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丨非遺從心出發(記“當代社會文化生活與傳統手工藝”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Report

Greatseed

非遺星球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非遺從心出發

記“當代社會文化生活與傳統手工藝”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非遺應該怎樣傳承與發展?非遺應該怎樣拓展與維護?非遺應該怎樣創新與融合?非遺在時代的前行下,有著更多的方向和問題等待著人們去探索與解決。從少兒到老者,從青年到中年,每個人的生活中或許都會有非遺存在的印記。近日,一場學術研討會就邀請到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國家軟實力建言獻策。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參會嘉賓合影

2018年12月1日上午9時,“當代社會文化生活與傳統手工藝”學術研討會在中華女子學院多功能廳順利召開。研討會由中華女子學院中國女性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發起,是中華女子學院非遺學術月和2018中國北京設計學術月的專場研討會,由中華女子學院、北京設計學會聯合主辦,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協辦。參會人員113人,包括全國各地非遺領域的傳承人、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代表等。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華女子學院王京霞副院長致開幕詞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方李莉會長致辭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北京設計學會副會長、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程光教授致辭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程光教授為主題發言嘉賓頒發北京設計學會平臺專家聘書

在嘉賓們致開幕辭後,會議進入了第一個環節,頒發聘書與授牌儀式。北京設計學會副會長、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程光教授代表北京設計學會,向參會進行主題發言的老師頒發了北京設計學會平臺專家聘書,宣佈為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設計論壇推薦演講嘉賓。同時啟動北京國際設計周論文集徵集活動,將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發言推送到2018北京國際設計周論文集發表。隨後,在參會嘉賓的見證下,中華女子學院中國女性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和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刺繡藝術專業委員會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成立與揭牌儀式。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國女性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發起人包青林處長宣佈中心成立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授牌儀式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朱利峰副教授代表中華女子學院中國女性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與唐山博玉骨質瓷有限公司楊秀芳董事長和吉林松原鼎潤文化民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徐毳董事長分別簽訂實踐基地合作協議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華女子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朱利峰主持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發言環節分為上下半場舉行,發言嘉賓橫跨傳承人、傳播者、企業代表等多個領域,從不同角度暢談非遺。

骷髏幻戲圖的創作及刺繡工藝的藝術再造

姚惠芬

姚惠芬,蘇繡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代表性傳承人,2017年5月攜四個系列,34幅作品代表中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骷髏幻戲圖》即為其中一個系列。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骷髏幻戲圖》是一幅出自南宋畫家李嵩的書畫作品,作品目前被北京故宮所收藏。這幅畫的尺寸不大,大約24 x 24.6釐米左右,畫面中描繪的場景是宋代的懸絲傀儡遊戲。眾所周知,蘇繡是我們國家傳統的非遺項目,以傳統手工技藝進行創作,在固有印象中與當代藝術並無交集。2016年,我與中央美院的鄔建安老師交流之後,決定嘗試將蘇繡這項傳統非遺與當代藝術進行結合。

此次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骷髏幻戲圖》一組9幅,其中的1幅我們用了常規的刺繡方式去繡的,還有1幅我們用傳統的線描繡去刺繡,剩下的7幅每一幅作品上面都用到了傳統蘇繡的50多種針法。在《骷髏幻戲圖系列》的刺繡中,我們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用的針法又重新撿起來,用到我們的創作當中,這使我們感到掌握好針法的重要性。中國刺繡發展到現在,有很多的針法慢慢地在被遺忘、被淡化。很多的刺繡創作者都著重題材方面的選擇,而把針法弱化了。這次我們的威尼斯雙年展的創作,把針法的運用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創作出了全新的作品,進入了當代藝術的領域。

傳統蘇繡的創作理念是“和而不同”,但是這次創作的理念是“不同而和”,將傳統藝術的能量與當代藝術互相滋養,孕育出讓人們都能理解的藝術語言。所有的創新都拉開了與傳統刺繡審美的距離,具有強烈的當代藝術的表現特徵,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心靈共鳴。所以,我們可以繼承傳統,也可以跟當代藝術家合作進一步地發揚傳統,重新挖掘非遺的潛力!

傳統針法的挖掘

楊德全

楊德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繡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成都蜀繡博物館館長。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蜀繡起源於川西平原,因川西故稱“蜀”,川西的刺繡故稱為“蜀繡”。蜀繡歷史以來,針法有138種,其中衣錦紋針法佔大部分。但文字記載很少,衣錦紋針法的繡製圖案、文字、過程瀕臨失傳,尤其平手拉錦紋的過程、圖樣、文字說明缺失。所以經過五年多時間的整理、收集、繡制、研發過程,現已完成部分平手拉錦紋樣的繡製圖案及過程、文字記錄,取名為《

中國刺繡皇漢繡譜—覓針》叢書,共計三冊。

拉錦紋是歷經千百年後老藝人口傳心授延續下來的,是珍貴的文化遺產,當務之急必須要保護、整理、研發一套完全的針法實物,以記載的形式傳承、弘揚,讓「覓針」作為廣大刺繡愛好者的參考資料,文化交流的載體呈現。

傳統拉錦紋通過不同的彩絲相互交駁後,達到色彩的過渡,以釘、盤、拉等技法組合成不同的幾何圖案。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時代的變遷,題材的創新,許多紋樣都已不適合大眾的審美需求,到了必須要在色彩、創意、運用上狠下功夫的階段。所以近年來我釆用唐卡題材,融入大量的漢文化故事情節,背景採用工筆畫效果。尤其是雲彩、水波、祥獸、飛鳥、器具、花朵等,挖掘紋樣與當代結合,生產性保護138種錦衣紋針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將蜀繡傳統拉錦紋發展為繡錦紋,在綵線上繡紋樣,強調色彩面積對比和色彩過渡,滿地施繡,虛實並舉,以實形虛,細密精緻,設色雅緻,摻色輕柔,變化豐富,清新且不浮,營造立體視覺。此外博採眾長,吸取各個繡種針法、技法、色彩的優勢,對蜀繡傳統錦衣紋針法不斷進行調整、創新、重組。靈活運用滾針、纏針、接針、切針等不同針法,繡出線條的長短、粗細、疏密、濃淡、交錯、顧盼、呼應。表現圖案行頓、轉折、輕重、疾徐等變化,形成了整幅畫的節奏美和韻律美。同時構圖的形式、層次、色彩、空間表現乃至裝飾效果上都均有創新。

古風雅韻之唯,通過現代創新,文化價值的提煉,知識產權的開發,保護與運用,不斷的追求成為工藝美術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讓針法活起來,真正融入到刺繡作品之中,讓古老璀璨的刺繡紋樣煥發新生。所以紋樣在於變化,根植於譜系上,保護更要創造,才會路徑寬廣。

中國刺繡藝術的當代表現

李宏復

李宏復,刺繡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們今天能夠在這裡成立一箇中國刺繡委員會,和當下各高校以及研究學者對中國刺繡的關注和研究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學者們持續在關注各民族的刺繡,還有漢族的刺繡,這都是研究中國刺繡在當下的發展。同時,更多的藝術家進入到傳統手工藝刺繡的設計當中,我們也知道手工藝傳承者有什麼樣的能力以及合適與什麼樣的藝術家進行對接,創作出符合這個時代的生活用品和藝術品。而在傳統技藝的挖掘方面,怎麼去表現刺繡藝術語言,重點就是針法的表現。所以我在調研過程當中發現,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少數民族地區到漢族地區表現的刺繡,都在挖掘自己傳統刺繡的針法。現在刺繡從業人員與十年前不盡相同,以往大多是鄉村、鄉鎮的繡娘,還有城市中部分刺繡工廠和刺繡研究所的工人。但現在刺繡人群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大多是高校美術專業的畢業生進入到社會以後,自己拿起繡花針,鑽研傳統刺繡。

中國刺繡在以往幾個時期裡,都在逐漸迴歸本源。中國傳統刺繡主要是附著於服飾上的,但是現代工業進入以來,印花布的出現讓人們逐漸放棄了手工。但是近十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政府的進入,從業者的挖掘,還有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致於我們把刺繡手工作為奢侈品跟刺繡研究者探討。

刺繡因此逐漸迴歸到生活用品之中,而不是掛在牆上的裝飾品。所以我認為當下的刺繡需要和中國的生活文化在緊密結合。

尊重手工技藝,為母親藝術找生存之道

馬知遙

馬知遙,著名詩人、評論家,天津大學教授。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06年博士畢業後我開始探索非遺保護,可以說見證了中國近年來非遺保護的歷程,也是積極的參與者。關於非遺和藝術創新我早在2013年就出版了一本名叫《文化創意和非遺保護》的專著,當時人們還沒有留意到非遺保護和文化創意有緊密的關係,學界一致的口吻是一定要原汁原味進行在地化的保護,堅決反對任何的變形和創意。在當時,這個著作是受到非議的,但是最近我發現這本書開始大賣,所以我認為學術堅持是非常重要的。

2010年,我們帶領碩士和博士們在中國北方的五個大的省區尋找布老虎藝人,尋找村中繡娘們,看看村中的巧手如何用布老虎的技藝傳播中國文化和端午節的辟邪文化。所以在八年以後,我負責的天津大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研習計劃獲批,我第一期就想到了曾經認識的這些失落在大地上的母親藝術們,那些年邁的鄉親們。我和別的培訓班方法不一樣,我自己打電話找了近八十位藝人,請他們到天津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免費吃住的培訓。

民間工藝品和非遺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工藝品可以從非遺中吸取營養,吸取靈感來源,但是本質依然是文創產品,真正的非遺應保持自己的原樣,傳統工藝不能改變。當下機器化生產顯然打破了手工生產的格局,奪去了很多傳統手工藝的市場。人們不尊重手工勞作的產品,其實就是文明還沒有完全實現。真正的文明社會需要讓純手工勞作應該得到最大尊重,是引以為豪的職業。核心技術來刺探一下市場,哪些市場產品是能夠有很大前景的,用核心技術做出產品反哺我們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一種思路,這是成功的典範。

傳統手工藝的社會化

李柏穎

李柏穎,“媽媽製造”專項基金髮起人、創始人。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媽媽製造基金是我們與全國婦聯、中國婦女基金會聯合成立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旨在通過傳統手工藝的挖掘和梳理,邀請國際知名的設計師共同參與。我們交給合作社共同培訓,讓她們完成照顧老人和留守兒童,同時讓她們能夠更好地繼續傳承和創新手工藝,這是媽媽製造。

我的題目是非遺的社會化,社會化是指群眾的參與。現在我們國家保護的非遺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保護進入博物館系列的,一個是社會化,真正能讓年輕人,90後,00後真正認識非遺文化。所有的經濟按照科學來講,沒有現金的流動,沒有市場的認可不會產生持久持續性發展的。媽媽製造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市場化的可持續發展,市場可持續化的發展才可以解決資金的問題,解決了資金的問題才能完成資助的問題和購買力的問題。

另一部分就是公益效益設計的部分進行優化,讓年輕人更喜歡它,通過設計的再造,年輕人對內容元素的再造,讓它流向市場。2016年媽媽製造成立的時候,大家都討論非遺保護的問題,所幸的是在2017年的時候大家開始討論非遺該怎麼走出去的問題,到2018年的時候,大家對這個問題沒有太多的爭論了,都是在講非遺經濟,非遺走出去,非遺大眾化。通過這樣的變化,我們很欣喜的發現大家的意識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況。

首先傳統手工藝文化必須資源化,其次必須產業化,產業必須品牌化,品牌必須資本化,資本必須生活化才能完成媽媽製造當代化,時尚化和生活化。

文化分為物質和非物質,那就存在文化價值,品牌價值,美學價值,商業機制價值,文化授權和產業合作,商業和非商業。再傳統的手工藝一定要堅持一源多用,一種技法,一種工藝,一種IP在多個地方使用,這才使手工藝人們打開市場。

我為非遺賦能

鄧佳雯

鄧佳雯,鼎坤文化傳媒創始人,“非遺星球”創始人。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分享的主題是:我為非遺賦能——開啟抵達自我的深度人文體驗。我曾在美國和英國留過學,感覺到外國人對中國的文化遺產非常的重視和感興趣,他們到中國最多的方面還是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我反問自己:究竟對自己祖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多少的瞭解?各種機緣巧合下,2013年起我開始投身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傳播推廣實踐。我帶領團隊到全國各地拍了很多非遺的紀錄片,也採訪了數百位傳承人,很多人一輩子,一生就專注做一件事。但核心問題是究竟怎樣能讓他們與現代生活發生關聯,讓他們做的事情能夠讓年輕人關注到,真正融入現代生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現在講傳承手工藝,我們考慮過未來十年,二十年後,手工藝在人工智能和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下該何去何從?現在網上有這麼多東西可以買,為什麼需要買非遺傳承人的作品?為什麼要買非遺的產品?因為對於消費者而言,他們要看價格,他們要看實用性,那非遺產品獨特的地方究竟在哪裡?因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面臨這麼多的選擇,我也問自己,究竟非遺的獨特價值在哪裡?其實,非遺真正的是精神和文化的傳承。除了物質的角度,我們更要從精神層面讓年輕人瞭解為什麼他們要了解非遺,為什麼他們要接近非遺,為什麼他們要走進非遺

。如果我們在這個方面能夠給大家更多的知識普及,傳播並告訴他們非遺真正對他們意味著什麼,為什麼他們要了解它,建立一種精神上的,深層次心靈的溝通。那當他們拿到手藝物件的時候,就會更加的珍惜其中的價值,更加尊重祖輩留下來的財富。

我們正在做的項目,也是基於我這幾年的實踐體會,核心是人文體驗。試想一下,在民間,在每一個鄉村的角落有千千萬萬很好的手藝人,他們不被人發現,我們怎麼讓他們能夠跟現代人,跟城裡人發生關聯?從傳播的角度,從非遺星球它的使命角度,我們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主動下去發現他們,接近他們,去進行真正的體驗。這就是我們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發起【我為非遺賦能】主題活動的初衷,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文化的種子,也是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我們提出1000 X 1000的概念,就是全球招募1000位體驗師對接1000位傳承人。實際上國家級的傳承人就不止1000位,更不用說全國各地的省市區縣的傳承人了。這個數字是給大家更大的想象空間,我們招募的體驗師是來自各行各業的能人,比如攝影家,旅遊達人,紀錄片導演,設計師,手工達人等等。非遺星球做的正是對接體驗師和傳承人,讓喜歡的人去體驗,彼此產生化學反應。我們做平臺連接,讓他們主動去發現去分享。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傳承人參與到我們這個公益活動項目,一起為非遺賦能。

非遺星球的願景,是創建一個全球非遺愛好者的社群平臺,在這個星球,大家能夠去分享,去體驗,去傳承和創新,讓非遺真正回到現代生活。“我為非遺賦能”的公益活動就是基於願景的一種嘗試,傳承人老師提供體驗師一個在當地的免費體驗機會,體驗師帶著傳播的任務去體驗,他們現場體驗完之後寫心得,發在不同的社交媒體。每個體驗師都是潛在的消費者,他們實際的所見所聞所感,他們帶著問題或者對市場的一種理解,老師直接跟他們接觸就會產生更多的可能性。因為只要有人去,一切都有可能。對於很多還在偏遠地方的手藝人,他們沒有辦法跟城裡人接觸,更好的方式是促進城裡人走出去,走下去。為什麼可能呢?因為很多非遺保護的地方都是原生態的地方,非常吸引普通人旅遊的地方,但是不為大家所知,我們體驗式的方式可以幫助大家去發現那裡獨特的美。所以,非遺體驗師的口號就是發現美,體驗美,分享美,創造美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目前,我們已經成功建立近十個非遺愛好者社群,同時在體驗師社群內陸續完成了近30場在線分享,並在線下完成了近百場的賦能體驗活動。例如在北京的傳統繡花鞋製作技藝傳承人王冠琴老師,70多歲的她非常高興的給十幾個體驗師講解繡花鞋的歷史,製作技藝,以及她的作品,並教大家動手做一些基本製作。3個小時的體驗後,大家收穫滿滿。當時有一位自媒體達人將自己的感受寫成文章發出後,很快有人問在哪裡買這個繡花鞋,這就是典型的推廣案例。而在雲南,我們組織了當地的小小講解員去體驗當地的國家級非遺項目——烏銅走銀。孩子們動手製作小銀器,博物館的負責老師也是我們的體驗師,併為此寫了一封感謝信。在遼寧,國家級非遺遼寧本溪硯的省級傳承人章遼軍老師和我們首席體驗師郎叔進行了體驗活動,郎叔是新華社的特約攝影師,為老師拍了非常棒的照片,章老師也是書法家,興致之餘贈送墨寶留念。還有很多故事,我們都會編輯發表在非遺星球微信號裡的#賦能者說#欄目之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傳遞在我們的每一次活動中,並在持續進行著。本次研討會我們也做了直播,我們的體驗師群和愛好者群都能看到。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讓更多人接觸到非遺,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

一個人的力量非常薄弱,但是一群人匯聚在一起,大家在一個平臺上通過不同的方式發聲,我們終究可以把非遺的事業越做越大。我們相信,無論未來科技如何進步,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會改變。我期待,非遺星球在未來能真正建立起人與人之間深層的心靈鏈接,幫助大家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彝族刺繡的再生

樊志勇

樊志勇,“納蘇”品牌創始人。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納蘇是我們彝族的一個支系,彝族有13個大的支系,一百多個小的支系,其中有一個支系就叫納蘇。我們當時做非遺的創意開發的時候,我們覺得這個寓意特別好,彝族刺繡,手工刺繡是慢生活的事情,一點一滴,做著做著你就會在裡面發現自己。其實每個人靜下來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為了買房,買車,升值加薪,每天為了這些事情搞的我們焦頭爛額,但是每天有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或者三個小時進行刺繡或者是來寫書法,你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也取了這個意思,想要表達通過手作一點一滴的感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體會自己的內心世界。

我進入這個行業已經11年了,我們是商業實體,所以在過程中我們研究商業套路,商業模式;又要研究產品,研究客戶,如果我們有一些良心的話,研究保護和傳承。我其實是糾結過很多東西,比如我們的保護和傳承,你說創新,就會有傳統的人出來攻擊你破壞了保護,他完全沒有考慮矛盾。我們的數據證明,在我們的努力下,平均120多個繡娘,少的時候70多個繡娘在我們工作。我最開始工作的時候,全村都會繡,整個寨子都會繡。但是大家到後來很多即使會繡花的人也不拿繡花針了,因為這是一個沒有收入的事情,大家都要養家餬口。我覺得經濟收入是這個行業的核心動力,我們發現,有很多繡娘連針都沒拿過,這個寨子的人繡花有收入了,她也就會參與這個事情,甚至都不用國家撥資金去做培訓,也不用引導她們,這真的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方式。

那麼,機繡和手繡有什麼問題,我們為什麼堅持做手繡?區別就在溫度,機繡意味著更低的價格,更大的數量,可是為什麼我們選擇手工的,因為有溫度,有情感,有信仰,有精神價值。我覺得機繡有一個好處,它可以讓視覺的傳達更快,更方便,更普及。我們可以區分出消費的層級來,讓機器製造參與和推動符號的傳播,讓手工刺繡來表達情懷和精神,沒有什麼可矛盾的。為什麼要把它分兩邊?大家研究獨立或者鼓勵,沒有人衝擊手工繡,如果我們的手工衝擊的話,是時代需求,是經濟消費能力。

如果大家經濟收入沒有障礙的話,誰不想穿手工的,誰要穿機器的,其實是經濟收入的障礙。但是我們想,回到古代,其實手工刺繡是為那些上層階級,上流社會提供服務的。比如說我們宮廷用的各種貢品,刺繡什麼的,而平民穿一些粗麻布衣,所以機器的價值填補了讓更大多數人享受到這種文化符號的視覺體驗。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我們做彝族刺繡,會了解很多其他繡法。那你覺得四大名繡和少數民族的刺繡區別在哪兒?四大名繡更豪華,技術更精湛。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少數民族的刺繡圖案能力上色更好,我們在紙意上更厲害,我覺得少數民族刺繡在工藝方面更有設計的角度在裡面。我們的四大名繡工藝高度上更有水準,這是完全不一樣的角度。我們的民族刺繡為什麼離開生活,是因為大家覺得它變成了裝飾品,禮品。但其實我們就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研發,

我覺得產品研發是做非遺創意的一個核心,也是讓它產生經濟驅動的第一個要領。

我們在做產品賦能的時候,我們賦能的地方不僅是產品的文化,更重要的是我們生產當中,我們要讓繡娘體驗到價值,因為製作者的精神代表了她產出產品的水準和高度。很多設計師知道,我們創造出來的設計很多非遺傳承人無法完成。我們做得最多的事情不僅是完成,更多的是溝通設計師和手藝人的關係,讓工藝師瞭解到設計師的意思,這是重要的環節。它更像一箇中間的傳話或者是潤澤,提升的角色。我們常說,我們中文口號是收益傳遞美好。我們現在很多情況下以扶貧的姿態幫助手藝人,幫助他們扶貧,幫助他們提高經濟收入。但是很多時候他們有沒有感覺?假如我站在消費者方,我們跟手藝人之間也是相互滋養的,我們下去田野的時候,跟繡娘在一起的時候,她們沒有大多數人想的那麼窮。我說的窮不是經濟指標上的窮,而是說內心,她們可能過的比大家的幸福感多很多。我有時候看他們跳舞,唱歌,就會在旁邊震撼,莫名的流淚。她們經濟收入可能不如很多人,可是她們非常幸福,一個寨子哪一家有什麼事情,大家都去唱歌,去跳舞,跟錢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有音樂,就起舞,藍天白雲,就有繡花的生活常態。

所以我們更多的是相互平等的滋養,我們更多是在傳遞情懷和價值的東西

如果我們的非遺創意產品有一天我們做到民眾對它的接受度,它可以放在普通的百貨商店銷售,而且它的價值區別於其他,大家去認同或者接觸它。它像一個更平和,更溫潤的東西放在那兒的時候,我覺得這是非遺最理想的樣子,它就是自然自在的東西。

刺繡與生活服飾

葉洪光

葉洪光,武漢紡織大學非遺中心主任。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們做這樣一個非遺研究主要是基於我們學校學科的特色——武漢紡織大學。在中國以紡織命名的大學中,很多都進行了更名,但我們堅持保留將紡織這一名字保留了下來。

我們紡織服裝學科的一大優勢就是在2006年成立了紡織非遺研究中心,同時在湖北省教育廳成立了省級的學術平臺。最初這個平臺只有一個房間,後來學校提供了一層樓,再到後來擴張到了兩層樓。在這裡可以做很多的、內容豐富的相關課題研究。上個月18日我們在文化部和國家發改委的資助下建了一座三千到四千平米的非遺館,這個也是我們學校的一個亮點,大家有機會可以來我們館裡面參觀湖北特色的紡織。在黃岡地區,有國家級名錄的以及省級刺繡項目八個以上,還有織類項目以及不久前做的全國土布研培班的培訓。同時,基於我們學科的特點也做了一些相關文化的項目研究。

漢繡在不同的地區,主要是沿著長江漢水來發展。在荊州地區它是發祥地,我們發現荊州的戲班子是湖北地區比較早的,在武漢這個地區也是主要的發展地。同時在洪湖這個地方是分流地,武漢地區一直有刺繡文化很好的環境,我覺得漢繡做的非常地道的老先生,八十多歲了,他把針法都整理了,一些針法通過他的徒弟和小孩做了一些整理工作。洪湖地區做漢繡做的最精美的流派,因為各種原因失傳了,而這些繡活一些相關的作品也都捐獻給了國家。

它大致分了這幾個類別:裝飾類、喜劇類、宗教類以及生活民俗類。我大致翻閱一下,湖北這個地方是戲窩子,有楚劇、花鼓戲等眾多戲種。這些戲劇的發展推動了繡活的發展。而且湖北過去也是戲劇服裝生產的繼承地,就會有一個服裝廠做一些戲劇服裝。宗教文化也影響了我們繡種的發展,我們在地方廟宇的統計,現在還有一些谷德寺這樣的一些廟宇,這些廟宇可以看到比較早的藏品。我們商業文化跟民俗文化影響了我們這樣一個繡種。

我們紡織校園2010年就設立了有繡興趣班,我們邀請各個團隊的傳承人跟我們學生進行交流。緊接著,我們開設了全校漢繡公選課,非常的火爆,很多江浙的大學和美院現在都因此開設了相應的課程。這些是畢業生他們自己,袖子,公選課刺繡班完成自己的作品,學生以黃鶴為主題參加了服裝大賽,國外也很喜歡,得了金獎,學生自己的繡織自己完成。

保護我們地區的繡活最重要的就是知當地史,曉當地情,說當地話,做當地事,這是我們做的研究和開發裡面秉承的基本原則。在蘇繡和蜀繡的工藝流程中,都有自己核心的技藝。所以我們也要堅持做到工藝流程的完整性:

一畫,二繡,三修飾。最後,我們做的產品也要回歸生活,並走向藝術。

助力非遺傳承與發展

李巖

李巖,中華女子學院計算機系教師,北京糖畫區級傳承人。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在計算機系教授計算機的前端設計,交互設計和動畫設計等課程。但我其實是美術專業科班出身,我的本科和研究生學都是與藝術相關的專業。我本人是北京糖畫區級傳承人,非遺項目自然也就是糖畫了。平時大家見到多為一些平面形式的糖畫,但我不僅做平面糖畫,而且也做一些立體魚蟲的,還有戲曲人物形象的糖畫。這種糖畫戲曲人物形象在廟會上不容易見到,而且在全國範圍內能夠用糖來做戲曲人物的師傅也不是很多。

與此同時,糖畫項目也經常參加文化交流和傳播推廣活動。央視叮咯嚨咚嗆節目、中國文聯到臺灣走進社區、走進中小學參加推廣傳統文化的活動,2017年在華盛頓參加歡樂春節活動,出席日本代代木公園參加慶祝中日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文化交流紀念活動等。

我參與的第二個非遺項目是彩塑京劇臉譜。跟隨北京市彩塑京劇臉譜的傳承人佟秀芬老師學習彩塑京劇臉譜繪製,曾經受佟老師的委託到澳門表佟老師參加文化交流活動。我參與的第三個非遺項目是北京皮影。我在2015年和2016年期間接觸到北京皮影,認識了北京皮影著名演員陶淑珍老師。北京皮影與京劇的臉譜、京劇服飾有很多相似的審美取向,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我。於是我就跟陶老師學習了皮影製作和皮影表演。皮影表演中絕大部分的影人是兩個人協作完成操作的。上身與下身要相互配合,動作要看起來很完整、協調。在今年七月的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中,有一個開場的遊行活動,當時我就在遊行活動裡面拿著皮影形象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展示北京皮影影人。而在上個月西班牙馬德里的中國文化中心做的皮影講座和皮影演出的情景。在演出前,陶老師對來場嘉賓做一個皮影知識的講座,我輔助陶老師做講座。

我在學彩塑京劇臉譜這個過程中認識了彩塑京劇臉譜第五代傳承人林泓魁老師,他今天也來到了現場。我和他一起合作開發了一些非遺的文創產品,這就包括北京兔兒爺。兔兒爺是給人間帶來健康的,帶來美好祝願的形象代表。我跟他一塊兒把傳統的兔兒爺形象做了創新深化,增加了存錢罐功能,並將其做成套件,配上顏料,同時配以中英文繪製教程和錄製民俗專家關於中秋拜月文化解讀的視頻。這樣,受眾在買到產品之後不僅能根據教程進行繪製,也可以觀看其背後的文化知識解讀。

第三部分我想講一下我的學生與非遺。在我接觸到更多的北京非遺項目以後,我認為非遺背後的文化比較深厚,非遺可以學習和探索領域是比較廣的。所以我把非遺帶入了中華女子學院,帶到學生身邊。讓我的學生學習非遺項目,並基於非遺項目和傳統文化進行創新。這些是我近幾年在女子學院做的有關非遺的實踐和探索,但仍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經過嘉賓們從不同角度進行的深度演講,研討會進入了白熱化。主題演講之後的嘉賓互動環節,聽眾們紛紛提問,廣泛交流,話題涉及非遺產品創新、手工藝培訓、知識產權保護、教育傳承等多個方面,交流一直持續到下午5時仍然意猶未盡。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北京市密雲區非遺傳承人朱會萍提供的玲瓏枕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同時,研討會還在會場兩側安排了現場的展示環節,邀請傳承人、設計師和企業帶來部分手工藝作品和產品,是希望有一個更加務實的環節,通過現場對作品的直觀感受,探討當代社會文化生活與傳統手工藝的關係。不論是傳統的還是時尚的,觀賞的還是實用的,通過不同思想的碰撞,更能有效激發傳統手工藝的當代價值。現場休息時段,嘉賓們圍繞這些手工藝作品和產品現場交流,氣氛熱烈。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在溝通提問環節,烏克蘭籍的廈門大學博士,非遺星球首席體驗師Kitaechka看上了北京市海淀區第五代繡花鞋傳承人蔣麗娟老師做的虎頭枕。諸如此類的互動層出不窮,會場熱鬧非凡。

非遺領域的知名媒體“非遺星球”為本次學術研討環節提供了現場直播,當日直播廳共有超過200萬人次的點擊觀閱量。

本次研討會,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為非遺領域貢獻自己的寶貴經驗與思考,助力非遺的發展與傳承。從傳統文化到非遺保護,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為我們國家悠久燦爛的文明助力,非遺保護從我做起,非遺從心出發!

END

特別鳴謝中華女子學院提供圖文素材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星球邀請

REC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抵達自我的深度人文體驗

掃碼加入非遺愛好者社群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