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ofo押金問題,現摩拜單車又被屢傳裁員,共享單車寒冬將至?

近日,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宣佈卸任CEO一職,並在員工內部信中表示,自己“在美團收購摩拜8個月的時間裡,我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把摩拜平穩地交接給了劉禹”。

在12月25日下午,全天候科技又發文稱有摩拜內部管理層人士透露,確實存在裁員一事,裁員幅度在30%。

而後摩拜方面對此消息作出了否認回應,稱此消息嚴重不屬實,公司對此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並表示這是“正常的業務調整,部分崗位仍在招聘中”,此次業務調整受到影響的員工不到總員工數的0.5%。

繼ofo押金問題,現摩拜單車又被屢傳裁員,共享單車寒冬將至?

今年4月初,美團將摩拜收購了過來,並由美團CEO王興出任摩拜的董事長,雖然對外宣稱會對摩拜單車保持品牌和運營的獨立。

但實際上,摩拜被收購之後,美團就開始對創始團隊進行整合。

不過,站在商業的立場上來看,也不難理解美團會向這方面著手,畢竟一些相關的財報數據顯示,摩拜單車至今仍未實現盈利,且被收購之後也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

由4月4日至4月30日,其毛損為人民幣4.07億元,即每天虧損約1500萬元,現當下互聯網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摩拜單車的虧損對於美團來說,無疑是在拖後腿,因此,會有相應的內部資源整頓優化也是情理之中。

繼ofo押金問題,現摩拜單車又被屢傳裁員,共享單車寒冬將至?

ofo因資金鍊問題屢被傳出倒閉的消息,最近更是因為押金一事連上頭條,目前仍有1200多萬人在排隊等待退款。

曾紅極一時的小黃車,如今只落得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能否撐過這個寒冬仍是未知數,而創始人戴威也被列入老賴名單。

戴威曾經在內部員工信中高呼“最困難的時候,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但這種最後的倔強,是否真的是對員工和ofo用戶負責的表現呢?

反正退押金一日未能拿回來,想必大家應該都不會相信任何豪言壯語。

繼ofo押金問題,現摩拜單車又被屢傳裁員,共享單車寒冬將至?

而相比戴威的苦苦掙扎,胡瑋煒的體面離場似乎要聰明多了。

在共享單車流量紅利漸漸過去的時候,摩拜和ofo都面臨共同的難題,即是否要把它們賣了以求繼續生存下去。

在資本投來橄欖枝時,戴威選擇了拒絕,而胡瑋煒則經過幾番週轉後,妥協投入了美團的懷抱,算是為摩拜單車找到了棵好乘涼的大樹,又在跟美團磨合幾個月,最終選擇了體面地離場,將摩拜移交給了劉禹。

創業容易守業難,面對資本市場的誘惑,誰都想跳進去撈一把,但這縱身一躍,最後真的能做到功成身退的又有幾許人也。

繼ofo押金問題,現摩拜單車又被屢傳裁員,共享單車寒冬將至?

共享單車的出現,確實給我們的出行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使用它,且也因其覆蓋率較廣,基本上是隨時隨地都能享受這種便利。

然而現如今,共享單車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火爆了,尤其是經過一些列的押金事件,更是大大拉低了大家對它們的好感度,胡亂地被堆放在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似乎就是寒冬蕭條的象徵。

繼ofo押金問題,現摩拜單車又被屢傳裁員,共享單車寒冬將至?

你覺得共享單車能熬過這次寒冬嗎?還是未來真的要涼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