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75屆威尼斯電影節今日開幕,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中歷史最悠久的影壇盛會可以說魅力依舊。在紅毯環節也是一如既往的群星璀璨。瑞恩·高斯林帥到沒朋友,一出場就引來了迷妹的尖叫。而張艾嘉,陶虹,明道這些中國面孔的出場,也成為了紅毯上的一抹亮色。特別張艾嘉作為是本屆電影節的評委,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說起張艾嘉,她是演員也是歌手,是導演還是編劇,製片人。早在1992年,她就是柏林電影節的評委了,而且也是首位擔任“三大電影節”評委的華人女評委。另外,今年六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在官網公佈了2018奧斯卡評委獲邀名單,張艾嘉也赫然在列,那麼國際電影節為何都對張艾嘉情有獨鍾呢?且聽很哥解密:

首先,國際電影節評委身份是一份榮譽,更是對張艾嘉實力的認可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我們知道,從2013年起張艾嘉連續5年擔任金馬獎主席,可見她在影壇的地位和實力。另外2004年她執導的影片《20 30 40》也曾提名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而且她還是是金馬金像影后,在今年3月還獲得了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終身成就獎 。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可以說19歲就進入影視圈的張艾嘉是一個傳奇,與她同時代的影星諸如林青霞、葉文倩這撥人大多數都已退出了熒屏,日漸消失在觀眾視線裡,而張艾嘉卻依然在自己喜歡的電影領域不斷的耕耘著。作為演員,她和李安,杜琪峰,姜文等都有過合作,作為導演她也捧紅了許多明星,所以張艾嘉做評委能力毋容置疑。

其次,國際電影節越來越注重中國元素,而張艾嘉在中國電影市場的影響力也是毫無疑問的。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如今的電影節,除了影片評比、展映外,電影的交易也是特別重要的一環。而中國電影市場現在是越來越大。而在評委中增設華人,顯然能夠藉助華人電影人的審美提升中國影迷對入選影片的認知,這更有助於電影被中國的片商買走。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而張艾嘉在中國影迷的心中還是非常吸影響力的,這種影響力其實不侷限與港臺,隨著如今兩岸三地交流的深入,內地的影迷也都非常喜歡看張艾嘉的作品,應該特別指出的是張艾嘉這些年輾轉於港臺與內地,和內地的許多電影人的合作對電影產業的發展也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另外,國際電影節近些年對女性和情感類題材電影關注度很高,而張艾嘉無疑是這方面的代表‍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她的電影很哥印象最深的就是《阿郎的故事》了,影片張艾嘉和周潤發扮演了一對久別重逢的情侶,這對當時默契的影壇CP也一度成為影迷追捧的偶像,電影中,羅大佑的《戀曲1990》和《你的樣子》催人淚下,那動人的旋律直到如今會在我們的記憶中迴響。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最愛》也堪稱女性題材電影中的佳作,影片中處理了一個非常時髦的話題:愛上了閨蜜的男朋友。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中年版的《七月與安生》,少了七月與安生的青春、衝動,多了幾分剋制、內斂。讓人看完以後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當然,說起張艾嘉的情感電影,《相親相愛》不能不提,和她以前的片子一樣,一如既往地處理著生活和愛。與以往不同地是,《相親相愛》野心更大,心思更細,不再限於同時代的愛情糾葛,而是涵蓋了三代人關於愛的不同理解。影片波瀾不驚,娓娓道來,卻讓人領略了什麼才是生活的至深之愛,至淡至常。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可以說,有閱歷,有影響力的張艾嘉做評委完全可以勝任,如今的她雖然已經64歲了,但我們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看到她風采依舊,夏宇為她寫過一首詩:“把你的影子撒點鹽 / 醃起來 / 風乾 / 老的時候 / 下酒”。意思就是說歲月不敗美人,而是讓她更加的精彩,愈久彌新。難怪小S忍不住都這樣讚美張艾嘉:“她就是我們都想活成的那種人”!那就讓我們祝福張艾嘉,期待她為我們奉獻更多的優秀作品吧!

張艾嘉以評委身份亮相威尼斯紅毯,為何國際電影節都對她情有獨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