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史之乱打了长达八年之久?

很多时候,握住最高权力的目标与安居乐业民族大义史书评价是重合的。但是,当两者出现偏离的时候,我们再去要求皇帝关注安居乐业民族大义史书评价,再去以皇帝没有实现上述目标来说皇帝脑残,恐怕就是读史者自己脑残了。

为什么安史之乱打了长达八年之久?

具体到唐玄宗,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他怕什么?怕安禄山打进潼关夺走他的最高权力,这是自然的。但同时他也怕哥舒翰这些人,他们跟安禄山有本质区别吗?并没有。别相信什么忠心,当年安禄山表忠心的时候那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为什么安史之乱打了长达八年之久?

所以,战争多持续一天,哥舒翰就能多一天合法地拥有军权,等到尾大不掉,你让唐玄宗找谁说理?再看当时的形势,安禄山钝兵潼关之前,其后方遍布支持政府的势力,哥舒翰那是百战名将,这时候不出战什么时候出战?这时候哥舒翰说要坚守想干什么?

为什么安史之乱打了长达八年之久?

然而世事真是变幻无常,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但是哥舒翰兵败并不能反推玄宗的决策是错误的,再给玄宗一次机会他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为什么打了8年这么久呢?因为大唐发展到中期遇到了很难克服的困境,辽阔的国土的管理问题,和为了管理这么大的领土而产生的军队管理、军队的经费等问题。古代交通条件太差,管理那么大的帝国不驻军显然不行的,尤其是大唐那个时代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多民族地缘政治环境。而驻军就会产生军队管理、军资等问题,因此由于距离太远需要给军队(节度使)相应的授权,而又要对节度使有节制。这就导致朝廷长久的处于一种既要使用军人又必须防着军人一手的两难中。这种状况在太宗时期还不明显,因为那时候太宗个人能力够强,而大唐又是鼎新之时,天下归心。所谓民不信则国不立,民信的话国家就能立起来。

为什么安史之乱打了长达八年之久?

然而到了唐玄宗后期,节度使的权力其实已经越来越大了。玄宗后期由于自己的问题,授予了胡人出生的节度使安禄山更多的权力,当然玄宗的愿望本来是美好的,以胡制胡,但是没想到这胡人起了野心!你必须承认,一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心理。因为安禄山的叛乱,让朝廷对军人已经不再那么信任,尤其是能力强军功高的军人。而唐到这已经出现过四个太上皇了(李渊,武则天,玄宗他爸爸,玄宗自己),被废的皇帝也好几个,谁也不希望自己是下一个太上皇啊,所以连亲儿子也不能信任。因此平定安史之乱中,每每取得重大进展后,朝廷的监督人员就来了,监督就算了往往各路联军连统一指挥都做不到。因为指挥被调走了,你们各玩各的吧。为什么指挥被调走呢?甚至是皇帝的亲儿子做总指挥皇帝都不放心呢?因为总指挥手握几十万部队,再加上建立大的功业,极可能尾大不掉,而如果是皇子领兵的话,则有可能仔来一出逼宫的戏码。朝中大将和亲子儿都不能信任,那派谁监督呢?皇帝只能派自己最信任的宦官去,因为宦官的权力直接来之皇帝,皇帝没了他们啥也不是。

为什么安史之乱打了长达八年之久?

宦官显然不懂战争,而不懂战争不要紧,还非要彰显自己的权柄,一通指挥下去再好的战机也没了。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有效指挥,各路联军各行其是,谁心里还没有个笑九九。你是前线的将军,所以说这仗还怎么打?所以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每每有重大突破,马上就又因为非军事的因素而开始崩盘,来来去去好几回总算是打完了。而且这个矛盾贯穿了唐的中后期,这个问题愈演愈烈最后藩镇和朝廷相互博弈,直到朱温灭唐开启了下一个军阀混战的乱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