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各鎮區到2020年至少建立一間長者飯堂,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

午飯時刻,一陣陣歡聲笑語從張家邊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飯堂傳了出來....

中山各鎮區到2020年至少建立一間長者飯堂,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

吃完這份免費午餐後來自張家邊社區的孤寡老人明叔(化名),一如往常一樣和街坊們吹吹水,然後歡歡喜喜地踏上回家路,準備睡午覺了。

中山各鎮區到2020年至少建立一間長者飯堂,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

這是中山新創立的長者食堂


在中山,截至今年11月,已有火炬區、小欖鎮、三鄉鎮、沙溪鎮、石岐區、南區6個鎮區試點開展長者飯堂助餐服務。

不同的鎮區,打造的運營模式都不一樣哦!

火炬開發區

政府對社區包括特困供養對象中的散居老年人、社區中三無孤寡老年人、雙低中獨居老年人、社區中年滿80週歲戶籍老年人、年滿60歲以上重點優撫對象、一級殘疾軍人中的老年人等六類民政重點對象實行免費就餐;對年滿60歲以上戶籍及常住人口老年人,則採用“政府補貼一半,長者自費一半”方式,提供半價就餐服務。

火炬區還成立民政義工隊及助老送餐助餐義工服務隊,為行動不便並符合無償配餐條件的長者開展

送餐上門服務。

小欖鎮

“365送餐服務”在2016年3月開始試點,2017年1月正式開始365日午晚餐無休配送。

2018年春節後,免費送餐的對象從原來的“民政對象”擴展到社區生活困難的長者。讓有需要的老人午餐晚餐都能吃上健康飯湯。該項目依託的是小欖鎮敬老院的資源,“粥、粉、面、(軟/硬)飯”還有各種口味,有得挑,讓老人吃好。

在配送經費方面,該項目除了在日常召集10多名志願者開展免費配送,還靈活使用社區的靈活就業人員開展低償配送

三鄉鎮

依託民間鄉賢力量,“正能公益食堂”從今年4月啟動,每天為橋頭、烏石、圩仔等6條村居的孤寡、空巢、貧困老人共120多人解決吃飯難問題,圩仔社區的公益食堂大本營還吸引著80多名附近的

65歲以上老人前往免費享受午餐

中山各鎮區到2020年至少建立一間長者飯堂,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

目前,該項目越來越多志願者、愛心商家的支持,自發贈與愛心物資、款項以及參與義務勞動者絡繹不絕,形成良好的社區互動。

暖!新方案為老人解決吃飯難問題

11月12日,市民政局正式出臺《中山市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鎮區按照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制定本鎮區社區長者飯堂實施方案,到2020年至少建立一間長者飯堂,並根據實際設置若干配餐送餐點,不斷推進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增強老人的幸福感。

對象

大配餐的關注重點是獨居、孤寡、高齡、失獨、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需求。確保實現我市有集中用餐或助餐配餐服務需求的政府兜底重點困難老人100%全覆蓋,同時面向全體常住老年人提供服務。

中山各鎮區到2020年至少建立一間長者飯堂,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

目標

到2020年底,每鎮區至少應建立一家長者飯堂,全市形成佈局合理、均衡發展、滿足需求、功能完善、精準高效、共建共享的服務網絡,保障每一位有需要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助餐服務;全市至少培育1家及以上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助餐企業。

中山各鎮區到2020年至少建立一間長者飯堂,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

管理

堅持規範運營管理,進行現場製作、加工的長者飯堂應取得當地食品藥品監督部門頒發的《食品藥品經營許可證》;無現場製作、加工的長者飯堂可以採取符合資質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配送到長者飯堂的方式集中供餐。

方案建議

各鎮區可探索建立慈善資金支持助餐配餐服務長效機制,鼓勵各地探索通過慈善冠名、授牌等方式支持市場主體、品牌餐飲企業參與大配餐服務的新模式。

吃進肚子中

溫暖在心中

博愛中山

再次展現了新的一面!

查看《中山市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 工作實施方案》,請點擊文末“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