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如何對待母親,就會如何對待這個世界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古今中外,關於母親的書實在太多了。

我想聊聊作家龍應臺的最新作品:《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美君是龍應臺的母親,美麗的美,君子的君,全名叫應美君,應是龍應臺的應,從龍應臺的名字應該能看出,這個家族子女的名字包含了爸爸和媽媽的姓:“龍”和“應”,臺可能是因為龍應臺出生在臺灣的緣故吧。

龍應臺,大家應該都不太陌生,她兼具作家、學者、官員等多重角色,曾經因為《野火集》成為文學圈最犀利的“一支筆”。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群老鼠,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對付貓,其中一個老鼠說,只要在貓脖子上掛上一個鈴鐺,貓一走近,我們聽到鈴鐺就可以逃之夭夭了。但是問題是,

哪位老鼠願意去給貓掛上鈴鐺呢?當年的龍應臺就自稱自己是那隻掛鈴鐺的老鼠。

龍應臺在自己65歲時,辭官回到鄉村,照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93歲高齡的母親,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龍應臺提筆寫下《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天長地久》這本書由兩部分組成:

19封龍應臺寫給美君的家信;

35篇以美君所在年代為背景的文章;

從《凡爾賽條約》、火燒趙家樓,寫到當年抗戰的歷史,也有美君自己的日記與家書。

龍應臺說,如果你把《天長地久》這本書當作一本寫親情的書,只是讀懂它的一半。

我非常認同她說的這一點。

作為作家,龍應臺通過這本書中展現出來的對於個體生命的追尋與探究,並且把它放置在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下,去理解它的掙扎與抗爭,把被稱為母親的這個人當作一個獨立、平等的生命去看待,這樣的視角和由此產生的某種距離感和陌生感,讓她對母親多了一份尊重和理解。

我曾經在不少場合,都談論過我對於“母親”這個角色的理解和定義,很多女性朋友跟我說,我說的那句現代媽媽“要先搞定自己,再搞定孩子”鼓勵了她們不斷地突破自己、不斷地自我成長。

我一直覺得新時代的母親應該具有更大的格局和視野,應該主動變成孩子的朋友。但反過來,作為子女,你有主動把母親當作你的朋友嗎?

朋友們彼此之間做些什麼?

可以常常約會,看電影,吃飯、散步、喝咖啡、或者去看一個共同的老朋友。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龍應臺說,如果把母親只是當作母親的話呢,她就一直是你的“後盾”。

後盾的作用是什麼?

在你的後面,保護你的安全。

但是人的眼睛都是長在前面的,這就註定了你可能永遠都看不到站在你身後的母親。

後盾,某種程度跟家裡的傢俱沒什麼區別,你不會想到它是有生命、有喜怒哀樂的;你不會想去了解它,就算你不小心碰到了傢俱,你只會覺得傢俱礙事,更不會想到對它說一句“對不起”。

但是,當把母親看作自己的朋友,你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母親,一個更加真實鮮活的生命。

換一種視角看母親,母親美君曾經是少女美君,後來是少婦,再後來是歷經了時代變遷、滄桑變幻的堅強的女子。

龍應臺在書中寫道:

1942年的美君才17歲,她絕對沒想到短短几年之後,自己會變成那個“揮涕獨不還”的女人。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龍應臺在書中也向我們描述到她的母親美君:

42歲的時候,掙扎著要讓四個孩子同時上初中、高中、大學,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學費,於是和漁村的婦女們一起手裡拿著梭,從早到晚織著漁網,她是一個愛美的女人,但還是脫下了她的旗袍,赤著腳坐在骯髒的水泥地上織漁網。

美君的丈夫認為,女孩子讀書幹嘛,讀師專最好,將來做小學老師,18歲就可以嫁人!而美君卻替她的女兒去跟丈夫說,我的女兒要上大學!正是母親的堅持,才造就了今天的龍應臺吧。

對於龍應臺來說,既然上一輩已經給了我們一個禮物,這個禮物是生命,也讓我們脫離了彎腰撿菜的生活,那麼,思考生命的本質,也是對上一輩最好的敬意!

這包括用平等開放的視角去了解上一輩的故事,明白他們也曾有過的青春芳華,也曾愛過、恨過、快樂或者悲傷過,屈服過,不甘過。我們會從上一輩的故事中,反觀我們自己是誰,從哪裡來,為什麼會成為今天的我們。

在這裡,我想說說我的外婆,我的外婆有很傳奇的一生。

她曾經在17歲的時候,因為不滿包辦婚姻而離家出走,從此自食其力。在文革最艱難的時候,她成為整個家族的精神支柱。

我小的時候,有幾年,因為父母下幹校,所以我就到上海,跟外婆一起生活,所以一直跟她非常親密。

外婆98歲去世,去世前的一年左右就已經開始有些糊塗了,每一次見到我,總是用我母親的名字呼喚我,我也欣然地應答。

我會問她:“你還記得當年是怎麼出嫁的嗎?”

她會說:“啊,我是坐著大花轎出嫁的,我還帶著紅蓋頭呢!”

我也會問:“那你那個時候漂亮嗎?”

她說:“當然漂亮了!”

說到這些陳年往事,儘管已經是90多歲的老人,她依然會有少女般的羞怯,依然會覺得那怦然心動的愛情彷彿就在昨天。

而當上一輩的故事,你的故事,下一輩的故事,連接在一起,我們也可能會更好地理解歷史從未隔斷,有些道理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只是我們可能會理解得太遲。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龍應臺說:“我後悔,為什麼在你認得我的那麼長的歲月裡,我沒有知覺到:我可以,我應該,把你當一個女朋友看待!

我想起18歲上大學的我,那時候我大學宿舍和我家離得很近,走路也就是5分多鐘吧,但是那時候的我迫切地希望自己可以獨立,一直住在學校宿舍,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都是拿些生活用品,就迫不及待地出門奔向學校了。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記得上大學的第一年,父親出國做訪問學者,家裡只有母親。有一次當我照例迫不及待地出門時,母親含著淚花問我:“你就不能多待個5分鐘嗎?”

那時的我多麼年輕,不能體會母親的心境,直到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同樣也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門,我才能理解當年母親的心境。

後來,我和父母住在一起,在我出差的時候,他們會幫我照顧孩子。

我母親愛讀書,特別是退休之後就讀得更多了。她還習慣做筆記,很認真地畫重點,然後跟我分享書中要點。這種與母親精神上的彼此促進和成長,讓我覺得母親其實就是我的朋友,我也努力要做我孩子的朋友。

其實,有時候,放慢腳步,將總是朝前看的目光轉移下視線,懷著“溫情與敬意”,去看看上一輩的人生,是他們給了我們天大地大、氣象萬千的教室,在這堂關於生命的課裡,你會發現每個生命中的愛與美好,還有歷經磨難,也不會放棄的相信和希望。

龍應臺說,下一代將來會怎麼對待我們,就要看此刻我們如何對待上一代。

何謂天長地久?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天長地久,你必須把片刻當作天長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長地久。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希望18歲的我,可以在母親身邊多停留5分鐘,和她嘮嘮嗑,聊聊天。

多去了解下你的父母、你的長輩年輕時的故事,從他們閃耀著光芒的眼神中,去尋找生命的連接吧。

今日話題

如果讓你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信,

你會告訴她什麼呢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10月23日蜻蜓FM首發!

《楊瀾的私人書單:BIG GIRL養成記》

解讀女性自我成長必修課!

敬請期待!

你会如何对待母亲,就会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點擊“閱讀原文”~粉絲專享福利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