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是靠什麼成為省會的?

追憶的八零後


濟南作為全國排名第三經濟大省的省會,必然有著青島、煙臺以及省內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價值。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治國理政、造福百姓的過程中,不會也不允許像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出現經濟影響政治的情況。省會城市,作為一個省的政治中心,固然要把政治地位放作為首要考慮因素。

所以,定義一個省會城市,政治地位必然比經濟實力更有說服力。青島和煙臺,是山東經濟排名靠前的城市,但是也僅僅是經濟實力靠前而已,在政治地位、軍事地位、人文素質、文化底蘊等其他各個方面,都是遠遠落後於省會濟南的。在官本位制度的大環境下,濟南的政治、人文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所以,青島佔了沿海地區開放程度高的優勢,僅僅得到了計劃單列市的稱號,煙臺由於經濟是萬年老二,而當地的治安問題頻頻發生,也就只能是一個普通的地級市,連副省級城市的指標也達不到。

另外,濟南的地理位置位於魯中地區,相比起沿海的青島和煙臺來說,距離海岸線更遠,所以,一旦太平洋地區發生戰爭,優先遭殃的必將是青島和煙臺,濟南由於地理位置優勢,會安全很多,更適合藏匿和安置軍事據點和國防工事。因此,在全國軍區改革之前,濟南軍區是全國七大軍區之一,就連常駐青島的北海艦隊,也在濟南軍區管轄之下。

綜上所述,濟南在山東省有著絕對優勢的政治地位,青島和煙臺無法與濟南相比。再加上濟南人的綜合素質在全國排名中名列前茅,形成了更加安定穩固得政治氣候,所以,濟南才會被定為是孔孟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全國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


我真的很行


我講一個例子。不一定全是,我是說概率。不要對號入座。我討厭槓精。

通過我這十幾年和青島,大連,瀋陽,鄭州,福州,廈門的客戶的交往我發現的問題。

我是濟南人。我去青島。我給青島人說,濟南不行,不如你們青島。青島人就接嘴說,是呀,你們濟南就是不如我們青島。青島人來濟南,我還是會說,濟南不如你們青島,青島人會說,確實不如我們青島。我去瀋陽。我也說這話,瀋陽人說。不行。我們瀋陽不如大連。濟南也比瀋陽強。大連人說,大連經濟還行。但是真打起仗來,瀋陽比大連強。濟南不如大連是真的。去福州,也說濟南比福州差遠了。福州人說,福州也就沒感覺出哪裡好,還是廈門好。濟南不錯,泉城吧,青島也不錯。經濟厲害。我去廈門,還是同樣的話,濟南不錯,山東人實在,青島還行吧,海水太髒,比我們廈門差遠了。

我出差如果太多地方,確實,省份越遠,濟南的影響力越小,很多南方人不知道濟南,但是知道青島,還有人認為山東省省會是青島,就和我媳婦一直認為河南省省會是洛陽一樣。青島在國際上比濟南強,我承認,大多數濟南人也承認。

但是,我去外地,我說濟南不如哪裡好,那是客氣話,基本的禮貌,大多數人,即便不知道濟南,也會哦哦哦,對,濟南不錯。很多青島人不是,直接接話說,對,你們濟南就是不如我們青島。我是濟南人不假,我出差在外,你說我家不好,和罵我有什麼區別。

舉這個例子說明什麼。說的是,其他省份,對誰是省會不算太介意,唯獨青島很多人都認為濟南經濟就是不如青島,所以就應該青島做省會。我和幾個青島朋友不能談省會的事,一說就吵架,現在我們都避開這個話題。我想如果我是青島人的話,我也會這麼想吧。可惜,我是濟南人。

國家是個大家庭,每個省就是一個小家庭,山東省十七地市就是十七個兄弟,就和家族爭族長一樣。青島兄弟們的意思呢,就是我有錢我就是老大。但是,一個家族裡誰做老大,可不是僅僅因為你有錢,要有人脈,有關係,能辦事,會辦事,還能辦好事的人才能做族長,為什麼一個家族裡面一般做族長的都是老人呢,不是因為他老,而是因為他最能壓住場子,有事都要去找他。

綜上所述,沒有貶低青島兄弟的意思青島確實經濟很厲害,這是事實。只是說,大度能容人,別整天省會呀省會的,能不能是省會,上面說了算。濟南畢竟已經幾千年的城市了,當省會都六百多年了,要說憋屈,青州人更憋屈,人家原來是省會的,濟南現在經濟拍老三了,可是政治這個改不了,上下通南北,左右通東西。戰略要衝的位置是改不了的。如果論經濟,北京能趕上上海嗎,按照青島的理論,上海才是首都。

所以,別爭來爭去,沒意思。再爭濟南也是省會,再掙,第一經濟城市也是青島。你安下心來賺錢,我安心追趕你的多好的事。再說,是不是省會,你我說了也不算,操那心幹嘛,現在自己安心過好日子才是王道。

都洗洗睡吧,明天還要上班呢。


哈嘍笨笨豬


濟南在山東的經濟排名已經下降到第三,屈居在青島、煙臺之後,但省會城市的確立並不只是看經濟數據而已。

在山東能滿足戰略安全、輻射能力、國內交通區位以及經濟地位這些綜合條件的,其實全省之內唯有濟南一城而已。

從地緣上來看,山東被泰沂山脈分割成了四大板塊,即膠東、魯西北、魯東南和魯西南,在明朝之前,山東地區的中心城市被定在青州(今日濰坊),這是因為當時青州作為魯西北跟膠東板塊的交接點,同時也對於魯西南和魯東南也具備輻射能力,是在幾何意義上山東最靠近中心的城市。

但隨著元代以來的倭寇之亂,過於近海的青州就不再適合作為一省省會,畢竟輕易被敵圍攻省城,對於一省防務過於被動,這也是坐落在泰沂山脈之間,揹帶黃河的濟南能夠在山東諸城之中崛起的原因。

因為山東在遭遇突襲的方向,只能是來自於海上之敵,而若想要進攻作為省會的濟南,除非來犯之敵先攻破沿海各城,然後還要逾越泰沂山脈的諸多天險,橫穿半個山東才能做到。

所以濟南作為省會,無疑極大的保障了山東的在省內機動上的靈活性。

同時山東雖然地處近魯西北,但俯瞰山東,濟南其實還是較為靠近山東幾何中心的,同時依靠黃河以及附屬河網,能夠將省樞與其他地方較為均衡的聯繫起來。

而在經濟方面,濟南雖然不是港口城市,但卻是全國鐵路幹道網的主要樞紐,如今經濟規模雖然只排全省第三位,但對於省會而言,並非需要冠絕一省才是最好的。

山東省內有三大四小一共七大港口,而山東正是憑藉省內的諸多良港,依靠東北亞和北中國的航線,才使得山東在北國諸省之中一枝獨秀,2018年在全國各省經濟體之中排名第三,整體規模達76469億人民幣,只屈居坐擁珠江經濟圈的廣東、坐擁長江經濟圈的江蘇一籌而已。

但七大良港雖然構成了山東如今的經濟地位,但同樣也決定了這個省會城市只能由深處內陸,而且均衡聯繫七大港口的濟南來做。
因為唯有濟南勢必不會跟海洋底色的諸港口城市產生衝突,反而會能持中公允的根據各城的優勢而予以分配省內資源,反觀如果由青島或者煙臺來作為省會城市的話,很大可能山東就會重蹈川鄂的覆轍——將省內貿易資源集約於一城或者附屬經濟區內,最終就可能形成一城獨大,而“全省皆輸”的局面。

所以說山東省如今經濟規模高居全國第三,濟南可以說是居功甚偉,這也是濟南穩坐山東省會的理由。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真實星球


濟南作為山東的省會,是歷史的必然。只是在近些年,濟南的GDP相繼被青島、煙臺超越,青島甚至已經成為了山東的經濟中心,城市地位大漲,所以才會產生“濟南憑什麼是山東省會”,“ 為何青島不是山東省會”之類的問題。

濟南的經濟地位被取代大約是近二十年內的事情,在之前的600多年裡,濟南一直都是山東絕對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技中心。而且,濟南的地理位置,使得濟南在山東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要地,擁有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區位優勢,濟南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在歷史上多次戰爭中曾成為戰略爭奪的重心。

明朝洪武九年,山東省治由青州移至濟南,濟南遂成為山東首府,是山東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及按察使司駐地,取代青州成為了山東的行政中心。而且,濟南南邊還有承擔著皇家封禪祭祀之用的泰山。京杭運河和泰山都常年需要政府經費來維持運行,而濟南的經濟對朝廷作用極大。

在很長的時間內,濟南既是商業中心也為政治支柱。在明清時期全國中心城市集中在江南一帶的情況下,只有濟南與北京保持了北方地區的城市榮耀。清末民初,天津、奉天(瀋陽)擠掉了杭州、福州,才得以與濟南並駕齊驅。1904年,濟南開埠。城市區域隨之擴大,工商各業有長足發展。1911年末,津浦鐵路黃河大橋建成通車,濟南成為南北交通樞紐,之後,津浦鐵路也延伸更名為京滬鐵路。

在新中國成立後,山東省委、省政府、政協、濟南軍區等重要的軍政機構均設駐於濟南,而當時山東境內並沒有任何可以與濟南比肩的城市,所以,濟南之所以成為山東省會,是順理成章的,不要割裂了歷史看這個問題。

因為答主的ID,總容易被解讀出一個“酸”字,歷史不需多言,而作為在濟南和青島都生活過的個體,對於濟南前些年的滯後,也的確怒其不爭。但值得肯定的是,濟南這三年多已大為改觀,而且正在改觀。


濟南時報


酸不酸的就不說了。從山東的歷史發展來說,青島和煙臺就從來沒有成為過政治中心,在濟南之前,山東地區的政治中心其實是在臨淄到青州一帶,對,就是那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作為齊國都的臨淄。

濟南成為省會,實際上是也不算久遠,比較公認的是1376年朱元璋將山東省會定為濟南,從此確立了濟南在山東地區政治中心的地位,在那之後沒多久的朱棣起兵,濟南曾經是建文帝阻擊朱棣的橋頭堡。

為什麼會選擇濟南?其實很簡單,地理因素佔據了絕對上風。都知道,自從五代十國尤其是兩宋之後,定都北方的朝代都面臨著老百姓吃不飽、要靠江南漕米接濟的窘境,尤其是朱棣遷都北京,明清兩代600年,北京始終是政治中心。那古代海運風險太大、陸地運輸成本太高,利用京杭大運河的漕運就成了帝國的生命線。

與我們所熟知的,德州、臨清、濟寧都因為運河而繁榮一樣,濟南的發展,跟漕運也息息相關。五代和北宋都城大都放在開封,柴榮下令疏浚汴水,溝通梁山泊與大運河,從此這段到漕運之道也就此打開,俗稱為五丈河,北宋時改名為廣濟河。 而濟南就位於北清河的邊上;金朝統治時期,又在濟南開鑿了小清河(北清河因此改名大清河),再加上附近不遠的濟水(後來被黃河奪道),濟南的交通樞紐地位就此不可動搖。再次加強了濟南的交通樞紐地位。

而從元朝開始,又開鑿了從山東到北京的大運河北段,不再經過河南,雖然不直接經過濟南,但距離濟南卻非常之近,而且濟南還有水系鏈接臨淄、青州和膠萊,比當時的山東地區政治中心青州要更靠近。尤其是伴隨著大運河,臺兒莊、聊城、濟寧、臨清、德州等地的崛起,運河沿岸成為山東最富庶的地區,山東經濟中心西移,進而帶動了政治中心的西移。

同時相比於德州或者濟寧,濟南的獨特地形,也是它成了北京與江南之間的重要樞紐,北邊是開闊的平原,那邊則是泰山山脈,對於政治中心一直在北京的元明清三朝,濟南成了應對南方局面變化的戰略樞紐:畢竟徐州太遠;河南則是過於平坦,濟南就成了最佳的戰略支點,南可以抑制南方來兵,東可以估計到淄青膠萊,西也可以與開封洛陽相呼應。自此,濟南成為山東省會已經是不二之選。

近代,隨著運河漕運的凋落,加上黃河奪道對山東省內水系的毀滅性打擊,反倒是海運逐漸興盛,膠萊尤其是煙威青島迅速崛起,但是首先,中國的傳統文化意識中有遠離大海的趨向,政治中心一向不大願意放在海邊,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廣州之外,諸省省會靠海的幾乎沒有,更別忘了,海邊是帝國主義列強打開中國國門的首選,清政府自然會避之不及。比如說上海開埠,但當時的上海縣好像是放到松江去了。所以青島和煙威始終就沒有進入過省會的候選系列之中。

19世紀末,鐵路興盛,尤其是津浦線(就是後來的京滬線)從濟南開過,濟南的地位從那會就再也沒有動搖過。

當然,進入如今的海洋經濟時代,尤其是跟青島、煙臺相比,濟南的GDP已經淪為第三,多少有點尷尬。但這可不代表青島和煙臺就比濟南更應該做省會。

濟南對山東腹地的影響力和交通優勢,都是青島所遠不及。更何況如今的青島貴為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已經完全沒必要再跟濟南來爭省會了,人家看到的是直轄,話說回來,你把高密壽光諸城海陽這些地方給青島,人家樂意,你真要給菏澤聊城那些貧困地帶給人家管,人家還不想要呢。

所以,沒必要為青島叫屈了,人家濟南還委屈呢,都說是省會,咋一點優惠也沒有啊,想要齊河,喊了多少年,省裡也不給啊……


搬不動的小強


忍不住叨叨幾句。

青島的發展,得益於海運和工業。也就是最近兩百年的事,時間再放得久,一點,回到農業時代,你就會發現青島的地理優勢完全沒有了

在工業時代,青島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中國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加上青島發達的海運,所以青島的工業非常發達,

但是當你工業升級,你生產的不帶是成噸成噸的貨物,而是一些核心的零部件,這時候最大的問題,就不是運輸而是人才,像是計算機,電影,電視劇製作,生物醫藥,材料科學,等等,目前國家比較重視的這些行業,更是幾乎沒有什麼貨物,所以在青島這些行業是非常不發達的

高鐵,極大的降低了人員流動的時間成本,所以你會發現,鄭州,武漢,成都,西安,這些地域中心,這幾年發展很快。

濟南,是有機會的,在未來的發展上也比青島有優勢。但是也僅僅是有機會,就像工業時代一樣,能夠發展的好的港口城市也就只有那麼幾個,相信內陸城市也不會有很多。

希望濟南是其中一個,不然山東真的就越來越落後了。

我並不是要表達青島不好,青島的優勢依然在。

懶得打字,語音輸入,多多包涵


醜八怪lu


從地理角度來說,山東被泰山山脈分成了三部分,魯西北 魯西南和膠東。濟南的歷史是很悠久的,但歷史上長期以來比濟南出名的城市有不少,比如淄博,春秋戰國時就是都城了。


山東現在的版圖大概是在明朝時固定的,而濟南在山東的地位也差不多就是那時候確立的,距今6 7百年是有了。當時中國最繁華的經濟命脈可不是什麼沿海地區,而是京杭運河,按這個邏輯,當時的兗州也就是今天的濟寧應該是最適合發展經濟的,但是兗州處在全省西南,無法輻射整個山東,這時候濟南就被推上了歷史前線。剛才說了泰山山脈是山東地理分劃的中心,而濟南的位置緊靠泰山北,魯西北魯西南都能輻射到,離膠東的距離也不是特別遠(那時候離青島的興起至少還有500年,根本沒人考慮這個漁村),明朝到了朱棣皇帝就定都北京了,設濟南府離著直隸近好辦事,也是當時的一個考慮。



到了清末,青島淪為殖民地,而濟南是全國罕見的在沒有被列強入侵的情況下主動要求開埠通商的城市,而且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所以濟南的經濟雖然比不上青島,但當時在經濟發展上也是有進取精神的,關鍵青島一直是殖民地,德國走了又被日本殖民,濟南在1937年全面抗戰之前一直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這在民族感情上是差距極大的。

同時在交通上,大家都知道石家莊,以前它真的只是個莊,就因為兩條鐵路交匯就慢慢發展成了省會,濟南在近代後也成為了膠濟線、津浦線好幾條鐵路交匯的樞紐,在鐵路交通上的重要性不比石家莊差,石家莊因為鐵路就能從村莊變省會,濟南本來就有底蘊有歷史地位有經濟基礎,怎麼就不能當省會了?一個省會起碼在交通上應該能輻射全省,青島的火車站雖然修的不錯,但位於鐵路的盡頭,再開就進大海了,這怎麼往外輻射?



退一步講,就算濟南讓出省會的位置,青島還真未必願意接,青島人的心氣很高,不屑於帶著土不拉幾的山東省玩,它追求的可不是省會地位,而是獨立直轄。在這裡我也給青島潑一盆涼水,你們民國時直轄是佔了被殖民的光,49年以後就不許成精了,剛建國時全國有12個直轄市,鞍山、撫順、本溪這些今天你都聽不到的城市都是直轄,可惜也沒有青島,今天的深圳比你強出8條街,寧波廈門大連蘇州都不比你差,也都沒直轄,還是別做夢了。


兵長171


一省省會,不是經濟中心,而是綜合中心。

經濟不用提,青島煙臺都在頭裡,當然,濟南也不是窮的墊底。

那這樣濟南就沒有競爭力了嗎?

非也。

中華民族在東夷建立統治時,首設齊魯,自那時起,濟南(古稱歷城)就是齊魯爭鬥,齊楚爭霸的要害部位,逐漸成長為軍事重鎮。秦朝時,在此設濟南郡,取濟水之南的意思。也是從這時起,濟南奠定了山東地區核心的地位。

還有,虞舜在歷城山上被啟用,濟南也因此在東夷地區有了不一樣的意義。現在濟南的歷山(有說法歷山即千佛山),歷下區,歷城區,舜耕路等,都與此有所關聯。

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濟南一直是默認的山東地區核心重鎮,到了新中國,自然而然也是省會。

下面說點個人觀點。

煙臺,在中國的知名度並不算高,棲霞蘋果萊陽梨,都沒怎麼讓人去聯想煙臺。魯花公司,很有名的中國企業,不說外地人,有多少山東人知道它是萊陽的呢?

青島,近代靠德國和日本得意發展成為城市,個人覺得,用一座靠侵略者建設的城市代表一個省,有失理智。況且,它還沒像上海一樣成長為“十里洋場”,難以忽視其經濟地位。

所以,濟南作為山東的省會,有什麼好質疑的呢?


御賜馬褲哪裡脫


許多人都扯多了。主題是濟南靠什麼成為省會的。在此,談點個人看法:

第一、當初成為省會,得問問當時的主政者。這應當是最靠譜的答案。就像深圳為何發展這麼快,因為領導人在那裡畫了一個圈。為何人人都去北京發展,因為那是首都。那麼誰定的首都,為何不定在十三古都的西安。所以,許多人扯了經濟、軍事、政治、歷史等中心,那都是後來的事情,不是省會確定之前的事情。

第二、得不到確切的理由,只能猜測。當初之所以成為省會,應當與軍事要塞、經貿等有關。後來成為省會後,自然成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儘管目前青島、煙臺比濟南發展超前,但省會也不會說搬就搬的。它的實際功能,其他城市還難以取代。當然,有一個更合適的省會出現,濟南退出省會地位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至於濟南與青島、煙臺之間的比學趕幫超,還是很有必要的。各個城市之間都有缺點和優點。從經濟意識來看,我個人看,山東的東部比西部強,南部比北部強。具體如何形成的,各市市民尤其是領導層需要反思。總起來說,儘管山東經濟全國排第三,但思想、思維、理念等,與南方還有很大的差距或還有很大的潛力。近幾年省領導決心滿滿,但結果拭目以待。


劉俊利


濟南成為省會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省會並不是說現在發現的好,就可以成為省會的。

首先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每個省會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省會要連接省內各個城市,在中心位置是很重要的,還有就是濟南不處於大的地震帶,受到災害可能性低。

其次就是歷史文化因素:濟南有著4000多年曆史,以原歷城縣為基礎的城市區也有2500多年曆史,山東快書,呂劇都是從濟南推廣出去的。

再有就是軍事要素:濟南兩面山丘,兩面河流,形成易守難攻的地勢。歷史上依靠河流修建護城河,城牆更加增強了濟南的軍事防禦能力,靖難之變,北伐戰爭,解放戰爭,無不提現濟南的軍事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