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運營成功靠什麼?學會搜索排名卡位很重要

學過乾貨,參加過培訓,選品也可以,listing做的挺不錯,資金時間都到位,然而還是沒有成績?

亞馬遜運營成功靠什麼?學會搜索排名卡位很重要

【重磅】現在你可以入駐亞馬遜印度站了 !點擊入駐>>

經常遇到一些新賣家傾訴,覺得自己在運營中也盡力了,投入了很多的資金和時間,參加了很多的培訓,閱讀了很多的乾貨文章,甚至也找了很多的有經驗的賣家學習,自我感覺自己的選品還是不錯的,Listing詳情頁面也很出色,產品售價不高,還投放了站內CPC廣告,可是轉化卻不理想,銷售一直不能達到預期,賣家很糾結,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些什麼。

分析自己的狀況的同時,賣家也會分析同行的Best Sellers,但越分析內心越憋屈,明明自己的Listing頁面更出色,明明自己的價格更有競爭力,彷彿每一項自己都做得比競爭同行要好,可唯一的就是,競爭對手的訂單比自己高出不知有多少級別。人家很高的價格、一般般的Review星級,卻要麼是Best Seller要麼是Amazon's Choices,而自己卻只是每天寥寥幾單。

單純的心生委屈和抱怨是沒有用的,雖然努力和用心很重要,但有時候,僅靠基礎層面的努力是沒有用的,在亞馬遜的排名規則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一項,那就是卡位。

卡位是指你的Listing恰好站在某個位置,而這個位置又相對固定,即便自己短時間的表現略差也不會瞬時被降權,即便別的賣家當前表現更出色也不會立即上位。在亞馬遜上,就這麼真實的存在著這種情況,無論是看到某條Listing千年不變的守在Best Seller的位置,還是搜索某個關鍵詞時某條Listing始終如一的佔據在首頁重要位置,這都是卡位造成的。

因為網購用戶的習慣,大部分的買家往往會在搜索結果的前三頁就完成了成交,如果一條Listing長期位居於搜索結果靠前的頁面,其銷量自然會更好,更多的銷量帶動了排名穩定上升,一個良性的循環就形成了。

之前一句話“我奮鬥了十八年,才打拼到和你一起喝咖啡”,對於亞馬遜的日常運營來說也是如此,甚至更殘酷,即便你拼盡力氣,也未必能夠和人家一起共享流量。

所以,當你看到某個賣家的產品表現並不出色銷量卻很耀眼時,不要抱怨,而是應該思考,如何打破其原有的卡位,因為只有打破原有的卡位序列,你才有機會突破。

新賣家小賣家該如何去打破亞馬遜原有的卡位序列呢?所謂的打破原有的卡位,就是讓自己能夠卡位到前邊去----銷售排名更靠前,關鍵詞搜索排名更靠前。

一個新賣家要想能夠成功上位,其運營中一定少不了價格策略,即以較低的價格吸引客戶,用價格這個銷售中最敏感的要素拉動自己的銷量,進而帶動自己的Listing排名上行,從沒有排名到有排名,從很低的排名到排名逐步上升,這很大程度上需要仰仗低價的拉動。有賣家會說,我價格已經比較低了呀,你看別人40%的利潤率,我才20%。很遺憾,想讓價格的敏感性發生作用,一點點的價格優勢是撼動不了的,你必須有足夠多的降價幅度才行。微利、盈虧持平甚至略有虧損,你自己考量,總之,一定要讓價格低到足以成交,進而穩定的保持成交且銷售呈增長趨勢才行。

(有賣家會說,虧本銷售是一個愚蠢的行為,寧可不賣也不虧本,對於持此觀點的賣家,你不妨想一想,你的時間是不是成本,你投放了廣告沒轉化是不是成本。)

當你用低價撬動銷量,Listing排名開始上升,相應的,自然流量也開始增長,但是,別高興得太早,因為,相對於競爭對手們來說,你的Review還差距十萬八千里,所以,此時,一定要用安全的方式保持自己Review的增長和增速(增速是指比同行增長的比率高一點)。具體用什麼樣的方式增評我在此就不贅述了,前邊曾經就這個話題已經寫過多篇文章了。

基於自然的銷量,基於不錯的Review呈現,此時,你可以把站內CPC廣告提上日程,用站內廣告導入更多的流量。因為你的低價帶來銷量增長反饋到亞馬遜系統就是比同行更高的轉化率,而較高的轉化率又會獲得系統的反哺----給你更多曝光的機會,如此一來,廣告的關鍵詞質量得分相對會更高一些,從客觀上提升了廣告的曝光,降低了廣告的成本,又一個良性循環形成了。

通過上述循環,你的Listing權重會越來越高,排名會越來越好,逐步的,你有了自己比較穩定的卡位,然後,訂單穩定了,爆款也誕生了。

如果幸運的,你終於站上了Best Seller的寶座,那麼,不要沾沾自喜,一定要努力捍衛你的位置,因為,很多競爭的同行正在覬覦著你的位置,如果你能夠維護住,你的收穫將會超出你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