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總是感嘆時光走的太快,讓人不知所措,只好望著曾經的老房子暗自發呆,努力地回憶過去的故事。但,總有一些事與願違的事物,缺憾與完美相伴相生。在曼德勒有一座曾經輝煌無比的皇城,是每個到訪緬甸都不願錯過的打卡地,這裡就是敏貢古城。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曼德勒是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貢榜王朝的皇城,因此,曼德勒散步著眾多華麗精美的皇家建築,敏貢古城內的敏貢佛塔、敏貢大鐘、欣畢梅佛塔等均出自皇室之手,只不過與後兩者相比,敏貢佛塔的結局有些悲慘,因為敏貢佛塔沒有結局,而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爛尾樓”。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敏貢古城位於緬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距離曼德勒中心城區十幾公里,是曼德勒幾處古城遺蹟中最遠的一個,走水路大概需要一個小時的路程。望著眼前殘破陳舊的古建築,很難讓人與繁華一時的王朝聯繫在一起。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作為緬甸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貢榜王朝的控制區域並不大,但統治者懂得如何瓦解敵人,多次採用攻心策略收買各族勢力,此外,貢榜王朝注重保護和利用小乘佛教,所到之處,寺院、僧侶皆受官方保護,這也是為什麼敏貢古城擁有眾多佛教建築和僧侶的原因。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敏貢佛塔是貢榜王朝第六任國王孟雲主持修建的,主要是為了宣揚自己執政時的豐功偉績,便在敏貢建造一座高過曼德勒山的佛塔,這就要求塔高必須在150米以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百里之外的貢榜王朝發源地瑞波鎮能夠望見孟雲的卓越功勳。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一百五十多米的佛塔註定是一項浩大的官方工程,直到國王去世,也只是完成了整個建築的三分之一而已,只建造了五十米高的塔基,佛塔的雛形已顯現。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一百五十多米的佛塔註定是一項浩大的官方工程,直到國王去世,也只是完成了整個建築的三分之一而已,只建造了五十米高的塔基,佛塔的雛形已顯現。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孟雲國王去世後,敏貢佛塔工程幾乎停滯,據說坊間一直流傳著“佛塔成,王朝滅”的傳言,且不論統治者對這種語言的忌憚,單說這150米高的佛塔,恐怕掏空國庫也難以完成,更不用提當時貢榜王朝的處境了。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在這之後,敏貢經歷了一次巨大地震,佛塔在無情的災難面前轟然坍塌,只留下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塔基部分。都說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對於敏貢佛塔的想象從未停止過,正如我們對阿房宮的扼腕之情一般。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破敗的佛塔未能阻止一顆向善的心,我們參觀的當天遇到了來這裡瞻仰的僧人,他們身披紅色袈裟,手持相機,赤腳攀登佛塔,仍將這裡奉若聖地。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在佛塔一側的江邊碼頭上矗立這兩塊巨石,粗壯圓潤,表面已變得粗糙破敗,甚至長滿了野蠻生長的野草,問過當地人才知道這兩塊巨石也與佛塔有關。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皇城,還不足故宮的百分之一,現在是旅遊勝地

這兩塊石頭是兩隻石獅的後半部分,而它們的頭部在地震中損壞,跌落身後的江水中。靠近觀賞,原來這兩座石獅是用磚砌而成,外表的灰層用繁美的紋飾裝點,看來石獅也有鐵漢柔情的外貌。(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