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古今中外,关于母亲的书实在太多了。

我想聊聊作家龙应台的最新作品:《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美君是龙应台的母亲,美丽的美,君子的君,全名叫应美君,应是龙应台的应,从龙应台的名字应该能看出,这个家族子女的名字包含了爸爸和妈妈的姓:“龙”和“应”,台可能是因为龙应台出生在台湾的缘故吧。

龙应台,大家应该都不太陌生,她兼具作家、学者、官员等多重角色,曾经因为《野火集》成为文学圈最犀利的“一支笔”。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群老鼠,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猫,其中一个老鼠说,只要在猫脖子上挂上一个铃铛,猫一走近,我们听到铃铛就可以逃之夭夭了。但是问题是,

哪位老鼠愿意去给猫挂上铃铛呢?当年的龙应台就自称自己是那只挂铃铛的老鼠。

龙应台在自己65岁时,辞官回到乡村,照顾患有阿兹海默症的,93岁高龄的母亲,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龙应台提笔写下《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天长地久》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

19封龙应台写给美君的家信;

35篇以美君所在年代为背景的文章;

从《凡尔赛条约》、火烧赵家楼,写到当年抗战的历史,也有美君自己的日记与家书。

龙应台说,如果你把《天长地久》这本书当作一本写亲情的书,只是读懂它的一半。

我非常认同她说的这一点。

作为作家,龙应台通过这本书中展现出来的对于个体生命的追寻与探究,并且把它放置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它的挣扎与抗争,把被称为母亲的这个人当作一个独立、平等的生命去看待,这样的视角和由此产生的某种距离感和陌生感,让她对母亲多了一份尊重和理解。

我曾经在不少场合,都谈论过我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理解和定义,很多女性朋友跟我说,我说的那句现代妈妈“要先搞定自己,再搞定孩子”鼓励了她们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地自我成长。

我一直觉得新时代的母亲应该具有更大的格局和视野,应该主动变成孩子的朋友。但反过来,作为子女,你有主动把母亲当作你的朋友吗?

朋友们彼此之间做些什么?

可以常常约会,看电影,吃饭、散步、喝咖啡、或者去看一个共同的老朋友。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龙应台说,如果把母亲只是当作母亲的话呢,她就一直是你的“后盾”。

后盾的作用是什么?

在你的后面,保护你的安全。

但是人的眼睛都是长在前面的,这就注定了你可能永远都看不到站在你身后的母亲。

后盾,某种程度跟家里的家具没什么区别,你不会想到它是有生命、有喜怒哀乐的;你不会想去了解它,就算你不小心碰到了家具,你只会觉得家具碍事,更不会想到对它说一句“对不起”。

但是,当把母亲看作自己的朋友,你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母亲,一个更加真实鲜活的生命。

换一种视角看母亲,母亲美君曾经是少女美君,后来是少妇,再后来是历经了时代变迁、沧桑变幻的坚强的女子。

龙应台在书中写道:

1942年的美君才17岁,她绝对没想到短短几年之后,自己会变成那个“挥涕独不还”的女人。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龙应台在书中也向我们描述到她的母亲美君:

42岁的时候,挣扎着要让四个孩子同时上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费,于是和渔村的妇女们一起手里拿着梭,从早到晚织着渔网,她是一个爱美的女人,但还是脱下了她的旗袍,赤着脚坐在肮脏的水泥地上织渔网。

美君的丈夫认为,女孩子读书干嘛,读师专最好,将来做小学老师,18岁就可以嫁人!而美君却替她的女儿去跟丈夫说,我的女儿要上大学!正是母亲的坚持,才造就了今天的龙应台吧。

对于龙应台来说,既然上一辈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礼物,这个礼物是生命,也让我们脱离了弯腰捡菜的生活,那么,思考生命的本质,也是对上一辈最好的敬意!

这包括用平等开放的视角去了解上一辈的故事,明白他们也曾有过的青春芳华,也曾爱过、恨过、快乐或者悲伤过,屈服过,不甘过。我们会从上一辈的故事中,反观我们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我们。

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外婆,我的外婆有很传奇的一生。

她曾经在17岁的时候,因为不满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从此自食其力。在文革最艰难的时候,她成为整个家族的精神支柱。

我小的时候,有几年,因为父母下干校,所以我就到上海,跟外婆一起生活,所以一直跟她非常亲密。

外婆98岁去世,去世前的一年左右就已经开始有些糊涂了,每一次见到我,总是用我母亲的名字呼唤我,我也欣然地应答。

我会问她:“你还记得当年是怎么出嫁的吗?”

她会说:“啊,我是坐着大花轿出嫁的,我还带着红盖头呢!”

我也会问:“那你那个时候漂亮吗?”

她说:“当然漂亮了!”

说到这些陈年往事,尽管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她依然会有少女般的羞怯,依然会觉得那怦然心动的爱情仿佛就在昨天。

而当上一辈的故事,你的故事,下一辈的故事,连接在一起,我们也可能会更好地理解历史从未隔断,有些道理其实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们可能会理解得太迟。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龙应台说:“我后悔,为什么在你认得我的那么长的岁月里,我没有知觉到:我可以,我应该,把你当一个女朋友看待!

我想起18岁上大学的我,那时候我大学宿舍和我家离得很近,走路也就是5分多钟吧,但是那时候的我迫切地希望自己可以独立,一直住在学校宿舍,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都是拿些生活用品,就迫不及待地出门奔向学校了。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记得上大学的第一年,父亲出国做访问学者,家里只有母亲。有一次当我照例迫不及待地出门时,母亲含着泪花问我:“你就不能多待个5分钟吗?”

那时的我多么年轻,不能体会母亲的心境,直到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同样也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我才能理解当年母亲的心境。

后来,我和父母住在一起,在我出差的时候,他们会帮我照顾孩子。

我母亲爱读书,特别是退休之后就读得更多了。她还习惯做笔记,很认真地画重点,然后跟我分享书中要点。这种与母亲精神上的彼此促进和成长,让我觉得母亲其实就是我的朋友,我也努力要做我孩子的朋友。

其实,有时候,放慢脚步,将总是朝前看的目光转移下视线,怀着“温情与敬意”,去看看上一辈的人生,是他们给了我们天大地大、气象万千的教室,在这堂关于生命的课里,你会发现每个生命中的爱与美好,还有历经磨难,也不会放弃的相信和希望。

龙应台说,下一代将来会怎么对待我们,就要看此刻我们如何对待上一代。

何谓天长地久?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天长地久,你必须把片刻当作天长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长地久。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希望18岁的我,可以在母亲身边多停留5分钟,和她唠唠嗑,聊聊天。

多去了解下你的父母、你的长辈年轻时的故事,从他们闪耀着光芒的眼神中,去寻找生命的连接吧。

今日话题

如果让你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

你会告诉她什么呢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10月23日蜻蜓FM首发!

《杨澜的私人书单:BIG GIRL养成记》

解读女性自我成长必修课!

敬请期待!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粉丝专享福利等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