设陇海铁路,采用分段通车。一直到1953年的新中国,1800公里长的陇海铁路才正式全线通车。

但鲜为人知的是,本来淮安、扬州也有望能在运河经济崩溃之前,建造铁路复兴。光绪六年(1880年),台湾巡抚刘铭传上书建议修建北京—山东—江苏清江铁路(今天的淮安),随后左宗棠、曾纪泽等也提议,结果遭到顽固派的阻挠,石沉大海。1896年,江苏官员上书建议修建天津—山东德州—江苏镇江府(其路线经过淮安府、扬州府),因为德国不允许铁路过山东,又与其他铁路出现利益冲突,结果津镇铁路告吹,改成了大致今天的京沪线(折道河南、安徽)。

如今,铁路成为国家的重点基建项目,京沪线不堪负重,急需第二条通道来缓解运输压力,网传的京沪二线竟然与100多年前江苏规划惊人的相似。如果当时建设津镇铁路,中国经济板块格局可能重新洗牌。

二、黄河夺淮的水患

水可以兴一座城市,也可以毁灭一座城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着黄河沿线城市。但对于徐州府、淮安府、扬州府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水患。

一般来说,黄河夺淮,黄河在1194年至1855年间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一事,它重构了苏北水系。黄河不再分流后,自徐州南下夺泗夺淮,灾区转至徐州以下直至海口,江苏省受灾最重。尤其到了道光、咸丰统治时期(1821-1885,黄、淮、运河已经千疮百孔,难以救治,徐州府、淮安府、扬州府的经济遭到严重的打击。

1938年,国民党为了阻击日军南下,在河南花园口决堤,对苏北水系再一次破坏,黄河又流入洪泽湖中。高邮、宝应等地水位抬高,面积扩大,入江通道的泄水能力不断扩大,造成了这里水患日益严重。

到了新中国,陆续开挖、整治了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洪泽湖入海排洪水道,才将苏北百年来的水患问题解决,而这个时间是2010年。

三、改革开放的没落

1979年,国家正式对外开放,但这一政策福利的最大受益者是沿海城市,尤其是广东地区。苏北三府并没有赶上了这一趟快班车,无缘与其分享,造成了现在的落后。

20世纪80年代,以苏州、无锡为代表的苏南模式开始崛起,很快跨越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随后对外开放,引入外资,打造强劲的制造业。从此,苏北与苏南的差距天翻地覆。当苏南在产业升级,苏北还在招商引资,差距能不大吗?

四、行政区域的分割

今天的扬州市、徐州市、淮安市整体缩水了很多。清朝的扬州府、徐州府、淮安府的面积更大,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发展更统一。然而,因为近百年来的行政区划,昔日的三府四分五裂。当小编把它们重新拼接起来,着实吓了一跳。如果恢复过去的面积,那么它们的名次将挤到前列。

扬州府

清代的扬州府是一个巨无霸存在,坐领三州七县,地域涵盖今天的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东台市、上海崇明县、安徽天长市等地。1996年,扬泰分家,泰州市成立,是扬州最后一次大出血,只剩下3区3县市。

1996年,扬泰分家,泰州市成立

1927年,大丰市归盐城。

1934年,东台市归盐城。

1667年,天长市归安徽省。

1911年,扬州府废,随后南通独立。

2017年,扬州市GDP5100亿,江苏排名第7,全国第38。南通市GDP7750亿,江苏排名第4,全国第18。泰州市GDP 4774亿,江苏排9名,全国排名42。再加上上海崇明县332.8亿、安徽天长市364.1亿、东台市760亿、大丰市290亿,共计19330.9亿, 大致与重庆市相当。

徐州府

清代的徐州府一直是有老八县之称,实力可谓是雄厚,一体化很不错。然而,在1953年为了治理洪泽湖流域。江苏省拿了徐州下面萧县、砀山县换了安徽省的泗洪县、盱眙县。徐州损失二县,而且徐州的西面发展受阻,这是目前徐州发展遇到的问题。2017年徐州市总GDP 达到了6605亿,江苏省排名第4,全国排名第28,秒杀了绝大多数的省会城市。再加上砀山县194.2亿、萧县270亿。差别不是很大。

淮安府

淮安府也是明清时期的老牌城市,也是一个巨无霸。明清两代淮安府均是今江苏辖地面积最大的府, 领2州6县。清代的淮安府包括今天的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的灌南县、灌云县、赣榆县,盐城市的市区、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建湖县、响水县,徐州的睢宁县。2017年,淮安市GDP3350 亿,江苏排名11,全国排名65。宿迁市GDP 2600亿,江苏排名13,全国排名90。盐城市区GDP 944.2亿、阜宁县GDP 447亿、滨海县GDP 442.53亿,射阳县GDP 500.02亿,灌云县GDP 358亿,灌南县GDP 335亿,响水县GDP319 亿,建湖县GDP 523.1亿,赣榆县560亿,睢宁县554亿。总计:10983.03亿,大概与青岛差不多(不考虑去掉盱眙县、盐城部分县区不明的情况下)

1996年。宿迁市(宿迁县、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独立

1983年,赣榆县划归连云港市

1933年,盐城县独立

如今,以清代三府为代表的苏北经济,正在不断地发展,经济指标并不比中国其他地区低。当然,如果是按城市排名,三府分裂成八个城市,中国现在城市不比清朝时期有限,这种衡量标准是错误的。当苏北高铁全部通车,产业进行转移和升级,清代三府将以全新的形象王者归来。小编相信,以前是鼎盛,以后将更繁荣。


慵懒国王


扬州、淮安

这两个城市的兴衰主要和大运河有关

明清两代,南北方物质交流和经济交流都是主要依靠大运河,不管是漕粮、贡赋还是官吏商民每年不下亿万件的消费品。扬州、淮安这些运河边上的城市,也由此成为商品集散地,商业盛衰与运河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衰落原因

1、由于环境改变、清政府及后来的国民党政府水利设施维护不当,大运河泥沙淤塞,航道条件日趋恶化、已经不能全线通航。

2、近现代以来铁路、公路干线的贯通,更为廉价的海运的兴起,大运河步被各种现代交通方式取代了。

3、清代,大运河是政府承办的,在漕运的基础上可以衍生出庞大的客流物流,推动运河运输的兴旺和运河沿线经济的繁荣。近代以来,清政府在漕运的投入远不如铁路,大运河失去了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支柱,也就逐步走向衰落。

徐州

徐州的衰落应该更多的取决于徐州的地理位置

清政府及国民党政府时期,不管是山东还是江苏,在对徐州有管理权的时候,都没有给予徐州更多的关注,衰落也难免。


萧然online


清代名城徐州,扬州和淮安现在只是相对滞后,都有昨日重现之势。当年的辉煌后来被苏州,无锡和常州取代,与铁路交通有密切的关系。

古代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扬州和淮安则是运河文化的经典城市。自从19世纪中期上海开埠以及沪宁铁路开通,上海,苏州,无锡,镇江和南京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条大动脉。沿线城市因此获得红利,串联成为一条经济带。并与浙江嘉兴,湖州和杭州遥相呼应,号称长三角经济圈。

与此同时,运河文化退居其次。碍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徐州,扬州和淮安很难收到大上海的辐射。运河文化和漕运经济,被海派文化和沿海经济所取代,形成了目前苏锡常背靠上海的区域优势。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西移,扬州和淮安后起直追,徐州更是携四省通衢的优势,经济总量超过了常州。相比较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限度的苏锡常,徐杨淮更有后劲。



陆燕青




据我所知,清代世界十大城市,中国跻身的是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这六座城市人口都突破了50万。其中扬州为80万,扬州盐课乾隆年间一度高达财政税收的四分之一,可谓空前绝后,这种经济奇迹应该不会再看到了吧。扬州如今全国排名约40位,和唐代清代的天下第一比起来肯定有差距,但还差强人意。

扬州和淮安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扬州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1.道光十二年,两淮纲盐制改为票盐制。

2.太平天国十一次进攻的破坏。

3.淮扬盐商生活奢靡,资金困难。

4.清政府对盐商的苛捐杂税。

5.产盐中心由淮南迁至淮北。

6.河运废弃,改道海运,铁路兴起。

7.近代上海崛起,吸走扬州人才。

8.洪水等自然灾害,比如民国二十年。

……………………


扬州梦


徐州属于正常,扬州也没有衰落,真正衰落的是淮安,根源是铁路交通。①徐州的经济在清朝也不如江南,比不过淮扬,徐州强在军事要冲战略要地,虽然地处内陆,但是铁路枢纽,看省内排名,发展属于正常。②扬州其实发展不错,虽然运河经济衰落,毕竟还是沿江城市,而且紧靠省会南京,现在的扬州已经拆分出去一个泰州地级市,不论是经济规模还是面积几乎都砍了一半,去年两市GDP相加接近万亿,仅次于无锡能排第四,今年破万是板上钉钉,而且人均也不差。③淮安衰落的厉害,即使加上拆分出去的宿迁也只排名倒数第三。不靠海不沿江,关键是铁路也才通了十年,还不是干线,不是高铁,宁淮高速公路也差不多时间通车,去趟省城都费劲,招商引资异常困难。但是淮安潜力很大,徐宿淮盐高铁即将建成,青连淮扬镇和宁淮城际高铁已提上日程,京沪高铁二线也已经规划,全部建成后,淮安也算高铁枢纽了,淮安还有个涟水国际机场,交通发达了经济自然大发展。





漂飘12


扬州,自称有2500年文明城市,徐州自称是五省通衢,淮安也是周总理的故乡,应该来说他们都是近现代比较发达的城市。

可是为什么现在衰落了,说说原因吧

首先,别的城市都在发展,可是你还在固步自封,原地踏步走,怎么能行呢?

其次,城市在发展,观念要跟上,你老是用旧的观念来管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还有就是,人才,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


强哥带你做微商


中国的京杭运河成就了历史上江北扬州淮安宿迁徐州和江南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的辉煌,当今的铁路时代造就了沪宁线上现代的辉煌。时下扬州淮安宿迁徐州要缩小与苏南的差距唯有高铁直通,建设扬常宜高铁线,使上海苏锡常的能量经常州直接北上扬州淮安宿迁和徐州。


常昌扬宜


如果还象清朝那,没高科枝的生活,那还是行,关键是,社会进步了,科学发达了,这几个城市里,视而不见,只图享受,不思奋斗,怎能跟上叶代步伐呢!


总裁299


徐州割萧县砀山,淮安所谓的三淮一体,扬州分扬泰,苏州分苏沪,常州分无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