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评】军机处:一个只用亲信不问出身的地方

【醉评】军机处:一个只用亲信不问出身的地方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初沿袭明朝内阁制以后的一个重大改变—内阁大学士的职权转移到军机处。清初,内阁票拟批答,为承旨立法之府,而有关军国大事,不由阁臣票发的,由选派的满洲贵族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到了康熙中期以后,议政王大臣都是世袭的贵族,没有实际经验,不熟悉国家大事;而内阁又在太和门外,离街市近,人员又多,往返递奏本章容易泄露机密,于是在隆宗门内设立了军机处。

【醉评】军机处:一个只用亲信不问出身的地方

军机处的设立,反映了政权由内阁转移至军机处。军机处开始出现于雍正六年(1729年),到了1730年机构才正式确定。为什么 称为军机处呢?因为当时西北发生了军事行动,为了加强对军事消息的保密,于是设立了军机房。成员由内阁中选派,也就是皇帝选拔了几个重要亲信秘书,担任机要工作,称为军机大臣。原先只管军事,以后逐渐涉及政治大事。从此内阁无权参预国家大事,形同虚设。尽管内阁大学士是最高官吏,如不兼军机大臣,就无实权。议政王大臣也不讨论国家大事了,于是取消了,实权集中到了军机大臣身上。

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变化呢?主要是皇帝要加强自己的控制力量。清初,以大学士为最高官吏,一般官吏按照资格要到六七十岁甚至七十岁以上才能升到大学士。他们虽然资格深,经验富,但多半年老了,往往偏于保守,缺乏朝气。

封建皇帝为了自己命运,总愿意提拔一批自己亲近的、稍微年富有为的人,作为参谋辅佐,以便可以直接控制,而不愿意找历阶而进的一般官吏。军机处就是基于这种精神而组成的。所以只用亲信,不问出身。明初的内阁大学士也是如此。过去皇帝发布命令要经过内阁,再由内阁分别发出,程序多而慢;如内阁不同意,命令还发不下去。军机处成立以后,命令由皇帝命军机处直接发出,称为廷寄;部院及各地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里,称为折本,不再经内阁。于是,大权集中在皇帝身上。所以军机处的设立,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发展。

这里附带谈一下满汉关系问题。清初,满汉有一定的差别,满族平民要比汉族平民的政治地位高。满人官吏升迁要比汉人快。所以说清代完全没有民族歧视是不合事实的。清廷意识到这一矛盾,并有意掩盖这一矛盾。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例如大学士、尚书、侍郎都是这样。有些官职事实上不能两人共管,如各省总督、巡抚,用满人抑用汉人,那就要看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如何。有些规定用满人,如各地将军、内务府大臣,有的规定用汉人,如宗人府府丞。总的说来,在高级官吏中满人要多些。

军机大臣是不分满汉员缺的,满汉人员都有。军机大臣同时有几个,而其中有一人职任较重,称为领班(满语达拉密),俗称首枢,就是第一军机大臣。清代设置军机大臣,前后共一百八十三年(从1729年到 1911年)。在这一百八十三年中,有二十七人担任过首枢。其中有四个贵族(亲王),任职的年限共五十二年;还有十五个是旗人,任职共九十四年;八个是汉人,任职共三十七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满人政治地位高于汉人。

尽管表面上看去好像是满汉平等,骨子里却总是要满足和保证满人在政治上的优越地位,所以我们不能说清代完全没有民族矛盾的存在,但也不能说民族矛盾在整个清朝统治时期占主导地位。1905年同盟会的纲领中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也反映了满汉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时还表现得相当尖锐。但是,这一纲领从整个来说并不仅仅是要反满,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反对封建制度,所以也就不能因此说清朝一直是民族矛盾占主导地位。

【醉评】军机处:一个只用亲信不问出身的地方

【摘自:《清史简述》郑天挺/著 北京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