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農業不斷髮展的今天,傳統的小農戶生產的未來會如何?

農家閆妞


由於農業收益過低,現在農村生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家庭基本上都是半工半耕的生產結構,即年輕人外出打工,父母在家種地,大部分可能還要幫子女照顧孩子。

目前農村中從事農活的主力仍然是老人,大部分是由於年齡比較大,城市打工不太容易,再加上這一輩人太苦了,年輕時就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現在身體狀況也不是太好。

但是,經過幾十年高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在城市落戶,也越來越多的農村人變成城市人。7080後應該還有一部分人能夠種地,90後基本上就很少了,00後估計基本上沒有人做過農活。



也就是說,農村中從事農業的人越來越少,未來農村的耕地會越來越集中,傳統的一家一戶小規模種植方式會越來越少。

耕地集中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如何集中確實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我們在農村中可以看到主要的兩種集中方式(所謂的土地流轉):由村內大戶承包和由外來資本承包。

現在農村中有少數青壯年由於家庭原因無法外出打工,比如說家裡有需要老人,或者是沒有老人的家庭,孩子沒人照顧,需要留在農村,他們就從外出打工的人手裡以較低的價格流轉土地耕種,一般在幾十畝到上百畝,利用現在的小型機械化,夫妻倆個基本上能完成勞動,只需要在農忙的時候臨時僱工協助即可,也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外來資本的大規模流轉,一般都是幾百畝甚至上千畝的流轉土地,這種現象在前幾年比較普遍。前幾年有的地方為了推進土地流轉,給外來資本承包土地大量補貼,每畝土地達到300到500元,甚至更高。

然而,這種集中方式弊端是很明顯的,而且流轉方是依靠補貼獲利的,不論從糧食產量還是生產效率上,這種生產方式都是比不過小農戶的,但是有大量的政府補貼,所以也能賺錢。

但是,近兩年政府補貼減少,有的甚至取消,這種大規模的土地流轉已經很難維持了。

另外還有兩種集中方式,就是以村委會(或者是農村中有威望、有公信力的帶頭人)為核心,通過合作社的形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利用,盤活農村各種資源,發展農業、建設農村,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還有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南街村模式,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



應該來說,後兩種形式是最能解決農村問題的模式,但是這兩種模式的核心是要求帶頭人要有很高的素質和高尚的品質,能夠有公心,一心一意為全體村民服務,有較強的經營能力。在當今的社會,這種人太稀有了,可遇而不可求!

一個好的組織(不論是農村還是城市,不論是農業還是工業),核心在於人,尤其是領導人和領導班子,而不是其它的。所以我們看到不論我們怎麼去學習先進的東西,人不變,一切都是白學。


熱愛農村的小許


下面這些的一些思維是錯誤的!



一、農民會被淘汰

農民是農業的主體,如果因為規模化而把農民拋棄,因為現代化讓農民無路可走,這都是錯誤的思想和路線,即便農業規模化了,但是小農戶依然能夠經營自己的土地,全國上億的農戶,他們都是小農戶,他們的生產能力也不低,而且如果他們沒有路了,依靠規模化,也無法支撐我們的農業!



二、小農戶乾脆放棄種地,也是錯誤思維

即便很多農產品,都被規模化種植了,但是地方不同,地理上的分散,無法讓所有老百姓都能吃上規模農場出來的東西,農村小農戶的根本就是種類多,成本低,而價格也就低,其實還是深得人們的喜愛,這就是綠色農業,雖然規模化讓他們覺得想生存不容易,但是也給他們更多機會!



三、未來不一定是靠種地,還有其他路可走

對於農業的發展,雖然可能的感覺是農民被拋棄,但是一個根本的問題還是,農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實惠,一方面如果自己不想種地,那麼還是可以依靠打工,如果自己可以種地,還是有一定的市場,農業是很分散的。農產品種類也很多,無法被規模化全部取代,農產品活躍的市場自然是在農村,小縣城,城市菜市場,並不能被規模化全部取代?

我們的未來就是,依靠一種或者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種植更好的農產品,依靠現代技術,還是可以擁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農村那些事


我國既是農業大國,又是一個典型的小農戶生產國家。要實現小農經濟下的現代農業,南北差異、東西差異、山區壩區差異、平原和丘陵地區差異很大,顯然十分尷尬。但是小農戶生產向現代農業發展那是大的趨勢,不可逆轉,面對這些差異,@老楊看電商認為,發展現代農業必須遵循小農經濟的特點,實行行之有效切實可行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下面@老楊看電商從現代農業的特徵、我國小農生產的狀況、現代農業小農生產的矛盾和衝突三個方面,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未來。

一、現代農業的特徵。

現代農業有很多概念,站在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說法。但總體的說法就是要用現代物質技術來替代傳統要素的投入,使傳統農業變成現代產業部門。現代農業的核心是要實現農產品的市場化和商品化,要讓農業經營者從自給自足或半自給自足轉向為為市場生產。現代農業的關鍵是農業要成為一個完全開放的產業部門,在產前產中和產後等方面都要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交換髮生越來越密切的關係,關聯越來越緊密。現代農業的進程除了水利化、機械化、化學化、電氣化和生物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產業技術革命的加速推進。

二,我國小農生產的狀況。

我國小農生產主要反映為小規模、半自給、兼業化和非法人化四個特點。一是小規模,中國目前有2.2億農戶,戶均經營規模只有半公頃也就是15畝,美國和歐盟家庭農場的平均經營規模為170公頃和18公頃,分別是中國的240倍或25倍。二是半自給,中國相當部分農戶不是為買賣而生產,而是在滿足自身消費後再出售剩餘的農產品,有半自給半商品化的特點。三是兼業化,中國農戶普遍兼營農業,既從事農業,又從事非農業。種植和打工、副業經商做生意的都有,種養殖業齊頭並進。四是非法人化,大多數是自然人不是法人,作為法人的多數是涉農企業,農民家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老楊看電商認為市場信用嚴重缺失。

三、現代農業與小農生產的矛盾和衝突。

我國現代農業和小農生產的矛盾和衝突十分突出,一是現代農業進程相對滯後,這就決定了中國必須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的進程,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鄉村振興和建設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如期實現,關鍵就是整個鄉村振興。二是中國現代農業遇到了小農戶生產規模大、基礎差、積累小、農戶文化素質低等矛盾,所以要選樹典型,以點帶面,逐步推進,不可能一蹴而就。三是要走出一條現代化的新路子,肯定可以利用其它可供借鑑的經驗,避免了歐美國家一些彎路。四是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和現代技術,努力運用並賦予了現代農業的新內容,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捷徑。我國農業完全可以在更加開放的國際環境中,利用國內和國際產業技術革命帶來的新成果,克服小農經濟的難點,甚至可以利用小農經濟的特點進行一場新形式的現代農業。

四、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既要強勢推進,又要兼顧小農生產。

第一,統籌安排和國內農業生產工具結構和生產力佈局佈局,從整體上提高中國農業的效益和競爭力。它的基礎是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動搖,難點是處理好糧食安全與發展高附加價值農產品的關係。第二是積極穩妥地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並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當然不能搞一刀切。第三,進一步優化現代農業技術體系,使增產技術以及節本增收技術並重,把大技術與小技術充分的結合。第四,進一步完善農業支持和保護體系,要持續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農戶經營的邊際效益,要實現差別化的更精準的補貼政策,提高補貼效益,要強化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的助農作用,促進農業現代農業保險擴大覆蓋面。

@老楊看電商長期從事“三農”政策研究,有較多的三農項目策劃、項目可研、項目政策性資金申報經驗和教訓。希望能與更多有志之士交流學習。


老楊看電商


傳統小農戶生產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傳統的小農戶生產的成本大,產量低,土地的產出根本滿足不了農戶的生活需求。以後會有更多的農民外出打工,或者另謀生路,總之想靠家裡的一畝三分地養活一家人,難!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外出務工,農村會有越來越多的土地空閒出來。這時就會有土地承包大戶的出現。他們會承包成百上千畝的土地,並且使用大型自動化機械耕種土地,耕種成本會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在農業中會有較強的競爭力。


以後會有更多的資本注入農耕產業。因為國家已經出臺了政策鼓勵農戶把自己的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出讓給公司,當然農戶們每年可以從中得到分紅。資本的注入勢必會改變農業結構和農產品的價格,就像資本進入租房市場一樣,農作物價格上應該會增長不少。

以後土地貧瘠或者山村等不利於土地整合的地區,也許還會留下少許的傳統小農戶生產。小農生產未來可能會一直存在,但肯定不會是主流!


鄉村知聲


當今國內農產品生產絕大多數還是小農戶在進行,就說明小農戶生產還是農業生產的主體,小農戶的農產品生產效率是有優勢的。

未來國內現代農業生產必須解決小農戶生產標準化的問題,才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

但是解決小農戶參與現代農業生產難題,必須先搞定幾個難題:

一、解決小農戶快速實現低成本、標準化生產的技術路線問題

二、解決小農戶集中化生產組織管理難題

三、解決集中化生產的質量管理體系設計難題

四、解決小農戶生產的高品質農產品,可靠穩定銷售難題

五、解決小農戶參與現代農業生產的利益分配模式難題。

必須搭建一個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體系,同時輔助+技術支持+質量管理的支撐體系。這個體系的穩定運作只有通過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各方利益的融合發展才行。

我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已經探索多年,想成了解決問題的“平價綠色蔬菜策略”。有興趣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瞭解更多內容。


神經刀2019


錯了,中國現代農業不斷髮展在哪裡?命題必須符合實際真實。現在農業就是傳統農業的繼續。未來發展的根本問題是必須從發展和農民民生實際考慮解決土地問題。

現在的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土地所有權歸集體(實際是國家所有),農民有使用權。但是現有的土地經營效益,已經不能或勉強維持在家庭土地承包責任制條件下經營土地的農民實際生活需求了。所以農民必須尋求其它收入彌補農業生產收入不足的缺口,這就是農民工大潮出現的根本原因,不是農民願意當農民工,是現在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下種地不能滿足其生活需求的必須結果。只有這種又工又農的方式,農民才能維持生活,種地只是副業了(老幼農業是主要形式)。為什麼?土地的羈絆。

現行的農村土地經營管理模式下,一是部分農民想放棄土地放不了,所有權不是農民的,流轉是意在栓住農民又拴不住的辦法。而有能力經營土地的農民,在流轉的前提下,即使收了流轉土地沒有卻沒法作長期打算,他不知道流轉土地的人那天不流轉了,投入就付之東流了。

如果農民能夠獨立支配土地,土地相對集中就有了基礎條件,農民轉變身份也擺脫了土地羈絆。土話講是去根了。這樣想進城的留城的農民就不需惦記土地了,也不再是農民了,不想進城想當農業大鱷的就可以大膽集中土地,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因為土地已經長期永久歸他說了算了,無後顧之憂,現代農業不外乎如此吧。而轉變了身份的農民就永遠和農民身份拜拜了,新身份叫城市市民。很簡單的。

其它的我不好說了,草民觀點如此而已。


知行軒主人


小農戶是目前比較多的經營模式。合作社雖然比我多,但真正意義上的合作經營還是少數,主要是國家補貼和扶持資金造成的。

將來,小農戶有必有與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組成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可能是發展方向。這種經營主要是市場化運作,能夠充分發揮市場這個無形的力量,優勝劣汰。三農發展是靠農民幹出來的,不能單純依靠國家。

什麼時候把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三農問題也就解決了。


清閒老農劉振營


首先弄清小農戶存在的狀況及原因。我國改革開放後,農民家家戶戶分到責任田,由於我國人多田少,分田時天然的形成了眾多的小農戶,一戶3一IO多畝不等。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多數農戶早就是兼職的小農戶。當然全部脫離農業的農戶現在己不少。就現在依存的小農戶六十歲以上在種田的小農戶又佔了好大的比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份人己慢慢種不動地而這些小農戶多數就不存在了。因為他們的子女多數都有固定住所、固然定工作、固定收入。這些子女不肯種田,不會種田,不回家種田基本成定局。因此這一批小農戶會慢慢消失。

目前農村的土地按中央的政策三權分離。土地流轉己成大趨勢,江浙等省大部分土地己流轉。土地流轉是實際的小農戶的消失。

現在留存的小農戶是土地沒有流轉出去的村落,或沒有流轉出去的零碎田,這樣的小農戶的存在,有的己把它當成休閒種田,有的把它當成付業田,有的把它當成蔬果自用田,大部分不把它當成收入的來源田。而是變成自娛自樂,自吃自用的興趣田。

當然我國幅然遼闊,情況複雜,差異較大。地區之間貧富懸殊很大,農村的小農戶肯定有不少,依靠田地收入的人家還會長期存在,這些小農戶有可能越種越精,慢慢由小農戶演變成種田大戶。小農戶的縮少和變成種田大戶同時存在。

我認為種地不論是大戶還是小戶,他們都是生產者,作為政府和民間都應給予支持丶幫助丶補助。因為農業是根本,吃飯是第一件大事,什麼時間都不能忘記農民,什麼時間都不能忘記辛勤勞動的人!

以上是個人觀點,肯定不會準確,如有錯誤請樓主和閱讀者提出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黃浩榮279


傳統小農戶如今的現狀為:1.在生產原料和農產品運輸的成本上,小農戶的經營成本每年都在增加。2.因地形地勢的影響,小農戶無法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3.農產品銷售渠道壁壘,對銷售渠道瞭解較少,農產品滯銷已是常事。

雖說國家現在對農村有很多有利政策和幫扶,但我個人認為這個並不是針對傳統的小農戶生產者。現今的傳統小農戶生產者生產出來的量都比較少,大部分都用於自給自足。所以,面對不斷髮展的現代農業,傳統小農戶生產者應該積極改變現在的思路,利用科技和國家政策發展農業,這樣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鄉村阿東


現代農業不斷髮展的今天,傳統小農戶生產的未來如何?這個話題國家優先三農的發展,對小農戶生產同步大農業發展,全面農村、農民、農業振興,不留下不拋棄小農戶生產現代化發展!小農戶生產未來前景光明。耕地地理因素遺留了歷代傳承的小農戶生產,成為農業戰線上永遠存在的力量。能大農業則大,因地制宜易小農者小,非常贊稱,是解決一部分農民就業辦法之一。就我的家鄉這塊,別小看了小農戶,小農戶的承包為種植大戶,競爭對比種好耕地,效益為重,小型機械化同步。你今年收入高,下一年我努力超過你,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是未來農業發展吸引返鄉農民,以田養農的好兆頭。相信未來的小農戶就是農場主、農業骨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