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張憲平:一墨筆下“字”育人


著名書法家張憲平:一墨筆下“字”育人

張憲平,字晨羲,祖籍陝西寶雞,生於甘肅平涼市崆峒區,北京今史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西部教育基地副主任,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畫名家協會會員、甘肅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國防教育學院客座教授、高級書法師。寧夏涇水書畫研究院院長,隴東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寧夏六盤山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11月11日,筆者採訪了著名書法家張憲平,張憲平自幼酷愛書法,1985年通過首屆書法函授大學三年系統的學習,對書法藝術的理論知識及技法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書體擅長楷、行、草、篆隸。又先後多次參加中書協高研班學習。曾先後參加劉洪彪、張繼、張志慶老師的授課。其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及甘肅省大賽中獲獎,並被陝甘寧三省多處單位及個人收藏。

張憲平告訴筆者,書法技藝不是一日而蹴,而是長期積累、感悟的結果,對於書法的執著和喜愛,是他今日書法成就的尊師,一次他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突然間領悟了行筆的奧秘,讓他特別高興,他起筆到落筆,竟然將一小桶墨寫之一空,而寫字之中的樂卻只有他心裡明白。

張憲平,在平涼,乃至全國是出了名的書法家,這個“名”不僅指他的書法,還指他的人品,張憲平寫字從不論贈字、求字人身份貴賤,只為將對的字給對的人,這個“對”指的是字的內容,以“字” 教人,以“字”育人,這是張憲平老師書法的絕筆。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哪敢攬瓷器活”,張憲平曾應邀到平涼某單位寫字,因為寫字人多,他們從早上9點開始一直寫到晚上11點多,中午用30分鐘吃了一碗麵,他對前來排隊求字的人開玩笑說,你們回去吧!我寫不動了,而排隊的人卻遲遲不肯離去,不求一副字卻不肯離開,看到這種情況,張憲平卻堅持了再堅持,直到寫完給最後一位求字者為止,而那個拿起筆行動自如的他,卻在放下筆後腰酸背痛,但他心裡高興,因為這些字會影響更多的人。

張憲平在寫字之餘還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就是收藏印章。 17年來由他篆刻和收藏的十二生肖、名人畫像、知名書畫家等印章200多枚,雖然在收藏中遭到過很多次拒絕,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通過自己的書法作品、用錢買回等方式換取印章,他說,印章對一個藝術人來說具有唯一性,不可再造性, 所以他當初收藏的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印章,現在價值增長太快了,他收藏的這些印章現在價值十多萬,他說在他有生之年能收藏多少收藏多少,只買不賣。

“筆墨出於手,實根於心;為物之象,為心之跡”。張憲平之書法即為其心跡表露。其貴在於始終以平和的心態,坦然去進行書法藝術的學習和探索,書法內涵的集中體現使作品於諢實酣暢中散發出清奇深沉的魅力,且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與內在的氣韻之美。盡現輕鬆、率真、瀟灑、豪放,極具靈氣,神形具佳。(作者:馬來虎)

著名書法家張憲平:一墨筆下“字”育人

著名書法家張憲平:一墨筆下“字”育人

著名書法家張憲平:一墨筆下“字”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