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出结果了!雷军,终究还是输了!

来源:金融投资圈(id:topjrgc)综合

不出所料,格力小米的5年10亿之约,董明珠赢了,雷军输了。

1

10亿赌约胜负已分

3月19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布上市以来首份年报。2018年全年,小米实现营业收入1749.15亿元,同比增长52.6%;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60%,超过市场预期。

昨晚,出结果了!雷军,终究还是输了!

此外,小米去年共卖了1.2亿部智能手机,2018年第四季度卖了2500万部,销量较第三季度骤降830万部。

2013年12月12日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上,小米董事长雷军和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立下了一个“赌约”:如果5年之内,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输给雷军一块钱。董明珠则霸气回应,“一块钱有什么好赌的,要赌就赌十个亿”。

其实,相比较格力和小米往年的业绩我们就不难看出差距了。

2013年,格力电器的营收已经高达1200亿元,而小米的营收仅有316亿元;

而在2018年的前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达1487亿元,同比增长34.11%,归母净利润达211亿元,同比增长36.59%;

相比之下,小米在2018年的前三季度的营收总和为1305亿元,同比增长64.1%。

从增速来看,小米的增速大比例领先,但距离2000亿元还有约700亿元的空间,这对小米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为小米在前三季度营收最高的是在第三季度,营收为508亿元。

昨晚,出结果了!雷军,终究还是输了!

2013年至今格力和小米营业收入(亿元)

昨晚,出结果了!雷军,终究还是输了!

格力2018年业绩快报

根据格力电器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000亿元-20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0亿-270亿元,同比增长16%-21%。也就是说,即使按照营收下限,格力也胜出了小米251亿。

下次见面,不知性格耿直的董明珠会如何让雷军履行“赌约”。

2

差距数百亿,雷军为何敢赌?

10亿赌局最初,是以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制造模式和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思维模式的碰撞。

如果把时间拉回2013年,刚刚立下赌约时,不少人替小米捏了把汗。这一年,格力的营收已经突破1000亿,小米只有316亿。雷军曾说,自己的信心来自于轻资产。

第一,小米没有工厂,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厂;

第二,小米没有渠道、没有零售店,可以采用互联网的电商直销模式;

第三,小米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产品研发和用户交流上。

走单品爆款、高性价比、互联网营销路线的小米,在立下赌约的第二年就超过了三星,坐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

但 “唯快不破”的小米,逐渐暴露出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牢固而引发的问题,没有自建工厂、对供应链掌控乏力多次导致手机断货,到了2016年,小米首次跌出全球出货量前五,并在此后重整,重新恢复增长,实现反弹。

在瞬息万变的手机行业,由于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放缓以及小米自身业务调整、架构拆分等多方面原因,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被苹果反超,跌至第五。

现在,距离雷军在2018年年初喊出的“十个季度内重回国内市场第一”,只剩一半的时间。

3

格力的多元化道路

在这赌约的五年时间里,重资产的格力,也加强了互联网思维,踏上多元化道路:借助银隆造新能源车,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项目;拉上王健林和刘强东入股银隆;推出格力手机等等。

但就当下情况来看,银隆造车路曲折,看不见未来;而未来芯片和手机业务的投入,也将意味着加大成本费用。

最重要的是,格力的主业的收益似乎也不算太好,受楼市调整影响,空调销售业绩有所变动:据格力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第四季度格力营业收入约增长38%左右,但净利润大跌近30%。可见格力的多元化道路也并不好走。

不可否认的是,智能家居是董明珠对格力未来布局的重要一步,除了空调,格力还推出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厨房电器和小家电。她未曾放弃的手机业务,其实肩负着实现这些家电互联互通、智能家居生态闭环的关键一步。

有意思的是,尽管小米和格力互相进入对方主业,但二者多少有点“水土不服”。例如,小米生态链做空调,董明珠毫不客气地回应,“如果你的质量没有别人好,技术没有别人强,才会感觉到有压力。”而格力做手机,放到现在红海厮杀的智能手机市场里,也没有掀起多大浪花。

但二者互相进入对方主业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押注了智能家居领域。

对小米而言, 也许手机行业不会再高速增长了,它已开始调整自己的商业节奏,今年把AIoT业务和手机业务一起,放到了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

4

智能化背后的大市场

其实,在投资君看来,智能家居及其背后丰富的应用场景、大数据等等,无论对格力还是小米,都意味着还有很大的想像空间,隐藏着巨大的发掘价值。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智研咨询预测报告,2018年中国IoT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到2022年将接近7.2万亿元,物联网将对各行业产生间接价值,产业规模到2025年将占到国内经济总产值的11%。

7万亿的物联网市场,智能家居的丰富应用场景、大数据等,对于小米、格力还有众多竞争企业来来说,这场硬仗才刚刚开始。

不知雷军是否要约董明珠再赌下一局?

这五年来,小米的进步我们有目共睹。当年的小米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机厂商,现在它的旗帜已经插遍了半个地球,俨然一个国际化的大品牌了。小米旗下生产的小米手机、小米家电、小米生态链周边产品遍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市的国家更是数不胜数。小米的发展,简直能用“上天”来形容。

5

雷军还有翻盘机会吗?

虽然未来赌约不在身,但想必雷军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营收能超过格力。但小米有机会吗?

可以预见的是,首先小米或将依靠全球市场增加营收。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4.1%,但小米全球手机出货量1.19亿,同比增长30%。财报显示,小米海外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28%增长到2018年的40%。其中印度市场连续6个季度保持出货量第一。

另外,小米将希望押注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上。公开信显示,小米将All in AIoT,专项投入至少100亿元。

从小米的产品线上也不难看出,小米在智能家居方面布局越来越多。推出洗衣机、空调等,力图寻找新的增长点。3月份的红米发布会上,就推出了 799元的波轮洗衣机,将波轮洗衣机价格降到千元内。

昨晚,出结果了!雷军,终究还是输了!

小米财报也显示,由于电视、滑板车、扫地机器人等爆款的带动,电视+电脑的收入同比增长118.4%来到了182亿元,这一项占到了IoT总收入的 41.6%。

“小米手机不怎么样,但是其余的产品做的是真好。”有网友这样给出小米评价。可见,小米推出的一些智能产品还是蛮受欢迎的。

不过,资本市场不这么看。财报发出后,雷军说是给投资人发布公开信,但资本市场好像并不买单。小米市值从上市首日的3759亿港元,已经跌至现在的2919亿港元。

其实,在投资君看来,小米输给格力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虽然从智能家居的布局来看,小米要领先格力太多,格力反而才是刚刚开始探索互联网家电,但是不是谁更强大就能笑到最后,而是谁更适应时代发展才能笑到最后。

投资君认为,在智能家居板块,假如小米和格力合作,他们合作的效果将远远大于竞争的效果,各取所长、互补所短,小米负责搞互联网,格力负责搞产品质量,这是一举两得事,当然,这还是需要看两大巨头的想法的。

来源:金融投资圈(id:topjrgc)综合自中国新闻网(id:cns2012)、第一财经(id:cbn-yicai)、黑猫闻鱼(id:heimao0714)、洞悉商海(id:dxsh2019)、第一财经资讯(iD:yicai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