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火锅伴侣——手打肉丸

近来各地气温逐渐下将,特别是南方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在做好保暖工作的同时,也要犒劳犒劳辛苦了一天的自己!

转眼间又到了 撸火锅的季节,潮州手打牛筋丸是冬季潮汕人打边炉(火锅)必不可少的主角之一!

冬季火锅伴侣——手打肉丸

牛肉丸

牛丸是香港的特色小吃,是使用牛肉制作而成的。潮州的手打牛丸最为出色,采用新鲜牛肉手工捶打捏制而成。由于香港有相当祖籍的潮州或汕头的居民,故牛丸便作为特色小吃在香港流行开来。

冬季火锅伴侣——手打肉丸

牛丸的制作过程

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在潮汕已有近百年历史,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是有点嚼头。

冬季火锅伴侣——手打肉丸

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许能作此表演,由于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机制的要高。80年代初出现打丸机后,手打的传统制作方式也便日渐稀少。

随着来汕的外地人及老潮州人希望尝到那种“掉地上还能弹得老高”的手打牛肉丸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这才使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现“江湖”,让越来越多人重新尝到了浪险好食(潮汕方言,意为非常好吃)的正宗汕头牛肉丸。

冬季火锅伴侣——手打肉丸

传统制法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两把特制的方形锤刀,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用手使劲搅挞,搅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

冬季火锅伴侣——手打肉丸

食用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到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就不爽滑),加入少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吃牛肉丸有不少人蘸辣椒酱,不过还是蘸本地特产沙茶酱最为地道。

牛肉火锅

牛肉火锅可谓是冬季火锅的不二之选,一大家子人围着大圆桌,吃着热腾腾的牛肉火锅,鲜美的汤汁,嫩滑可口又带有些许嚼头的牛筋丸,可想而知。

除了牛丸是用牛腱子肉做的外,牛身上的其他部位也都是宝来着

冬季火锅伴侣——手打肉丸

嫩肉,牛舌,三花腱,五花腱,匙柄,匙仁,脖仁,吊龙伴,吊龙,肥胼,胸口朥 , 从左到右 从瘦到肥是行家推荐的烫肉顺序

冬季火锅伴侣——手打肉丸

清水锅,注重的就是吃到牛肉的原味鲜甜,先涮了较肥的部位或是下了炸豆腐的话,都会导致汤底浑浊或有浮油,从而影响了后放入锅中牛肉其他部位原有的味道。涮牛肉火锅的同时还配备有其他如生菜,白萝卜,玉米 ,莲藕,金针菇等淡味食材,还有腐竹和上面说提到的炸豆腐。

食用时务必先把牛肉涮完,再加其他的食材。牛肉较肥的部位,下锅前先蘸点油口感会更为鲜嫩(如吊龙 嫩肉)

沙茶酱--牛肉伴侣

沙茶酱可以说是牛肉火锅必不可少的酱料来的,少了它 吃牛肉时多少会少了些滋味。沙茶酱是起源于潮汕,盛行福建省、广东省等地的一种混合型调味品,所以在福建和广东的餐桌上比较常见。

其实沙茶酱是改良自舶来品“沙爹酱”来的,色泽淡褐,呈糊酱状,具有大蒜、洋葱、花生米等特殊的复合香味、虾米和生抽的复合鲜咸味,以及轻微的甜、辣味。沙茶(印尼语:Satay)在闽南,潮汕,台湾也被称为沙嗲。

说了那么多都到饭店了,小伙伴们我也该收拾收拾出门撸火锅去了!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