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孟加拉国为一个小岛争夺数十年,结果海平面上升后小岛没了

1947年的印巴分治将原本完整的孟加拉地区一分为二,其中东孟加拉和阿萨姆的锡尔赫特县组成东巴基斯坦。1971年,东巴宣布脱离巴基斯坦并成立独立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印度想确立在南亚的支配地位以及孟加拉国奉行融入中东伊斯兰世界的政策,所以两国的关系是对立和不友好的,在某些重大问题上都存在截然相反的分歧。这些分歧涉及法拉卡堰的修建(法拉卡堰是横跨恒河的拦河堰,距离孟加拉国仅十余公里)、飞地租借、非法越境和领土争端等,其中领土争端中就包括了本文即将讲述的新穆尔岛争端。

印度和孟加拉国为一个小岛争夺数十年,结果海平面上升后小岛没了

新穆尔岛,孟加拉国称之为南达尔帕蒂岛,其距离赖蒙戈尔河(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界河)河口仅两公里。该岛伴随着1970年的博拉气旋而生(博拉是有记录以来最致命的热带气旋,致使恒河三角洲数十万人丧生),而后印度和孟加拉国均说这块露出海平面的土地是其所有。争端产生以后,虽然新穆尔岛的地理特征还不稳定,但是两国均采取了某些宣誓主权的行动。其中印度悬挂过国旗,建立过边境安全部队的临时训练基地,并且派遣了海军炮舰定期巡航。而两国之所以十分关心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岛,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1)新穆尔岛自被发现之日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显现出了面积不断增大的趋势。

当美国一颗卫星在1974年首次将新穆尔岛公之于众的时候,其只有2500平方米大小。但是在该岛周边却存在着许多水下浅滩,这些浅滩呈圆形,在涨潮时则是向北开口的新月形,其主要成分是河流中的黏性沉积物以及混有黏土的沙子。而正是得益于大面积水下浅滩的存在,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新穆尔岛不仅面积逐渐增大,而且其南部海岸上还长出了红树林。红树林指的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岸附近,经常会受到潮水周期性淹没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防风消浪、固岸护堤以及净化海水、空气等效用,而新穆尔岛所在的孙德尔本斯湿地(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沿海交界处)就分布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红树林。

印度和孟加拉国为一个小岛争夺数十年,结果海平面上升后小岛没了

2)新穆尔岛附近海域有可能存在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对岛屿的争夺涉及到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划分,亦涉及到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孟加拉国是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后脱离巴基斯坦独立的。但独立初期的孟加拉国完全是个烂摊子:除天然气外的所有自然资源都短缺;没有工业基础,仅有的设施亦遭到战争的破坏;水利设施稀少、老化,且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洪涝灾害与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交替出现,严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所以急需解决经济危机和建设新国家的孟加拉国是不会放弃一个有可能存在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的。而且当时孟加拉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是不友好和糟糕的,当时的印度利用其优势地位,在贸易、恒河水分配和少数民族等问题上占孟加拉国便宜,此举引起了孟加拉人的不满,自然也就导致孟加拉国不愿意在新穆尔岛争端中让步。

然而就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唇枪舌战之际,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新穆尔岛在进入21世纪后消失不见了。新穆尔岛消失的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海平面的上升。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最显著的地理特征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其中在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中下游水系的猛烈冲击之下,孟加拉国80%左右的面积被地势低洼的平原和丘陵覆盖。据统计,孟加拉国平原地区的海拔大部分低于12米,如果海平面上升了1米,那么该国17%左右的土地将被淹没(约为2.5万平方公里)。所以说两个国家经过多年谈判没能解决的事,全球变暖办到了。

印度和孟加拉国为一个小岛争夺数十年,结果海平面上升后小岛没了

但岛屿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争端的结束,因为淹没新穆尔岛的海面仍是印度和孟加拉国两个国家之间的领海争议范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