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苦心經營多年研製的米格29真的就這麼不堪一擊嗎?

感覺139342566


米格29參加的戰爭感覺都是被擊落,但卻一無所獲的命運,這款美蘇三代機的F4確實表現不如蘇聯吹噓的那麼好。作為蘇聯和美國的三代機對比,蘇27與F-15時宿命對手,而米格29與F-16自然也被拿來比較。這兩款戰機同時參加了大量的戰爭,但是必須承認,米格-29就是不如F-16,因為F16的優秀戰績在那裡擺著,而米格29的表現只能用糟糕來形容。

作為蘇聯三代機的高低搭配,米格-29最初設計來是給蘇聯的地面突擊集群提供空中掩護的,還有對己方的重要空域奪取制空權,因此蘇聯設計師們用減小1.5噸燃油為代價裝上了輔助進氣道,能在前線土跑道起飛,這樣短腿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按照蘇聯對米格29的定位來說,這款戰機是不輸給同期的F-16戰機!

米格29為什麼這麼菜?

後來F-16怎麼那麼牛,而米格29那麼菜呢?其實是有原因的:

第一 就是F16參加的空戰基本都有預警機、電子戰機等成套體系的空中支持,而米格29基本靠著孤軍奮鬥,事實證明孤軍只有被群毆的份;

第二 就是F-16這麼牛逼那是經過60多次的改進了,但是蘇聯解體後,米格29當然也有改進過,比如米格29SMT就把那個坑爹的輔助進氣道拆了,增加1.5噸燃油的米格29航程一下子就和陣風、大黃蜂比肩了,但是這樣的改進速度完全不能與F-16相提並論,畢竟改進是需要金錢的支持了。

第三 得不承認米格29早期版本雷達性能極差,戰場感知能力差得驚人,蘇聯壓根就沒有打算讓米格29去獨當一面,蘇聯對自己的體系空情空情能力相當自信(從海灣戰爭來看,蘇聯就成為了自認為空情情報很牛的代表了),像米格29這種機場保衛者只要聽從指揮就行,單獨行動就沒在考慮範圍內,個人覺得這是米格29崩盤的最大原因!

這是一款蘇聯自己量身打造的一款三代戰機,只適合蘇聯自己使用!拿去賣給自己的華約盟友們,可以在蘇聯提供空情情報下戰鬥沒問題,但是蘇聯解體就坑死了這些國家了;而蘇聯/俄羅斯更是拿去賣箇中東、非洲那些不弄清楚的國家,就更是坑爹了!差點坑到我們頭上來了!

米格29的機動能力

不得不說俄羅斯的發動機還是比美國的差一些的,米格29採用2臺中推RD33發動機,這其實是增加了這種抵擋戰機的成本的,在機動性上比F-16略好,主要體現在高空高速性能明顯優於F-16,1.2~1.5馬赫速度以下來說,其實和F-16機動能力差不多,甚至還略差,而戰鬥機戰鬥速度主要在高亞音速,這個性價比就真的比較坑爹了,2臺中推價格貴比少,性能卻並不怎麼高!

F-16為啥在推重比低一些,翼載荷也不低的情況下能有很好的機動性?因為F-16的設計定位更準確,因此從定位上蘇聯的米格29就明顯不如F-16,這也是為什麼F-16在國際上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三代機之間的空戰速度一般不會超過1.5馬赫,相比之下,跨音速段高亞音速段的性能優勢重要的多。米格20採用雙發中推確實在推重比上比F16有一些優勢,但是常見的空戰速度下兩者差不多。

在加上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經濟崩潰得一塌糊塗,甚至連飯都吃不飽了,這時候哪裡有時間再來改造升級米格29,直到現在俄羅斯買艦載機米格29K那都得多虧印度需要,否則俄羅斯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目前俄羅斯終於有點錢了,對米格29進行大改,推出的米格35戰機應該是一款終極版的米格29,這款戰機應該可以和F-16扳扳手腕了!


狼煙火燎


米格29在設計階段還是不錯的,但是後來時運不濟被同時代出生的蘇27比下去了,俄羅斯大規模列裝重型雙發蘇27系列,米格29逐漸被冷落。

1999年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的空戰中,米格29在蘇27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埃空軍取得了擊落四架米格29而自身無一傷亡的戰績,也讓米格29的名聲大受損害。

其實也怨不得米格29差,在前蘇聯研發第三代戰鬥機的時候,蘇27是屬於重型先進前線戰鬥機LPFI,而米格29是輕型先進前線戰鬥機TPFI,輕型戰鬥機無論是航程、作戰半徑、掛載火力、航電設備、機動性能都差了重型戰鬥機一個檔次,在定位上米格29就不如蘇27,倒不是說它多差,而是定位導致的。


那麼米格29真的很差勁嗎?也並不是這樣,米格29的機身和機翼形成的圓滑過度邊條這種翼身一體的設計是三代機裡最優秀的,提供的升力佔據總升力的40%,雙垂尾又給米格29帶來不錯的穩定性。動力方面,米格29採用兩臺RD33中推發動機,最大航速也能達到2.25馬赫,還算中規中矩。但早期的米格29沒有多元化武器配置能力、機內空間小、航程短、航電設備不如重型戰鬥機,在海灣戰爭、北約轟炸南聯盟、埃厄戰爭中戰績都很慘,確實在一時之間被嘲諷的體無完膚。

但隨著時代發展,米格29也得到了幾次大的改進。系列發展型號米格29SMT帶上副油箱之後最大航程可達3500公里,艦載機版米格29K航程甚至超過了“海側衛”蘇33,尤其是集米高揚公司所有先進技術於一體的衍生型號米格35,已經可以和西方三代戰機完全看齊,也算是揚眉吐氣了。


西涼宣撫使


米格29這個飛機是真的不堪一擊,這個飛機除了能飛,好像沒有什麼其他優點了。作為輕型戰機,確裝了二臺中推動力,蘇聯的電子技術落後是公認的,作為前線炮灰的米格飛機就更坑了。實際上,米格29氣動設計是不錯的,不過除了氣動,其他都是垃圾了。雙發成本高,油耗高,推力沒有大很多,得不償失。這個設計加上坑人的輔助進氣道,航程只有二千千米,跟我們的殲七一千九百千米有的比。而且八十年代的米格29飛機還用的機械操控,蘇27為啥好賣,人家怎麼也有模擬電控啊!帶彈有四點五噸,可是你一個飛不遠又看不遠的飛機(雷達差,眼神不好),帶那麼多彈藥打鬼呢?當然,用米格飛機的國家大都沒有預警機和電子戰機也是原因,現代空軍是靠體系打的。還好,我國沒有被他坑到。說點題外話,米格設計局從米格21以後,好像就開始了走上了作死的不歸路,米格23有個好動力,R29發動機,十二噸推力,122千牛,雖然油耗高,不過那是七十年代啊,可是米高楊給裝了個變後翼,那傢伙有什麼意思?高速後略,低速前伸,可以省油,問題是這鬼玩意重一噸,一噸,天哪!我懷疑不裝更省油。至於增加機動力,你想多了,那時還沒有電控。他的變後翼只有三個檔位,高速中速和低速。起落架更奇葩,居然是上翻的,那個粗啊,艦載機都沒有那麼粗。這個米格23最後改成了米格27,做戰轟用。可見無奈了。米格29初期型號作戰半徑只有三百多公里,你是要起飛攔截炸彈麼?




kaeo


米格-29(俄語:Микоян МиГ-29)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是“支點”(Fulcrum)。是前蘇聯米格飛機設計局於1970年代設計的雙發高性能輕型制空戰鬥機,與同時期蘇霍伊設計局開發的重型戰鬥機蘇-27形成高低搭配。當時蘇軍利用米格29+蘇-27的組合,對抗美軍同期先進戰機:F-16+F-15。

米格-29和蘇-27在外形上十分相似,但是大小上區別明顯。米格-29機長17.32米,蘇-27機長21.5米.在長寬上對比更加明顯。蘇-27龐大的機身相比米-29來說能裝下更多的設備、燃油、武器。在作戰使用上,蘇-27負責國土防空和制空權的奪取,而米格-29則負責前線防空掩護己方轟炸機和攔截敵方飛行器,其較小的機身導致航程近和滯空時間短,因機身狹小無法安裝高性能雷達,且只有有限的對地攻擊能力。

由於米格-29的航程短,俄羅斯空軍還有幾句關於米格-29的俏皮話什麼:“沒有一架米格-29能飛過伏爾加河”,“米格-29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機場圍牆保衛者”而且米格-29在伊拉克,南聯盟,非洲之角空戰中多次被北約和蘇-27擊落過。這其實並不代表米格-29的性能不好,這些國家並未建設蘇軍一整套的空地指揮體系,單槍匹馬的米格-29得不到地面指揮和引導時,僅僅依靠自身的薄弱的搜索雷達和不多的燃油就與整個北約空軍作戰,這是不公平的也不可能勝利的。

在兩德統一後,北約空軍馬上用前東德的米格-29和受到蘇聯訓練的前東德飛行員進行高強度戰術對抗,從各方面評估米格-29的技術性能和戰術潛力。米格-29的機動性、大離軸近程空空導彈、頭盔瞄準具和紅外光電探測系統的組合屢屢教育北約F-16什麼叫格鬥。面對成體系的蘇聯裝備,米格-29的單一性能並非最好的,但是一旦和整個體系一起就是足以令半個地球顫抖的強大武器。


烽火觀察


真的不堪一擊,現在和平是主流,落後慢慢追趕就是了,不要那麼玻璃心。從60年代開始,蘇聯飛機開始被美國拉開距離,典型的就是F4鬼怪,蘇聯直到80年代米格29面世機動性才超過美國上一代產品,但是電子技術差遠了,發動機其實超過的也不多,因為美國懶得改進鬼怪了,那時候美國F14 15 16 18滿天飛,並且北約國家都大面積裝備了,並且可以再預警機的指引下編隊作戰,這方面蘇聯又落後了不少,其實蘇聯出口出去的米格29的被擊落案例,都是單機對抗對方的預警機編隊。只有一次是29單機被擊落,99年前後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蘇27擊落了米格29,是單挑。蘇聯的蘇27比29要先進些,但是89年才通過定型,雷達設備其實也不穩定,這時候美國的三代理都飛了快20年了,中國92年引進的蘇27是早期型號,性能其實也不穩定,當時是為了應急,前幾天有新聞這批飛機陸續壽命到期也是個問題,蘇聯飛機機體壽命短,維護貴,折算下來美國飛機更便宜些。美國飛機的不光在技術上先進,在設計標準指標上也引領了時代,包括我國在內現在各國的飛機設計儘量往美國標準上靠。比如,F22的發動機可維護性用一句玩笑話來說是一把工具從頭修到尾。


聰明的白痴let


錯!米格29是前線作戰飛機,這種戰機的性能還是不錯的。米格29的設計目的是在蘇聯裝甲部隊在向西歐推進的時候能夠在戰場上空跟歐洲的幾大主流戰機(f16/f15/颱風/陣風等戰機)爭奪制空權為地面部隊護航。由於得益於蘇聯強大的航空發動機技術以及米格29優越的氣動技術,米格戰機不論從近戰格鬥能力還是超視距空戰能力都是一流的,對抗北約戰機還是不會落下風的。

其次,由於設計的目的是前線戰鬥機,這種戰機對機場的要求很低,能夠實現在前線的簡易機場起飛。這使得米格29十分耐操,能夠適應惡劣環境,維滬簡單,保養便宜,這是蘇聯設計來在當戰時主力機的機種,肯定不會差了。

再者,由於前線戰機需要有一定的對攻擊能力,米格29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是一流水準。這也是後來米格29被俄羅斯搬上航空母艦的主因。

米格29唯一的缺點就是腿短,這是所有輕型戰機的劣勢所在。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但是俄羅斯戰機品種那麼多,完全可以根據作戰任務搭配不同的機種來使用。從某種意義上看,米格29是一款相當成功的戰機。


優己


說米格-29好的人,都有一個默認的前提:米格戰鬥機是格鬥性能戰鬥機。米格23格鬥性能差,還能找到變後掠技術差來開脫。到了米格29這裡,本來有很高的期望值,突然發現事實並非如想象的那樣。再加上蘇-27的對比,這種反差加落差讓米格迷們不願意接受。找出各種理由為其開脫。

其實米格29是米格傳統設計思路走入死衚衕的結果。

米格戰鬥機主要是輕型戰鬥機,就應當老老實實的做一架輕型戰鬥機。但是又想和蘇-27爭奪主力戰鬥機的地位。如果像F-16那樣做一架單發戰鬥機,還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採用的氣動佈局更適合採用雙發佈局。發動機推力比F16多60%,在材料工藝落後的情況下,機體重量比艦載機F18都重,比YF-17更別說了。所以為了降低空戰重量就減少機內燃油。同樣的機體外形,米格29的幾內燃油連蘇27的一半都不如。

如果米格29採用熟悉的單發佈局,發動機就能減少500公斤。空重應該可以和YF-17接近。航程接近F-16。性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

所以米格29的問題是設計問題。過重的機體結構導致性能普遍下降。這就是採用新技術的風險。可是米格人至今還在對米格29修修補補,不能從跟不上解決問題。


天明遙遙山海關


米格29輕型戰鬥機受制於機體空間特別是前蘇聯相對於美歐西方較為落後的航電系統,以及體系作戰的不對稱劣勢,導致了在一系列空戰中落於下風,但這無損米格29優異的氣動性能和前蘇聯空優戰鬥機的先進設計理念,發展到今天,米格29的最新升級版“超級支點”米格35戰鬥機已經成為一款高性能多用途中型戰鬥機,機體放大,燃油航程增加,9個外掛點,滿載7噸武器飛行2600公里,掛副油箱航程超過3500公里。可以執行各類空-空,空—地作戰任務。米格35戰鬥機綜合作戰性能可以進入當今世界中輕型戰鬥機前五名,這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排名,祝福米格。


春光明媚666888


要說明米格29的問題先要說蘇聯的體系與格局,蘇聯是把工業劃分為不同的部委分工明確,在飛機氣動佈局上都是由中央流體力學中心來研發故同期的蘇機都有相似的外型,如米格21與蘇9,米格29與蘇27也是這樣但蘇霍依的都較大些,設備也就複雜些,放在後方永備機場來要地防空,米格的東西放在前線野戰機場故要求很高的起降能力,是伴隨主力裝甲集群來逐步推進的(提供防空支援,蘇聯的前線航空兵主要是保護自己的裝甲集群免遭敵空中打擊,而對地主要是用來打擊敵集結點,重要的火力打擊有大量的炮兵和戰術導彈,故普遍載彈量都不大,航程也不遠,還設備簡單,是被當作消耗品來用的)而蘇聯的航空發動機也是由幾大工廠來分別負責的,這一方面戰時不會被 一鍋端 平時也能平衡各部門利益,可這樣蘇27與米格29就不可能用同樣的AL31了!這也決定了米格機不會是F16那樣的單發,再加上只能用27的外型,只能是雙中推,這進一步加巨了油耗,影響航程,蘇聯的易耗品思想進一步使得產品粗糙,沒把精心設計的佈局發揮出來,(29都沒有全部數控系統只是局部模擬系統)而通過美國人對米格29與F16的對比演練得出米格29只在0.6M以下才在機動上有優勢(29與F16純狗鬥也不是傳說中的必殺),頭盔瞄準具也由於座艙設計問題(視野小)而大受限,總之29是為蘇聯的大規模全面戰爭準備的,並不適用於現代的 戰鬥機 概念下的空中力量,加上使用國也沒有蘇聯的管控系統,及數量優勢,所以完敗於有強大體系支持的F16,這跟當初米格21在中東被鬼怪虐一樣的道理……


然父大昭


是的。自從米格29誕生那天起。米格29就沒有創造出光輝業績出來。無論是在南聯盟上空,還是在海灣戰爭中。米格29確實不堪一擊。它的雷達探測系統和火控系統全部屬於落後時代的作品。這是經過真正的戰爭檢驗的一款戰鬥機。它確實好看不好用。承認事實也是尊重科學。米格29和現代第三代和第四代,第五代戰鬥機距離相差太大了。註定米格29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