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做社区矫正的故事

我在基层做社区矫正的故事

我当过1年记者、搞过3年航空动力机械研究,之后又做了6年的监狱警察。2015年10月,我来到雨湖区司法局,开始了我人生中一段全新的历程——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既繁杂、又枯燥琐碎,每天面对的是固定的对象,说着重复的话,做着相同的事,既不像记者那样每天充满挑战和新鲜感,也不像搞航空机械研究那样细致、精密。支持我的力量是什么?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

在当监狱警察时,人送我外号 “黑脸杀手”,因为我脸黑而且管理严厉。刚接触社区矫正工作时,我仍习惯用在监狱时管理犯人的方式,我想,都是管理罪犯,只不过是服刑的地点不同而已,没太大区别。

第一次组织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我发现有一位粟姓女子没有按时到场,当时就心生怒气:“第一次就迟到,怕是不想好好矫正了吧!”10分钟后粟某气喘吁吁地赶来,被我劈头盖脸地一通训斥。

报到结束后,粟某来到我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哭得昏天黑地,完全没了女性的矜持,好像要把一肚子的委屈一股脑地发泄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无法再板起脸训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慰她,看到她眼中的昏暗和迷茫,我决定探寻她的家庭。

第二天,我来到粟某家中进行走访,一进门就有些诧异,30岁的年纪正是女人美好的年华,但她的家中却是光线昏暗、杂乱不堪,仿佛和她的心境一般。跟粟某交谈后我才得知,她丈夫也因犯罪入狱服刑,她一个人照顾1岁半的女儿,最近女儿还被查出患有重症状肌无力病,婆婆对她也很不理解,冷脸相对。粟某告诉我,昨天她早早准备到司法所报到,因小孩突然犯病,送到医院一折腾,她才迟到。听到这些,我的心感觉像被鞭子抽打了一样,后悔昨天生硬的态度。

跟粟某交谈过程中,我发现她说话常常走神,语气十分悲观,仿佛对人生失去了信心,于是我帮她申请了心理医生,检查结果显示她心理压力过大,患有抑郁症。

心病还需心药医,抑郁症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特地就她的问题与局心理咨询小组进行沟通商讨。恰好时逢妇女节,我们筹划开展了一场名为“和谐女人 和谐家庭 和谐社会”的女性专题心理辅导活动,活动中我注意观察她,精心设计的话题、轻松活泼的游戏,让她打开了心扉,脸上出现了笑容,眼神中也有了光亮。通过活动我认识到,社区矫正不仅仅是执行刑罚,还能传播善良的力量,哪怕是一句提醒、一点温暖与悲悯,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打铁还需趁热,几天后,我自费买了一些水果、牛奶,再去粟某家走访。这次她说话放松多了,眼神中没有了畏惧,谈起这些年和丈夫的经历,说到孩子的病情、与婆婆的关系。我告诉她监狱的管理状况,提到了可以给她申请帮扶金,更与她的婆婆交流,化解她的婆媳矛盾。一个多小时的谈话后,粟某眼含热泪,真诚地对我说了一声“谢谢!”

随后的日子里,粟某的情况越来越好,每次社矫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心得体会也写得最深刻,活力和信心一点点回到了她的身边。

粟某解矫的那天,我亲手给她写了一封信,鼓励她放平心态,勇敢面对新生活。她一边看信手一边颤抖,又一次流下眼泪。

如果说第一次的泪水是发泄,第二次的泪水是感动,那这第三次的泪水,我想应该是幸福。那一刻,我不仅仅为拯救了一名社区服刑人员而高兴,更让我对矫正工作有了新的感悟。是啊,社区矫正不仅仅是严刑和惩罚,还需要播撒温暖与阳光,传递认知和信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宽严相济、情法相融”为宗旨,我和我的同事一定能用我们的忠诚、善良、责任与担当,让社区矫正工作更受人尊敬,让法律更深入人心。

(作者现任雨湖区司法局昭潭司法所所长)

我在基层做社区矫正的故事

我在基层做社区矫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