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商譽減值“黑天鵝”

2019年的業績雷,比以往來得更猛一些。

昨晚,A股上演了一出奇葩事件,每隔十分鐘就有上市公司來個預虧10億元,搞得股民們心驚膽戰。仔細看詳情,不少上市公司都存在商譽減值的情形。財哥現在整理了一些資料,希望大家能及時規避風險。

首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商譽的形成。

舉個例子:

“有一天,小明去菜市場買一隻雞,本來這隻母雞的價值就是50元,但老闆說我這隻雞不簡單,每天都會下蛋而且是雙黃蛋,他得賣100元,這其中多出的50元就是商譽。如果這隻雞每天下雙黃蛋,業績就達到了預期,多給的50元也是值得的。而如果每天只拉屎不下蛋,那就虧大了,著多付出的50元就得進行商譽減值。”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共有超過2000家上市公司賬上存在商譽,商譽餘額合計達1.4萬億元。

資本市場之所以對商譽談之色變,根本原因是商譽減值對上市公司打擊太大,一旦暴雷,往往是上市公司難以承受之重。當被收購方無法按期完成業績承諾,上市公司不得不按期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警惕商譽減值“黑天鵝”

2014年和2015年,併購熱潮席捲整個A股,尤其創業板動作頻繁,推動二級市場股價連創新高,一級市場PE也水漲船高,蛇吞象式的併購案例比比皆是,動輒商譽高出淨資產十倍。其中,2015年商譽規模增速最高,達到96.45%。

截至2018年3季報,A股各板塊商譽佔全市場商譽比前五行業分別是傳媒、醫藥、計算機、機械、汽車,佔比為11.6%、9.8%、7.2%、7.1%和6%。另外,商譽值超過500億元的還包括汽車、家用電器、機械設備、化工、電子、電氣設備和採掘等行業,其商譽值分別為884.72億元、652.75億元、784.10億元、872.12億元、869.64億元、542.20億元和536.85億元。

下面以傳媒、醫藥、計算機板塊例舉:

警惕商譽減值“黑天鵝”

在收併購熱潮的推動下,傳媒公司商譽自2013年以來快速擴大,2014年與2015年為傳媒行業併購大年,商譽增速均在100%以上,直至收併購監管趨嚴,商譽增速在2016年開始放緩至42%,而後持續下降,2018年上半年商譽增速降至10%。收購標的輕資產的特性使傳媒公司有較多商譽計入,2018上半年傳媒所有公司商譽佔總資產比為16.68%。

警惕商譽減值“黑天鵝”

截至2018年三季度,A股醫藥企業中,商譽佔總資產比例高於30%的企業數量為14家,超過20%的達35家。其中,商譽佔總資產比例靠前的藥企為星普醫科、百花村、上海萊士、凱利泰、東誠藥業、譽衡藥業、恆康醫療、通化金馬、博暉創新、冠昊生物等。

警惕商譽減值“黑天鵝”

2010年計算機行業公司商譽共計25億元,截止去年三季度,計算機行業商譽達到了104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6%。其中,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增速分別為134.24%、90.15%、87.28%,明顯超過其餘年份。

警惕商譽減值“黑天鵝”

2015年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累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分別為77億元、101億元、264億元。截至2018年三季度,A股中商譽佔淨資產比重超過100%的上市公司有21家,南華生物和紫光學大屬於典型上市公司。

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業績實現了,商譽就是真金白銀,業績崩了,商譽就不單單是廢紙,那更是毒藥,凡是跟風進去押籌碼的散戶們,就會遭遇業績對賭失敗後的血流滿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