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这八年来的四点思考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巨大寒潮之下,创下了继阿里巴巴、Facebook之后全球科技公司第三大IPO。

自从小米上市以来,尽管IPO首日遭遇破发,但是其后的短短数个交易日,股价便持续上涨,目前总市值已达到了5200亿人民币左右,这也推动了雷军的身家水涨船高。按持股比例来算,雷军持股小米身家为194亿美元左右,超过了刘强东、王卫、丁磊和李彦宏等大佬,位居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中国第6名。

从一个只有14个人的小公司,短短八年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行业的颠覆者,做到了传统企业几十年都无法达到的体量,在全球手机销量的排行中,小米一度名列世界第四,目前已经进入了74个国家。借助香港上市的契机,小米公司还将不断壮大,未来不可限量。

下面将从四个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来分析雷军和小米的成功之道,或许能对创业者有所启发。

雷军:小米这八年来的四点思考

一,找准创业方向

2007年,雷军挥别了奋斗了十六年的金山,从CEO的职位上推出,实现了财务自由。

此后的一段时间,雷军完成了从一个企业管理者变身为天使投资人的转型,虽然还没有很明确的投资计划,但他已经将大方向瞄准了三个最熟悉的领域: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社交。

在十年前,中国商业市场中最引人关注的公司是以三大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成立于1997年的网易,成立于1998年的新浪和搜狐,当时这三家大公司,从新闻到网络游戏,从视频到电子邮箱,看上去好像什么都做,中国互联网的创业者好像已经没有机会了。

处于三大门户公司压顶,并且互联网的黄金时代似乎正逐渐远去,这种情况下,如果要选择一个创业方向,雷军应该选什么呢?他的一个小爱好给了他灵感——手机。

雷军的第一部手机是在金山工作时购买的,当时价格不菲,雷军一接触到它就被迷住了,一有时间就去琢磨手机,当时还是功能机的时代,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正独领风骚。

对于雷军来说,手机不是简单的通信工具,而是一个集合了人类智慧的新式科技革命。当时,每当市面上有新机型问世,雷军都会买回来研究,在金山16年,雷军先后购买了53部手机,平均一年换三四部,是不折不扣的手机发烧友。

十年前还是PC霸主时代,人们办公、上网、收发邮件和游戏娱乐等等都是使用电脑来操作,当时手机上网的环境还是2G网络,速度极其缓慢,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上网冲浪的用户体验非常差,当时几乎没有人会觉得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会成为下一个时代风口。

但是雷军敏锐地觉察到了商业大潮变化的先兆。

雷军后来回忆说:“因为当年我是一个手机的发烧友,我认为手机上网是未来的趋势,所以我锁定一个机会,我认为未来1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那是10年前我形成的一个判断,有了这个判断我就在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雷军:小米这八年来的四点思考

二,互联网思维

2007年,乔布斯推出了跨时代的科技产品——iPhone,不仅重新定义了手机,还给手机市场、消费者乃至整个硅谷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入口,乔布斯也由此成为千万人膜拜的“乔帮主”,并借此一举把苹果公司带出了低谷,成为世界上股价最高的科技公司。

雷军原本就是乔布斯的忠实粉丝,在iPhone上市后,他一共买了20多部,除了自己使用外,还送给了很多亲友。看着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和背后的历史机遇,雷军已经敲定了创业的方向,做一部重新塑造整个行业的手机。

智能手机开始在中国一步步被普及,2010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真正被撬动了,手机上网成为了即将到来的大趋势。雷军觉得时机成熟了,这一年的4月6日,在北京海淀保福寺附近,小米科技公司诞生。

“在那个时候,iPhone很强大,我坚信像安卓这样开源的OS(操作系统)会在市场上流行,一定是个巨大的机会。”他后来说,“所以在当年最好的机会是做安卓手机,而且是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做,我觉得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小米科技成立后,雷军不急于生产手机,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在品牌塑造和粉丝培养上。四个月后,小米就推出了高开放性的MIUI操作系统,在短短一年内就吸引了全世界50多万的手机发烧友,小米MUIU论坛活跃人数超过30万,打下了良好的用户基础。

MIUI诞生一周年后,雷军带着小米手机出现在公众面前,惊艳的外观配合低廉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心动不已,而通过MIUI培育起来的数十万米粉更是为这款手机摇旗呐喊。

2011年9月5日,小米开放网上预订模式,12月18日面向普通消费者用户销售并设定了每人每两部手机的上限,结果三个小时,就宣告了10万部库存全部售罄。

对此,雷军曾经感慨的说:“小米拥有的是粉丝而非用户,用户跟粉丝是两回事,用户是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用你。怎么真心真意对待你的每个用户,怎么让你的粉丝支持你,这是最重要的。”

2010年前后,整个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开始起飞,短短四五年时间,整个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极其普及了。根据统计显示,在中国,目前用手机端来网购的消费者比例超过了60%,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主流,雷军如愿抓住了这一波时代大潮,并成为了浪潮的引领者。

雷军:小米这八年来的四点思考

三,新零售

从2010年成立到2015年,是小米的商业1.0时代,从2105年开始,小米正式布局线下渠道,开始了商业2.0时代,从互联网营销转向了新零售战略。

小米成立之初针对的是广大年轻网民群体,属于大众营销的范畴。销售模式以线上为主,全国只有22个小米之家,仅仅只起了小米手机和配件自提、售后、维修等基础作用,当时小米被誉为“互联网营销明星”的称号,也从侧面证明了小米线下渠道的单薄与不足。

但在中国,目前线上只是占有整个手机零售的15%左右,当触碰到行业天花板时,必须要“向下看”,不说三四线城市,就是中国的农村地带,也是一片广阔的市场。

中国社会目前现有13.6亿人口,有8亿农民,农业在中国占据非常大的比例,并且随着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部分教育程度并不高的农民也会用智能手机。农村互联网的机会远远超过出大多数人的想象,快手的成功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在城市农产品的消费怎么帮助农民生产,我觉得这是第一个大的机会;第二个大机会是农民自身的消费。今天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里我觉得差10年到20年。”雷军说道,“我认为在未来十年,农村会有发展的巨大机会,这也是各行各业的机会。在过去2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推动整个农村互联网的进步。”

从2015年9月在北京的海淀区五彩城店成立了一个新型的小米之家后,两三年的时间,迅速发展,目前国内拥有的小米之家零售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331家。

除了开设线下门店,小米还增加了线下销售产品的种类,从平衡车、电饭煲到智能手环等,品类繁多。

新零售是雷军对小米电商营销模式的升级和补充,让消费者获得更全面的体验,虽然从本质上看,小米还是以互联网为主战场,但是和过去相比,更加重视双线结合的营销理念。

只有顺势而为,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要,这次新零售和农村市场机遇,或许会像雷军说到的:“这一次的机会在中国互联网里面会延续10年以上,会有好多波的机会,这个趋势在过去2年才刚刚开始。”

雷军:小米这八年来的四点思考

四,小米七字诀

众所周知,小米有一个七字诀:专注,口碑,极致,快。尽管有许多人在网上对其进行解读,仿佛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雷军把自己三十年的商业思维浓缩成着七个字,并不简单。

专注,并不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是在某一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就如同人们常常说到的“大道至简”,唯有专注才能做到极致,做好一个东西比做好两个东西更难。

面对苹果的成功,雷军曾经评论到:“到目前为止,苹果只做出了两款产品,一个是iPhone,另一个是iPad,iPhone和iPad整整占据了苹果75% 的营业收入,而iPhone这些年来不过推出了5款手机,颜色也十分单一,但是苹果却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公司。”

口碑,是“七字诀”里最重要的一环,他说:“口碑是一切的核心,而口碑则是核心就是‘超预期’。”

当第一代小米手机生产出来之后,雷军并没有急着打广告,而是带领团队成员去论坛发帖子,却不透漏小米的创始人是谁,后来,美国的一个博客网站将小米第一代评为年度产品。一个公司最好的评价就是用户的口碑,它是一个公司能否长远发展的生命线。

极致,是小米是精神境界,也是雷军毕生追求的事业状态,只有以完美为目标,才能奔跑得更远,也才能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为了让小米在残酷的竞争中得以存活,雷军以苹果的极致精神给小米规划了发展路线:用移动互联网做手机,做到极致,形成不能复制和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对此,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就赞叹道:“小米模式几乎是属于不可复制的模式,只有雷军这个人才能做出来。”

“快”是小米的生存法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到了一定的程度,对手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唯有快,才能致胜于互联网,才能跟上时代不掉队。

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快速变化的需求,雷军将小米的开发周期控制在3到6个月,并要求团队在面对米粉反馈时快速做出回应。雷军说道:“产品一出就要秒杀对手,这样才有意义,从来没有人看见小李飞刀是怎么飞出去的,因为见到的人都死了。”

延展阅读

《口碑:雷军和他的小米之道》

从顶层思维、产品思维、价格思维、推广与传播思维、渠道思维、互联网未来思维等六个方面,对雷军的互联网营销思维按照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透过分析与研究,将小米成功背后的深层因素剖析、展现在读者面前,挖掘出“小米现象”背后的管理价值。

雷军:小米这八年来的四点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