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高考,一定要复习到晚上12点吗?有没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推荐?

浙江华川专修学院


为什么总有这类问题,有时感觉智商很低。你回答吧,好像你智商也一样不高,你不回答吧,又有一些话想说。

面对高考,复习到晚上12点,肯定是个错误。

高考考试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规定晚上12点考试了吗?没有!因为晚上考试,悖逆人伦,违背人体生物钟,会错误引导学生晚上学习,对身体造成伤害。高考规定的考试时间,都是白天上午下午的正常时间。

学习时什么时间效率最高?从多少年来,人们学习,都是以白天为主,当然不乏有刻苦用人的晚上学习的,那是因为白天没有时间学习,白天要做工养活自己。现在绝大多数学生们不必考虑做工的问题,因为现在国家是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家庭条件完全可以支撑学习需求。

白天的效率高,这样,国家教育制度才会规定,每天几点上学,几点下学,几点早读,几点晚息,然后几点必须熄灯休息。

可有很多的家长和学生,认为笨鸟需要先飞。这个得好好说说。如果你是笨鸟,你飞得慢,那么你可以在航程开始之前,在聪明鸟们开始飞以前,就起飞,但前提是,你得知道目的地,知道航线道路,不要自己先飞,却飞错了路线,本来自己飞得就慢,到最后还南辕北辙,更没有办法追求大部队,反而是弄巧成拙,倒不如就紧紧跟在大部队后面,虽然慢一些,但无非是比那些聪明鸟晚上几分钟几小时几天甚至是几个月,哪怕是一年,只要能顺利到达彼岸,就是胜利。

晚上加班学习,就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有人认为,自己白天学习了,晚上再学习,比别人下的功夫深和多,心理就感觉到有优势。其实并不是这样。学校白天安排的学习已经够充足的了,时间也科学,够用。如果强行继续减少休息时间,来增加学习时间,身心压力陡增,白天精力无法保证,晚上只多学了一两个小时,白天却要一整天都没有精神,学习不进去。看似比别人多学了一个两个小时,其实学习效率已经大打折扣。

白天的时间很多,每天学习安排的必须学会的内容都是有限的。只需要把白天的时间充分利用,提高学习效率,就能保障学习效果。面对高考,更需要调整生物钟,与考试时间保持一致,以利于固定时间段保持精力充沛,利于超常发挥。好的习惯必须养成,忽略了客观身心条件和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上天惩罚。

自以为晚上比白天效率高的人,是在大把挥霍时间的人;自以为晚上学习到十二点可以学到东西的人,是自做聪明耍不聪明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学到晚上十二点的人,大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真正学习好的人,晚上从来不学习到那么晚。因为第二天是需要精力的。

面对高考,有的人,是要多学习,多学会一些知识,来提升应试能力,提高成绩;有的人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安宁,认为只要自己付出了,只要无愧于我心,高考成绩好不好,我都心安。这两种想法,好似都是正确的想法,可细细想来,第一种想法,肯定能得到好的效果,达到好的成效;第二种想法,则是细思极恐——因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是求得安心,而不是学会更多的东西,这个目的性就不对,好比走路,方向都走错了,如何保证能达到目的地?!

千万别做晚上十二点还在学习的人。要搞好学习,必须摆正心态,科学利用时间,才能有好效果,才能有好结果,高考才能出好成绩。


跟我学公文


我是一名省重点高中语文教师。十几年前,我也是一名高三学生,所以我将从学生和老师两个身分来回答这个问题。

曾经我在念高中高三的时候,我每天晚上10:30睡觉,因为我白天的效率很高,我的父亲听了班级第一名的经验汇报,他每天晚上熬夜学习。我的父亲认为我不够努力,因为我很早就睡了。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我的同学是熬夜型选手,而我不是。如果我熬夜了,第二天早上根本没有办法专心听讲,作业也会写不出来,只能慢慢陷入恶性循环。所以为了提高效率,我每天带三顿饭去学校,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和做题,除了吃饭,上厕所。就算是吃饭,也尽量压缩时间基本在10分钟之内。所以学校的晚自习之后我的作业和预习复习工作都做完了。

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想要学习成绩好,除了勤奋之外没有捷径。

现在我成了一名高中教师我的班上有很多学生学习非常的努力,每天晚上熬夜到12:00多,甚至更晚,我的建议仍然是以效率为主。因为有的学生就陷入恶性循环,晚上熬夜写作业,第二天早上听课昏昏沉沉,做作业效率低,再继续熬夜写作业。

而优秀的学生,每天晚上一定会拿出时间,去归纳总结白天学到的知识点。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写作业了,就没有时间去进行思考和消化了。

如果想在高三做到薄发,那么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就要夯实基础,做到厚积。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写作业,准备一个错题本,收好平时的试卷,及时的补缺补差。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做一些题目。

高中其实并不难,只是看学生们是否能够克服自己的懒惰,勤于思考,勤于做题。

希望对题主能有帮助。


HFLZ陈老师


高三学生学习比较累,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也没有必要每天晚上都学到12点以后才睡觉。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每天熬夜到很晚,势必会影响白天的学习效率。那么有什么好的复习办法呢?

以我多年高三班主任经验来看,每年高考成绩最突出的考生,其实都不是那些学得最累的学生,而是那些基础扎实,讲究学习方法,追求学习效率的学生。至于题主所说的每天熬夜到12点以后,那肯定是因为题主感受到了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这种情况必须及时调整。其实高三的最后冲刺,更应该避免死学,而是应该用讲究方法来提高效率。

以下是我对你的建议。

首先要对自己的复习进行一个系统而详细的规划。高考最后冲刺100天的时间,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各科复习时间如何分配?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安排,可以以一个星期作为一个小周期来分配,使每天晚上复习的内容都是有计划的,而且是可以完成计划的。

其次要重视反思和总结。每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后都要有一个反思,找出自己各科的薄弱环节,在下一阶段作为重点突破和巩固。各个科目的复习,要注意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对各个科目的知识点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框架,找到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以此作为前提得刷题,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要注意跟上老师复习的节奏,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微调。老师的复习进度是针对全班学生的,但一个班的学生,复习进度有的快有的慢,要敢于走在教师之前。千万不要在原地等老师。在这一阶段,其实老师也基本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复习进度和状态,所以不会在乎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听他的课。该听则必须听,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则无需再浪费时间陪着其他同学一起听课,我应该自主安排复习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每一天的复习任务。


教海百科虫


临近高考的学生复习到10点还是12点还是转钟,要看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与个人体质有关。不要盲目效仿。

我儿子高三时每天晚上都是11.30睡,人都是有生物钟的。他一到11.30就困了,不睡怎么着?

有的孩子学习到12点后,第二天依然精神百倍;有的10点睡,白天还是哈欠连天。

怎么复习更有效率?

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学生能把老师讲的听进去60%到80%,就很了不起了。老师们会有计划的安排复习进度,甚至精确到每一天每一课时,最后90天,语文一般会这样做:

★集中训练作文。此时,学生要大量的读作文,看作文,多学习好文章的构思。快写快评再写再评的作文训练方式,在高考前非常有效。即使老师不这样做,学生自己也要加强作文练习,不可偷懒。

★巩固每个专题。每个专题的题型、答题技巧等都要掌握,打有把握之仗。

★训练综合能力。做一套综合试卷要两个半小时,学生很辛苦的,但不要急躁和厌烦。做综合题能提高学生的限时做题能力,能短时见识各种题型,能锻炼心理素质等。学生要忍得住寂寞,耐得住煎熬。

祝高考学子考试顺利。


语文之家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长期从事高三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我向来反对学生晚上复习到12点。我主张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晚上一般要在11:45之前上床睡觉,早晨6:05左右起床,中午午休25-35分钟。

在目前升学压力大的情况下,高三学生熬夜学习是普遍现象,有很多学生甚至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 ,大都采用时间加汗水的做法,以期提高学习成绩。

但是这样的做法,短期内可能有一定效果,长期看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熬夜违背自然规律、身体节律。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名美国科学家,他们发现的生物钟运行机制,进一步解释熬夜破坏人体正常生物钟节奏而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远古先民歌谣《击壤歌》中咏赞的美好生活。这种美好生活是建立在不熬夜的基础上的,机体始终保持与自然节律同步,以保证机体正常高效运转。经常熬夜,就违背这一自然规律和身体节律。

熬夜损害身体健康。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说:“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出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年轻人不要老熬夜,熬夜会严重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高考复习备考,不仅仅比拼知识,更比拼身体。身体因为熬夜垮了,对高考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熬夜不利于高效复习。

与其把学习延长至深夜,不如更高效地安排好白天的学习,特别是充分利用好白天的每一分钟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仅可以消除白天紧张学习造成的疲劳,还可以保护大脑,提高学习效率。好的睡眠才能保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是直接的。事实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听课效率也会降低。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一定会影响学习成绩。

总之,学生晚上熬夜学习是得不偿失的,不仅违背自然规律身体节律,损害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第二天学习效率,不利于高效复习。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提高白天学习时间利用率,向每一节课要效率,向每一分钟要成绩。这样安排学习时间,才是有效的。

高考复习,不是拼学习时间长短,而是拼身体,比心理,拼时间利用率。不要熬夜,不要做“丢了西瓜拣芝麻”的傻事,早睡早起,持之以恒,提高学习效率,早日金榜题名。


看点看教育


铁定没必要啊。如果你学习效率高,完全没必要熬到那么晚,如果自己学习效率低,那就没办法了,为了完成每天的学习量,不得不熬到那个时候。

每个人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节奏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所擅长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科目都是不一样的,你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伐来进行,而不是一味地跟着别人的脚步走。

诚然,高中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与之伴随的就是每天的学习任务。每一科加起来,至少也会有6门功课的作业,而白天学校排的满满的课程注定了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在完成每天老师规定的任务之外,因此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就非常重要了。

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之后,很多人不会直接去休息,而是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复习(很多人在心中都有一个复习计划),完成这些额外的复习计划后再去休息。

这个复习计划,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做题,但是这并不是单纯的题海战术,某些科目必要的刷题还是要的。在刷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题型和知识点的总结,这个才是他们采用题海战术的原因。

像数理化这些学科,如果不刷题,完全不了解一些常见的题型,不会支运用相关的知识点,那可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情啊。

所以你没有必要像别人那样瞎熬夜。但是最后的100天也要好好地利用起来。

  • 将之前每个科目的试卷全部都搜集整理起来。

  • 将里面的错题先大致看一遍,大概了解自己的知识盲目。

  • 对照某一本复习资料的目录(或者是课本),这个是比较懒的方法,如果想要比较详尽的知识点,最好自己能做一个知识结构图出来(自己做的印象总是比较深刻一些)。

  • 将每一份试卷中错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全部都在目录或者知识结构图中标出来,一份试卷错一次就打个星星或者画正字。
  • 将全部试卷都翻完以后,统计一下每个知识点错的情况。错的最多的就是需要你重点去解决的,那些没有错的,就不用去管它了。

这样复习时目的就会更明确,而不会胡子头发一把抓,感觉这里也没搞好,那里面也有问题,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最后祝题主能够成绩有所进步,取得一个好成绩。


喵二少的中学课堂


我教高考毕业班多年,一直反对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晚上熬夜到12点,一般都是5:30起床,一定休息不好,肯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果不好。据我的经验,这样熬夜的学生没有学习成绩突出的。

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同样,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学习。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晚上10点准时入睡。午后还要休息30分钟左右。这样才能保证上课有精神,效果好。

至于说好的学习方法,对你合适才是好的学习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1,上课注意听课。课前简单预习一下,自己不会不懂的是听课的重点,精力尤其集中,聚精会神,目不转晴。下课三五分钟把这一节课回忆一下。每节课都这样做。你猜我精力有多集中,上古诗文课,我边听边背,老师讲完了,我也背会了。课堂效率高,事半功倍!

2,每天过电影。晚自习下课铃一响,我就离开教室回寝室休息了。刚躺下,肯定睡不着,就把一天上的每一节课全部回想一遍,掌握不住的第二天一早到教室就查,及时弄会,巩固住。有时想着想着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时间利用的多充分啊!你看,预习,听课,回忆,再回忆,知识就掌握熟了。

3,触类旁通,不搞题海战术。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就那么多,很多题都是考查一个知识点,是重复的,知识点没掌握,做再多的题也没用。只要知识点掌握了,注意每一类题的答题技巧及规范,触类旁通,每科弄熟几套综合试卷,然后加以强化,熟能生巧,何需题海战术?

无论是我上学学习,还是带学生,上述做法屡试不爽,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不知道是否适合于您?不妨一试!



高考语文斋


高三学生不是学习机器,连机器都有疲劳期,更何况肉体凡胎的学生呢?所以必须做到劳逸结合,以保证学习效益。

晚上12点以后休息,上了床又不能立即进入深睡眠,早上6点左右又得起床。这样,连续处于疲劳状态,只能导致恶性循环。真正会安排学习的学生,是不可能开夜车的,开夜车是有弊无利的。

要提高复习效益,当然要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认真训练,弄清设题的基本格式,总结答题规律与技巧。再根据自身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一些针对性巩固训练。最好准备各学科的错题集,供自己随时翻看和纠偏。


静思的长寿花


对于临近高考的学生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一般都会延长自己的学习时间,但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个效率和特殊情况,硬性规定为一定要晚上十二点后才睡觉,这样做也未尝不可,但前提条件必须是不能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不然得不偿失。我孩子也是今年高考,一般学习都超过十二点多,有时会提醒他注意休息,但他希望把晚上学的内容能连贯的学完,所以有时会拖延一点时间,这个我们也能够理解,但每天中午我们要求必须有四十分钟的午休时间,确保每一天的睡眠时间,使自己能有个清醒的头脑。如果感觉自己疲劳了,就要主动的休息。学习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没有必要担心学生学习时间太长、太晚,以学生适应、感觉效果不错为最好。但不能为了要求晚上十二点睡觉而睡觉。这样既浪费了睡眠时间,又耽误了学习。


阿文139549216


题海战术能够提高的只是做题的反应速度,以及增加对这些题的映像,当考到相似的题型的能够从做过的题海中找到相似的。这适合一些对课本知识点已经理解的同学,也就是重点学校的学生。而更多的学生对课本知识点根本就不理解,做题也只是对照答案来抄,对他们来说这是最笨的方法。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弄清楚已经的基础怎么样,有哪些已经是理解了的,哪些还没有理解。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一点点的弄明白来,当你都弄明白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然后再考虑融会贯通。学习不难,难得是坚持。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题海战术的结果是你知道答案,但你不知道为何得到答案。题海中鱼那么多你能捉多少,就算你都捉住了,突然给你到池塘呢?你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