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戲薈戲曲講堂——越劇藝術特色

行當

舊時,越劇行當主要分為小生、花且、老生、小丑四個,因為這個行當的頭牌演員在戲班中佔有重要地位,直接關係到票房,因此被稱為“四柱頭”。後來,老且和大面逐漸受到重視,一些劇團出現“六柱頭”的演員組合體制。

越劇演員根據其不同的唱腔特點分成不同的流派,生行有尹派、徐派、範派、竺派、陸派等,且行有袁派、王派、傅派、戚派、呂派等。

百戲薈戲曲講堂——越劇藝術特色

音樂

越劇起源於浙江嵊州,初期音樂以民間小調為主,此後當越劇走入大上海後,其音韻和曲調都有所改變,日漸豐富。總體來說,越劇音樂以“四工調”“尺調”和“弦下調”為基本調,唱腔婉轉動人。

百戲薈戲曲講堂——越劇藝術特色

舞臺美術

越劇舞美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最早男班時期,採用一桌二椅的傳統形式,演員用“清水打扮”。進入上海後,受京劇、紹劇影響,開始採用水粉化妝。1942年,排演《古廟冤魂》時,韓義首次嘗試給袁雪芬用油彩化妝,以配合舞臺美術效果。從此,越劇基本採用油彩化妝。

越劇的服裝也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最早戲班演戲,衣箱多是租借,仿照紹劇、京劇的傳統樣式。20世紀30年代,紹興文戲時期,演員服裝雜亂,沒有定規。20世紀40年代,袁雪芬排演《香妃》時,因人物較多且民族不同,服裝全部由專業舞美設計韓義統籌設計,演員自己置辦,為以後越劇服裝奠定基礎。越劇服裝突破傳統衣箱“上五色”和“下五色”的規範,增加大量中間色因此更加柔美、淡雅,與越劇的唯美的風格相適應。

百戲薈戲曲講堂——越劇藝術特色

越劇的佈景也比較特殊。20世紀40年代,越劇採用了寫實佈景虛實結合佈景、裝飾性佈景、中性和特性佈景等多種形式對越劇舞臺美術進行探索。傳統戲的演出則採用裝飾性佈景,在“守舊”的基礎上加以豐富和創造。越劇的燈光也和舞臺佈景相配合,到20世紀40年代,一些簡易的紅、黃、藍、綠等色紙開始運用,以追求與舞臺氣氛相適應的效果。20世紀50年代後,專業舞美人員的出現和燈光器材設備的購置,推動了越劇舞臺燈光藝術的進一步發展,為《西廂記》《祥林嫂》《紅樓夢》等劇增色許多。20世紀80年代後,燈光和舞美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楊小青導演的《西廂記》《陸游與唐婉》又實踐出一條符合越劇藝術規律的、寫意化的、虛實結合的舞臺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