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Report

Greatseed

非遗星球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非遗从心出发

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非遗应该怎样传承与发展?非遗应该怎样拓展与维护?非遗应该怎样创新与融合?非遗在时代的前行下,有着更多的方向和问题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与解决。从少儿到老者,从青年到中年,每个人的生活中或许都会有非遗存在的印记。近日,一场学术研讨会就邀请到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言献策。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参会嘉宾合影

2018年12月1日上午9时,“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在中华女子学院多功能厅顺利召开。研讨会由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发起,是中华女子学院非遗学术月和2018中国北京设计学术月的专场研讨会,由中华女子学院、北京设计学会联合主办,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协办。参会人员113人,包括全国各地非遗领域的传承人、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等。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华女子学院王京霞副院长致开幕词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方李莉会长致辞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北京设计学会副会长、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程光教授致辞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程光教授为主题发言嘉宾颁发北京设计学会平台专家聘书

在嘉宾们致开幕辞后,会议进入了第一个环节,颁发聘书与授牌仪式。北京设计学会副会长、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程光教授代表北京设计学会,向参会进行主题发言的老师颁发了北京设计学会平台专家聘书,宣布为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设计论坛推荐演讲嘉宾。同时启动北京国际设计周论文集征集活动,将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发言推送到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论文集发表。随后,在参会嘉宾的见证下,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成立与揭牌仪式。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女性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发起人包青林处长宣布中心成立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授牌仪式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朱利峰副教授代表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唐山博玉骨质瓷有限公司杨秀芳董事长和吉林松原鼎润文化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徐毳董事长分别签订实践基地合作协议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朱利峰主持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发言环节分为上下半场举行,发言嘉宾横跨传承人、传播者、企业代表等多个领域,从不同角度畅谈非遗。

骷髅幻戏图的创作及刺绣工艺的艺术再造

姚惠芬

姚惠芬,苏绣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5月携四个系列,34幅作品代表中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骷髅幻戏图》即为其中一个系列。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骷髅幻戏图》是一幅出自南宋画家李嵩的书画作品,作品目前被北京故宫所收藏。这幅画的尺寸不大,大约24 x 24.6厘米左右,画面中描绘的场景是宋代的悬丝傀儡游戏。众所周知,苏绣是我们国家传统的非遗项目,以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创作,在固有印象中与当代艺术并无交集。2016年,我与中央美院的邬建安老师交流之后,决定尝试将苏绣这项传统非遗与当代艺术进行结合。

此次参展威尼斯双年展的《骷髅幻戏图》一组9幅,其中的1幅我们用了常规的刺绣方式去绣的,还有1幅我们用传统的线描绣去刺绣,剩下的7幅每一幅作品上面都用到了传统苏绣的50多种针法。在《骷髅幻戏图系列》的刺绣中,我们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用的针法又重新捡起来,用到我们的创作当中,这使我们感到掌握好针法的重要性。中国刺绣发展到现在,有很多的针法慢慢地在被遗忘、被淡化。很多的刺绣创作者都着重题材方面的选择,而把针法弱化了。这次我们的威尼斯双年展的创作,把针法的运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作出了全新的作品,进入了当代艺术的领域。

传统苏绣的创作理念是“和而不同”,但是这次创作的理念是“不同而和”,将传统艺术的能量与当代艺术互相滋养,孕育出让人们都能理解的艺术语言。所有的创新都拉开了与传统刺绣审美的距离,具有强烈的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心灵共鸣。所以,我们可以继承传统,也可以跟当代艺术家合作进一步地发扬传统,重新挖掘非遗的潜力!

传统针法的挖掘

杨德全

杨德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都蜀绣博物馆馆长。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蜀绣起源于川西平原,因川西故称“蜀”,川西的刺绣故称为“蜀绣”。蜀绣历史以来,针法有138种,其中衣锦纹针法占大部分。但文字记载很少,衣锦纹针法的绣制图案、文字、过程濒临失传,尤其平手拉锦纹的过程、图样、文字说明缺失。所以经过五年多时间的整理、收集、绣制、研发过程,现已完成部分平手拉锦纹样的绣制图案及过程、文字记录,取名为《

中国刺绣皇汉绣谱—觅针》丛书,共计三册。

拉锦纹是历经千百年后老艺人口传心授延续下来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务之急必须要保护、整理、研发一套完全的针法实物,以记载的形式传承、弘扬,让「觅针」作为广大刺绣爱好者的参考资料,文化交流的载体呈现。

传统拉锦纹通过不同的彩丝相互交驳后,达到色彩的过渡,以钉、盘、拉等技法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案。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时代的变迁,题材的创新,许多纹样都已不适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到了必须要在色彩、创意、运用上狠下功夫的阶段。所以近年来我釆用唐卡题材,融入大量的汉文化故事情节,背景采用工笔画效果。尤其是云彩、水波、祥兽、飞鸟、器具、花朵等,挖掘纹样与当代结合,生产性保护138种锦衣纹针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蜀绣传统拉锦纹发展为绣锦纹,在彩线上绣纹样,强调色彩面积对比和色彩过渡,满地施绣,虚实并举,以实形虚,细密精致,设色雅致,掺色轻柔,变化丰富,清新且不浮,营造立体视觉。此外博采众长,吸取各个绣种针法、技法、色彩的优势,对蜀绣传统锦衣纹针法不断进行调整、创新、重组。灵活运用滚针、缠针、接针、切针等不同针法,绣出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浓淡、交错、顾盼、呼应。表现图案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变化,形成了整幅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同时构图的形式、层次、色彩、空间表现乃至装饰效果上都均有创新。

古风雅韵之唯,通过现代创新,文化价值的提炼,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与运用,不断的追求成为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让针法活起来,真正融入到刺绣作品之中,让古老璀璨的刺绣纹样焕发新生。所以纹样在于变化,根植于谱系上,保护更要创造,才会路径宽广。

中国刺绣艺术的当代表现

李宏复

李宏复,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成立一个中国刺绣委员会,和当下各高校以及研究学者对中国刺绣的关注和研究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学者们持续在关注各民族的刺绣,还有汉族的刺绣,这都是研究中国刺绣在当下的发展。同时,更多的艺术家进入到传统手工艺刺绣的设计当中,我们也知道手工艺传承者有什么样的能力以及合适与什么样的艺术家进行对接,创作出符合这个时代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而在传统技艺的挖掘方面,怎么去表现刺绣艺术语言,重点就是针法的表现。所以我在调研过程当中发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少数民族地区到汉族地区表现的刺绣,都在挖掘自己传统刺绣的针法。现在刺绣从业人员与十年前不尽相同,以往大多是乡村、乡镇的绣娘,还有城市中部分刺绣工厂和刺绣研究所的工人。但现在刺绣人群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大多是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到社会以后,自己拿起绣花针,钻研传统刺绣。

中国刺绣在以往几个时期里,都在逐渐回归本源。中国传统刺绣主要是附着于服饰上的,但是现代工业进入以来,印花布的出现让人们逐渐放弃了手工。但是近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政府的进入,从业者的挖掘,还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致于我们把刺绣手工作为奢侈品跟刺绣研究者探讨。

刺绣因此逐渐回归到生活用品之中,而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所以我认为当下的刺绣需要和中国的生活文化在紧密结合。

尊重手工技艺,为母亲艺术找生存之道

马知遥

马知遥,著名诗人、评论家,天津大学教授。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06年博士毕业后我开始探索非遗保护,可以说见证了中国近年来非遗保护的历程,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关于非遗和艺术创新我早在2013年就出版了一本名叫《文化创意和非遗保护》的专著,当时人们还没有留意到非遗保护和文化创意有紧密的关系,学界一致的口吻是一定要原汁原味进行在地化的保护,坚决反对任何的变形和创意。在当时,这个著作是受到非议的,但是最近我发现这本书开始大卖,所以我认为学术坚持是非常重要的。

2010年,我们带领硕士和博士们在中国北方的五个大的省区寻找布老虎艺人,寻找村中绣娘们,看看村中的巧手如何用布老虎的技艺传播中国文化和端午节的辟邪文化。所以在八年以后,我负责的天津大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计划获批,我第一期就想到了曾经认识的这些失落在大地上的母亲艺术们,那些年迈的乡亲们。我和别的培训班方法不一样,我自己打电话找了近八十位艺人,请他们到天津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吃住的培训。

民间工艺品和非遗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工艺品可以从非遗中吸取营养,吸取灵感来源,但是本质依然是文创产品,真正的非遗应保持自己的原样,传统工艺不能改变。当下机器化生产显然打破了手工生产的格局,夺去了很多传统手工艺的市场。人们不尊重手工劳作的产品,其实就是文明还没有完全实现。真正的文明社会需要让纯手工劳作应该得到最大尊重,是引以为豪的职业。核心技术来刺探一下市场,哪些市场产品是能够有很大前景的,用核心技术做出产品反哺我们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思路,这是成功的典范。

传统手工艺的社会化

李柏颖

李柏颖,“妈妈制造”专项基金发起人、创始人。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妈妈制造基金是我们与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基金会联合成立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旨在通过传统手工艺的挖掘和梳理,邀请国际知名的设计师共同参与。我们交给合作社共同培训,让她们完成照顾老人和留守儿童,同时让她们能够更好地继续传承和创新手工艺,这是妈妈制造。

我的题目是非遗的社会化,社会化是指群众的参与。现在我们国家保护的非遗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保护进入博物馆系列的,一个是社会化,真正能让年轻人,90后,00后真正认识非遗文化。所有的经济按照科学来讲,没有现金的流动,没有市场的认可不会产生持久持续性发展的。妈妈制造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可持续化的发展才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才能完成资助的问题和购买力的问题。

另一部分就是公益效益设计的部分进行优化,让年轻人更喜欢它,通过设计的再造,年轻人对内容元素的再造,让它流向市场。2016年妈妈制造成立的时候,大家都讨论非遗保护的问题,所幸的是在2017年的时候大家开始讨论非遗该怎么走出去的问题,到2018年的时候,大家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的争论了,都是在讲非遗经济,非遗走出去,非遗大众化。通过这样的变化,我们很欣喜的发现大家的意识呈现百花齐放的状况。

首先传统手工艺文化必须资源化,其次必须产业化,产业必须品牌化,品牌必须资本化,资本必须生活化才能完成妈妈制造当代化,时尚化和生活化。

文化分为物质和非物质,那就存在文化价值,品牌价值,美学价值,商业机制价值,文化授权和产业合作,商业和非商业。再传统的手工艺一定要坚持一源多用,一种技法,一种工艺,一种IP在多个地方使用,这才使手工艺人们打开市场。

我为非遗赋能

邓佳雯

邓佳雯,鼎坤文化传媒创始人,“非遗星球”创始人。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分享的主题是:我为非遗赋能——开启抵达自我的深度人文体验。我曾在美国和英国留过学,感觉到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非常的重视和感兴趣,他们到中国最多的方面还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我反问自己:究竟对自己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的了解?各种机缘巧合下,2013年起我开始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传播推广实践。我带领团队到全国各地拍了很多非遗的纪录片,也采访了数百位传承人,很多人一辈子,一生就专注做一件事。但核心问题是究竟怎样能让他们与现代生活发生关联,让他们做的事情能够让年轻人关注到,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现在讲传承手工艺,我们考虑过未来十年,二十年后,手工艺在人工智能和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下该何去何从?现在网上有这么多东西可以买,为什么需要买非遗传承人的作品?为什么要买非遗的产品?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要看价格,他们要看实用性,那非遗产品独特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因为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面临这么多的选择,我也问自己,究竟非遗的独特价值在哪里?其实,非遗真正的是精神和文化的传承。除了物质的角度,我们更要从精神层面让年轻人了解为什么他们要了解非遗,为什么他们要接近非遗,为什么他们要走进非遗

。如果我们在这个方面能够给大家更多的知识普及,传播并告诉他们非遗真正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他们要了解它,建立一种精神上的,深层次心灵的沟通。那当他们拿到手艺物件的时候,就会更加的珍惜其中的价值,更加尊重祖辈留下来的财富。

我们正在做的项目,也是基于我这几年的实践体会,核心是人文体验。试想一下,在民间,在每一个乡村的角落有千千万万很好的手艺人,他们不被人发现,我们怎么让他们能够跟现代人,跟城里人发生关联?从传播的角度,从非遗星球它的使命角度,我们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主动下去发现他们,接近他们,去进行真正的体验。这就是我们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发起【我为非遗赋能】主题活动的初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种子,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我们提出1000 X 1000的概念,就是全球招募1000位体验师对接1000位传承人。实际上国家级的传承人就不止1000位,更不用说全国各地的省市区县的传承人了。这个数字是给大家更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招募的体验师是来自各行各业的能人,比如摄影家,旅游达人,纪录片导演,设计师,手工达人等等。非遗星球做的正是对接体验师和传承人,让喜欢的人去体验,彼此产生化学反应。我们做平台连接,让他们主动去发现去分享。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传承人参与到我们这个公益活动项目,一起为非遗赋能。

非遗星球的愿景,是创建一个全球非遗爱好者的社群平台,在这个星球,大家能够去分享,去体验,去传承和创新,让非遗真正回到现代生活。“我为非遗赋能”的公益活动就是基于愿景的一种尝试,传承人老师提供体验师一个在当地的免费体验机会,体验师带着传播的任务去体验,他们现场体验完之后写心得,发在不同的社交媒体。每个体验师都是潜在的消费者,他们实际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带着问题或者对市场的一种理解,老师直接跟他们接触就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只要有人去,一切都有可能。对于很多还在偏远地方的手艺人,他们没有办法跟城里人接触,更好的方式是促进城里人走出去,走下去。为什么可能呢?因为很多非遗保护的地方都是原生态的地方,非常吸引普通人旅游的地方,但是不为大家所知,我们体验式的方式可以帮助大家去发现那里独特的美。所以,非遗体验师的口号就是发现美,体验美,分享美,创造美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建立近十个非遗爱好者社群,同时在体验师社群内陆续完成了近30场在线分享,并在线下完成了近百场的赋能体验活动。例如在北京的传统绣花鞋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冠琴老师,70多岁的她非常高兴的给十几个体验师讲解绣花鞋的历史,制作技艺,以及她的作品,并教大家动手做一些基本制作。3个小时的体验后,大家收获满满。当时有一位自媒体达人将自己的感受写成文章发出后,很快有人问在哪里买这个绣花鞋,这就是典型的推广案例。而在云南,我们组织了当地的小小讲解员去体验当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乌铜走银。孩子们动手制作小银器,博物馆的负责老师也是我们的体验师,并为此写了一封感谢信。在辽宁,国家级非遗辽宁本溪砚的省级传承人章辽军老师和我们首席体验师郎叔进行了体验活动,郎叔是新华社的特约摄影师,为老师拍了非常棒的照片,章老师也是书法家,兴致之余赠送墨宝留念。还有很多故事,我们都会编辑发表在非遗星球微信号里的#赋能者说#栏目之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传递在我们的每一次活动中,并在持续进行着。本次研讨会我们也做了直播,我们的体验师群和爱好者群都能看到。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更多人接触到非遗,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一个人的力量非常薄弱,但是一群人汇聚在一起,大家在一个平台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发声,我们终究可以把非遗的事业越做越大。我们相信,无论未来科技如何进步,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会改变。我期待,非遗星球在未来能真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深层的心灵链接,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彝族刺绣的再生

樊志勇

樊志勇,“纳苏”品牌创始人。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纳苏是我们彝族的一个支系,彝族有13个大的支系,一百多个小的支系,其中有一个支系就叫纳苏。我们当时做非遗的创意开发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寓意特别好,彝族刺绣,手工刺绣是慢生活的事情,一点一滴,做着做着你就会在里面发现自己。其实每个人静下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为了买房,买车,升值加薪,每天为了这些事情搞的我们焦头烂额,但是每天有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三个小时进行刺绣或者是来写书法,你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也取了这个意思,想要表达通过手作一点一滴的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进入这个行业已经11年了,我们是商业实体,所以在过程中我们研究商业套路,商业模式;又要研究产品,研究客户,如果我们有一些良心的话,研究保护和传承。我其实是纠结过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的保护和传承,你说创新,就会有传统的人出来攻击你破坏了保护,他完全没有考虑矛盾。我们的数据证明,在我们的努力下,平均120多个绣娘,少的时候70多个绣娘在我们工作。我最开始工作的时候,全村都会绣,整个寨子都会绣。但是大家到后来很多即使会绣花的人也不拿绣花针了,因为这是一个没有收入的事情,大家都要养家糊口。我觉得经济收入是这个行业的核心动力,我们发现,有很多绣娘连针都没拿过,这个寨子的人绣花有收入了,她也就会参与这个事情,甚至都不用国家拨资金去做培训,也不用引导她们,这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方式。

那么,机绣和手绣有什么问题,我们为什么坚持做手绣?区别就在温度,机绣意味着更低的价格,更大的数量,可是为什么我们选择手工的,因为有温度,有情感,有信仰,有精神价值。我觉得机绣有一个好处,它可以让视觉的传达更快,更方便,更普及。我们可以区分出消费的层级来,让机器制造参与和推动符号的传播,让手工刺绣来表达情怀和精神,没有什么可矛盾的。为什么要把它分两边?大家研究独立或者鼓励,没有人冲击手工绣,如果我们的手工冲击的话,是时代需求,是经济消费能力。

如果大家经济收入没有障碍的话,谁不想穿手工的,谁要穿机器的,其实是经济收入的障碍。但是我们想,回到古代,其实手工刺绣是为那些上层阶级,上流社会提供服务的。比如说我们宫廷用的各种贡品,刺绣什么的,而平民穿一些粗麻布衣,所以机器的价值填补了让更大多数人享受到这种文化符号的视觉体验。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我们做彝族刺绣,会了解很多其他绣法。那你觉得四大名绣和少数民族的刺绣区别在哪儿?四大名绣更豪华,技术更精湛。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少数民族的刺绣图案能力上色更好,我们在纸意上更厉害,我觉得少数民族刺绣在工艺方面更有设计的角度在里面。我们的四大名绣工艺高度上更有水准,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角度。我们的民族刺绣为什么离开生活,是因为大家觉得它变成了装饰品,礼品。但其实我们就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研发,

我觉得产品研发是做非遗创意的一个核心,也是让它产生经济驱动的第一个要领。

我们在做产品赋能的时候,我们赋能的地方不仅是产品的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生产当中,我们要让绣娘体验到价值,因为制作者的精神代表了她产出产品的水准和高度。很多设计师知道,我们创造出来的设计很多非遗传承人无法完成。我们做得最多的事情不仅是完成,更多的是沟通设计师和手艺人的关系,让工艺师了解到设计师的意思,这是重要的环节。它更像一个中间的传话或者是润泽,提升的角色。我们常说,我们中文口号是收益传递美好。我们现在很多情况下以扶贫的姿态帮助手艺人,帮助他们扶贫,帮助他们提高经济收入。但是很多时候他们有没有感觉?假如我站在消费者方,我们跟手艺人之间也是相互滋养的,我们下去田野的时候,跟绣娘在一起的时候,她们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穷。我说的穷不是经济指标上的穷,而是说内心,她们可能过的比大家的幸福感多很多。我有时候看他们跳舞,唱歌,就会在旁边震撼,莫名的流泪。她们经济收入可能不如很多人,可是她们非常幸福,一个寨子哪一家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去唱歌,去跳舞,跟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有音乐,就起舞,蓝天白云,就有绣花的生活常态。

所以我们更多的是相互平等的滋养,我们更多是在传递情怀和价值的东西

如果我们的非遗创意产品有一天我们做到民众对它的接受度,它可以放在普通的百货商店销售,而且它的价值区别于其他,大家去认同或者接触它。它像一个更平和,更温润的东西放在那儿的时候,我觉得这是非遗最理想的样子,它就是自然自在的东西。

刺绣与生活服饰

叶洪光

叶洪光,武汉纺织大学非遗中心主任。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们做这样一个非遗研究主要是基于我们学校学科的特色——武汉纺织大学。在中国以纺织命名的大学中,很多都进行了更名,但我们坚持保留将纺织这一名字保留了下来。

我们纺织服装学科的一大优势就是在2006年成立了纺织非遗研究中心,同时在湖北省教育厅成立了省级的学术平台。最初这个平台只有一个房间,后来学校提供了一层楼,再到后来扩张到了两层楼。在这里可以做很多的、内容丰富的相关课题研究。上个月18日我们在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的资助下建了一座三千到四千平米的非遗馆,这个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亮点,大家有机会可以来我们馆里面参观湖北特色的纺织。在黄冈地区,有国家级名录的以及省级刺绣项目八个以上,还有织类项目以及不久前做的全国土布研培班的培训。同时,基于我们学科的特点也做了一些相关文化的项目研究。

汉绣在不同的地区,主要是沿着长江汉水来发展。在荆州地区它是发祥地,我们发现荆州的戏班子是湖北地区比较早的,在武汉这个地区也是主要的发展地。同时在洪湖这个地方是分流地,武汉地区一直有刺绣文化很好的环境,我觉得汉绣做的非常地道的老先生,八十多岁了,他把针法都整理了,一些针法通过他的徒弟和小孩做了一些整理工作。洪湖地区做汉绣做的最精美的流派,因为各种原因失传了,而这些绣活一些相关的作品也都捐献给了国家。

它大致分了这几个类别:装饰类、喜剧类、宗教类以及生活民俗类。我大致翻阅一下,湖北这个地方是戏窝子,有楚剧、花鼓戏等众多戏种。这些戏剧的发展推动了绣活的发展。而且湖北过去也是戏剧服装生产的继承地,就会有一个服装厂做一些戏剧服装。宗教文化也影响了我们绣种的发展,我们在地方庙宇的统计,现在还有一些谷德寺这样的一些庙宇,这些庙宇可以看到比较早的藏品。我们商业文化跟民俗文化影响了我们这样一个绣种。

我们纺织校园2010年就设立了有绣兴趣班,我们邀请各个团队的传承人跟我们学生进行交流。紧接着,我们开设了全校汉绣公选课,非常的火爆,很多江浙的大学和美院现在都因此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这些是毕业生他们自己,袖子,公选课刺绣班完成自己的作品,学生以黄鹤为主题参加了服装大赛,国外也很喜欢,得了金奖,学生自己的绣织自己完成。

保护我们地区的绣活最重要的就是知当地史,晓当地情,说当地话,做当地事,这是我们做的研究和开发里面秉承的基本原则。在苏绣和蜀绣的工艺流程中,都有自己核心的技艺。所以我们也要坚持做到工艺流程的完整性:

一画,二绣,三修饰。最后,我们做的产品也要回归生活,并走向艺术。

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

李岩

李岩,中华女子学院计算机系教师,北京糖画区级传承人。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在计算机系教授计算机的前端设计,交互设计和动画设计等课程。但我其实是美术专业科班出身,我的本科和研究生学都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我本人是北京糖画区级传承人,非遗项目自然也就是糖画了。平时大家见到多为一些平面形式的糖画,但我不仅做平面糖画,而且也做一些立体鱼虫的,还有戏曲人物形象的糖画。这种糖画戏曲人物形象在庙会上不容易见到,而且在全国范围内能够用糖来做戏曲人物的师傅也不是很多。

与此同时,糖画项目也经常参加文化交流和传播推广活动。央视叮咯咙咚呛节目、中国文联到台湾走进社区、走进中小学参加推广传统文化的活动,2017年在华盛顿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出席日本代代木公园参加庆祝中日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文化交流纪念活动等。

我参与的第二个非遗项目是彩塑京剧脸谱。跟随北京市彩塑京剧脸谱的传承人佟秀芬老师学习彩塑京剧脸谱绘制,曾经受佟老师的委托到澳门表佟老师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我参与的第三个非遗项目是北京皮影。我在2015年和2016年期间接触到北京皮影,认识了北京皮影著名演员陶淑珍老师。北京皮影与京剧的脸谱、京剧服饰有很多相似的审美取向,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我。于是我就跟陶老师学习了皮影制作和皮影表演。皮影表演中绝大部分的影人是两个人协作完成操作的。上身与下身要相互配合,动作要看起来很完整、协调。在今年七月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中,有一个开场的游行活动,当时我就在游行活动里面拿着皮影形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北京皮影影人。而在上个月西班牙马德里的中国文化中心做的皮影讲座和皮影演出的情景。在演出前,陶老师对来场嘉宾做一个皮影知识的讲座,我辅助陶老师做讲座。

我在学彩塑京剧脸谱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彩塑京剧脸谱第五代传承人林泓魁老师,他今天也来到了现场。我和他一起合作开发了一些非遗的文创产品,这就包括北京兔儿爷。兔儿爷是给人间带来健康的,带来美好祝愿的形象代表。我跟他一块儿把传统的兔儿爷形象做了创新深化,增加了存钱罐功能,并将其做成套件,配上颜料,同时配以中英文绘制教程和录制民俗专家关于中秋拜月文化解读的视频。这样,受众在买到产品之后不仅能根据教程进行绘制,也可以观看其背后的文化知识解读。

第三部分我想讲一下我的学生与非遗。在我接触到更多的北京非遗项目以后,我认为非遗背后的文化比较深厚,非遗可以学习和探索领域是比较广的。所以我把非遗带入了中华女子学院,带到学生身边。让我的学生学习非遗项目,并基于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这些是我近几年在女子学院做的有关非遗的实践和探索,但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经过嘉宾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深度演讲,研讨会进入了白热化。主题演讲之后的嘉宾互动环节,听众们纷纷提问,广泛交流,话题涉及非遗产品创新、手工艺培训、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传承等多个方面,交流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仍然意犹未尽。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北京市密云区非遗传承人朱会萍提供的玲珑枕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同时,研讨会还在会场两侧安排了现场的展示环节,邀请传承人、设计师和企业带来部分手工艺作品和产品,是希望有一个更加务实的环节,通过现场对作品的直观感受,探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的关系。不论是传统的还是时尚的,观赏的还是实用的,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更能有效激发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价值。现场休息时段,嘉宾们围绕这些手工艺作品和产品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在沟通提问环节,乌克兰籍的厦门大学博士,非遗星球首席体验师Kitaechka看上了北京市海淀区第五代绣花鞋传承人蒋丽娟老师做的虎头枕。诸如此类的互动层出不穷,会场热闹非凡。

非遗领域的知名媒体“非遗星球”为本次学术研讨环节提供了现场直播,当日直播厅共有超过200万人次的点击观阅量。

本次研讨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非遗领域贡献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思考,助力非遗的发展与传承。从传统文化到非遗保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我们国家悠久灿烂的文明助力,非遗保护从我做起,非遗从心出发!

END

特别鸣谢中华女子学院提供图文素材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星球邀请

REC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抵达自我的深度人文体验

扫码加入非遗爱好者社群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特别报道丨非遗从心出发(记“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与传统手工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