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寒假班

『 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假期 』

我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寒假班


又到一年寒假时,对于不少孩子来说:假期已经变成了“第三学期”;对于家长而言,寒假的到来,却意味着又一轮补习班“烧钱”的开始。

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二课堂”: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段期间主要是以各类兴趣班为主;

小学高年级段和初高中阶段以文化课辅导班为主。

就算是孩子没有开始上幼儿园,各类“早教班”收费也是动辄过万。

我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寒假班

零零碎碎算下来,几乎都是“三万起步,上不封顶”——家长坦言。

1

“没什么喜欢不喜欢,反正大家都在上啊!”

在拿到了一份全“A”的期末考试情况单的第二天,5年级的芃芃就迎来了妈妈给她准备的“寒假大礼包”:

奥数、小提琴、舞蹈、主持人、英语辅导班以及为期一周的全封闭式综合提高班。


我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寒假班


原本芃芃没有报名小提琴,对于小提琴表现出的兴致也一般,但是有一次六一汇演看到好朋友的小提琴表演后,芃芃回家主动要求要学习小提琴。

虽然学琴、买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但是芃芃妈妈还是第一时间就带着孩子报名。

“孩子好不容易想学,先报名试试,万一呢?”


我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寒假班


因此,还购买了一把价值5000多元的专业小提琴,理由是“不能练坏了孩子的耳朵”,从而开启了芃芃的练琴生涯。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对于孩子的天分的挖掘,都是“宁可错报,不能耽搁”,生怕孩子会因此落后一步。

2

国内最大的家长社区家长帮发布的《2016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显示38.6%的家庭每年家庭教育产品支出大于6000元

其中一线城市的家庭平均月教育产品支出大于1000元的比例为32.8%;

新浪教育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中国家庭非常舍得在教育上花钱。


我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寒假班

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接近9成孩子上过辅导班。

在大家纷纷晒支付宝账单的时候,在家长圈子里纷纷晒起来了本年度的“教育账单”。

动辄一万两万,高达三十万的都有,而不约而同的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孩子的以后”


我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寒假班

子女教育,可以说是集刚需、高频、消费、投资等特点于一身,从家长那里捞走了大把大把的RMB。

那么,咱们家长的教育支出,花在了哪里,为什么花,这些钱花得值得吗?


3

从来不上补习班学习还能很好的孩子也有,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没这个天分。

豆豆对这句话十分认同。

作为家长,我不得不承认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缺失,但是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态与孩子的爱好问题,不要因为别的孩子去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学。


我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寒假班


最近找我咨询寒假班的家长有很多,我希望做父母的给孩子报班时,是真正了解到孩子在哪方面有缺失,而不是孩子在家太无聊,还不如报个课外班。

其次,孩子很喜欢并为之努力的技能,家长一定要支持。孩子有这方面的天分实属不易。坚持才是做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教育。

最后,花钱可以,但是一定要择优选择。事实上,教育类app是今年各方讨论的焦点之一。

今年以来,教育类APP频繁爆出内藏游戏、泄露学生隐私、提供性暗示内容、抄答案“帮凶”等负面消息。因此豆豆不推荐小学以前的孩子在手机上使用辅导。

考不考第一

孩子都会长大

考不考第一

孩子都是唯一

与其争别人眼中的第一

不如经营好自己的唯一

我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寒假班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