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學校這一決定,可能會讓90多名特殊孩子的人生髮生轉變!


6年前,學校這一決定,可能會讓90多名特殊孩子的人生髮生轉變!

“下面,我們將有請北京市健翔學校(原海淀培智學校)的HAPPY管樂俱樂部為我們帶來很不一樣的管樂表演《歌聲與微笑》……”

2018年9月,由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主辦的融合人物頒獎典禮上,30多位心智障礙少年共同呈現的管樂表演,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大米和小米”按捺不住好奇,採訪了樂團的老師和數位家長,揭開了一個超大陣容的特殊樂隊的神秘面紗——


1


90位管樂隊成員

七八成是自閉症孩子

潔墨,今年15歲,在海培學校上初三。6年前,從小被診斷為發育遲緩的他與海培學校大多數孩子一樣,每天除了基本的文化知識,並沒有太多學習的內容,學校外的各類興趣班也極少對特殊孩子開放。

“特殊學校的孩子們應該有更多的發展機會!”這是教潔墨音樂的白老師多年來的心願。2013年3月,學校終於通過了她“成立一個特殊孩子管樂團”的倡議,由5個聲部構成的 HAPPY管樂團正式成立,並開始在學校範圍內招募管樂隊成員。

當時10歲的潔墨被老師“選中”成為了第一批樂團成員,與他一同加入還有昆全(今年17歲,自閉症)、佑珩(今年18歲,自閉症)等20多名海培學校在校生。

“最初讓潔墨進樂團,我心裡是沒有把握的,因為他從沒有接觸過樂器,不知道他能不能吹,能吹到什麼程度?我估計很多家長都和我一樣,抱著試一試的態度……”

潔墨爸爸和家長們心懷猶豫,但學校卻認認真真地做了起來,專門聘請了5位專業的音樂老師,分別教授長笛、黑管、薩克斯、大號、小號、圓號、打擊樂器等。

這20多個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有模有樣地學起來。9個月後,在學校的迎新晚會上,HAPPY管樂隊貢獻了他們的第一次表演。負責教黑管和薩克斯管的樊老師至今還深深記得樂曲響起那一刻的心情:

“我們老師當時都非常激動,這次演出意義太重大了,這樣的樂團可能在全國也就那麼一支,而且孩子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不出大差錯地完成了兩首曲子,實在是很棒了!”

演出的順利完成振奮了樂隊的每一位家長,也吸引著更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參與進來。截止目前,HAPPY管樂團的成員已經發展到90多名,涵蓋了自閉症、發育遲緩、唐氏綜合徵、腦癱等多種障礙,其中自閉症孩子佔了七八成。

孩子的年齡集中在9—20歲,大多數在17、18歲左右。


6年前,學校這一決定,可能會讓90多名特殊孩子的人生髮生轉變!

演出中的孩子們


2


一年時間

零基礎的特殊孩子從開始學習到上臺合奏

讓幾十個程度、能力不一的孩子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出,絕非易事,但管樂團的5位老師一教就是6年。

被學校邀請時,接觸過自閉症孩子的樊老師,沒有太多的猶豫便接受了這一“重任”,因為他很想知道音樂可以帶給這些孩子什麼。

來之前,老師們做足了教學上、情緒上的種種準備,但他們開始教的時候卻發現實際情況要艱難地多:

✔ 大部分孩子進樂隊前都沒有接觸過樂器,一切都要從零教起;

✔ 每個孩子的特點都不一樣,無法以點帶面地教;

✔ 許多孩子的語言能力、專注力較差,單純的語言教學他們很難理解;

✔ 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成效。

針對孩子們的情況,老師在教學上使出了“渾身解數”,首先根據孩子的嘴型、手勢,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樂器,比如潔墨的是次中音號,昆全的是薩克斯管,佑珩的是圓號……其次,充分發揮應變能力,這個方法行不通就換另一個方法,語言聽不懂,就加肢體動作,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教。

在老師們堅持不懈的教導下,成效漸漸顯現,好學的樂器孩子花上半年的時間基本上就可以掌握一兩首曲子,從樂隊合奏到能上臺演出,大概再需要半年的時間。

隨著樂團隊員的增加,學校開始將孩子們分為新生組和表演組,剛來的孩子進入新生組,已經具備一定演奏能力的進入表演組,每個組每星期都有一個半小時的上課時間。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演奏之後,先各聲部合奏,然後再整個樂隊合奏。

現在的90多個孩子中,約有半數具備合奏能力,另有10多個孩子具有獨奏能力。每次演出,凡是有合奏能力的孩子都可以上臺,所以我們經常看到HAPPY樂隊的演出隊伍都多達40、50人。

為了讓新生組的孩子有表現的機會,一些小型的和學校內部的演出也會讓他們參與,比如新生組的承澳(今年14歲,自閉症)就已經上臺表演過兩次了。


6年前,學校這一決定,可能會讓90多名特殊孩子的人生髮生轉變!

樂團的孩子在北京融愛融樂的年會上演出


3


免費學習、公益演出

他們打造了自己的模式


孩子們從第一次上臺表演,到今天,已經歷經了大大小小上百場演出,平均每個月都有一次演出活動,演奏曲目也達十幾首。

演出形式有時是整個樂隊的大合奏,有時是各個聲部的合奏,有時甚至是孩子的獨奏。當初覺得潔墨在樂團能濫竽充數就很好的潔墨爸爸,看見潔墨上臺獨奏時,差點激動地流淚:“他那天完整地吹奏了一個兩三分鐘的曲子,雖說中間有兩個小節出現了錯誤,但他竟然發覺了,還立馬從頭再吹了一遍。”

為了讓畢了業的孩子也能繼續在樂團學習、演出,學校和家長們商議之後,在2017年專門成立了一個HAPPY管樂俱樂部,把樂隊裡有演奏能力的孩子都組織起來,無論他是否畢業。

HAPPY管樂俱樂部的性質是一個由家長和孩子共同組成的公益組織,由家長管理,潔墨爸爸是俱樂部的負責人。一般學校間的演出會以管樂團的名義,對外的活動一般是以俱樂部的名義。

孩子們的演出機會大多數是俱樂部的家長或者學校聯絡的,有時候是學校的晚會,有時候是普校的融合活動,有時候是公司或者養老院的義演。

無論是否畢業的孩子,在學校樂團的學習都不收取費用,方便攜帶的樂器是孩子自己買,大的樂器由學校提供,學校還每年組織1-2次國內或國外的出訪學習。這些演出都是公益性質和交流性質的。


6年前,學校這一決定,可能會讓90多名特殊孩子的人生髮生轉變!

孩子們赴日本出訪學習


4

6年來

改變每一天都在發生


HAPPY管樂團已走過6年,雖然他們的演奏水平可能只相當於普校常規樂隊4/5年級的學生,但於孩子、家長、老師來說,改變每一天都在發生。

昆全爸爸告訴我們昆全吹了薩克斯之後,之前吐字不清的他,現在說話清晰了許多。而且不僅是昆全,幾乎所有加入了樂隊的孩子,在眼神關注,社會適應這一塊都有很大進步。

“我們家承澳是那種專注力不好,能力較弱的孩子,老師教的也很費勁,在樂隊學習了兩三年,雖然還在新生班,但是他有了很大的進步,以前總是坐不住,現在可以堅持坐上半小時,以前連123都很難學會,現在不僅吹出了曲子,還開口說話了……”說起加入樂團以來承澳的變化,媽媽至今難掩激動。

一直陪伴在孩子們身邊的樊老師,也已經完全融入了孩子們中間:“孩子們已經充分接受、信任我,我也完全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

從剛接觸到現在,我從他們的眼神中逐漸看到了自信,也看到了音樂帶給他們的歡樂,他們不斷帶給我驚喜與感動,也在漸漸地改變著我,我愛人都說我現在更加包容,心態更加平和了,對待自己的孩子也更有了耐心。

同時,在與家長們的相處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養育特殊孩子的心酸與艱辛,也更能體會孩子們的不易。”

孩子們的自信也帶來了家長的自信,佑珩媽媽就感慨道:“小時候我非常害怕帶孩子出去,害怕面對各種異樣的眼光,但是現在孩子不管去哪,我都不擔心了,因為我已經不介意了。”

孩子有了自己可以做的事,也解放了很多家長,有一位媽媽就說:“孩子在家練薩克斯的這段時間,成了我打理家務,做自己一些事情的黃金時間。”


6年前,學校這一決定,可能會讓90多名特殊孩子的人生髮生轉變!

孩子們在養老院演出


5


學會樂器不是最終目的,

融入社會才是


去年12月,俱樂部的孩子去養老院做了一次慰問演出,這是孩子們第一次以志願者的身份去關愛別人。

當時,潔墨爸爸第一次讓所有參演的孩子在表演前先做自我介紹,並向老人們展示一下各自的樂器。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讓潔墨爸爸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以往的表演,他們都被當做一個群體對待,報幕後排著隊上場,吹完排著隊下去,觀眾們都不知道哪個聲音屬於他。但這個簡短的介紹環節,讓孩子們有了各自的表現機會,我發現他們特別興奮,有的孩子甚至在臺上又唱又跳。他們得到了一種自我表現的滿足。”


6年前,學校這一決定,可能會讓90多名特殊孩子的人生髮生轉變!

孩子在臺前自我介紹

對於樂團和孩子在學音樂方面的未來,家長和老師也有很多很多希冀:

作為老師,樊老師希望孩子們通過學習樂器掌握一門技能,日後有機會可以以此生活,社交。

昆全爸爸正在煩惱有音樂天賦的昆全該如何堅持音樂的道路:“孩子即使會一兩種樂器,能去演出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並且他們與職業的演奏者還有很大的差距。”

潔墨爸爸則更在意音樂帶給孩子更廣闊的東西:

“我們讓孩子學樂器,創立樂團、俱樂部,讓他們出去參加活動,最終都是藉助一種方式讓他們能融入社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就像自閉症孩子,他們的社會溝通能力很差,我們就要給他們增加適應社會的機會。

我們沒有想過藉此讓孩子以樂器演奏為職業,說實話,他們暫時也達不到這個要求。所以讓他們學會樂器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拓展他們的能力,讓他們有更多的辦法去融入這個社會。

實際情況也如我們所想,孩子們在和其他學校其他城市的老師、同學,甚至在跟社會上各種人交往之後,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進步。”

我們也祝願HAPPY管樂團一直走下去,為更多特殊孩子在社會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採寫 | 春桃 圖源 | 潔墨爸爸


微信ID:damihexiaomi2015

6年前,學校這一決定,可能會讓90多名特殊孩子的人生髮生轉變!

“大米和小米”起源於原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姜英爽(大米)於2014年創辦的自媒體平臺,專注於自閉症及發育障礙(ASD)領域的科學知識、方法論等傳播。

經數年發展,已成長為融自媒體平臺、線下干預訓練中心、學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務、家長線上支持課程平臺等為一體的綜合性ASD兒童支持服務實體。

如果您正在為自閉症兒童尋找科學有效的干預機構或者孩子上學而發愁,這裡有一群譜系資深媽媽和高級老師幫你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