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殲滅五國後,齊國最後獨自面對秦國時是怎樣的心態?

泉洪


公元前230年,內史騰指揮秦軍攻克韓國都城,俘虜韓王安,將韓國之地改為秦國的潁川郡,韓國滅亡,齊國沒有任何反映。

公元前228年,趙王遷中了秦的反間計,秦將王翦大破趙軍,殺了代替李牧的趙蔥,俘虜了趙王遷,趙公子嘉率領宗族數百人逃到代郡,秦以趙都邯鄲一帶建立邯鄲郡,趙國滅亡,齊國沒有任何反映。



公元前225年,秦派兵進攻魏國都城大梁,秦將王賁引大溝之水衝灌魏都大梁,僅3個月,大梁城牆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賁所殺,秦以魏國之地建立東郡,魏國滅亡,齊國沒有任何反映。

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蒙武率領60萬秦軍大敗楚軍,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秦在楚地設立楚郡、九江郡、長河郡和會稽郡,楚國滅亡,齊國沒有任何反映。

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率軍攻滅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滅亡,齊國沒有任何反映。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統領秦軍由燕國南部對齊國北境突然進攻,直逼齊國都城臨淄,齊國毫無作戰準備,無應戰之兵,齊國國相後勝力勸齊王建投降,齊王建也就不戰而降 ,這一次終於輪到齊國滅亡 。

齊國的最後一任齊王,是齊王建,齊王建是五國伐齊中那個齊愍王的孫子,也是齊國的亡國之君。

齊國自從樂毅五國伐齊後,僅剩兩座城池:莒城和即墨未破,隨後齊國擊敗燕國,齊國復國,齊愍王的兒子齊襄王即位,此國的齊國雖然復國,但經一戰,元氣大傷,再也不是那個曾經的東方強國,只能是苟延殘喘的活著,齊襄王在位期間,趙國曾經兩次攻打齊國,奪了齊國的地,秦國也曾攻打齊國,奪了齊國的地。



公元前264年,齊襄公的兒子齊王建即位,這一年,秦國的國君還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在位。齊王建是一個相當昏庸的君主,面對秦國咄咄逼人的態勢,選擇了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過一天算一天,既沒有對齊國的命運感到擔憂,又沒有富國強兵的任何理念,就連齊王建的母親也對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感到失望,臨死前都懶得告訴齊王建何人可用。

在齊王建當政的四十多年裡,齊國靠著不與秦國接疆的地理優勢,未經戰爭摧殘,在秦國一天一天的強大起來,不斷地對韓、趙、魏、楚、燕發動進攻的時候,齊國就這麼看著,什麼也沒有做,也許齊王建並不覺得齊國會滅亡吧。

公元前237年,44歲的齊王建到秦國朝見23歲且剛剛進行弱冠之禮的秦王政,看著這個比自已小了整整20歲的年輕人,齊王建不知道內心做何感想,而僅僅7年後,秦王政的滅亡六國計劃才剛剛開始實施。



終於,戰爭落到了齊國的頭上,而這一天到來時,齊國沒有任何防備,在東方五國僅剩齊國一國還存在的時候,齊國對秦國仍然沒有防備,實在想不出用什麼語言來描述齊王建。

秦國不僅軍力和國力強大,而且間諜戰絲毫不遜色于軍事戰,對於齊國,秦國早就收買了齊國國相後勝,同時也是齊王建的舅舅,在後勝的蠱惑下,齊王建聽信了秦王政的諾言,只要投降秦國,秦國便賜給他五百里的封地,也許齊王建只想做個富家翁,有塊地,能活著,就是齊王建的最大心願了。

沒想到的是,齊王建封地是有了,可是卻被活活餓死,自從,齊國滅亡 ,天下歸秦一統。而齊王建最後當政四十餘年的齊國,在獨自面對秦國時,恐怕只有兩個字能形容齊王建的心態,就是:等死。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秦始皇滅齊國的原因《史記》記載不同

在《秦始皇本紀》中滅齊是因為齊國發兵據守才發兵滅齊:

“二十六年,齊王建與其相後勝發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將軍王賁從燕南攻齊,得齊王建。”

在《田完仲完世家》中滅齊是秦國主動發兵攻打:

“四十四年,秦兵擊齊。齊王聽相後勝計,不戰,以兵降秦。秦虜王建,遷之共。”

即:秦國認為齊國滅亡責任在齊國而非秦國;齊國認為齊國滅亡責任在秦國而非齊國。

只有清楚明白齊國滅亡就是是秦國主動,還是齊國主動,才能真正明白齊國被滅時的心情。

齊國鼎盛時的地圖


齊國滅亡是誰的責任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秦始皇親政第一年,趙王、齊王到秦國“置酒”,即順服的意思。正是因為齊王來咸陽置酒,才有秦始皇在跟隨齊王來的茅焦勸說下讓趙姬重新回到甘泉宮居住。

齊王建在到咸陽置酒前就明白公開,這是為了齊國利益:

“齊王建入朝於秦,雍門司馬前曰:「所為立王者,為社稷耶?為王立王耶?」王曰:「為社稷。」”

從秦國滅六國的過程來看,秦國無意滅齊:

公元前230年滅韓;公元前225年滅魏;公元前223年滅楚;公元前222年滅趙國參與代國和燕國殘餘;公元前221年才滅齊。

從滅國的重要性來看,秦國有心滅齊,就應該在滅楚之後進行滅齊,而不是繼續追打趙國和燕國的殘餘。滅了趙國和燕國的殘餘再滅齊,顯得主次不清。齊國無論是疆域、民眾、經濟都比代、遼東重要得多了。

秦始皇若真的想吞取齊國,不可能在滅楚之後先攻打代和遼東這兩個荒涼之地而放棄齊國這一塊經濟大國。

齊國在代和遼東之後被滅,說明了秦始皇並非一定要滅齊——只要齊國順服即可。衛國就是最好的案例——太歸順了,以至於秦始皇就是不滅。

但齊國的現實是齊王建有心歸順、齊國貴族和流落齊國的三晉貴族不肯歸順。戰國策中雍門司馬的話充分表達了齊國貴族無意歸順秦國:

“齊地方數千裡,帶甲數百萬。夫三晉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間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 之眾,使收三晉之故地,即臨晉之關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師,使收楚故地,即武關可以入矣。如此,則齊威可 立,秦國可亡。”

阿、鄄兩地有韓、趙、魏國滅後流落的一百多貴族,一心想要藉助齊國攻秦復國;

流落在齊國的楚國貴族的一百多貴族,同樣一心想要藉助齊國攻秦復國。

齊國聚集了韓、趙、魏、楚四國貴族,說明雍門司馬對齊王建諫議的時間是在公元前222年、221年這兩年之時。

韓、趙、魏、楚四國貴族齊聚意圖攻秦復國,這說明了齊國成為了反秦復國的中心和基地。這是秦國絕對不能容忍的。在秦國使者被拒絕入齊國後,秦始皇決定滅齊。

齊國最後面對秦國的心態

一般來說,很多人都覺得齊國在最後面臨秦國時有一種孤單無力的感覺。但從上面的分析來看,事實並非如此:

齊王建一心歸順,並無反抗之心,更無淒涼感覺,和蜀漢的劉禪不思蜀是一樣的;

齊國貴族熱血沸騰,一心想要利用韓、趙、魏、楚四國亡國貴族復國志願,和秦國進行對決。這就和樂毅破齊後齊國以二城復國一樣的形勢——置之死地而後生!

士氣和民意都具備了,但唯一的麻煩就是從公元前264年君王后執政一來,齊國基本上就沒有戰爭,到公元前221年,齊國合計43年沒有發生戰爭,齊國的戰力能抗衡秦軍嗎?

這或許是齊王建不肯和秦國作戰的根本原因!齊國必須要有和秦軍保持不敗的能力,才能夠反抗秦國,然後派遣韓、趙、魏、楚四國貴族率軍去各自故地復國,援助和屏障齊國。否則反抗秦國就沒有意義,不如歸順得以保全。

這就是為什麼秦末漢初時,六國只有齊國得以長時間得以是原齊國貴族把持,其他韓、趙、魏、楚、燕都是曇花一現的原因。

齊王建歸順得以保全齊國貴族實力。

綜述

從秦國先攻打代和遼東而非齊國的事實看,秦始皇是可以容忍齊國歸順存在的。但齊國貴族和流亡齊國的韓、趙、魏、楚四國貴族熱血沸騰意圖以齊國為基地反秦,迫使秦始皇不得不滅齊。

齊王建以社稷為由而去咸陽置酒;在面臨秦軍攻打時,又為了保全齊國勢力而歸降並因此餓死。而齊國人對此的評價是齊王建昏聵,卻忘記了齊國已經43年沒有進行過戰爭,如何能夠和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秦軍進行對抗?

齊王建用犧牲自己的方式保全齊國實力,是秦末漢初田氏依然能夠把持齊國的根本原因。其他被秦國所滅的韓、趙、魏、楚、燕五國原六國貴族即便復國也無力掌控。

戰死轟轟烈烈是非常容易的事,但以自己屈辱而讓後人得益的犧牲才更值得尊重。如同明朝的崇禎帝,自己死得轟轟烈烈、讓人感動,但明明可以挽救的江山因此滅亡。

把個人名節比國家社稷看得更重,這就是崇禎帝和齊王建的區別。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當秦國滅韓國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是齊國人。

當秦國滅趙國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是齊國人。

當秦國滅魏國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是齊國人。

當秦國滅楚國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是齊國人。

當秦國滅燕國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是齊國人。

當秦國滅齊國的時候,沒有人幫我了,齊國滅亡了。

其實這足以表明此時齊國的心情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採取的外交政策是遠交近攻,這也是齊國最後滅亡的一個原因,秦國大肆籠絡齊國,讓秦國在攻打其他五國時候袖手旁觀,一時間的短淺的目光讓齊國自食其果。

齊王建自君王后死後,便任命舅舅後勝擔任相國。後勝接受秦國間諜大量的黃金、玉器,派遣許多賓客到秦國,秦國給予這些賓客許多金玉,賓客回來都反而替秦國充當間諜,說一些符合秦國利益的變詐之辭。後勝勸說齊王建放棄合縱朝奉秦國,不修治攻擊作戰的軍備五 ,不幫助五國攻打秦國,秦國因而得以消滅韓、趙、魏、楚、燕五國。

其中齊王建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國派兵攻打趙國的時候,齊國與楚國援救趙國。秦國國君秦昭襄王計議說:“齊、楚援救趙國,他們能緊密協作我們就退兵,不然我們就攻打他們。”趙國沒有糧食,向齊國借糧,齊王建不同意借糧給它。齊國謀臣周子說:“不如答應借糧以使秦國退兵,不借糧秦軍就不會退,這樣秦國的計謀就能實現而齊、楚的計謀就失敗。而且趙國對於齊國、楚國來說,猶如屏障,就像嘴唇對於牙齒一樣,嘴唇沒有牙齒就寒冷。今日趙國滅亡,明日禍患就輪到齊國和楚國。再說救趙的事情,就像捧著漏水的缸去救燒焦的鍋一樣急切。救援趙國,是高揚道義,打退秦軍,是顯明聲威。以道義解救將亡的國家,以聲威打退強大的秦軍,不致力於此種大事而斤斤計較糧食,這樣為國家作打算可就錯了。”齊王建不聽從。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大敗趙軍四十多萬,繼而包圍趙國都城邯鄲。

正是這種不給力的政策讓秦國很輕鬆的收拾了其他五國,剩下孤零零的齊國,秦國能夠放過他們嗎,知道此時秦國攻打齊國的時候,他已經沒盟友可以求救了,心中的應該是大徹大悟了,但是晚了,只有滅國一條路可以走了。

沒有永遠的利益更加沒有永遠的朋友,齊國不懂,所以最後他也自食惡果。


天楓說


齊國因為秦國實施遠交近攻政策,安享太平半個世紀。在這半個世紀裡,秦國把韓、趙、魏、楚、燕,挨個解決,最後只剩下齊國的時候,齊國當時是怎樣的心態呢?

(秦朝的進攻,圖取其意)

一、慶幸。

當秦國在滅掉齊國之外的最後一個諸侯國燕國,俘獲燕王喜的時候,我認為齊國國君齊王建第一感覺是慶幸。

慶幸什麼?慶幸沒有和秦國為敵,所以才把國家保持到最後。如果像趙國那樣,一定要和秦國比一個高低,爭論一下究竟誰才是戰國末期真正的霸主,結果就是最先滅亡。如果像燕國那樣,還要搞出一集刺殺秦王的劇情,結果也是全國瞬間灰飛煙面。楚國土地廣闊,魏國戰將如雲,但是他們和秦國交惡,最終都失地亡國。唯有他齊王建的齊國,竟然到那時候都安然無恙。這都是因為他齊王建實施了正確的外交策略,才能如此保國安民。

二、希望。

五國滅後,自然就有了秦國如果對待齊國的問題。那時候,齊王建還不懂得“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道理,所以他當時心中是充滿希望的。

為什麼說他充滿希望呢?因為秦國在滅五國的過程中,齊國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他的“汗馬功勞”就是,當秦國滅五國的時候,齊國一直袖手不管。別小看這袖手不管,齊國是一個傳統強國,如果他加入了任何一方與秦國作對,秦國都不可能輕鬆打下那些國家。

既然齊國是有功勞的,秦國當然不會為難齊國,說不定還會把打下的土地分一些給齊國。因此,齊王建當時是充滿希望的。

(齊王建劇照)

三、驚愕。

正當齊王建做著從秦國那裡分一杯羹的美夢的時候,滅掉燕國的秦國將軍王賁已經率領秦國大軍,順勢南下,大軍壓境,抵近齊國邊境。那時候,齊國大約是又驚愕又慌亂。不是說好了,兩國結交,要千秋萬世好下去嗎?再說了,我齊國又沒有惹你,而且還有功勞呢,你為什麼要打我?這下該怎麼辦呢?

於是,慌亂中的齊國,趕緊派出軍隊守住邊境,做出一副抗戰到底的架勢。

四、僥倖。

秦國雖然大軍壓境,但是並沒有真正發動進攻,而是派出使者,向齊國曉以利害。說,你確實幫了我。但是,我秦國志在統一。如果普天之下,還留有你齊國一個國家在那裡,既不像樣,我也過得不安生。不如你投降,我重新送你五百里土地。你有了這五百里土地,可以在這個土地上舒舒服服地當一個諸侯王,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齊王建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心裡再次充滿希望。雖然有不少大將大臣表示,應該堅決抵抗。但齊王建覺得,與其抵抗而死,不如坐享五百里土地。這樣一來,總比其他五國的君王們下場好得多吧?

於是,抱著僥倖心理的齊王建,不聽眾大臣的勸諫,答應投降。

(秦王劇照)

五、絕望。

齊國投降,秦國不費一兵一卒獲得齊國。但是,秦王並沒有兌現他給齊王的承諾,並沒有給齊王建五百里土地,而是把他流放到共地。這是一個十分偏遠的地區,周圍都是松柏之類的樹林。這倒也罷了,更要命的是,秦王不準給齊王建提供糧食,齊王建靠挖野菜充飢。

在餓得實在受不住的時候,恐怕那時候齊王建才感到了後悔。後悔當初沒有和五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後悔沒有操練軍隊,以至於軍隊不能打仗;後悔聽信了本身就言而無信的秦王的鬼話,以至於輕易投降……但是,所有這一切,都來不及了,現在連吃的都沒有,等待齊王的只有一個結局:絕望地死去,屈辱地死去……


張生全精彩歷史


齊國在秦始皇統一五國面臨最後一個國家齊國時,時間大約是公元前221年左右,當時齊國的最後一位君主是齊王建,雖然說這位齊王建政治平庸,平淡無奇,但是身為王室貴族,身邊肯定還是有些能人奇士,相信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耳熟能詳的,可是為什麼在秦王嬴政攻打其他五國時期,泱泱大國的齊國卻視而不見呢?




那麼為什麼齊國會對秦國攻打其他諸侯國熟視無睹呢?我們需要仔細的理清下齊國的歷史來解答這個問題:

公元前314年,太子平與將軍市被起兵攻擊子之(燕王噲將燕王的君位“禪讓”給相國子之,其實是被欺騙)並失敗,市被死於亂軍之中。齊宣王趁機伐燕,將軍匡章率軍在出兵50天內攻破燕國,燕王噲和子之被殺。同時中山國也趁機出兵攻佔了燕國部分領土。在燕國軍民的奮力抵抗和趙、韓、秦、楚等國的壓力下,齊國不得不退兵,趙國擁立在韓為人質的公子職,並以兵護送至燕國,燕國相國子之死後兩年,燕國人共同擁立公子職,是為燕昭王。

公元前288年,燕昭王為了報仇雪恨一洗齊宣王滅國之恨,任命樂毅為上將軍,和秦、楚以及趙、魏、韓等國共同謀劃,貯備發兵征討齊國。隨後燕昭王派蘇秦出使齊國,首先要求齊宣王歸還前人趁燕國內亂攻下的十座城池,然後鼓動齊國攻打宋國,離間齊趙兩國的關係,並在趙武靈王、魏襄王、楚懷王、韓襄王這些大國王侯之間進行外交遊說,鼓動各國一起功伐當時的大國齊國。公元前286年,齊國滅宋國,實力大增,各國都把齊國視為眼中釘,引起各國震動,各國頻繁會盟,推動了反齊聯盟的建立。公元前284年,發生了燕、韓、趙、魏和秦五國伐齊事件,五年內樂毅連下齊國70多城市,當年齊宣王滅燕國的大仇得以報復。此次戰役之後齊國只有莒和即墨二都,後來燕昭王死後燕惠王即位,齊國即墨守將田丹利用燕君臣矛盾施以反間計使得齊國得以復國,然而至此以後齊元氣受損,無力抗衡秦國。


後來君王后輔政期間,執行“侍秦謹,與諸侯信”的原則,她奉行謹慎對待秦國,和各諸侯國誠信對待的國策,不再亂用武力(因為五國伐齊是因為齊國亂用武力攻打宋國引起的),而且又是秦國“遠交近攻”計策的受益者,所以齊國四十多年沒有發生過戰爭,士兵很久沒有打過仗。所以在秦國攻打其他五國時齊國無動於衷,不予援助,靜待滅國。

五國已經滅亡,面對秦王嬴政的大軍壓境,當時君王后已經駕崩,剛掌權的齊王建本身昏庸無能,毫無作為(所以齊王建又叫齊廢王),慌亂不堪,緊張不已,而且士兵由於幾十年沒有戰爭無法打仗,正不知如何應對的時候,這時秦國派使者進行遊說,並向齊王建承諾秦王會讓齊王建做一個五百里的封君,手足無措的齊王建非常高興(因為他以為秦王派使者說明不會殺他,不然直接打仗)的便沒有經過任何戰爭的情況下就舉國投降了,叫這樣,戰國七雄的最後一個國家經歷了最窩囊的滅國方式不戰而降,這正和其組先祖孫臏提出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最好的作戰方式不謀而合,是一個多麼大的諷刺啊!


後來秦王把齊王建安排到一個叫共的地方(齊王建也叫齊共王),把他圍在裡面活活餓死了。


綿綿苦雨hsy


齊國的心理應該是極其複雜,剛開始秦國殲滅五國的時候還有一些快感,當秦國開始針對齊國的時候還抱有一絲僥倖,繼而短暫的陷入焦慮與憤怒,當秦國打上門來的時候,已經是萬念俱灰,只求一個軟著陸了。

齊國本來是應該狂歡的

很多人都在說,齊國的心裡應該是悔恨,沒有及時出兵,幫助被滅的五國。其實,在五國伐齊後,齊國即使想幫,也沒有那個能力了。

五國伐齊對齊國的傷害的是巨大的,是一種盛極而衰,再也站不起來的致命傷。五國伐齊,主謀是秦和燕,三晉是幫兇(尤其是趙國),楚國還從中趁火打劫,搶了不少齊國的地盤,可以說,五國伐齊是一次其他六國合起火來暴揍齊國的事件,因此,齊國對六國心中充滿了恨,當一個個曾經的仇人被滅的時候,齊國本來應該是狂歡的,我滅不了你們,有人能滅!

繼而抱有一絲僥倖

但是好景不長,當秦國逐次滅了其它五國之後,大國中只有齊國和秦國存在,而自己在秦國面前充其量能算一個螞蚱。

齊國的僥倖心理是,秦、齊關係還不錯,在秦國的遠交近打的國策中,和齊國的外交政策就是交好,拉攏,秦、齊還東西互帝。

秦國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了,也不差我齊國這點土地了。

焦慮和憤怒

什麼?秦軍壓境了,來勢洶洶,勢不可擋,這個時候,齊國的心裡是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怎麼辦,能夠牽制秦國的都被打敗了,自己是上了賊船。

只有焦慮和憤怒

焦慮的是打不過啊;憤怒的是,咱不說好了,同盟關係嘛!

萬念俱灰

內心戲也演完了,幾十年玩耍也夠了,面對現實吧!表面上還是要做做抵抗,萬一要贏了呢?齊國繼而弄了幾十萬人到前線上演一波大潰逃,然後就束手就擒。

內心毫無波瀾,不為所動了。

其實,齊國能怎麼做,到五國伐齊之後,再想保持三足鼎立的態勢已經不可能了,不管是誰崛起,齊國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史論縱橫


秦滅六國的時候,齊國是最慫的一個。

這是令誰都想不到的,在戰國的時候,論實力,齊國富甲一方,它並不比楚國和趙國弱。但是,齊國就是沒有種,它不敢像趙國以及楚國一樣,和秦國痛痛快快的打一仗,即使打敗了,也沒什麼,最起碼顯得你有種,你也盡力了,不會辱沒了祖先。

我們就不要拿齊國和趙國、楚國來比了。說實話拿齊國和趙國、楚國來比,顯得趙。楚太掉價了。

我們就拿齊國和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燕國來比吧,燕國雖然弱小,但是,他們還派了一個荊軻去刺秦王去呢。

雖然荊軻失敗了,沒有把秦王給刺死,但是,這荊軻還是對秦王造成了不小的威脅的。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齊國,看看他們是如何來應對秦國的大軍的?

當秦國滅掉五國之後,秦國大將王翦和兒子王賁,帶著秦軍來到了齊地。

這時候的齊王,面臨著如狼似虎的秦軍的入侵,不用說齊國上下都是備受煎熬的。

畢竟六個國家中,五個已經被秦國給滅掉了。

這時候秦國的王是齊王建,雖然齊王建很害怕,但是,他還是要召集大臣商議一下,如何來對付秦軍的?

這時候朝中分成了兩派,大部分人主張投降。

因為眼前的事實是,其它被秦國滅掉的五國,因為抵抗全部失敗了,而且國君以及各國的貴族的下場極其的慘。

很顯然抵抗秦國不是上策之選,再加上現在的齊國是碩果僅存的一個國家了,即使想要援軍來援助,都沒地方找人。

齊王建也是主張投降派的一員,但是,就這樣不抵抗投降,他又不甘心。

齊王建擔心的是,萬一自己投降了,秦國還是照樣把他當俘虜給殺了,怎麼辦?

這就是齊王建,拿不定主意的主要原因。

說實話秦國來攻打齊國,他們對這一戰,也不是十拿九穩的就能贏。

因為齊國還是可以和秦軍打上一仗的,若是這個仗打起來,還有可能會打個三五年。

所以秦國來到齊國地盤之後,他們並沒有選擇主動出擊。他們想的是讓齊國不戰而降。

不是你齊王建擔心投降後,會性命不保嗎?

那我答應你,只要你投降,我就不會殺你,還會封你一個伍佰裡地的王國,讓你統治。

當這個消息傳到齊王建那裡,他簡直是高興壞了。還有這好事,投降不但不被殺,還會給一塊地,當自己的獨立王國。

若是這樣的話,誰不投降誰就是孫子。

就這樣齊國不戰而降了,秦國沒有費一兵一卒,就把強大的齊國給拿下來了。

那麼齊王建投降之後,秦王真的給了他伍佰裡地嗎?

答案告訴你,五百里地是沒有,但是,五十里地還是有的,只不過這五十里地,都被秦王用士兵給圍了起來。

齊王建就在中間,沒有吃的,也沒有喝的,說白了齊王建是被活活餓死的。

你看齊國投降的是不是很冤枉,齊王是不是很天真。他竟然相信秦王嬴政會讓他活命,還給他土地,他真的是想的太美了。

孫子曾經說過,攻打一個國家,不戰而降是為最上策,結果齊國就是不戰而降的,你看孫子就是厲害,他能預先知道還真有不戰而降的打法。

要知道孫子是齊國人,恰恰是齊國選擇了不戰而降,不得不說,這是莫大的諷刺呀。


史學達人


蘇洵在其《六國論》中寫道: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交好秦國)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到了戰國後期,齊國的國策基本上都是隔岸觀火,作壁上觀。有人說是齊國吃了秦國的蜜棗,上了秦國的當。其實,這並不靠譜,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並無長期穩固的國策,基本上都是見風使舵、朝秦暮楚,這也是山東六國的合縱終難成事的原因所在。齊國能夠做到幾十年隔岸觀火,其實是其心裡的小脾氣在作怪。

齊國在戰國的中前期,是一個對外很積極的國家。齊威王時期,任用鄒忌實行變革,齊國國力開始強盛,並於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大敗魏軍,終結了魏國戰國前期的霸主地位。威宣時期,齊國是東方諸侯中當之無愧的霸主。

至齊湣王時期,齊國的國力達到鼎峰,史載及湣王,奮二世(威、宣)之餘烈,南舉楚、淮,北並巨宋,苞十二國,西摧三晉,卻強秦,五國賓從,鄒、魯之君,泗上諸侯皆入臣。然而,齊國在走向鼎盛的同時也埋下極大的禍根,齊湣王驕橫跋扈、窮兵黷武、又拒聽諫言、不講策略,致使其國內君臣不和、百姓離心,其國外又樹敵太多。最終導致於前284年,燕將樂毅合燕、秦、趙、韓、魏五國之兵伐齊,於濟水之西,擊破齊軍主力。後樂毅又遣還各諸侯軍隊,親率燕軍主力攻入臨淄,齊閔王出逃到莒,後被楚將淖齒所殺。而樂毅趁勝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僅剩莒與即墨兩城未下。

齊國雖後來又賴以田單以即墨而全復齊國,但齊國經此大亂元氣大傷。自此,齊國人的內心也深深地恨上各諸侯國。秦趙長平相持時,趙國乏糧,屢屢向齊國乞援,可齊國仍無動於衷,斷絕給予趙國援助,而趙國也被迫主動尋求與秦人決戰。而後,楚、韓、趙、魏、燕等國合縱抗秦,齊國都置身事外。其根源還是對其他諸侯國曾聯合伐齊,致齊國幾近亡國有關。故秦國與其他諸侯國相攻伐,齊國人的內心能感覺到一絲復仇的快意。

都說敵人的敵人會是朋友,可是當敵人的敵人比敵人還強大時,就不該慶幸而應提防。北宋末年,聯金滅遼就是慘痛的教訓。為收回“燕雲十六州”之地而“聯金抗遼”結果卻連秦嶺淮河以北的土地都丟了。當遼末年以“唇亡齒寒”之由向北宋當局求援,而北宋當局不但不加以援助,反而想痛打“落水狗”愚蠢地以為敵人的敵人就會是盟友,反而“引虎驅狼“,殊不知這敵人的敵人是比惡魔還兇殘的惡魔。

相比遼國,宋朝的錦繡繁華更讓金人豔羨,北宋的軍事力量還不如遼國,而遼國的軍事力量又明顯不抵金國,北宋不想著去平衡敵人之間的實力,看不清潛在的更大威脅,目光短淺,結果卻只能為別人所用。如果北宋的憑自身的實力可以制衡金國,金國才可以引為盟友,反之只能聯合較弱、胃口較小的敵人去抗衡實力更大、更兇殘的敵人。

戰國後期,齊國的心態也是如此。對曾經的仇恨放不下,在緊要關頭也不願對昔日的仇人施以援手,其最終也自然是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有知社


其實戰國後期長平之戰後,東方六國就已經難再與秦國抗衡了。但在秦國發動滅國戰爭時,各國都不同程度上進行了抵抗,其中尤為楚國和趙國與秦國相持已久,兵盡人乏,方才被滅。就連一向弱小的燕國,也派了荊軻做一番最後的掙扎,但齊國,這個從西周初年就存在的東方大國為何坐視秦滅五國呢?這要從齊國的歷史說起。

戰國中期以前,齊國還是積極的對外戰略的,在齊威,宣兩王勵精圖治,在孫臏,田忌,鄒忌等名臣良將輔佐下,齊國還一度在桂陵,馬陵兩戰挫滅了中原霸主魏國,可謂名盛一時。此時的齊國有著絕對的霸主實力。到了齊湣王時,齊國達到了鼎盛地位。北並燕巨,南破荊楚,西攻韓魏,一度形成了秦齊東西二帝的局面。但也因此埋下了禍根。齊湣王窮兵黷武,一味征伐,使各國敢怒而不敢言,積怨下去。

後來燕國內亂,大臣子之欺騙燕王噲將君位傳給自己,將燕王的兒子太子平趕走。齊國見有機可乘,齊湣王就派了大將匡章進攻燕國,五十餘日便攻破燕國國都,燕王噲自殺,子之被處死,齊國賴在燕國不再離開。後來在燕國軍民驅逐和秦楚等國壓力下,齊國才撤軍。但燕國的國恥仇恨埋了下來。據新的史研所說,蘇秦為報燕昭王知遇之恩,以死間破齊。誘使齊湣王滅宋國,引燃了合縱攻齊的導火索。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率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攻齊,大破齊國,把齊國打得僅剩莒和即墨兩城。雖然後來齊將田單用離間計離間了燕昭王之子燕惠王與樂毅的君臣關係,並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挽救了齊國,但齊國實力大不如前,不再具有爭霸的資本。而從心理上,齊國對幾國聯合攻齊多少帶有些怨恨心理。像之後秦攻趙國邯鄲時,魏楚等國都進行了合縱抗衡,而齊國無動於衷。

同時,秦國范雎任相後,一直奉行“遠交近攻”策略,齊國一直是其中的受益者,加之對齊湣王時窮兵黷武引發的禍亂,齊國此後便採取消極國策,避免捲入他國衝突。而秦剪滅三晉與楚國之後,齊國獨力難支,加上君主齊王建庸弱無能,秦王嬴政還許諾讓他做個五百里封君,所以齊國不戰而降。

後來,秦王給了齊王建一片五百里的樹林,不許人出入,竟導致齊王建活活餓死。也是諷刺。


薄暮嘆息


齊國最後單獨面對秦國時的心情,大概就是混一天算一天,混吃等死拉倒了。

在秦統一的百年戰爭中,齊國確實表現的有些與眾不同。其他五國都是努力抗爭過的,連最弱小的韓國還知道用鄭國渠來消耗秦國國力,燕國太子丹還派出了荊軻去刺殺。而齊國一向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但這個也不能光怪齊國。

首先,齊國距離秦國最遠,原本受秦國威脅就少,秦國後期也一直籠絡齊國,所以齊國對秦國敵意不強。

其次,齊國是唯一一個被六國聯合毆打過的。秦國雖然也曾面臨六國合縱(前318年,楚懷王為合縱長那次),但那次齊國、楚國都是打醬油。此後的合縱就最多隻有五國。而齊國,卻實實在在遭遇了六國圍毆:前284年,燕國樂毅率領燕、魏、趙、韓、秦聯軍攻入齊國,而楚國名為救援齊國,楚將淖齒帶領軍隊當了齊國丞相,卻把措不及防的齊閔王抓起來殺了。

這一戰打斷了齊國的脊樑骨,也讓齊國從此對關東五國心懷怨憤,懶得參合他們和秦國的事。

其三,齊國本身對得失也看的比較淡。戰國時候的齊國,本來是春秋時陳國的宗室,因為陳國內亂逃亡齊國,改姓田氏,逐漸掌握齊國大權,然後在戰國初期篡了原本齊國姜姓君主的位。就是說,齊國本就是半路出家的政權,齊國老百姓也已經經歷了一次改朝換代,對亡國也看的不如其他國家那麼慘烈(其中民心最慘烈的當然是有八百年曆史的大國楚)。

因此我們看到,齊國在最後關頭的表現,可以說是昏庸,也可以說是淡定。在賢明的王后去世後,齊王田建任用後勝為相國,後勝和齊國的官員多受了秦國的賄賂,不作戰備。等到秦滅五國後,即墨大夫建議他出兵支持三晉和楚國的貴族官員反攻秦國,他也不聽。

這樣一副混吃等死的架勢,顯然他並不是想不到秦國會來攻打齊國,只是懶得抵抗,也不知道該如何抵抗。到公元前221年,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一路勢如破竹,齊國人根本沒有抵抗。秦王勸降齊王田建,說封他五百里之地,齊王就降了,結果被秦王遷到共地活活餓死了。

他只是沒想到秦王會如此殘忍,如此不守信吧。畢竟還是個糊塗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