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

伯勳先生




最開始直到元帥這個職務,還是在很小的時候,在看《穆桂英掛帥》時,聽到穆桂英元帥、楊延昭元帥。手下的大將就有焦贊孟良等人,在前邊衝鋒陷陣。

心裡邊馬上就有了這樣的概念,那就是元帥的職務比將軍要高。元帥是要統籌全局的,將軍只負責局部。元帥是管理將軍們的,更高一級的官員。


從現在的一些詞彙,我們也可以理解出二者的區別。我們經常評價一個人是將才還是帥才,就是基於這樣的判斷。帥才就是統攬全局的人才,將才就是獨當一面的人才。

更有人是這樣理解的,元帥是政府和軍隊之間的橋樑,將軍是元帥和士兵之間的橋樑。也就是說元帥是代表政府在管理軍隊,將軍則是代表元帥管理自己的部隊。



1955年新中國建立後,第一次實行了軍銜制。當時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為元帥,同時授予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為大將。另外還授予了55人為上將,175人為中將,802人為少將。

按照當時政府的規定,元帥屬於行政三級級別,享受政治局委員待遇。大將是行政四級,享受副總理待遇。大將以上(包含大將)的將軍可以稱為黨和國家領導人。

上將是行政五級,享受國務院秘書長待遇。中將是行政六級,享受部長待遇。中將以上(包括中將)屬於高級將領,可以專門配備警衛、秘書、保健醫生、廚師、勤務員等。少將屬於行政七級,享受部長級醫療待遇。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在新中國的軍銜上,元帥職務是高於將軍的。元帥們早在革命早期就已經在軍隊中擔任要職,那時候將軍們才剛剛開始起步。軍銜是一種榮耀,更是資歷和實力的象徵。



在新中國評定軍銜時,本來計劃把毛澤東定為大元帥,把鄧小平定為元帥。毛澤東不同意,他認為自己和鄧小平沒有具體的管理過軍隊,現在又在政府和黨內任職,就不參加相關評定了。如果一定要評大元帥的話,朱德同志早在井岡山時期就已經是總司令了,大元帥非朱德莫屬。

因為元帥和各級將軍之間存在著待遇和職務上的區別,有很多將軍對自己的軍銜表示不滿。曾經有一位井岡山時期參加革命的少將說要把自己的獎章拴在狗尾巴上。


毛澤東同志聽到這樣的消息後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評級時。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和他的兩個戰友就對自己作為一個軍長,被評為少將強烈不滿,在老師長劉伯承的告誡下,他們才接受了這一事實。

在後來的解放軍授銜評定時,就取消了元帥和大將,只評定了上將、中將、少將和校尉軍官。元帥和大將軍銜就成為了中國革命歷史上開國元勳們的一種榮耀,讓後世的人們永遠敬仰。


新知傳習閣


元帥這一軍銜不只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夠獲得過,即使到了新中國也只有十位元帥,這就是元帥和將軍的第一個區別,那就是稀有性!下面我們就用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來舉例說明一下元帥和將軍的幾個區別。


將軍大多數都是元帥的部下

如果大家仔細瞭解過中國十大元帥和中國十大將軍的歷史,大家會發現一點,很多將軍其實是十大元帥的下屬。當然有一人除外,那就是粟裕,粟裕其實做過華中野戰軍司令的,但是粟裕在評選十大元帥的時候幾次拒絕評選元帥,而且粟裕與陳毅元帥之間的配合非常好,不存在嚴格的上下屬關係。說來說去,元帥就是比將軍高一級,就比方說陳賡大將就是劉帥的老部下,徐海東大將就是林彪元帥的老部下。


和平年代沒有元帥軍銜

新中國只有十大元帥,在1988年軍改中,取消了元帥軍銜,所以一直到現在,新中國就只有開國十大元帥。而將軍中只取消了大將軍銜,保留了上將、中將和少將。所以如果和平年代在軍隊發展,即使再努力,立再大的功勞,也只能停留在將的級別,而元帥則成為了傳說!

抄一句評論,元帥抓戰略,將軍抓戰役,校官抓戰術,尉官抓戰鬥!其實就是一級管一級,新中國的成立離不開十大元帥,離不開這些將軍,離不開這些校官尉官,更離不開那些不顧生死的士兵們!

我是歷史白話君,歡迎大家到留言區留下你對將帥的看法,同時也歡迎大家關注我,觀看更多歷史方面的精彩回答!

歷史白話君


55年的大授銜,元帥和將軍最大的區別是,元帥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問前聶榮臻葉劍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這是軍人至高無上的榮譽,在軍隊建制中幾無職務相匹配,元帥享受正國級待遇,但不一定是正國級,正國級的元帥先後有朱德、林彪、葉劍英,但都是一級工資。將軍的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軍銜,在軍中與職務相對應,享受各自的職級待遇,元帥是國家的,大將以下是軍隊的。大將張雲逸因資歷享受元帥工資待遇,大將許光達享受上將4級工資待遇,58年補授的上將李聚奎享受大將3級工資待遇,中將徐立清享受上將4級工資待遇,同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其待遇不完全相同。這就是將帥的差距。


用戶6304923713812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共和國將帥大授銜。

<strong>

1955年共和國將帥大授銜: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

共和國軍銜獨具中國特色,不僅與中國歷史上的幾次軍銜制不同,而且與西方、東方、東亞型軍銜有所區別。

相比舊中國軍銜,多設元帥,在將校尉中又設大將、大校、大尉,將理論上的“准尉”作為臨時軍銜來應用。雖然主要參考蘇聯軍銜,但在元帥中少設軍兵種元帥,校官中設立大校,軍士中取消大士。

對元帥軍銜的授予,根據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級將領。

對軍官軍銜的授予,根據現任職務、業務能力、政治品質、在軍隊中服務的經歷和對革命事業的貢獻。

據悉,當時10名元帥排序依次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10名大將排序依次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五味社


首先了解一個重要的歷史細節,1935年國民政府首次銓敘軍銜時,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成為唯一的特級上將,是為陸海空軍最高長官。但是抗戰爆發後蔣介石還擔任過僅僅十天的“大元帥”,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元帥和將軍在作為尊稱而非“軍銜”使用時,確有相近的一面。



1937年8月20日,“八一三事變”爆發一週後,南京最高國防會議決定成立戰時大本營,作為抗戰的最高指揮機關,首腦職務為“陸海空軍大元帥”,以蔣介石任之。然而到了8月30日蔣介石又改了主意,仍以軍事委員會為戰爭指揮機構,繼續當他的委員長,這也是國民黨方面唯一出現的一次“大元帥”稱謂。

要讀懂其中的兩個意思,其一,這個大元帥與委員長是同性質的稱謂,是職務而非軍銜。其二,後來美英等國與蔣介石打交道時,稱呼其為“大元帥”或“將軍”都曾有過,含義沒有區別,即對軍人政治家的尊稱而已。細微之處在於,元帥或大元帥一般稱呼某國最高軍事長官,其它可統稱“將軍”。



需要注意的是,“將軍”有廣義和狹義兩個範疇,廣義是指在沒有軍銜體系的情況下,所有達到一定職權的高級軍官。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尚未設立軍銜制度,國民黨將領與我軍高級指揮員會面時,也得互稱“將軍”,比如八路軍最早一批的師長、旅長等;同樣,在古代史上依舊如此,至於這個級別的分界線,那實在太複雜了,完全得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時期而具體分析。

如果按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理解,把兩者作為軍銜來考量的話,區別就比較明顯了,“將軍”狹義上泛指在軍銜體系下獲得將星的軍隊官員,由於東西方、蘇美式軍銜體系不盡相同,那麼所有出現的准將、少將、中將、上將(大將)等等軍銜授予者,都可以稱謂“將軍”。而在這個範疇裡,元帥或大元帥,無論是榮譽的還是實授的,均為一國頂級軍銜,是將軍的最高層次。



“元帥”作為軍職首現於法國軍隊,原來是掌管戰鬥隊形的小官,逐漸演化成頂級軍官稱謂。

稱呼獲得元帥軍銜的高級軍官為“將軍”亦無不可,反過來可就不行了。比如我們在軍史文章裡將林彪元帥寫作“林彪將軍”、彭德懷稱謂“彭大將軍”沒什麼問題,歷史進程不同而已;但未被封帥的粟裕大將,稱謂就不可逆了。國外也是如此,蒙哥馬利其實已經獲授英軍的元帥軍銜,在60年代來中國訪問期間,經常被寫作蒙哥馬利將軍,言簡意賅的話,“元帥一定是將軍,將軍未必就是元帥”。

以我軍的開國將帥為例,1955年實授元帥10人、大將10人、上將57人、中將175人、少將800人(其它是補授和晉升),除十大元帥外,那1000多人在非正式場合都可統稱為“將軍”,而無需稱謂準確軍銜。



十大元帥則是在將軍群體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紅軍時期的三個方面軍、解放戰爭時期的五大野戰軍等代表性因素,朱總司令、彭副總司令(兼一野司令員)、葉參座和第二野戰軍(劉伯承)、第三野戰軍(陳毅)、第四野戰軍(林彪)、華北野戰軍(聶榮臻),以及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唯一代表政工戰線的是羅榮桓,其實羅帥曾任山東軍區軍政一把手,資歷非常深厚。

原本我軍也擬設立“大元帥”軍銜,公認獲得者是主席和總理,但最終未予實行。總理在抗戰期間配戴的是中將軍銜,職務是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但是恐怕沒有人稱呼“中將”,多以“周公”或“周將軍”尊稱之。


度度狼gg


法國總統拿破崙曾經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從這句話中就我們可以知道元帥的重要意義,元帥就是整個軍隊的核心、最高領導者。

我們中國也有一句俗語——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意思是徵集成千的士兵很容易,但找一個好的將領卻很難。

那麼元帥和將軍有什麼區別呢?

1、級別不同

一句簡單的古語是這樣說的:

“能領兵者,謂之將也”;“能將將者,謂之帥也”。

或者可以這樣說:帥馭將,將馭兵。在戰爭年代裡,帥就是兵的父母。

一個軍隊裡,帥智將就勇,將勇兵就猛,兵猛就可決戰千里。

元帥是軍隊裡最高的職位,一般只有一個。將軍會有多個,要聽從元帥的指揮。元帥是絕對的上級,將軍是元帥的下級。

2、角色著重點不同

元帥偏重於宏觀的戰略思維,是軍隊的組織指揮者,他的作用偏重於領導、謀略、創造勢態、把握方向、制定目標以及調遣將領。

通俗地講就是,關鍵的時候能告知全體“應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而將軍是在一定局部範圍內能掌控局勢,能帶領所屬士兵出色或順利完成元帥分派的任務的人,他偏重於戰術或方式方法的研究。

比如,元帥負責下令攻下敵方城池,他會同時部署幾個將軍,比如一個勇猛的將軍負責正面衝鋒突破,讓善於持久戰的將軍領兵從側面迂迴包抄,還有任命善計謀的將軍誘敵深入等等。

然後,各路將軍又可以在自己的任務範圍內自己獨立謀劃達到元帥的戰術目標。

元帥圍坐中軍運籌帷幄,將軍負責英勇殺敵。

元帥要會知人識人,善於讓將軍發揮自己的長處,起的是戰前指揮作用;而將軍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戰時應變能力,以及鼓舞士兵衝鋒陷陣的能力,可領兵出征,獨當一面。

3、中西起源和歷史演變不同

自人類有了軍隊以來,就有了將軍。將軍是軍事將領的統稱,或者說是武官的統稱。元帥的出現比將軍晚。

說起來,西方國家中“元帥”一詞起源於法國,源於德國詞彙“馬”和“僕人”,最初指的是給國王看守馬廄的官員。

從中世紀開始,法國軍隊開始用元帥這個稱呼,不過那時候等級不高,是軍隊中的一般官職,他負責軍隊的行軍隊形和作戰隊形,監督警衛勤務的執行,管理軍隊庶務以及指揮前衛,選擇營地等工作。

到了16世紀,法國開始用元帥代表最高軍銜,從那以後,德國,奧地利,俄羅斯等歐洲國家,也相繼設立這個軍銜。

在中國,元帥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時期,源於《左傳》中所載晉文公的“謀元帥”,意思是在軍隊中擔任總指揮的主帥人選。

晉國名將先軫在城濮之戰與崤之戰中屢立戰功,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有元帥頭銜,並有著元帥戰績的軍事統帥。

這時候的元帥,只是一個對軍隊主將的稱呼,而不是官職。

那元帥什麼時候才成為官職的呢?那要到南北朝了。

那時大軍要出征時,軍隊的主將就要被封為元帥,但這樣的官職是有臨時性的,元帥一職相當於現在抗日電視劇裡說的“敵前總指揮”。

隨後的朝代裡,隋唐宋等朝代都設置有元帥一職,一般都由皇子或親王擔任,副元帥一般由有威望的大臣擔任。

元帥都是臨時授予的,並不列入朝廷的正式官職體系內。那時候的士兵不管元帥有沒有得到封號一般都會稱自己的將軍為元帥,因為好聽啊。

元朝的時候在邊疆設置元帥府,元帥才真正成為固定的官職,類似現在的軍區司令。明代初年的時候也設置過元帥,但是沒過多長時間就取消啦。

後來電視劇裡經常看到明朝帥兵打仗的都是經略,總督,督師。像熊廷弼是就遼東經略,袁崇煥就是督師。至於職位高低,一般是總督,經略,督師。

到了清朝,元帥這種官職也給幹掉啦,一般出征時都是什麼什麼大將軍。你看看電視裡有年羹堯大將軍。

直到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起義,勇營崛起,“大帥”這個稱呼才漸漸流行。在勇營中,能夠統領數營獨擋一面的大將,都有資格被稱為大帥的。

清朝滅亡後,民國建立,袁世凱死後,軍閥開始混戰。於是很多軍閥也被稱為大帥了。例如孫中山,海陸空大元帥。張作霖,張大帥,曹錕,曹大帥等等。

雖然稱呼歸稱呼,民國時期的軍銜裡並沒有元帥這一級,所以這些大帥的稱呼也就是俗稱。直到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這種大帥來大帥去的叫法才逐漸消失。

總的來說,在古代的武官體系中,元帥一般只是一個臨時授予的職務,不屬於正式官職。甚至很長時間內都是一個習慣性的稱呼。

而將軍基本是一個正式的官職。從名詞所代表的意思上來說,只有一支軍隊的主將才能被稱為元帥,其職務相當於總指揮,而軍隊中的高級將領都有可能被稱為將軍。

4、元帥與將軍作為名稱發展的結果不同

在西方,16世紀時元帥一直是國家軍事最高領導人的專用稱謂,將軍則要比它低很多。

元帥一般分為海陸空軍三種元帥。前蘇聯的元帥種類較多,設有大元帥、元帥、海軍元帥、炮兵元帥、裝甲兵元帥、工程兵元帥、通信兵元帥等。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參照了前蘇聯、朝鮮等國的軍銜制而設定了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其中將官設置為四級,即: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1988年以後,我國取消了元帥軍銜,最高軍銜是上將。

近些年,在主要軍事強國裡都取消了元帥軍銜,一般就是上將或者是大將軍銜就登頂了。

美國曆史上沒有設立過元帥軍銜,五星上將就是最高軍銜了。

俄羅斯也取消了蘇聯式元帥軍銜,只保留了俄海軍元帥的軍銜,但是從沒授予過。現任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軍銜也僅為上將。

非舉國大戰,一般都不授予元帥軍銜。和平年代,一般都不設有元帥軍銜。這已經成為了各國共識。

只有極少數國家還保留著元帥、主帥、和次帥等古老軍銜。

目前世界主要軍事強國裡唯一的元帥,在我們的鄰國印度。2002年阿爾瓊辛格被授予印度空軍元帥軍銜。

元帥只會出現於戰爭年代,現在世界各國上將就為最高軍事領導人職位,其實上將就相當於元帥。

元帥與將軍雖有職位和權力高下之分,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將帥對戰爭的重要作用。

好的將帥,不止是改變了一場戰爭的結局,還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引領一個時代的軍事戰術思想。

說了這麼多,用一句話總結元帥與將軍的區別,那就是——帥馭將,將馭兵。

不管帥與將孰高孰低,我們只希望世界和平,和平年代不需要元帥。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一個是帥,一個是將。例如我們評判歷史人物的時候,喜歡說將才與帥才。總的來說,元帥是比將軍高一個級別的。具體來說,元帥是朝廷(政府)與軍隊的橋樑,而將軍則是元帥與士兵的橋樑。

自1955年至1965年間,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和1360名少將。到今天為止,將軍輩出,到元帥始終就那十個。足矣說明二者的差異和等級。


盛世打雜


元帥與將軍,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其最本質的區別是:

1.元帥是三軍內最高軍銜,也是非常高的軍事統帥。

2.將軍是對達到少將級別的所有將領的統稱。

總而言之:元帥是指某一具體的級別,而將軍是某一範圍的統稱。

在我國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形成正規而又規範的軍隊體系,近而實行了“軍銜制”,隨後又頒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在其中第規定軍官的軍銜等級區分如下:

(一)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二)將官: 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三)校官: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四)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近而實行了“軍銜制”。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軍銜制”,授於朱德、彭德懷、林彪、賀龍、劉伯承、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10人元帥軍銜和勳章,即“十大元帥”。



授於粟裕、陳賡、羅瑞卿等10人大將軍銜和勳章,授於楊勇、楊成武、宋任窮等55人上將軍銜,授於175人中將軍銜,授於801人少將軍銜。


內蒙古小寇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有十位功勳被授予元帥軍銜,他們是朱老總、彭德懷、林總、陳毅、劉伯承、聶榮臻、陳毅、葉帥、徐向前、賀龍、羅榮桓。這十位將領都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時期即入黨,且在長征中就做到軍團一級將領的人。劉伯承、賀龍更是在國民政府就是軍長級別。他們參加革命早,資歷深,戰功更是冠絕開國諸將。是我軍最高一級的軍銜。

同期,亦有十位軍事將領被授予大將軍銜,他們是粟裕、陳賡、徐海東、譚政、黃克誠、張雲逸、許光達、羅瑞卿、王樹聲、肖勁光。這十位將領在土地革命這種時期即入黨,粟裕、許光達資歷較淺,但粟裕戰功巨大,許光達則是作為紅二方面軍代表入圍。譚政是政工代表、黃克誠擅長戰略策劃、羅瑞卿長期負責中央警衛工作,可以說他們是我軍各個的代表人物,大將是我軍次一級軍銜,僅次於元帥。


林屋公子


國際上,每個國家元帥與將軍設置並無統一標準,1988年,我軍實行新軍銜制的時候,取消了元帥軍銜,最高軍銜為上將。

咱們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1955年授銜將帥做個區別,我國十大元帥先羅列出來。

再看十大將軍

小編也非常喜歡看紅色經典,對我國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前輩銘記於心。

1955年元帥的評定:創建人民軍隊,土地革命戰爭年代擔任軍團長級別的高級指揮員,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八路軍師級、新四軍軍級指揮員,黨的七大中央委員。四個條件是成為元帥的必備條件,之間可以有交叉,但特例不多。

通俗的說,資歷老 、緊跟黨 、沒錯誤、 部門負責人、 人緣文采好。

舉個例子:彭總司令和林總,那都是一方大員,彭總善打硬仗,林總屬於謀略型,都是帶領大兵團作戰的領導。林總十八歲參加革命,二十二歲已經是師長級別。對彭總的評價借用毛主席的“山高路遠溝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在說說:十大將軍,比如徐海東上將和陳賡上將,徐海東早期在吳煥先的領帶下,是屬於紅四方面軍,後來改編紅15軍團改編為八路軍115師,師長是林彪,徐海東屬於旅長。陳賡上將是在劉帥的帶領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元帥和將軍的區別。

再說一個特例:粟裕大將,論資歷和軍事才能,都可當一方元帥,但是粟裕和陳毅元帥個人感情非常要好,兩個人一直屬於配合狀態,在這那個年代的人非常單純淳樸,就沒必要去掙元帥不元帥的。

待遇方面:

元帥是行政三級,享受政治局委員待遇;大將是行政四級,享受副總理待遇,自大將以上可算作黨和國家領導人;上將是行政五級,享受國務院秘書長待遇;中將是行政六級,享受部長待遇,自中將以上都是高級將領,可配備警衛、秘書和保健醫生、廚師、勤務員;少將行政七級,享受部長級醫療待遇。

綜合:元帥和大將各個方面都是有非常明顯的區別,能從戰場上活下來的人難道還有傻子,所以評定的人員都是國家權衡各個方面給予的軍銜。

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生活,敬畏緬懷我們的前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