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之后,谁是中国第五城?你怎么看?

论道历史


北上广深天!天津应该是中国第五城。

天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天津的GDp总量排名全国第五位,综合实力排名第六位,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第四位。天津的科研单位包含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以及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位列全国第三位。天津有16个市辖区,总人口一千二百多万,高校55所包括科教研究机构数百家之多,天津有国家级开发区滨海新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三名,天津港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三位置。



扬帆5685


中国第五城——天津

天津人气不如成都、影响力不如南京、财力不如杭州、发展速度不如武汉、体量不如重庆,但为什么是第五城?因为天津没有短板!

南京、武汉也没有短板,但是这两座城市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摆在那里,武汉人口刚到千万,南京人口八百万,相比于一线城市,这两个方面是硬伤,至少相比于天津也是有劣势的。

杭州虽然人均经济数据很强,经济发展很快,但综合实力是上述几个城市当中最弱的,没理由排在南京和武汉前边。

重庆和成都的硬伤就更加显而易见了,成都人均收入全国30名开外,人均GDP40名开外,重庆人均收入100名开外,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值,单这一点来说就不可能和以经济见长的一线城市相提并论。可以说城市很强,但经济与北上广深相差十万八千里。

具体我们看几组数据。

经济体量来说,重庆最接近一线,但人均值一栏简直惨不忍睹。第五城难以胜任。天津人均数据虽不及宁杭,但是和这些城市并无多大差距。而经济总量却遥遥领先,位居全国第六。

城区人口来说,天津是最接近北上广深的。也是下一个超大城市的头号热门。

再来看下今年上半各市经济规模,天津已经逆袭重庆来到全国第五的位置。

上图为房地产行业占城市GDP比重,为什么要参考这种数据?因为该数据统计为房地产行业巅峰期的GDP贡献值,而现在房地产行业热潮在消退,未来对经济贡献价值将开始减弱,那么这实际是对当地经济增速有一定影响的。然而在这方面,天津不仅领先于成渝汉宁杭,甚至还领先北上广,仅次于深圳。这也是城市实体经济健康度的一种很好证明。

城市公共预算收入,天津高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上深,遥遥领先于杭州、武汉、成都、南京。

建成区面积,天津在上述几城当中只小于省级规模的重庆,而领先于其他几市,虽然和北上广有较大差距,但却已经是佼佼者。

所以总体而言,天津的确没有其他几个城市这么突出的强项,但是发展最均衡的,天津毕竟是直辖市,综合实力底蕴以及资源配比优先级摆在这里,况且还是沿海城市。发展前景不会比其他几市差,而目前的基础条件又更一些。所以即便天津不是这些城市当中最优秀的,却可以看做最具备第五城特质的城市。


城市发展报告


个人分析第五城会在武汉和成都之间产生,2018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也是武汉第五,成都第六,这两个城市没有明显短板,科教文卫,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政治地位,商业,交通都很强 。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大城市,而且省会首位度也是最高的,像银川和西宁首位度高只能说明,宁夏和青海是苦寒之地,很难有发展城市的空间,所以成都占四川经济总量37.6%,武汉占湖北36.7%比较有说服力。西南大区机构在成都,华中大区的大多数机构在武汉,包括领事馆也是最多的。

1.图上分析得出两个城市差距很小。建成区差不多,GDP总量成都比武汉稍高,人均武汉比成都高很多,毕竟成都1600万人,武汉1100万人,综合实力确实差距不大。两个都是国家中心城市。下面细分几项比较,各自都有优势 。

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值,2016年武汉3708亿全国第二,成都2990亿全国第四。

3.医疗-成都的川大华西医院总得分85.55,全国第二。武汉的华中科大同济附属医院总得分37.86,全国第8。但是两者分值差距明显。

4. 教育-武汉7所985和211,成都4所 ,武汉科教综合实力明显强于成都,而且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排名更为靠前。

5.交通-武汉地处长江中游,中国地理经济中心,到北上广深成渝津宁杭这些发达城市,距离都在800到1100公里左右,水路空交通优势明显。而成都只有航空强于武汉,所以这一项武汉的通达性,交通出行多样性,物流成本都大大优于成都。顺丰机场落户武汉旁边的鄂州,也正是居于这些优势,武汉将是美国孟菲斯的翻版。中国未来的物流中心。

6.旅游-成都有都江堰世界遗产,青城山,大熊猫繁育基地,武侯祠,青羊宫等,周边还有四姑娘山,乐山大佛,峨眉山等世界遗产。而武汉有黄鹤楼 东湖 武汉江滩的旅游景点。不管从旅游知名度和丰富性,还有旅游收入,成都都明显强于武汉。还被评选为世界美食之都。

7. 国际化-领事馆成都18个,国际地区航线108条,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81家均是中西部第一。武汉领事馆5个,国际地区航线47条,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56家。从这一项看成都领先武汉不少。

8.汽车保有量-2017成都汽车保有量452万全国第二,武汉261万全国11位。从中可以看出成都人更喜欢消费,并且不限购汽车。汽车毕竟是消耗品,但是对经济的拉动的作用不言而喻,仅次于房地产。

9.资金总量-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资本实力,也侧面看出金融实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活跃度。这一项武汉资金总量85268亿,全国第六,成都78891亿全国第七。武汉以少500万的人口,资金总量领先成都说明对资金吸纳能力更强。

10.上市公司,成都76家,武汉77家,两者不分伯仲。

11.消费品零售总额-17年武汉6196亿,人均5.64万。成都6403亿,人均4万。说明武汉的个人消费能力高于成都,但是大宗商品成都比如汽车,领先武汉很多。第三产业比重两者也几乎一样,占53.3%。

12.地铁里程-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财力,建成区面积,交通便利度,也从侧面反映商业和地产所能增值的潜力。运营里程武汉288公里,成都191公里。规划加在建里程两者都达到1000公里以上。目前看武汉完胜,但是成都开通地铁比武汉晚了四年左右,建设地铁的进度已经达到一线城市的水平,当然武汉这几年也是基建狂魔,未来两者相差不会太大。

13.城市化水平-武汉早在1998年已经完成全部撤县设区,13区总人口1100万。而成都下辖11区,四县,5个县级市,一共20个行政区,其中11区常住人口870万。所以武汉已经是国家确立的第七个超大城市,而成都还是特大城市。这一项武汉明显领先成都。

综合分析两者确实是中国不折不扣第五城的有力竞争者,但是未来10年北上广深的地位依然稳固,其他城市只能缩小和四大一线城市的差距,所以都加油。







hold103758001


北上广深之后,谁是中国第五城?

第五城之争应该有哪些标准?

可持续竞争力指一个城市通过提升其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优势,更好、更持续地满足城市居民复杂而挑剔的社会福利的长期可持续的能力,从解释性的角度选取经济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包容、科技创新、全球联系、政府管理、人力资本潜力和基础设施8个指标

  1. 人口持续增长。

  2. GDP总量与质量。

  3. 全球产业链角色。

  4. 国内产业链角色。

  5. 可持续竞争力。

哪些城市有资格参与第五城之争?

  1. 重庆。

  2. 天津。

  3. 苏州。

  4. 成都。

  5. 武汉。

  6. 杭州。

  7. 南京。

  8. 青岛

  9. 无锡。

  10. 长沙。

谁是第五城?

  1. 重庆、天津是直辖市。

  2. 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长沙是省会城市。

  3. 苏州、青岛、无锡、杭州人均GDP高于其他城市。

  4. 重庆人口最多、人均GDP排名尤其靠后。

  5. 常住人口千万级别的苏州、青岛、杭州,人均GDP排名靠前。

以上基本情况,再对比第五城之争的相应标准,杭州明显优于其他城市。

杭州是全球知名城市,古城古都,文化底蕴浓厚。

拥有著名的阿里巴巴集团、网易公司等高科技企业,享誉全球。


言值爆表的荣哥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目前在我国,北上广深是大家公认的四个一线城市,但北上广深之后呢,下一个城市会是谁,现在还难有定论。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城市都是有力的竞争者,但想要获得大家一致认可的“第五城”,还没出现。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级市级别以上的城市就有300多个,而公认的一线城市只有四个,在小编看来,这是偏小的,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的城市跻身这一行列,但是谁最先晋级“第五城”?近年来又出现了所谓的“新一线城市”排名,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除了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外,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成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根据GaWC组织公布的2018年城市划分中,成都的排名也是紧随北上广深之后。

可见,综合国内国外两家研究机构的排名,成都都是紧随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近年来也入围了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科教、文化发达,也是国家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在全国有不俗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所以小编认为,成都确实有实力去竞争中国“第五城”并胜出。


锦绣中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认为苏州和杭州都有可能。

苏州是江苏大市,江苏得名由来,一是因为江宁(今南京,当时有江宁织造府),二就是因为苏州(当时有苏州织造府),可见其知名度之高。苏州排苏南都市群之首,也是有道理的,工业发达,经济繁荣,而且旅游业也很发达。“桂林山水甲天下,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的园林说在全国排第二,可没人敢排第一呀。另外,苏州太湖旅游开发非常好,虽没有无锡开发那么彻底,可架不住条件好啊,漫长的湖岸线,加上无锡没有象东,西洞庭山那么大的湖岛呀(其实两市湖游各有所长)。

杭州和苏州一样,也是江南名市,经济和旅游方面并不亚于苏州,杭州西湖和灵隐寺(传说道济活佛修行地),再加上和《白蛇传》相关影视剧的传播,更加有名。而且杭州还是浙江省省会城市,下届亚运会在此举办。所以杭州虽然在经济实力上稍逊,但综合实力乃一时瑜亮,难分伯仲。

所以,我认为两市都有可能。



南雷霆峰


这类假定京沪粤就是前四城的题目,很粗糙,很底下,水平更是很低!广深两个地级市就是前四城?天津作为中国第一大沿海超大直辖市,就要排在后面吗?

广深两个地级市就是单科gdp高一些,整个城市综合实力一直排在国家直辖市天津之后,而京沪的城市规模也是不如天津广阔的,发展前景,自然资源,政治地位等各方面,天津都是排在中国前三甲的,天津是实足地中国性价比第一城,广深两个地级市各方面都是排不上的,只是会抱着个媒体不停地吹!

目前广东广州的综合实力和重庆,青岛,南京,杭州,济南,西安,沈阳等地持平,只是gdp广州略高。而深镇完全是个中国湊数的媒体宣传品而已,可以说哪都不行,属于处处是短板的城市,如今已经被千年大计雄安取代了,应该自己知趣,尽早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第五城是哪里呢?总之,都是短板的gdp单一城深镇肯定不是,按综合实力排名,广东省深镇是十名开外的城市了,严格意义上讲深镇只能算个镇子或是个村子,上不了台面的地方。在中国珠三角有一席位的前提下,只有‘’中心城市‘’‘广州可以作为第五城出现,还是比较妥当的。

实际上大陆四大国家直辖市京津沪渝,五大中心城市京津沪渝粤A,是国家官方法定的定位是无疑的,非要站在某渔村的角度,胡乱炒作一番。

以首都北京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的“天上港”(天津上海香港)是全中国的基本格局,这个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天津作为京畿直辖市,上海作为普通直辖市,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代表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区域,而广深两个地级市级别太低,只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绿叶出现。总之,中国大陆的第五城是哪里呢?正常情况下是广东省广州市,注意这是不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因为台湾也有很多国际都市了……











TientsinPekigXiongan


回答

武汉是全国自然资源和发展基础最好的城市之一,虽然比沿海地区晚开放近二十年的时间,但从全国发展大局和发展态势来看,武汉完全有条件和能力发展得更快更好,更有作为,能成为全国五大城市之一。

一是依山傍水、湖光山色,长江、汉水穿城而过,水资源世界第一;它还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是最理想的宜居城市,人均寿命已达八十多岁。

二是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北方京冿冀经济区、南方粤港澳区,东部长三角经济区和西部成渝经济区等四大区域之间划一个十字,其交叉点在武汉;中部崛起是中国复兴大战略重点之一,国家已把武汉、郑州列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最好的见证。

三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水陆空交通输纽。在铁路方面:铁路是国家四大枢纽城市之一,客运流量国内最大,货运市场,武汉铁路编组站是我国两大编组站之一,每天在此编组货物达2万箱以上,它是内陆最繁忙编组站之一;在水运方面:长江和汉水在此交汇;近期国家发布长江流域和江江流域规划,武汉都是发展重点,武汉长江阳逻港已成为华中航运中心,铁水联运节点城市,一头通过长江联接海上丝绸之路;一头通过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联接陆上丝绸之路联接中政班列到达亚、欧各国;在航空方面,根据湖北省政府规划,2021年航空客流量达3500万人次,是华中最大机场,国际航班可直达世界五大洲;在公路上,多条国道在此交汇,为全国各地为南来北往、东进西出汽车提供优质服务;武汉将在不久将会成为,“人便于行达天下,货畅其流天地宽”最佳城市。

四是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老工业基地、科研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富。武汉虽然比沿海地区晚开放近二十年,但武汉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品质没有变。武汉在光电技术、造船技术、生物医药、高铁技术、桥梁工程、大型建筑、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钢铁材料、烟草食品、商贸物流等方面在全国名列前茅。

希望中央政府能尽快批准武汉长江新城新区,实行深圳和浦东对外开放政策;在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设立和引进上给予支持;批准长江科学城建设、武汉赛马比赛项目等等。我相信武汉市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和支持下,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一定能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武汉贡献。


金融老兵新生


我一直觉得北上广深他们有几个相同的地方,第一人口多,第二除北京外都处在沿海(北京是首都,他在哪里都耀眼不),第三都最先受益国内开放政策,第四除深圳外一直都是国内历史上排在最前的城市,而不光是现在才排在前面。其实历史上也是一样。这样一梳理大家会发现人口数量在城市起决定性作用,这里说的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因为只有留得住人的城市才是最有吸引力和最有活力的城市。其中四个城市中深圳是比较特殊的,他是改革开放的丰碑,新的历史一定也少不了他。

之前可以与广州一拼的城市有武汉,南京,成都,杭州。但因深圳的崛起同时与广州的融合直接把他们甩开了。这也是历史机遇,没法改变的事实。现在国家的政策重心是扶持中西部的发展,所以中国第五城我觉得一定是在中西部的城市诞生,成都的人口是1600多万,武汉是1100多万,南京是800多万,杭州900多万人,这几个城市也都是国内历史名城,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杭州对省外人口的吸引力最大,但杭州算上流动人口估计也只有1200万,要达到成都的1600万人口还是需要时间,同时西部发展会吸走部份之前外出的人,所以人口增涨不会那么快。其它几个城市各自面临的基本情况差不多,对吸引省外的人口都靠政策。所以这些城市主要还是靠吸引省内的人口,而省内人口最多的就是成都,所以几个城市间如果没有哪个更加突出,那么成都成为第五级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四川省的人口有8200多万,比武汉多了2000多万,江苏人口虽比四川只少200来万,但南京的吸引力还比不过苏州,所以最有可能成为第五级的是成都

再说成都和苏州,苏州的情况和杭州差不多,这样比下来,还是成都的可能性大,但中西部会不会出现一个像深圳哪样受益国家政策方针影响的城市呢,如果有重庆的机会最大,因为是直辖市,不足就是地势的影响,交通布局暂时还不完善。其次就是贵阳,主要是交通地位优势,到周边各省都近,如果企业把总部设在贵阳,对去到周边各省都方便,也为企业节约不少各方面的成本,不足就是水路交通不发达,城市名气不如其它城市,但深圳之前也是鱼村,所以需要时间来证明。

总的来说目前看成都机会最大,杭州其次。


来不及停留


如果不再以GDP论辈,也确实不要再把GDP多少来评价一座城的国际化现代化了,我觉得会是厦门。原因,人文素质好,至少高过北上广;包容性大,海纳百川;生活环境好,干净空气好,基础设施人文设施好,生活便利,在此基础上进行更舒适度美丽时尚的提升改造工程。城市管理较高,办事便利,人性化政策管理体制水平高。当然有缺点,也是下一步要伤筋动骨,大刀阔斧的地方,收入水平跟房价不相符,上学难看病贵养老问题等社会福利保障要加大工夫解决提升。让老百姓真正大幅度提升获得感。这样的城市发展理念目标才是应该所追求的,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换道超车,才能最惠及于人民,也最终才会被推崇,甚至成为中国世界城市发展的标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