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东丽—四合庄村

四合庄村

村情简介:四合庄村,清光绪十年(1884年)建村,“文革”时曾更名防修村。有1060户,4695人,除汉族外,有回族369人、满族9人,耕地2831亩。东至中河村,西至新立村,南至邢家圈村,北至京山铁路。

村名的由来

数百年前,四合庄所在地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人烟稀少。清同治四年(1865年),通商大臣崇厚会同兵部尚书万青藜上书奏明朝廷,请旨在此试垦水田。按《畿辅通志·诏谕卷》记载,奏折称:“宁河县与天津县交界地方,有荒地六七十里,旷无居民,地方废弃可惜。查宁河县所属塌河淀、军粮城等处,滨临海隅,若引水灌溉,可开稻田一千余顷,岁可税稻米十数万石,北地仓储,近畿民食,均有裨益。”经勘察复议后准奏并颁诏谕批:“兹据万青藜等勘明,海河北岸自邢家沽起(今津南区邢庄子)至卧河村止,开浚环渠,中开泄水渠一道,渠旁两岸可开垦稻地五百余顷,计须渠工约银八千数百两。此项银两准由崇厚借款兴办……”

同治五年(1866年),崇厚率军队在军粮城以西开三渠(即现今的东河、中河、西河),分地成排,共分为五十六排,计得地五百余顷。崇厚还亲手制定认垦章程,规定:“认垦初年,每亩纳水利银八厘,每年递加二厘五毫,加至十年,以三分水利银为止,永不增加,并且颁发‘永远为业’的证明。”随后颁布告示,招民认垦,开种稻田,至此排地形成,并因此而得名。

排地区片,以中河为界,当地百姓习惯称中河以东为东排地,以西为西排地。排地界内分为四段:现小东庄一带称一段,现东大桥、流芳台一带称二段,现新兴村、大新庄一带为三段,现四合庄、中河村一带为四段。

自崇厚公布认垦公告后,河北、山东以及周边地区的农民,担着筐背着包袱,千里迢迢徒步来到现今四合庄一带的排地,认垦种地,举家落户,安居立业。到光绪十年(1884年),已初具村落雏形。

因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其他地方的难民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认垦落户,村子规模就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慢慢以姓氏为纽带聚集而居,逐渐形成几个不同姓氏的房台,如曹家圈、毛家台、白家台、王家台、吴家台、刘家圈、大影壁(俗称“大影背”)、高家台、后房子。这些都是房台,三三两两地散布在西河的两岸。

因为临近西河,并且按序排段的话,四合庄村所在的区域为四段,所以村名最早叫作“西河四段”。1948年12月14日,东北野战军9纵队25师(1949年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6师)解放西河四段。1950年建行政村时,以“四段”的“四”字为首,合众房台为一庄,取名为四合庄村,一直沿用至今。

讲述人:赵文德,89岁

刘树彦,67岁 整理人:车 婧

四合庄村房台的由来和命名

四合庄村村民从南到北沿西河两岸定居,以姓氏为纽带聚居,自然形成房台。现四合庄村共有大小房台10个,每个房台的名字的由来都有一段历史和渊源。

(一)曹家圈

曹家圈(后简称“曹圈”)位于四合庄村西南边,东与西南房子为邻,西与东杨场村接壤,南临海河,北通津塘公路。

说到曹家圈的命名,它和民国时期的大总统曹锟有着密切联系。当时曹锟在现东丽区务本村、城上村、卧河村等村所在的区域拥有几千亩土地,而曹家圈所在的地方只是曹锟大总统所拥有土地中极小的一部分,只有寥寥几户农户居住,因为耕种的是曹家的土地,所以就以曹家圈来称呼这块地方。后来世事变迁,但曹家圈的名字已人人皆知,便自然而然一直这样称呼这块地方。

(二)西南房子

西南房子位于四合庄村西南角,东北方向与四合庄中学及毛家台相邻,西和曹圈相接,南与邢家圈村遥遥相望,北依津塘公路。

在四合庄村刚形成,还被称为西河四段的时候,西南房子所在的这片地方放眼望去全是稻地,其间散落着几间土坯房,零星地住着几家姓氏不一的农户。因为位于村子的西南方向,村民们便习惯称这里为西南房子。

(三)毛家台

毛家台位于四合庄村的东南角,东与中河接壤,西邻西南房子,南与泥窝村遥遥相望,北靠津塘公路。

民国时期,毛家台所在的这片土地归资本家毛殿臣所有,虽然毛氏家族不在此地居住,但当地的农户因为耕种的是毛家的土地,便称呼这里为毛家台或毛家沟,之后“毛家台”这个名字逐渐叫响并广为人知。

(四)白家台

白家台,简称“白台”,位于四合庄村的中心地带,西临西河,东邻中河化工厂、与中河村接壤,南接津塘公路,北与王家台相望。在四合庄村形成初期,姓白的几家农户最早落户在此地,因此此地被称为白家台。

(五)王家台

王家台位于四合庄村的中心地带,西临西河,南邻白家台,北接大影壁,东靠中河化工厂。

民国时期,四合庄村最大的地主叫王洪彬,他在此地落户定居,并在此修建了有房屋数十间的王家大院,在当时颇为有名。因此,此地被称为王家台。

(六)吴家台

吴家台,简称“吴台”,位于四合庄村的中心地带,东临西河,西接新立村地界,北靠京山铁路,南与津塘公路相接。

住在这里的大部分村民是回族,但和村里汉族村民犹如一家人一般,和睦地生活在四合庄村这个大家庭中。在村庄形成初期,吴氏家族最早迁入落户,形成房台。村民便以吴家台称呼这块地方。

(七)刘家圈

刘家圈,简称“刘圈”,位于四合庄村西北角,东接吴家台,西邻新立村,南靠津塘公路,北接京山铁路。

民国时期,这一带的土地都归于明庄刘家鸾家所有,定居在此的农户因耕种的是刘氏家族的土地,于是以刘家圈来称呼这里。

(八)大影壁

大影壁,俗称“大影背”,位于四合庄村北,原居西河东岸,后逐渐发展至西岸,东与中河村接壤,西与新立村的土地相连,南靠王家台、吴家台,北临京山铁路。

1918年3月,奉系张作霖下属的一支部队驻扎此地,用土坯修建一段壁垒,供军事打靶挡子弹所用。因为这段壁垒很像平常人家在大门前修垒的影壁墙,而且还是如此之大的“影壁墙”,因此当地的居民都把这片地方称为“大影壁”。

(九)高家台

高家台,简称高台,位于四合庄村东北方向,北靠后房子,南接大影壁,西临西河,东与中河村化工厂相邻。

村庄形成之初,几户姓高的农户最早迁入落户至此,因此便以高家台命名此地。又因为当地百姓将高台划归为大影壁的一部分,所以当地住户提起此地会习惯性地称呼“大影壁的高台”。

(十)后房子

后房子位于四合庄村的最东北边,紧挨京山铁路。

村庄形成之初,这里零散地盖有几间土坯房,住着几家农户,因为它在村中的位置整体比较靠后,故被称为后房子。又因为当地百姓将后房子划归为大影壁的一部分,当地住户提起此地亦会习惯性地称呼“大影壁的后房子”。

讲述人:赵文德,89岁

刘树彦,67岁

整理人:车 婧

马连良在四合庄演戏

马连良是全国闻名的四大须生之一,是京剧马派创始人。1958年6月27日,夏至节刚过去5天,村里传来马连良率团送戏下乡,要在四合庄演戏的消息。知道消息的村民无不欢欣雀跃,都想一睹大师风采。于是南至海河,北至贯庄,东至大郑庄,西至万新庄,周围十里八村爱听戏的人都纷纷涌向四合庄。

戏台在区文化馆大院广场东头,用木板搭起,北、东、南三面用席封闭,台口朝西,是1956年从海河以南高庄子(时属东郊区)迁至四合庄白家台南的,西靠西河,与四合庄中学只隔一条津塘公路,地势非常宽阔。

虽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夏天,中午过后,许多徒步行走的人们(当时交通尚不发达)就从四面八方奔向四合庄。偌大的区文化馆大院挤满了观众。下午5点多,区长张福安上台热情洋溢地致欢迎词,感谢马连良、马富禄和张君秋等诸位名声显赫的京剧艺术家到东郊区来向农民兄弟们慰问演出。接着,是一身便装的马连良致答谢词。

在数千观众报以长时间雷鸣般掌声后,京剧《四进士》开台了。由马连良饰宋士杰,全国四大名丑之一的马富禄饰宋婆,全国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饰杨素贞。观众们都屏住呼吸,用心地观看,默默地静听。也有好事者到后台扒着席棚的缝隙,看身体较胖且年岁已高的马富禄赤膊挥扇驱蚊的滑稽场面。

散戏时已是晚上8点多,农历五月十一的上弦月照着观众们走向四面八方,这是农村人终生难忘的一幕。

撰稿人:傅鸣山,83岁

津郊第一庭——四合庄人民法庭

1956年2月建立的四合庄人民法庭,是天津市郊农村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基层法庭,主要审理管辖区域内的一些民事、刑事案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社会时局动荡,四合庄发生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村民们通常关上门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事情,村中管事的和村子里有威望的人会帮忙裁定一下。虽然大多时候问题会得以解决,不过终归不是通过法律系统正规处理事情,个中纠纷无法得到最终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逐步建立,村民们也逐渐学会通过正规法律渠道解决问题。但是东丽区人民法院需要负责管辖全区的各类案件,不能及时处理村民的所有诉讼。1954年3月,津东郊区法院(现东丽区法院)在四合庄等三个村庄建立巡回法庭,但因审判场所时常变动,对于有诉讼需求的村民来说仍有许多不便。

在同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确立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分级: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与高级人民法院。1956年,天津市司法局依照《组织法》相关内容,批准在东丽区建立四合庄人民法庭,管辖区域共有21个乡村。

四合庄村民对于人民法庭的设立既兴奋又重视,因为这是天津市最早的基层法庭。村领导在乡政府大院里特地收拾好三间房专供法庭使用。村民们重新粉刷用作审判庭的屋子,置办全新的桌椅,依照正规法庭样式布置房间,国旗、审判桌、红布、标志牌、旁听席凳样样不少,有模有样。四合庄人民法庭审理案件的效率很高,每月可结案几十件,因为办公地点固定,给周围村落居民带来极大方便。

1956年10月的一天,著名法学家、北京政法学院(现为中国政法大学)院长钱端升,在天津市法院院长的陪同下来到四合庄人民法庭视察。钱端升对四合庄人民法庭的案件处理、工作效率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通过四合庄人民法庭,法律能走进广大的农村地区,不仅帮助农民们解决了诉讼问题,也在普及法律文化上起到很大作用,更为天津司法机构的完善发展做出贡献。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四合庄人民法庭被撤销。

讲述人:张金凤,91岁

刘树彦,67岁 整理人:班 斓

四合庄中学

四合庄中学建于1957年,是津东郊区建校最早的中学之一。四合庄中学建校时约占地5亩,建筑风格为苏式农村学校风格,其前身是中河小学附设初中班。

学校刚建立的时候,没有校长,暂由从天津十七中学调来的语文教师李宝珠担任教务副主任,主持学校工作。学校规模虽小,但建筑设施较齐全,除教室、办公室外,实验室、音乐教室、图书馆、广播室、医务室、食堂等一应俱全。

不过毕竟刚建校,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有很多:没有操场,教职工便利用课余时间抬土填坑,平整校院,以作临时操场;没有教学仪器、教具,教师们便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制作出生物标本、地图模型等一系列像模像样的教学用具;家访时没有交通工具,教师们便步行,一往返便是十里二十里,很是辛苦但却没有人叫苦……

靠着这种顽强拼搏、自立自强的精神,四合庄中学一点一点地发展壮大起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讲述人:刘树彦,67岁

整理人:车 婧

万众一心抗洪灾,共渡难关保四合

1963年8月,华北地区持续降下暴雨,天津市内各条河流上游大量洪水迅猛下泄,洪水很快进入到平原地区,直逼天津城区。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抗洪抢险,全民投入防汛抗洪之中。四合庄的村民全村出动齐抗洪。一部分村民依照市里的指示,到马厂减河大堤,加入开口扒堤泄洪的队伍中,剩下的村民则到西河与海河交汇口的八一闸去加固堤坝。

四合庄原始的村落建在西河两岸,西河是四合庄的小母亲河,在邢家圈村附近汇入海河。持续多日的暴雨,使西河水位不断上涨,对四合庄村的田地造成威胁。只有让西河水顺利汇入海河,才能保四合庄村渡过难关。当务之急是要保证海河的堤岸牢固,所以四合庄的部分村民到西河与海河交汇的八一闸现场,加固海河堤坝。

村民们到达八一闸时发现,洪水已经将闸附近的堤岸冲毁了许多,入海河口附近的形势也很严峻。于是村民们听从上级的指示,开始对堤岸进行加固补修。村民们身穿背心,脚踩淤泥,有的扛着木材,有的用草袋子装土运到河堤,进行加固。虽然洪水迅猛,但是村民们修补的速度很快,暂时抵挡了洪水冲刷,不过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修补的材料将近用完。见此形势,四合庄党支部书记动员村民们,如果堤坝修补不成,村子就有被淹的危险,大家现在回到村里把能用的材料运来,家里还有能干活的人也都叫来,大家一起把剩下的堤坝加固好,村子才能平安。

书记带村民回到村里后,带头把自家用来盖新房的木材搬了出来。村民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家能用的材料,有一些年纪大的村民甚至拿出了棺材木来抗洪救灾。当村民们回到八一闸附近时,人数又多了许多。除去支援马厂减河的部分村民外,基本上凡是能够劳作的村民全部汇集于此,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在全村的齐心努力之下,村民们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家园。

当年为保天津,河北地区的一些村落做出了很大牺牲,那些村庄被淹没的灾民有一部分被分到四合庄村暂时安顿。村民们热情地招待这些灾民,基本村中每户人家都住进了灾民。大家同吃同住了几个月后,灾民们重返家园,但是两地百姓结下的浓浓情意却一直让人难以忘怀。

讲述人:赵文德,89岁

刘树彦,67岁 整理人:班 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