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斷與隨訪

內容源自《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斷和綜合治療指南》V2016

肝臟是結直腸癌血行轉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結直腸癌肝轉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是結直腸癌治療的重點和難點之一。約有15%25%結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即合併有肝轉移,而另15%25%的患者將在結直腸癌原發灶根治術後發生肝轉移,其中絕大多數(80%~90%)的肝轉移灶無法獲得根治性切除。結直腸癌肝轉移也是結直腸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經治療的肝轉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6.9個月,無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0%,而肝轉移灶能完全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35個月,5年生存率可達30%50%。研究表明,有一部分最初肝轉移灶無法切除的患者經治療後可以轉化為可切除。因此,通過多學科合作團隊對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進行全面地評估,個性化地制定治療目標,開展相應的綜合治療,以預防結直腸癌肝轉移的發生、提高肝轉移灶手術切除率和

5年生存率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斷與隨訪

圖片源自網絡

一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斷與隨訪

(一)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定義

按照最新國際共識:同時性肝轉移(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是指結直腸癌確診前或確診時發現的肝轉移;而結直腸癌根治術後發生的肝轉移稱為異時性肝轉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又可分為“早期異時性肝轉移”和“晚期異時性肝轉移”)。本指南為便於診療策略的制定,將按照“結直腸癌確診時合併肝轉移”和“結直腸癌根治術後發生肝轉移”兩方面闡述。

(二) 結直腸癌確診時肝轉移的診斷常規

對已確診結直腸癌的患者,除血清CEACA19-9檢查、病理分期評估外,應常規進行肝臟超聲和/或增強CT

等影像學檢查以瞭解有無肝轉移的發生,對於懷疑肝轉移的患者可加行血清AFP和肝臟MRI檢查(1a類證據,A級推薦)。PET-CT檢查不作為常規推薦,可在病情需要時酌情應用(2a類證據,B級推薦)。

肝轉移灶的經皮針刺活檢僅限於病情需要時應用(4類證據,C級推薦)。結直腸癌手術中必須常規探查肝臟以進一步排除肝轉移的可能,對可疑的肝臟結節可考慮術中活檢(3a類證據,B級推薦)。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斷與隨訪

圖片源自網絡

(三)結直腸癌根治術後肝轉移的監測

結直腸癌根治術後,應對患者定期隨訪,瞭解有無肝轉移的發生。

1. 3~6個月進行一次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肝臟超聲檢查,持續2年,以後每6個月一次直至滿5年,5年後每年一次。

2. 3~6個月檢測一次血清CEACA19-9等適當的腫瘤標記物,持續2年,以後每6個月一次直至滿5年(1a

類證據,A級推薦),5年後每年一次。

3II期和III期的結直腸癌患者,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胸//盆腔增強CT掃描,共3~5年(1b類證據,A級推薦),以後每1~2年一次。懷疑肝轉移的患者應加行MRI檢查,PET-CT掃描不作常規推薦。

4.術後1年內應進行電子結腸鏡的檢查,若發現異常,需在一年內複查;否則術後第3

年複查,以後每5年一次。如果患者發病年齡小於50歲則應適當增加電子結腸鏡的檢查頻度。對於結直腸癌根治術前因梗阻等原因無法行全結腸鏡檢查的患者,應在術後3~6個月內完成首次電子結腸鏡檢查(1a類證據,A級推薦)。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斷與隨訪

圖片源自網絡

(四)結直腸癌肝轉移灶完全切除術後的隨訪

結直腸癌肝轉移灶完全切除(R0)術後,對患者也應進行密切的隨訪,瞭解有無肝轉移復發。

1.根據術前腫瘤標記物的升高情況,建議術後2年內每3個月隨訪血清CEACA19-9等適當的腫瘤標記物,以後第3~5年內每6個月隨訪一次(1a類證據,A級推薦),5年後每年一次。

2.術後2年內每3

6個月進行一次胸//盆腔增強CT掃描、肝臟MRI,以後每6~12個月進行一次,共5年(1a類證據,A級推薦),以後每年一次。不推薦常規PET/CT掃描。

3.其他隨訪內容和頻次參照結直腸癌原發灶根治術後的隨訪進行。

(五)結直腸癌及其肝轉移的相關基因檢測

1RAS檢測:推薦對所有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患者中進行KRAS23

4外顯子以及NRAS234外顯子的檢測。RAS基因是否突變不僅有一定的預後意義,更是抗EGFR治療有效性的重要生物學標記物(1a類證據,A級推薦)。結直腸癌原發灶和轉移灶的KRAS基因狀態大多無差別。

2BRAF檢測:建議在KRAS基因第2外顯子野生型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進行檢測,作為預後的評估指標(1b類證據,A級推薦)。

3

UGT1A1檢測:UGT1A1是伊立替康的藥物代謝酶,其基因的多樣性會顯著影響該酶的活性。非野生型的UGT1A1患者接受伊立替康化療,可能會增加III度以上骨髓抑制以及腹瀉的風險。

4. 錯配修復基因(MMR)檢測:建議初治年齡小於70歲或70歲以上但滿足Bethesda標準的結直腸癌患者進行檢測,以便更精準地制定治療策略。免疫組化檢測MMR的蛋白表達(包括MLH1MSH2MSH6PMS2),如果存在表達缺失(其中MLH1表達缺失患者應檢測BRAF

基因狀態並確認其未發生突變)應通過基因測序來確認突變。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診斷與隨訪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