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為什麼東晉只派八萬人迎戰呢?

於無聲處34


淝水之戰中東晉只派謝玄的8萬北府軍對抗,原因是當時只有謝玄北府軍取得和前秦作戰勝利的記錄,其餘東晉軍均無法取勝。

其實,淝水之戰,一場由先鋒部隊進行決戰的戰鬥。淝水之戰名義上有80萬人,但真正參戰的10多萬前秦先鋒軍,和謝玄的8萬軍作戰,懸殊差別不大。

前秦苻堅80萬兵力在淝水之戰時情形:

1、苻堅的羽林軍3萬。羽林軍都是由各地富家子組成的質子軍,只能用於裝飾,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可以完全忽略。

2、攻克壽陽的25萬符融先鋒軍。在這25萬人裡,其中慕容垂等幾萬人離開壽陽,趕赴勳城,因此,真正和謝玄交戰的只有十幾萬前秦軍。

《晉書 慕容垂載記》記錄了淝水之戰慕容垂軍並非參戰:

“堅之敗於淮南也,垂軍獨全,堅以千餘騎奔垂。”

《晉書 苻堅載記》記錄了苻堅將主力部隊留在相持,只率領8000騎兵參與淝水之戰:

“"堅大悅,恐石等遁也,舍大軍於項城,以輕騎八千兼道赴之,令軍人曰:"敢言吾至壽春者拔舌。"”

背叛前秦的尚書朱序說出了前秦情況:

“序詭謂石曰:"若秦百萬之眾皆至,則莫可敵也。及其眾軍未集,宜在速戰。若挫其前鋒,可以得志。"石聞堅在壽春也,懼,謀不戰以疲之。謝琰勸從序言,遣使請戰,許之。”

3、河北山東的幽冀兵團。這部分軍主將不詳,開赴彭城。但從淝水之戰中沒有記錄來推斷,這部分軍在淝水之戰發生時,還沒有到達彭城。

4、姚萇率領的梁州、益州水陸軍。姚萇軍沒有能夠衝突東晉恆衝荊州軍的阻攔,無法順水而下和苻堅會合。

5、梁熙率領的涼州兵團。淝水之戰發生時,涼州兵團剛剛到長安。

小結下:名義上,前秦軍有80多萬,但真正到達戰場的只有符融的25萬,其中慕容垂還帶走了幾萬人,只剩下10幾萬。前秦軍有兩處集解點:主力和涼州軍團在項城集結,幽冀兵團在彭城集解。梁益兵團在夏口被東晉荊州兵團阻擋,無法會合。

別人不敢出徵只能靠謝玄的北府軍

淝水之戰時,謝安管理的是五州軍事:揚、、豫、徐、兗、青等五州。

謝玄是先鋒,都督徐、兗、青等三州軍事。

《晉書 謝安傳》:

“時苻堅強盛,疆埸多虞,諸將敗退相繼。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應機征討,所在克捷。……堅後率眾,號百萬,次於淮肥,京師震恐。”

別人都是打敗仗,只有謝玄的北府軍取勝,只能依靠北府軍。

同時從謝安的表現來看——謝安除了派遣自己兄弟、侄子掌控的北府軍之外,再無他軍可派:

“玄入問計,安夷然無懼色,答曰:"已別有旨。"既而寂然。”

這說明謝安在被謝玄請教對策時,謝安並非對策,只能故作鎮定來安撫謝玄。

能否阻止苻堅軍南下,謝安自己心裡也沒有底。

真正挽救東晉局勢的是——苻堅派遣朱序勸降謝石卻洩露了前秦軍隊並未集結完畢的機密內情。

淝水之戰苻堅戰敗、東晉取勝的原因:

1、苻堅在軍隊沒有集結完畢情況下,離開項城而到符融軍。《晉書》就認為苻堅不鎮守項城,而去壽陽前線,是失敗的原因:

“堅大慚,顧謂其夫人張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豈見今日之事邪!當何面目復臨天下乎?"潸然流涕而去。……初,諺言"堅不出項",群臣勸堅停項,為六軍聲鎮,堅不從,故敗。”

這主要是源於苻堅想要快速滅東晉一統天下的心理。


2、苻堅嚴重缺乏水軍,無力渡江,只能接受謝石讓晉軍渡江建議,進而圍攻。姚萇率領的梁益水陸軍被阻擋在夏口。而苻堅軍中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性。在沒有水軍的情況下,談何渡江,只能被迫讓東晉軍渡江,以便半渡而擊。

但由於前秦軍後撤沒有繼續,加上將士不理解苻堅的作戰意圖,導致將士慌亂,失去了時期,加上東晉軍的衝擊,導致軍潰。

如果苻堅採納很多部下認為的“宜阻肥水,莫令得上”只能是兩軍對陣抗拒。當然苻堅可以派遣其他人夾擊恆衝的荊州兵,從而奪取荊州全部,掌握江漢上游。

兩軍在淝水抗拒,吸引東晉主力北府軍,西夾擊荊州恆衝軍,東從彭城進攻奪取兩淮,直逼長江。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3、前秦軍雖然多,但都是臨時徵調而來的,作戰能力不強,東晉北府軍久經戰場,作戰能力更強。

以8萬能徵善戰的老兵,擊敗10多萬臨時抽調、尚未作戰經驗的新兵,並非難事。


4、主將符融戰死,導致先鋒軍無主,軍心大潰。符融不死,即便東晉北府軍取勝,但也不能讓前秦軍軍潰。前秦軍不崩潰,前秦就還有反擊能力。北府軍也不敢深入。

從淝水之戰大局而言,符融戰死是前秦大敗的關鍵——主將一死,三軍無主!

“融馳騎略陣,馬倒被殺,軍遂大敗。”

5、朱序背叛前秦,洩露前秦內情。

“"若秦百萬之眾皆至,則莫可敵也。及其眾軍未集,宜在速戰。若挫其前鋒,可以得志。”

眾軍未集,這就是朱序帶來的關鍵情報。

原本謝石的策略是以淝水阻隔前秦軍來拖時間,等時間長了,前秦軍士氣下降自然就會撤軍。在朱序“眾軍未集”下,謝石才改變策略,同意決戰。


綜述

東晉只派8萬北府軍對抗苻堅,是因為只有北府軍有擊敗前秦軍的能力,其他人都畏懼不敢出徵。

東晉在得知前秦軍集解為完畢時,主動要求決戰,以8萬老兵和10多萬新兵決戰。苻堅沒有在項城坐鎮、後撤帶來的慌亂無序,主將符融的戰死,導致了前秦軍的奔潰。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如果可以,謝安也想出動更多的兵馬迎戰。

實際上淝水之戰,東晉只派八萬人迎戰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東晉的體制問題,謝安在面對前秦百萬大軍之時只能出動八萬人,那麼東晉的體制究竟有什麼不對呢?

皇室一直是一個國家至高無上的人物,但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皇族有司馬氏這樣活得憋屈。在東晉剛剛建立的時候,司馬睿靠的就是衣冠南渡的王氏等大族的勢力,當時的東晉有一句童謠,那就是“王與馬,共天下”,注意,王是排在司馬之前,是以當前秦百萬大軍進攻建業的時候,東晉朝廷實際上是調不動其他軍閥的部隊,只能靠支持皇族的大族私兵,舉個例子,當時桓衝都督江、荊、梁、益、寧、交、廣七州諸軍事,桓衝雖然手握十餘萬重兵,但當時還是以自保荊州為主,僅僅只是象徵性的派出了三千援兵。這才是為何東晉只有八萬兵馬迎敵的原因。

其實謝安也不是傻子,謝安敢於以八萬迎敵前秦百萬大軍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前秦的兵馬其實並不精銳。

兵貴精而不在多,東晉其時實力比前秦弱,兵力太多,反而會使自己的後勤跟不上,反而會減少自己的實力,而其時東晉派出的8萬人,可全是精銳的北府軍,是真正的精兵,而不是上戰場打醬油的,前秦儘管有80萬,但真正的主力精銳也就十幾萬,其他的都是打醬油的。是以謝安才敢以8萬兵馬對抗苻堅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首先,東晉不是以一國之力迎戰前秦,頂多只是半國之力。

要說清這個問題,非得對東晉政治格局有一番瞭解不可。

自東晉開國後,內部長期動盪不安,形成兩個軍政中心,一個是長江上游的荊州(西部),一個是下游的揚州(東部),東晉帝國廣闊的西部實際上一直處於軍閥的控制之下,朝廷能控制的,只不過是東部幾個州而已。

在東晉歷史上,一而再地出現地方軍閥威逼中央朝廷的現象。自三國以來,由於荊州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作為帝國在西部抵禦外敵入侵的屏障,誰主政荊州,誰就手握重兵。東晉是中國歷史上皇帝權力最弱的朝代,這種政治慣性之下,對地方軍閥沒有很強的控制力。在淝水之戰前,曾爆發過王敦之亂,蘇峻、祖約之亂,後來又出現桓溫,要不是他死得早,東晉可能就被他篡權了。

桓溫死後,他的弟弟桓衝不似哥哥那般飛揚跋扈,無意染指朝政,積極改善與朝廷重臣謝安的關係。由於桓衝謙沖,謝安持重,東晉的政治面貌煥然一新。當時桓衝都督江、荊、梁、益、寧、交、廣七州諸軍事,謝安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諸軍事。表面上看,謝安掛了五個軍區司令員的頭銜,看起來似乎實力不弱,實則不然。除了揚州之外,他都督的豫、徐、兗、青四州,多半被前秦佔領,有名而無實。

當苻堅以百萬之眾大舉南侵,謝安派出八萬人馬迎戰。這八萬人,不是整個晉國的兵力,而只是朝廷所能動用的東部諸州的兵力,不包括桓衝控制下的西部諸州。因此,我說晉國不是以舉國之力迎戰前秦,甚至連半國之力都沒有,只是以東部幾個州迎戰。

那麼西部的桓衝有多少兵力呢?比朝廷要雄厚得多!在淝水之戰前夕,桓衝曾以十萬之眾進攻前秦控制的襄陽,可見他的兵力之多,要遠遠超過朝廷。桓衝控制下的部隊,朝廷根本是無法染指的。

苻堅大舉南侵,目標是東晉首都建康,這是屬於朝廷的勢力範圍。當時桓衝提出要派三千人入援建康,謝安婉言拒絕了。說實話,三千人真是杯水車薪,能頂個屁用。桓衝首先考慮的保衛荊州,面對前秦史無前例的龐大軍隊,他也不敢派出更多的軍隊交給朝廷。對此,謝安回覆桓衝說:“朝廷已有應急方案,士兵武器都不缺,這支部隊應留在西部以防備敵人入侵。”三千人意義不大,乾脆不要了。

因此,最終迎戰苻堅的,只有八萬人。

其次,兵貴精不貴多,與其拼湊幾十萬烏合之眾,不如用好“北府軍”這把尖刀。

如果謝安非要臨時徵兵幾十萬迎戰,當然不是不可能。但臨時徵兵有幾個問題:第一,軍隊毫無戰鬥力,有時還能添亂;第二,引發社會動盪。後來東晉權臣司馬元顯為擴充自己的力量而大舉徵兵,誘發了孫恩起義,這便是一例。

東晉的這八萬人馬,是以“北府軍”為核心。謝安是比較有危機意識的,在八年前,他就十分擔心前秦入侵,於是大力加強國防,打造一支強大的武裝,這就是以謝玄為首的北府軍。北府軍組建後,多次參加對前秦的戰爭,在戰火中茁壯成長,屢屢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成為東晉抵禦外來侵略之重器。

我們覆盤淝水之戰,會發現前秦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因為人太多!烏合之眾太多!淝水之戰是個奇蹟,因為前秦軍隊並不是被東晉擊敗的,而是自己亂掉的。有人一喊“秦軍敗矣”,整個前秦陣營大亂,最後無法控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被招募入伍的烏合之眾添亂。

為了一戰平定江南,苻堅採取每十丁徵一兵的原則,其中良家子弟凡二十歲以下且有材勇者,皆授羽林郎。當時良家子弟前來報名參軍的有三萬餘人,還都自帶馬匹,組成一支青年羽林軍。苻堅的弟弟苻融告誡說:“少年羽林軍那些個良家子弟都是富二代,不習兵事,只會拍馬屁罷了。陛下要是輕信這些人,恐怕後患無窮,到時追悔莫及。”

在淝水之戰前,前秦軍隊橫掃天下,軍紀嚴明,令行禁止,怎麼可能發生騷動與混亂呢?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引發騷動與混亂的,必定是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在此之前,前秦的常備軍大約在30萬左右,突然擴充到百萬,也就是三個兵裡,有兩個是新兵。大家想想,一旦新兵出現混亂,如何制止得住呢?

因此,我認為謝安寧可堅持以八萬精兵迎戰,而不刻意地拼湊更多的烏合之眾,是完全正確的。

其三,前秦軍雖號稱百萬,在淝水戰場實際上是三十萬,有經驗的老兵更少。

在淝水之戰前一年,苻堅的計劃是動員九十七萬兵力。後來南侵時,具體的數量是步兵六十幾萬,騎兵二十七萬,所有兵力大約九十萬,稱百萬雄師也不算過分。但這些軍隊並不是同時投入戰場的,前鋒兵團三十萬人抵達前線時,較偏遠的地區的涼州兵團、幽州兵團、冀州兵團、蜀漢兵團等尚在晝夜兼程趕路。

從人數對比看,東晉八萬人馬,比起前秦三十萬人馬,也是很懸殊的。但是正如我前面分析的,前秦軍隊中大約有三分之二是毫無戰鬥力的新兵蛋子,以此推算,秦軍前鋒的三十萬人,大約只有十萬人比較有戰鬥力,這樣一比,差距就沒那麼大了。

比如淝水之戰的開幕戰洛澗之戰,當時劉牢之率五千北府軍,大破五萬秦軍,秦軍死一萬五千人。按理說,秦軍實力不應該如此不濟,要知道前秦曾以六萬之眾,擊破三十萬燕軍,滅掉前燕,實力不是吹出來的。後來前秦又消滅仇池、前涼、代,完全統一北方,武力之盛可見一斑。五萬秦軍打不過五千北府軍,只有一個解釋,這支秦軍主要是新兵。

瞭解以上事實後,就可以知道,所謂以八萬對百萬實際上是不存在,雙方懸殊雖然很大,但並非很多人想象的一比十二的差距。淝水之戰,東晉沒有必勝之局,我想謝安能想到的最好結果,可能就是阻止住敵人進攻罷了。此戰之所以改寫歷史,不能不說有些運氣的成分。


君山話史


東晉時代是典型的門閥政治,而且還是門閥政治的巔峰。那麼何為門閥政治呢?簡單說,就是門閥士族與皇權的共治天下。那麼皇帝為什麼願意與士族共治天下呢?這個還要從東漢末年開始說起。

東漢末年,皇權旁落。一些出生於四世三公家族的豪門子弟,比如袁紹、袁術;一些宗室出身的劉姓子弟,比如劉焉、劉表;一些在地方州郡頗具影響力的士族子弟,比如公孫瓚、馬超等人,紛紛割據自立。這麼人要麼自己就是豪門大族,要麼依靠割據地的豪門大族,把割據地變成了獨立小王國。雖然後來魏武帝曹操極盡之所能的打壓豪門大族,但是豪門大族的崛起是不可逆轉的。


曹操死後,曹丕繼立。因為他沒有自己老爹的威望,所以他就不可能像自己老爹那樣繼續打壓豪族,否則統治地位不保。於是曹丕搞了一套九品中正制,等於在制度上承認了豪族在社會上的政治地位。曹魏政權也就變成了皇帝與豪門共治天下的局面。

魏明帝曹叡死後,曹魏皇室也皇權旁落。司馬懿在擊敗曹爽後,控制了曹魏的軍政大權。對於篡位上位的司馬家族來說,他們的統治基礎比曹丕還弱(無尺寸之功)。因此為了篡奪皇位,司馬氏一方面打壓不服他們的曹魏殘餘勢力,一方面也仿效曹丕當年拉攏豪門大族的辦法,給了豪門大族更大的政治權力。

簡單點說,晉朝的軍政大權掌握在豪門大族手中。這些豪族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資源,依靠這些土地(莊園經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並通過這些財富,招攬人才為其服務,豢養家兵護其家財。

晉武帝司馬炎登基後,豪門大族的勢力已經可以影響皇權了。為了制約日益膨脹的豪族,司馬炎大封司馬氏,把自己的子侄輩封到各地當王,企圖利用分封制的方式擴大司馬家族的控制力,把豪族手中的權力再奪回來。但問題是,司馬懿靠篡位奪權才上的位,這就給了司馬家族一種錯覺:老祖宗可以篡位奪權,我們為什麼就不可以呢?基於這種想法,司馬炎死後,司馬家族立刻就爆發了內亂。這些司馬家族的傻孩子們相互攻擊如仇讎,為了奪權殺紅了眼。殺得天下大亂,子嗣凋零。司馬家族的影響力急劇下降!(司馬家族掌控的軍隊都殺完了)



匈奴人劉淵看見中原大亂,乘機率領族人起兵造反。他這一造反,又把八王之亂中倖存下來的司馬氏王爺們也殺了一遍。僅洛陽一戰,司馬氏控制的軍隊就被殺了十萬多,包括襄陽王司馬範、任城王司馬濟、西河王司馬喜、梁王司馬禧、齊王司馬超、吏部尚書劉望、豫州刺史劉喬、太傅長史庾顗等人都被胡人俘虜。最後也都被殺了。

經此一役,司馬家族元氣大傷。一些逃到江南的司馬氏,比如後來的晉元帝司馬睿,他是要兵沒兵,要錢沒錢,也就是掛一個皇族頭銜空筒子王爺而已,其實什麼實力都沒有。他能當上皇帝,完全就是仰仗江南的豪門大族抬舉。

因此東晉皇帝的權力不是一般的小,而是特別特別小,根本沒人拿皇帝當回事。皇帝也拿江南豪族沒辦法,因為東晉皇帝沒有自己的核心軍事武裝。(晉朝皇帝的統治基礎在北方,但是北方被五胡佔了,等於皇帝的土地沒了。沒有土地就沒有經濟收入,就養不起兵,只能依附於南方士族)



試想一下,皇權這麼弱,南方士族們會怎麼看待這個現象?肯定是希望維持現狀,讓皇權繼續弱下去!這樣南方士族才能維持特權,維持偏安的局面。所以縱觀整個東晉時期,除了個別皇帝之外,大多數的皇帝都是弱雞,對整個國家沒有掌控力。(因為皇帝弱,所以東晉是一種看似有中央政府,實則是地方割據的軍政結構)

綜上所述,淝水之戰時期的東晉政治和軍事結果也就一目瞭然了。

首先是皇族,弱雞般存在。皇帝的手上壓根就沒有多少兵。東晉的主力軍事武裝實際上是掌握在士族手上的。

其次是士族,真正擁有權力的群體。這個群體沒有統一的領導,因為能把士族統一,就意味大權在握,可以篡權了。所以淝水之戰前的士族,都是割據自立,擁兵自重。

當時擁兵自重的南方士族主要分四大塊,分別是江東士族、荊州士族、益州士族以及嶺南士族。不過益州當時已經被前秦攻陷了,這一群體被排除在外;嶺南士族因為離前線太遠,也跟他們沒關係。所以真正跟前秦幹仗的,只有荊州士族和江東士族。這也就是說,東晉和前秦的戰爭,是一場東晉和前秦的總體戰。在江東和荊州都有戰事。只不過主戰場(淝水)在淮南,所以給人一種錯覺,就是前秦八十七萬大軍討伐東晉,而東晉只派了八萬人迎戰,好像東晉只有八萬人似的,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



因為前秦與東晉打的是總體戰,江東和荊州都有戰事。前秦軍把主力(約三十萬)部隊放在了淮南,這是當時江東士族的地盤。前面也說了,東晉的士族割據自立。前秦打江東,這事與其它地區的士族無關。畢竟仗又沒有打到他們的家門口,犯不著賣命。另一方面,作為次要戰場的荊州也有戰事,不可能竭盡全力的去幫江東。因此,淝水之戰的八萬晉軍,其實就是江東士族的武裝力量,也可以說是東晉中央朝廷的武裝力量。

以當時江東士族的財力來說,這八萬人真不算少了。畢竟士族的權勢再大,也只是個土豪而已,以一家一姓的所能控制的人口財力,不足以支撐豢養一支過於龐大的軍隊。這種現象不僅僅是東晉的問題,縱觀整個南北朝的軍事對抗史,都是如此。比如南朝軍隊數次北伐的兵力數字,軍隊人數卻少得可憐,一般只有數萬人,幾乎很少見到超過十萬的記錄,遠遠少於與其對抗的北朝軍隊。


所以為何淝水之戰時,東晉只有八萬人?因為這是當時江東士族(以謝家為主)和東晉朝廷所能動員的極限了。畢竟淝水在江東士族的地盤上,苻堅的目標也是東晉朝廷的所在地。其它地方的士族認為跟他們沒關係,都在坐立觀望,不派兵支援。

說到這裡,有一個疑惑就產生了。為什麼江南士族會對前秦南侵如此不上心呢?難道他們不怕做二等公民?這是因為,士族之間也存在相互兼併的現象。被北方胡人統治雖然不好,但是保住自己家族的地位更重要。士族的私兵是他們安身立命的資本,怎麼可能拿去給謝安和朝廷當炮灰呢?那些世家大族們沒有在背後給謝安搗亂,沒有給前秦當帶路黨,已經是對謝安和朝廷最大的支持了。



總的來說,前秦與東晉打了一場滅國級的總體戰。這場總體戰,前秦全線出擊,不是隻打江東,而是江東和荊州一起打。使得東晉不可能把兵力全調到一個地方。如果把兵力全部調入淝水,那麼西線的荊州肯定會崩潰。並且朝廷本來也調不動荊州的兵馬,這是士族政治的弊端。至於淝水之戰,只是這一場前秦與東晉總體戰中的一次戰役而已。東晉在這次戰役中派出了八萬人。但這八萬人不是東晉的所有武裝力量,只是江東士族(謝氏)的全部力量。以當時的政治結構來說,八萬人已經個不小的數字了。


Mer86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作為從小學到高中均入選歷史課本的“明星戰役”,它已經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那麼,為什麼明明前秦派出了驚人的87萬的總兵力,東晉卻僅僅拿出8萬人迎戰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淝水之戰實際參戰兵力對比並非87:8

淝水之戰是前秦發起的、旨在滅亡東晉、統一全中國的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換句話說,淝水戰場只是整個秦晉戰爭的一個點,按照《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六》的記載,前秦實際上是沿長江、淮河一線呈半包圍狀態分四路進攻東晉。


第一路是苻融主力30萬人直接渡淮進攻壽陽,第二路是從幽州、冀州徵發的兵力約20萬抵達彭城,目的地應該是直達淮北,渡淮進攻東晉的首都建康(今天的南京)。


第三路是張蠔、慕容垂15萬從北面進攻荊州夏口,並且在十月攻克鄖城(今天的湖北安陸)。第四路是督益、梁州諸軍事(即指揮巴蜀、漢中兵力)的龍驤將軍姚萇10萬人沿長江和沔水東出,會合張蠔、慕容垂出襄陽進攻夏口。因此,在淝水主戰場的實際兵力對比是30:8。

二、東晉的實力及兵力配置


東晉南渡之後真的可以用“積貧積弱”來形容。311年的寧平城大戰,西晉最後的10餘萬兵力被石勒2萬精騎全殲,晉朝宗室幾乎是裸奔到江南,依靠南渡士族與江東士族共同執政,但內部又因為利益分配(北方大量人口湧入江東,南渡士族到江東要圈地吧,那肯定就要動原來的吳姓士族的奶酪了)等問題導致政局不穩。


南渡之後即相繼發生王敦之亂(322-324年)、蘇峻祖約之亂(327-328年)。到淝水之戰前,東晉的軍事力量實際上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荊州刺史桓衝的10萬人馬,這支軍隊是桓溫時期打下的基礎,淝水之戰時負責在長江中上游對前秦的慕容垂、姚萇的25萬人作戰。



另一部分就是在長江下游、377年謝玄在京口、廣陵以北方流民為基礎組建的8萬“北府兵”,這支兵力是整個東晉的精銳(也是後來南朝宋太祖劉裕賴以起家的精銳),因為這些北方流民在南渡之前就是半軍事化的組織(為了在“五胡亂華”的亂世活命真不容易啊),本身具有和胡人的作戰經驗,而且自己老家被胡人佔了,打起仗來那是國仇家恨擱一塊兒,戰鬥力特別強。


所以,不是東晉看不起苻堅,只派8萬人迎戰,而是他只拿得出8萬人,而這已經是東晉在揚州地區的全部家當。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先做個對比

317年前後,祖逖北伐,渡江時只有200兵丁,到了對岸,也不過招了2000人左右;349年,殷浩北伐時,兵馬多一些,出兵的時候有7萬大軍,不過裡面有3萬是投靠來的羌族姚氏,後來也背叛了;354年,桓溫北伐時,有4萬大軍;369年打前燕,準備了5萬軍馬,那時候前燕估計有千萬人口吧……

這麼比較來說,東晉派出8萬兵馬,還是蠻多的

當然,說東晉只派8萬人馬也不正確,東晉和前秦接壤線很長,各有各的防區,代表朝堂的謝家負責淝水一線,而地方,比如地方大員桓衝,隨時能聚集十萬兵馬

這也能看出來,東晉的王與馬共天下不是簡單一句話,各地豪族門閥有私兵,而這些兵,是能與司馬家共天下的基礎,東晉朝堂,調不動!東晉派出的兵馬,其實也只是謝傢俬兵,當時朝堂謝安主政,這兵馬是謝玄鎮守鎮江時候,招收的北地流民,稱之為北府兵


靈石蘊珠寶


淝水之戰可以說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攻防戰。謝安率領的八萬兵馬和符堅的百萬大局碰撞,結局確是以前秦的敗亡告終。

符堅在一統北方後,揮師南下,又想要一統中原,然而他的百萬大軍卻是一個“大雜燴”,漢人、鮮卑、羌、氐,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雜牌軍,人心駁雜,所以稱不上是一個完全的軍隊,甚至大部分人都不信服符堅的帶領。

而東晉為什麼只出八萬兵馬

首先符堅的百萬兵馬是個虛指,當時北方經歷完戰亂,人群中以十抽一的方式下,彙集而來的軍隊,根本達不到百萬的要求。再者,東晉作為守方,八萬守一座城是一個非常適合的兵力。攻守戰不同於兩方的野外交戰,地勢和城牆堅固程度很大程度上就能影響戰果,而兵力不是主要因素。

當然淝水之戰的勝利還有謝安的充分表現,謝安寫信給符堅說要過河與之交戰。符堅考慮之後,決定將他們放過半渡然後偷襲,於是下令軍隊後撤。

這就是兵法中半渡而擊的理論。

符堅想讓自己的軍隊有序後退。 可是好幾十萬人撤退,謝安看時機成熟,就讓晉軍那邊嚷嚷著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秦軍隊聽到信以為真,大家高喊著“快跑啊”。加上前秦隊伍列陣戰線很長,後面的也不知道前面發生了啥事,於是瘋狂的發生踩踏,兵敗如山倒。 謝玄、謝石統領部隊乘機渡過淝水,展開閃電行動,符融這個指揮官,想騎馬去穩住部隊,卻被亂軍踩踏而死,前線指揮官死了,部隊更是呈頹敗之勢瓦解,在撤退踩踏中,符堅中箭受傷,逃至淮北。



這便是淝水之戰,謝安以八萬破百萬的故事,東晉的國祚有得以延續一段時間。


憶尋塵


認為東晉兵力少還能取勝的實際上全是外行人!真正的戰場打仗並不能單純的對比兵力,要看具體戰場的兵力配比,地形,還有軍隊的組成。

按著古代的兵力配比計算,每150裡需要一名後勤人員才能供應一名戰鬥人員的後勤,當時苻堅的糧草基地距離東晉約1000裡地,折算下來大約是需要6個後勤人員負責一名戰鬥人員。苻堅的100萬人被分散在1000多里的戰線上的,實際上被派到前線的戰鬥部隊也不過15萬人左右,其他的則是被用來運送糧草的後勤部隊;反過來由於在家門口打仗,東晉的8萬人全部是戰鬥部隊,所以真正的兵力對比也就是1比2而已。但是具體到小戰場的話,兵力差距就更小了。

東晉的部隊是兩棲部隊,晉朝從滅吳之後一直都是保持著龐大的水師部隊,這使得他們在西晉滅亡的時候還能夠守著江南那麼大片地方並建立了東晉政權,兩棲部隊在河灘地區的戰鬥力強於前秦的純陸軍部隊,這可以抵消了兵力上的直接差距。比如,兩軍曾在洛澗(今安徽淮南東)首次交戰就大破秦軍前哨兩萬人。

最後,就是前秦軍隊自己的問題了,前秦軍隊有大量的少數民族部隊,這並不是苻堅的嫡系部隊,很多人是被他脅迫來打仗的,他們巴不得苻堅打敗仗,這樣就能獲得獨立的機會,所以看著前秦軍隊打敗仗恰好一鬨而散。


優己


一、國小力弱

當時的東晉,經過西晉的長期消耗,能夠調動的精銳力量很有限,東晉的軍隊大體上來說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地方軍閥部隊,由桓氏掌握,駐紮於荊襄。另一部分是由東晉朝廷直接掌控的中央軍,由謝氏掌握,八萬基本就是忠誠可靠、隨時聽候朝廷調遣的全部力量了。


二、兵貴精、將在謀

打仗作戰,兵貴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

當時的東晉實行世兵制度,簡單的說就是世世代代都是職業軍人,軍隊職業化很高,士兵戰鬥力很強。

三、前秦軍隊主力和東晉部分部隊的對決。

淝水之戰,前秦豪賭,主力盡出,正規軍二十來萬加上戰前徵募的幾十萬壯丁,號稱百萬,其實就是個大雜燴,烏合之眾人心不齊,隱患不少,所以才會生出草木皆兵之心。

而東晉出動的只是朝廷可控的北府兵,簡單說就是中央軍。兵精將良,戰鬥力強悍。再加上有內應在前秦軍隊,對前期軍隊瞭如指掌,戰時裡應外合,所以剛一開戰,前秦軍隊裡就有人大喊“秦軍敗了”,使得本來就不壘實的軍心大亂,導致前秦軍隊蜂擁後退,把自己的主帥都給擠下馬踩死了。

以上綜述就是淝水之戰兩軍人數巨大差異的原因。


鏟史倌


1.兵貴精而不貴多。以古代的冷兵器戰爭水平來說,10萬人左右的精兵就足以決定勝負了。

2.歷史上幾次經典的少勝多,少的一方兵力大多在幾萬人,比如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合起來大概也就6萬人左右。

3.苻堅的兵沒有想象的多,所謂的百萬大軍基本上是吹牛逼。就像赤壁之戰,曹操起兵大概20幾萬,也是號稱百萬。

4.古代行軍並不是帶兵打仗那麼簡單,所有的後勤給養,都要自己安排,精兵10萬的話,配屬的後勤、民夫等等應該不低於10萬,再加上還有很多戰鬥力不強的兵種,所以一支號稱百萬的大軍裡邊,真正的核心戰鬥力也就是那麼10萬、8萬人……

5.相比之下,北府兵的8萬人可是實打實的,為什麼?他們是防守方,在家門口作戰,其次也有堅固的城池做後方,所以對於附庸兵的要求並不高,這裡的8萬人,基本上全是精兵。

6.苻堅南侵的一大問題就是戰線拖的其長,前鋒已經到淝水附近,後衛還在中原。這樣一個長條形,那北府兵面對的,也就是那幾萬苻堅真正親信的戰鬥力。後續還有什麼鮮卑羯族之類被苻堅強迫而來的軍隊,這些人的忠誠度可想而知,苻堅大勝,他們來錦上添花的可能性很大,但苻堅一旦露出敗相,跑得最快的就是他們,事實也是如此……

7.苻堅的軍隊是烏合之眾……北府兵卻是要保家衛國……這相當程度上彌補了兩軍的人數差距。再加上朱序關鍵時刻一攪合,焉有不敗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