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戰還有10萬大軍,為何項羽只帶800精銳騎兵逃亡?

付加苗子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垓下之戰,項羽是剩餘十萬大軍,但是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我們先捋一下,垓下之戰前項羽面臨的情況。

在垓下之戰前已經有過多次大戰,其中起決定性的一戰是陳下之戰。陳下之戰前劉邦派酈食其說服齊王,歸附漢王。此時齊國其實大部分地方已經被韓信打下來了,所以韓信怎能容忍別人搶功勞,所以韓信急攻齊國。


齊國向楚國求救,項羽派龍且率領20萬楚軍援齊,他自己則據險而守成皋。一時間楚漢之爭的主戰場從中原轉到了齊國,劉邦則命令調集主力開赴齊國,就連在楚國後放攻城略地的靳歙也被劉邦勒令回到鞏縣抵擋項羽。

楚漢主力在齊國展開大戰。韓信與龍且在濰水展開激戰,韓信全殲20萬楚軍主力。韓信平定三齊之地,就完成了對項羽的戰略包圍。灌嬰在隨韓信平定齊國後,立即南下,攻下了項羽的老巢彭城。此時項羽的後路已失。


而我們視線再轉到中原,項羽在成皋聽說彭越,劉賈在楚國後方切斷了楚軍的糧道。項羽決定率兵親自攻打劉賈,留曹咎守成皋。結果項羽一走,成皋就被劉邦攻打下來了。

此時項羽面臨的情況是東北喪失了龍且軍團,南邊大司馬周殷降漢,西邊能夠固守的成皋已失。為了切斷項羽東歸,劉賈佔領了壽春,在佔領壽春後劉賈立即攻打城父,然後血洗城父。

城父作為項羽逃向東南的畢竟之路,項羽在城父再次敗退,然後至垓下。陳下之戰結束,垓下之戰開始。此時劉邦各路大軍都已集結至垓下,《史記》記載

韓信乃從齊往,劉賈軍從壽春並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皆會垓下,詣項王。

經過陳下和垓下兩次潰敗,楚軍軍心早已大亂,何況楚軍早已斷糧。夜裡漢軍讓被俘虜的楚軍唱楚歌,項羽聽到漢軍營地裡到處都是楚國的歌聲,都以為漢軍已經完全佔領了楚國,就連項羽都這樣想,何況下面的士兵呢?

如果漢軍已經佔領了全部的楚國,往哪突圍還有什麼意義?既然軍心渙散,士兵又疲憊不堪,楚國已經全部被漢軍佔領,大軍突圍未必會比少數精銳出其不意的突圍更好。所以當夜項羽便率領800精銳向外突圍了,然後他就死了。


漁耕樵讀


具體後面介紹,直接說原因,因為項羽是帶八百騎兵“突圍”。

可能有朋友要問了,至少項羽還有十萬大軍啊。漢軍雖然三十餘萬但項羽當年鉅鹿之戰破釜沉舟五萬楚軍大破秦軍四十萬。彭城之戰項羽三萬楚軍大破劉邦五十六萬聯軍。為什麼十萬打三十萬就打不過了?那我就詳細解答一下,當年鉅鹿之戰不只有五萬楚軍還有諸侯的十萬聯軍,五萬楚軍破釜沉舟沒有後退之路往後就是死,往前衝還有機會。秦軍也沒想到楚軍怎麼猛,活捉王離,誅殺蘇角,逼降章邯,章邯此後誓死追隨項羽,後來被漢軍用計水淹破城,章邯拔劍自刎。

彭城之戰的確是三萬楚軍,劉邦的聯軍都是一群烏合之眾,湊個數看著嚇人 況且項羽可是一路血拼過來的精兵。可是後來諸侯就紛紛倒戈,就算。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項羽如日中天,楚軍仰望項王天威,在當時項羽可以說是神一般的存在。楚軍士氣極高。兵不在多,而在精,也就是這個道理。當時以韓信率領的三十萬楚軍圍困項羽於垓下,韓信讓士兵紛紛唱起楚地的歌曲。楚軍將士聽見紛紛潸然淚下。心裡也以為漢營了有很多楚地之人。項羽也是這樣想的,聽見漢營傳了楚歌斷定楚地也已經被劉邦佔領,這時候的楚軍已經沒有什麼士氣而言了,項羽見大勢已去只能帶八百精兵鐵騎連夜突圍。漢軍得知後,連忙派遣五千騎兵對項羽進行追擊。

項羽渡過淮水後,經過路上的消耗,身邊僅僅剩下百餘騎相隨,在路上被田父欺騙(史記記載)耽擱了時間,到了陰陵,被漢軍追上,項羽突至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手下僅剩下二十八騎。項羽率領二十八人趕來的漢軍來回搏殺,,再次殺開一條血路,向南狂奔,至烏江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也無逃命東山再起之心了,楚軍下馬,用短兵器與漢兵廝殺,項羽一人 殺漢軍數百人,自己身中十餘傷,最後自刎而死,漢軍立刻前瓜分項羽屍體。
項羽死後,漢軍全殲八萬楚軍,楚地皆降漢,唯獨項羽原封地的魯人不肯投降,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後劉邦將項羽首級展示給魯人看才放棄了抵抗。可憐一代英豪死後被人分屍邀賞,也著實淒涼。但垓下之戰後,標誌著漢帝國的開端,奠定了漢朝四百年的基業!(今項羽頭顱安葬之地)


(劉邦安葬之地長陵)

此情此景應附楊慎《臨江仙》一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如有誤筆,煩請斧正!


濟州府一戶侯


要想回答問題,你得先明白垓下之戰是怎麼打的。

垓下之戰嚴格說來是滎陽成皋對峙戰的延續,公元前203年,楚漢雙方已經在滎陽到成皋一線相峙幾年,糧草、兵員都嚴重短缺,於是雙方議和,以鴻溝為界劃分楚漢勢力範圍。

協議簽定後,項羽就率10萬大軍東撤,項羽剛一撤軍,張良和陳平就勸劉邦立刻撕毀議論,馬上進攻項羽,劉邦同意了,立馬率軍追擊項羽,並派人召彭越、韓信共同攻楚。



結果彭越、韓信沒來,劉邦在固陵被項羽再一次擊敗幷包圍,劉邦採用張良計策,分封彭越與韓信為王並許地,彭越與韓信才將兵攻項羽。

公元前202年,彭越率軍從魏地南下,韓信率軍從齊地南下,劉賈與英布率軍從淮北北上,五路大軍合擊項羽,形勢開始對楚軍不利,項羽率10萬軍退守垓下,築城待守。

劉邦率五路大軍約60萬人合圍垓下,雙方在垓下先進行了一場大戰,韓信率30萬漢軍為中軍,前左是孔將軍,前右是費將軍,劉邦在韓信軍後,周勃、柴武為預備軍右劉邦軍後待命。

垓下之戰正式開打,韓信率中軍主力先攻擊項羽,被項羽軍擊敗,韓信後退,楚軍乘勝追擊,然後漢軍左右兩翼攻擊楚軍,楚軍戰敗,退回垓下,被漢軍團團包圍。



當天晚上,韓信令漢軍中的楚人在夜晚中唱楚歌,結果項羽的軍營四周都響起楚歌,項羽軍中絕大部分是楚人,一聽到楚歌都以為楚地都被攻破盡歸劉邦。

包括項羽在內的楚軍都是無心再戰,鬥志渙散,當天晚上項羽就帶著800精銳騎兵突圍而去。

項羽為何只帶800精銳騎兵逃亡,而放棄10萬楚軍呢?原因如下:

1、楚軍無鬥志,軍心不穩,項羽明白無法再戰,再戰下去會全軍覆沒,與其10萬大軍一起死,不如能逃多少算多少,在求生慾望下,只能帶少部分人突圍逃亡,項羽從10萬大軍中秘密挑選了800精銳。



2、既然是突圍逃生肯定是人少一點好,而且騎兵也逃得快些,10萬大軍肯定是步軍與騎兵混合,步軍居多,項羽於是從騎兵中秘密挑了800精銳。

3、在歷次戰鬥及四年楚漢戰爭中,項羽的騎兵是越打越少,10萬大軍中估計騎兵也只有2~3萬騎兵了,這800人應該是項羽最核心的精銳。

4、項羽逃亡是不能對所有軍隊講的,就算是突圍也只是通知他認為應該帶走的極少親信,突圍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人一多,連漢軍都知道就無法突圍了,項羽無奈只能捨棄10萬大軍,任由漢軍攻殺,而帶著極少的800精銳突圍。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邦、項羽訂立“鴻溝之約”,“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為楚”,中分天下,罷兵言和。

而當項羽遵守盟約、引兵東歸之際,劉邦卻出爾反爾,發兵追擊項羽,企圖一舉殲滅,永絕後患!

當追到陽夏的南邊,停了下來,等候韓信、彭越的兵馬一起出擊。可被穩住陣腳的項羽,打得四處潰散,縮守壁壘不出。

左等右等,韓、彭二人就是不來。在張良的建議下,“把齊地封給了韓信,將梁地賞給了彭越”,結果兩人都來了。同時,“劉賈(劉邦弟弟)、周殷(楚國叛將)”也趕來幫忙助陣。

於是,就在“垓下”把項羽團團圍住,來了個“裡三層,外三層”,簡直是水洩不通,號稱“十面埋伏”。

到了夜晚,韓信又想出擾亂楚軍軍心的怪招,“讓漢軍都唱起楚人的歌謠”。


項羽聽聞後,大驚失色,自問道:“楚地已被漢軍攻佔了嗎?為何楚人這麼多?”

這一招毒啊!讓楚兵“人人自危,驚恐萬狀”,以為大勢已去,自然是“跑的跑,逃得逃”。當然是人數大減,拼死效命的能有多少!

再者項羽是半夜溜走,自然是人越少越不容易驚動漢軍。加之得保證成功逃脫,也必須攜帶精兵悍將。



在此情此景之下,當屬貼身親兵可用,也唯有他們願意跟隨。800人不少了,爆發出了逆天的戰鬥力!


內求安己


公元前202年,項羽經過5年戰爭,已經是國土喪失大半,盟友全部失光。值得慶幸的是,麾下楚軍仍有10萬眾,尤其是精銳的江東子弟兵都還在。

彭城一戰,劉邦被項羽打成狗,自知無能力指揮數十萬大軍。於是,屢建奇功的韓信接過60萬聯軍的軍權,與項羽做最後的決戰。

10萬對60萬,在劉邦手裡估計要玩完,在韓信手裡是多多益善。韓信曾經待在項羽身邊多年,頗為了解項羽的用兵之道,這讓項羽失敗的風險大幅度提升。

項羽長於野戰,更長於以少勝多,用兵快狠準。只要項羽在,楚軍猶如戰神護佑,猶如10萬狼咬60萬羊。

只是這次對方的領頭部隊,不是羊,也不是狼,而是猛虎般的韓信。猛虎帶的龐大羊群,戰鬥力全新升級,楚軍危也!

雙方的決戰在垓下平原展開,儘管平原戰鬥有利於項羽軍隊,但是項羽的人數太少,難以實現縱深作戰,必須集中兵力突擊,然後擊潰敵陣。

韓信當然明白項羽的打法,裡三層外三層佈陣迎敵,不僅讓你項羽有衝不完的陣,還要從偏路出兵分割你的兵馬。反正,我韓信人多,夠安排!

結果項羽部隊陷入包圍,1個拳頭被分成5個指頭,楚軍損失慘重。項羽領兵敗退……

史書記載,經此一戰,項羽10萬軍隊被幹掉8萬,剩下2萬殘軍,遭遇起兵以來的大敗。我們可以推測百戰百勝的項羽,優勢項目上遭到失敗,一定是大受打擊。

項羽退守垓下城,修建深溝高壘,堅守不出。然而,楚軍缺少糧草,堅守並不能長久。史書上說,項羽心情煩悶,就去軍中巡視,結果聽到敵軍營地川來陣陣熟悉的楚歌聲,大驚失色以為楚地盡失。

當晚,項羽和虞姬對酒當歌,美人臥劍死。半夜時分,項羽帶領800精銳騎兵衝出城門,突破漢軍防地,向南而去。為什麼帶800人?

可能有幾個考慮:其一,人太多容易突圍不便,800人可靈活指揮;其二,這些人是剩下的江東子弟,項羽要帶他們回江東;其三,800人能迅速集中出城,免得造成楚軍慌亂。

劉邦命5000騎兵追擊,項羽渡過淮河僅剩100多人,後被農夫誤入沼澤遭漢軍追上。項羽再次強行軍,以擺脫漢軍追擊,進入東城縣時僅剩28騎兵。背後漢軍煙塵瀰漫,項羽決心赴死……


子屠龍


垓下之戰,漢軍背信棄義,在同意和解後迅速翻臉,偷襲楚軍,同時積極調集援兵如韓信、彭越等人,在短時間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殲滅了西楚霸王項羽以及他的軍隊,是中國古代大規模追擊戰中典型的成功案例。同時,這場戰役的終結也結束了秦末混戰的局面,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那麼我們首先來捋一捋,項羽是怎麼敗亡的呢?

原因呢其實很簡單,項羽的敗亡不在核下而在核下之前就已經註定了。在項羽派龍且率領20萬楚軍援齊,而自己則據險而守成皋時就已經註定了。

與龍且在齊地濰水展開激戰的是誰?是韓信!很顯然龍且不是韓信的對手,而龍且的敗亡所帶來的影響不單單是損失了20萬楚軍主力。同時也使韓信完成了對項羽的戰略包圍。還讓灌嬰在隨後攻下了項羽的老巢彭城。使得項羽後路盡失!最為關鍵的是,20萬楚軍精銳的戰損對楚國臣子及士兵所帶來的震懾。大司馬周殷之所以降漢,不能不說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而此時呢,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楚國後方彭越又斷了楚國的糧道,這一次項羽沒敢讓其他人去,而是親率大軍,留曹咎守成皋。可這一下就壞了,項羽一走,成皋就被劉邦攻打下來了。

隨後,項羽東逃城父敗退至核下。這才有了著名的核下之戰。

讓我們看下現在項羽所面臨的局勢是怎樣的?在接連發生二十萬精銳被滅,成皋失守以及大司馬周殷降漢的事情後。可以說每一個楚人的心中都還沒緩過來,又發生了項羽城父敗退,項羽是誰?鉅鹿之戰率領數萬楚軍大破四十萬秦軍,彭城一戰率三萬突騎大敗反楚聯盟五十六萬。可以說他的威望之高在楚軍中無人能及,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城父敗退的項羽對楚軍的打擊也是相當大的。

在加上楚軍斷糧,退往核下的楚軍軍心早已大亂,也正是有了前面這一連串的打擊才使得韓信一招四面楚歌讓楚軍相信了楚地確實被漢軍佔領了,於是軍心大亂。覺得再打下去也沒用了,畢竟老窩都被端了,就算打出去,接下來去哪裡?所以將無士氣,兵無鬥志。

但是!這不代表項羽率領八百人去烏江!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卒聞漢軍之楚歌,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如果項羽確實只帶八百人突圍,灌嬰哪來的斬首八萬?

更直接的證據就是司馬遷對項羽死亡地點在史記中也發生了自相矛盾。他在史記中寫到“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說明項羽死在東城。而東城距離烏江有多遠,可參考下圖!

所以,綜上所述,項羽並不是只帶領了八百人突圍。而是率領大軍且戰且退,於東城被消滅!


文淵君


《自由體詩》

——(項羽)

其一。(初)

反秦之時遍地起,獨行乃可到處驚。

連天烽火升號令,各路諸侯奉命行。

其二。(霸)

雖是劉季先入畿,也要待君千般禮。

禁封國庫花名冊,退居霸上不越矩。

其三。(宴)

軍師苦勸乃不聽,只因沒有先見明。

縱了猛虎歸山去,直至臨死夢才醒。

其四。(城)

遠征忽聞失彭城,孤軍快速打縱深。

三萬鐵騎破劉季,奈何沒有擒其身。

其五。(垓)

不知為何到絕地,先先弒了美虞姬。

用兵怕與韓信碰,此戰竟然身首離。

其六。(惜)

先是太史公嘆惜,後又易安為君題。

今日如若天風在,筆裡春秋高聲逼。

2019年元月下旬於郴州北城。



如若天風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項羽會敗也是情理之中。

謀略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舉足輕重的,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有謀略。

項羽的勇猛是真,能成為西楚霸王,沒點真材實料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要忽略項羽的對手是誰,是劉邦!天下大勢已經變成了楚漢爭霸,項羽牛,劉邦也不差能聽進身邊謀士的意見,而項羽不能。剛愎自用的性格,導致鴻門宴裡讓劉邦逃脫。歷史往往就是這些小細節決定,如果鴻門宴上項羽將劉邦斬殺,就不會出現楚霸王烏江自刎。

一步錯步步錯,一招棋錯滿盤皆輸。歷史不能重來,項羽沒有覆盤的機會。

劉邦身邊有勇有謀的人多,劉邦也可以聽進去。劉邦聽張良計,撕毀鴻溝和議,圍剿楚軍。項羽憑著勇猛,一路把劉邦逼到陳下。如果此時項羽身邊有人獻計,且項羽能聽進,那劉邦還能那麼幸運嗎?但就在這種困境中,劉邦還是突出了重圍。

項羽再多兵也不會統籌,那這時輪到項羽逃亡了,逃亡當然是帶著小部隊逃亡。

800精兵逃亡不足為奇。

所以,永遠不要自以為是,永遠不要輕敵!


歷來史住


雖然項羽的楚軍還有10萬兵力,但是對面漢軍可是有60萬人。



而且項羽的部隊大多是疲憊不堪,面對四面楚歌的絕境,大多無心作戰,根本不是漢軍對手。

而這800人是騎兵,更是項羽的衛隊,忠心耿耿,可以快速突圍,且不會背叛項羽,是楚軍中最後的精銳。




所以項羽10萬的部隊,最後只帶800人突圍。


百花爭豔只為你


楚軍無糧再加上張良四面楚歌之計 僅剩的部隊本來師老兵疲 軍心散了很多都當逃兵跑了 人心散了隊伍就帶不起來了對部隊失去了掌控力 只能帶對自己忠心的親兵衛隊突圍逃跑 關羽當年也是幾萬大軍軍心渙散 關羽也只能帶著幾百親兵逃跑 逃到麥城就被趕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