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虧超過20億!中國首家造船業上市公司希望何在


鉅虧超過20億!中國首家造船業上市公司希望何在

造船主業收入大幅下滑,利潤鉅虧超過20億元,虧損同比擴大36倍,好在接單量大幅增長,這也讓中國首家造船業上市公司——中船防務多少看到了一點希望。

虧損24億,造船業務同比下滑16.34%

3月22日,中船防務公佈了2018年度業績。2018年中船防務實現營業額192.1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9. 24%,同比下降16.17%;利潤總額-24.60億元,同比減少24.8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69億元,虧損同比擴大36倍;全年實現經營承接241.29億元,同比增加78.02%;每股基本虧損1.3223元。

去年,中船防務主營業務收入190.03億元,同比下降16.20%。其中,造船、海工、鋼結構業務板塊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分別下降16.34%、33.39%、28.19%;船舶修理及改裝、機電產品及其他業務板塊同比有所增長,分別增長6.97%、33.10%。主營業務毛利為-1.47億元,毛利率-0.77%,同比減少6.76%,除了船舶修理及改裝業務毛利率同比增長以外,其他業務版塊毛利同比均有所下降。

據國際船舶網瞭解,中船防務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23.1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779.66萬元。

中船防務解釋稱,造船業務收入在2018年同比下滑了16.34%,降至150.75億元,這主要是由於部分船舶訂單承接較預期推遲、建造首制船多而生產準備時間短、以及控股子公司廣船國際荔灣廠區搬遷對造船生產產生較大不利影響,因此造船業務收入減少。

從產品結構上看,船海業務佔收入比重保持穩定,兩年維持在87%-89%的水平。其中,2018年造船業務佔收入比重為79.33%,同比減少0.14個百分點;海工業務佔收入比重為7.53%,同比減少1.94個百分點;修船、鋼結構工程及機電等板塊收入佔比重基本與2017年持平。此外,2018年,中船防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負30.98億元,同比減少47.17億元。2018年資產減值損失6.77億元,同比增長233.5%。

中船防務表示,面對低迷的市場環境,中船防務實體企業努力克服生產不均衡、生產週期緊張等一系列困難,著力加強生產過程管控,大力推進在建船舶生產建造,打好重點產品攻堅戰,確保交船任務圓滿完成,成功交付了Gotland客滾船、凝析油船、海底管道巡檢船、1600噸深潛坐底風電工程船等一系列尖端船舶。

訂單241億,接單量同比大增78.02%

2018年,中船防務全年接單量達到了241.29億元,同比大增78.02%,超額完成目標。今年,中船防務計劃承接290億元的新訂單,相比2018年的接單量增長了約20%。

中船防務表示,2018年,集團緊緊抓住年初船舶市場訂單復甦契機,充分發揮核心競爭力,在客滾船、油船、公務船、科考船等多個細分船型領域取得一定成績,全年實現承接合同241.29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的3.46%,同比增加78.02%。

據悉,去年中船防務承接船舶訂單共計71艘,遠遠超過2017年的43艘,其中包括5000噸級綜合補給運輸船、10000噸海巡船、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等高技術船舶。

展望2019年,中船防務計劃實現營業收入216億元,計劃承接合同290億元。中船防務仍將持續深化改革,強化創新引領,積極應對挑戰,確保生產經營的穩步增長;堅持推進相關多元發展,加快新興產業佈局;通過成本管控、優化管理、資源整合等手段提質增效,以達到2019年經營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中船防務(原廣船國際)於1993年登陸A股,是中國造船業首家上市公司。以生產靈便型液貨船、半潛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著稱,是國內最大的靈便型液貨船製造商,國內最大的軍輔船生產商,國內唯一製造先進半潛船和客滾船的船廠。

2015年,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後的中船防務定位為大型綜合性海洋與防務裝備企業集團,集海洋防務裝備、海洋運輸裝備、海洋開發裝備和海洋科考裝備於一體。旗下控股公司包括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廣州黃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