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中南海拍桌子:難道志願軍戰士們都是豬?

彭德懷中南海拍桌子:難道志願軍戰士們都是豬?

按說三十八軍是能夠勝利完成斷敵退路的任務的,而一旦此舉成功,我軍就有可能各個殲滅清川江以北的敵人。

此舉關係重大,毛主席曾兩次電示彭德懷等同志:“請注意使用三十八軍全軍控制安州、軍隅裡、球場區域構築強固工事,置重點于軍隅裡,確實切斷清川江南北敵之聯繫。”

此役“全局關鍵,在於我三十八軍全軍以猛速動作攻佔軍隅裡、價州、安州、新安州一帶,割斷南北敵人聯繫,並堅決殲滅北進的美軍第二師。此是第一緊要事,其餘都是第二位”。

但是,三十八軍接到總部10月30日晚的命令後,因多種因素制約第二天才開始出動,晚了一步,後於11月2日趕到院裡地區時,敵已聞風而逃。

彭總繼續說:“毛主席三令五申,打好出國第一仗,這是出國第一仗,令你三十八軍斷敵退路,三十九軍、四十軍、四十二軍打得都很好,你三十八軍是一再地推延攻擊時間!不僅沒有消滅熙川的敵人,還延誤了向軍隅裡、新安州猛插的時間!這是什麼行為?”

彭德懷在會上如此嚴厲批評三十八軍的領導對敵估計過高、不敢大膽截斷敵人退路致使這次可能殲敵兩三個整師的戰役計劃未能完成的行為。彭德懷說著說著,火氣越來越大,將右手重重地往桌案上一拍:“我彭德懷別的本事沒有,斬馬謖的本事還是有的!”怒聲震動會場。頓時,會場鴉雀無聲。

當時參加會議的一位指揮員回憶說:“彭總的講話,真有‘叱吒則風雲變色’的威力。”

梁興初不敢多看一眼怒氣未消的彭總,低聲請求道:“請彭總殺我的頭吧,我貽誤了戰機……”梁興初低下頭,小聲承認過失、悔恨不已———那一份有板有眼、有根有據的電報,使粱興初軍長放慢了打熙川的速度。他和政委劉西元、副軍長江擁輝經過研究決定:為了打勝第一仗,必須慎重。不管情報準不準,我們寧可把敵人作為美軍一個團來打,這樣勝利的把握更大些。隨即,28日晚,三三八團已進到熙川外圍,三三七團也於熙川西北與敵遭遇。團請示師,可否發起進攻;師請示軍,可否發起進攻。梁興初考慮到另一個師尚未到達預定位置,沒有貿然命令攻擊。

稍微過了一會兒,彭德懷的語氣緩和下來,說:“當然,這次戰役打得不理想,我彭德懷也有責任,不能把責任完全推給你們。”關於下一步行動,彭德懷說:“此役未殲滅敵軍主力,敵人也還沒有摸清我軍的兵力,一定會組織反攻,我軍應作好迎敵進攻的準備。在我空軍、炮兵、坦克未組成前,我們仍以分散敵人,爾後採取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內線和外線相結合的方針,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敵人。”

在這次總結會議上,彭德懷對參加這次戰役的各部隊有表揚,有批評,功過分明,不講情面,使各軍指揮員深為信服。

散會後,梁興初低著頭走出會議室。彭德懷的秘書楊風安招呼梁興初:“梁軍長,走,吃飯去!”梁興初氣呼呼地:“還吃飯?老總要殺我的頭,我還有心吃飯?”楊風安笑了,說“那是彭總的氣話,還真殺你的頭呀?走吧!”梁興初知道楊風安是彭德懷很信任的秘書,彭德懷出發一般都由楊陪同,便乘此機會,讓楊風安傳個話。梁興初對楊風安說:“老總批評人很厲害,我當時有點不服氣,現在想想還是批評得對。三十八軍沒打好,主要責任在我梁興初,我對不起三十八軍的人。錯就錯了,你告訴彭總,請他不要再生我的氣了。我梁興初是有骨氣的,三十八軍不會是孬種。我回去就召開軍黨委會總結教訓,拼出老命,也要打好下一仗!”

這就是鐵打的梁興初,摔個跟頭馬上站起來。彭德懷這次發的雷霆震怒,對各軍(尤其是對三十八軍)震動很大。果然,在隨後進行的第二次戰役中,梁興初淋漓盡致地發揮了自己的指揮才能,他嚴密組織,精心指揮,統率三十八軍打得英勇頑強,首戰德川,殲滅偽七師,打開戰役缺口,繼而揮師西進,在嘎日嶺給予敵人以殲滅性打擊;接著,以果敢堅決的行動派遣部隊深入敵後,大膽穿插搶佔三所裡、龍源裡,使南逃北援之敵無法會合,斃傷敵7000餘人,俘敵3000餘名,對整個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重要作用。為此,彭總特意在嘉獎電文上親筆題寫———“三十八軍萬歲!”

二怒:因南下惹爭議對金日成拍案而起

1951年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第三次戰爭把美軍和南朝鮮李承晚偽政權趕出了漢城。當中朝軍隊前鋒到達三七線時,彭德懷忽然下令停止追擊。得知這一消息後,蘇聯駐朝大使兼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氣勢洶洶地指著彭德懷說:“你彭德懷右傾,我一定要告你,讓斯大林來教訓你!”

在彭德懷與拉佐瓦耶夫爭論的第三天,金日成來到中朝聯軍司令部。金日成一進門,劈頭就問:“好戲才開場,雙方剛接觸不幾天,怎麼就鳴金收兵了呢?再說,這麼大的事,應該和我商量一下啊!”

彭德懷心情沉重地說:“志願軍入朝作戰已整整70天。現在統計,志願軍已傷亡5萬餘人,因病和凍死餓死的約5萬,總計10萬人,這個代價是巨大的。”

金日成默默地聽著,沒有說話。

彭德懷又說:“還有,因制空權沒有解決,運輸困難,前方沒有糧食供給,棉衣不足,20萬指戰員向前推進追擊途中,有一半人的鞋子丟了,燒飯的鍋也丟了,戰士們在如此嚴寒的冰天雪地裡赤著腳、餓著肚子,叫他們怎麼再追擊?”

金日成仍然沒有吭聲。

“再說,”彭德懷看了一眼金日成,繼續陳述他的理由,“據偵察,敵人退到洛東江,是想利用洛東江的天然屏障,在兩岸加築工事,誘我南進,加以殲滅。”鄧華插話說:“停止追擊是按照第三次戰爭計劃實施的,你們的代表參加了討論,計劃也送到你的手中。所以,按照計劃辦,是沒有必要再向你報告的。”

金日成聽後說:“我對志願軍休整並不反對,只希望你們要縮短休整時間,可以邊休整邊追擊,比如,可以先出動3個軍追擊,其餘幾個軍休整一個月再南進不行嗎?”

彭德懷回答說:“不行,敵人是誘我南進,想將我軍逐個圍殲,假如繼續追擊,我軍一定會吃虧的。”

金日成又說:“南下假如不能殲滅敵人,解放城鎮鄉村,擴大領土也是好事啊!”

雙方僵持了將近3個小時。

彭德懷看仍然說服不了金日成,迫不得已將一份1月9日的覆電遞到金日成的手上。金日成低頭看電報,只見電文中說:“如朝方同志認為不必休整補充就可前進,則亦同意人民軍前進擊敵,並可由朝鮮政府自己直接指揮。志願軍則擔任仁川、漢城及三八線以北之守備。”

金日成看了電報,顯得尷尬且又不甘心。他不想放棄自己的觀點,第二天下午又和外交部長樸憲永趕到聯軍司令部說:“現在我們還沒有打痛美軍,惟一的辦法就是趕緊出動3個軍,消滅了他的主力,打痛了他,他就會撤出朝鮮。”

“不行!我們不能主觀行事,美軍不會按我們的意願辦事。希望速勝而又不做具體預備,結果只會導致失敗。打仗不是賭博,不能靠僥倖。接連打了三仗,假如不補充不休整,怎麼再能打勝仗呢?”彭德懷越說越激動,最後竟拍案而起,大聲吼道,“照你們的意見辦,志願軍非吃敗仗不可,我彭德懷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假如你們認為我不稱職,可以另請高明!”

金日成、樸憲永見彭德懷發火了,便不吭聲。

彭德懷見他們仍不肯就此罷休,只得無可奈何地說:“你們既然堅持只要南進敵人就會退出朝鮮的意見,我只好提議,仁川至襄陽以北的全部海岸線警戒和維護後方交通線歸中國志願軍負責,人民軍第一、二、三、四、五等軍團12萬人,已休整了兩個月,歸你們指揮,照你們的意願,向釜山方向打。美軍如按你們所想象的退出朝鮮,我彭德懷雙手鼓掌,慶祝朝鮮解放,慶祝朝鮮統一。假如美軍不退,志願軍仍按原定計劃向南作戰,你們看行不行?”

“不行,不行!”金日成連聲反對說,“你老彭怎麼拿我們開玩笑?我們力量單薄,上次打釜山吃過大虧。”樸憲永也埋怨道:“中朝是一家,要走一起走,我們單獨南下怎麼行呢?這不是明擺著讓我們出洋相嗎?”彭德懷笑笑說:“可以試驗一下嘛,也許能成功的。”

金日成擺著手說:“試不得,我們上次南下洛東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彭德懷說:“怎麼試不得呢?我一再告訴你們不能追擊,理由說得那麼充分,你們就是不聽,你們以為我們不想早早結束這場戰爭嗎?不想回到祖國而在這裡挨凍受餓嗎?早日結束這場戰爭,我比你們的心情還要迫切。可是,想歸想,做歸做,不是心想就能事成的。”

最後,金日成覺得彭德懷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又考慮到再堅持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便笑笑說:“算了,算了,我們確實存在速勝思想,既然你們需要休整補充,就只好按你的意見辦吧!”

金日成的話音剛落,有人送上電報,是斯大林請金日成轉交給拉佐瓦耶夫的。斯大林在電報中措辭嚴厲,說拉佐瓦耶夫不顧主客觀條件,強行南下的觀點是錯誤的。現撤銷其大使職務,迅速回國等候處理。電文還指出,彭德懷是久經考驗的指揮員,他指揮志願軍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彭德懷是天才的軍事家,今後一切要聽彭德懷的。

金日成徹底放棄了自己的想法,連忙拉著彭德懷的手,深表歉意地說:“對不起,誤會了你,既然斯大林說聽你的,我們聽斯大林的。”

三怒:回京陳詞為軍需怒震居仁堂

經三次戰役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較多,兵員一時補充不上,而後方供應線又長達數百里,在美戰機不停的攻擊下,後勤供應出現嚴重困難,中國人民志願軍幾乎無法繼續作戰。彭德懷決定立即返回北京面見毛澤東。

1951年2月24日,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和彭德懷一起召集軍委各總部負責人在中南海居仁堂總參謀部會議廳開會,討論各大軍區部隊輪番入朝和如何保障志願軍物資供應的問題。

在會上,臉色凝重的彭德懷介紹了志願軍在朝鮮前線作戰中物資、生活、兵員等各方面面臨的嚴重困難,他希望國內不論軍隊和地方等各方面要想辦法全力支援前線。

但是,當會議討論到具體問題如何落實時,一些幹部強調國內機構剛剛建立,許多問題一時還難以解決。

彭德懷本來就為前線的供應不繼焦急不滿,加之會前蘇聯軍事顧問表示拒絕提供必需的空軍、高炮部隊來援助與掩護志願軍的交通線,更使彭德懷十分失望而惱火不已。此時,在這內部會議上卻又出現這種強調困難的情況,彭德懷忍無可忍了,立刻火冒三丈。

只見彭德懷十分惱怒地猛地站起來,把桌子一拍,吼聲在居仁堂迴盪:“這也困難,那也困難,我看就是你們愛國,難道志願軍戰士們都是豬?他們不知道愛國?你們去前線看一看,戰士們吃的什麼,穿的什麼!現在第一線部隊的艱苦程度甚至超過長征時期,傷亡了那麼多戰士,他們為誰犧牲?為誰流血?現在既沒有飛機,高射火炮又很少,後方供應運輸條件根本沒保障,武器、彈藥、吃的、穿的,經常在途中被敵機炸燬,戰士們除了死在戰場上的,還有餓死的、凍死的,他們都是年輕的娃娃呀!難道國內就不能克服困難嗎?”

彭德懷的發怒,令會場的氣氛驟然間緊張、肅然起來。主持會議的周恩來儘量維持,會議最終還是不歡而散。

會後,周恩來連續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會議,對加強志願軍第一線兵力和後方供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定,即凡國內的部隊,都要輪番到朝鮮作戰。一則替換第一線部隊修整,二則鍛鍊部隊,提高全軍現代化作戰指揮能力。會議決定,將剛改裝的空軍和高射炮部隊調到朝鮮北部掩護後方交通線,再向蘇聯購買幾十個師的武器裝備;調用國內各種物資大力支援前線,由幾個大城市為志願軍製作炒麵和罐頭食品;號召國內各行各業增產節約和捐款購買飛機大炮。

這些措施對減少志願軍的困難、增強戰鬥力起了巨大作用。

隨即,北京等許多大城市的幹部群眾遵照以上精神指示,晝夜為志願軍趕製炒麵,迅速送往朝鮮,暫解了志願軍的斷糧之苦。以後隨著條件的改善,國內的支援工作逐漸走上了正軌。

四怒:痛心疾首對六十軍軍長大光其火

志願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在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發起時,將六十軍的三個師配屬其他部隊指揮,六十軍軍長韋傑當時只能指揮一個工兵營。退守時,三個師迅速歸建。所屬一八O師,負責掩護全兵團8000多傷病員轉移,沒有糧食和缺少重武器,致遭重創。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八O師負責人組織失誤造成的。但是第三兵團和六十軍沒有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及時派得力部隊進行接應和尋找也是有責任的。

1951年6月中旬,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司令部在空寺洞召開了軍長、政委參加的會議,以總結這次戰役的經驗教訓和成敗得失。

三兵團的領導來了,彭德懷總司令員走出洞口親自迎接。彭總見到來開會的是三兵團政治部主任劉友光,第一句話就問:“(王)近山(三兵團副司令員)同志怎麼沒來?”

“他……一八O師沒有打好,他沒敢來見你……”

“開會是研究經驗教訓,一八O師受損失,我也有責任嘛,我們主要不是追查責任,更重要的是找一找教訓,讓我們更聰明些。”彭總耐心地回話,使大家緊張的心情立即變得平靜了。

會議開始後,彭德懷總結了第五次戰役的經驗教訓。

當講到一八O師受損失的情況時,彭總非常氣憤地讓第六十軍軍長韋傑站起來,怒氣衝衝地高喊: “韋傑,你們那個一八O師,是可以突圍的嘛,你們為什麼說他們被包圍了?他們並沒有被包圍,只是敵人的坦克汽車沿公路從一八O師前面過去了,敵人並沒有發現,晚上還是我們的天下嘛,他們後面沒有敵人,中間也沒有敵人,部隊完全可以利用晚上突圍出來嘛!為什麼說被包圍了。哪有這樣驚慌失措地把電臺砸掉,把密碼燒掉的?像你這樣的指揮員就是該殺頭!”

接下來,彭總稍微按捺一下氣憤的情緒,一臉嚴肅地繼續質問六十軍軍長:“你這個韋傑,軍長怎麼當的?命令部隊撤退時,你們就是照轉電報,為什麼不安排好?”會場上鴉雀無聲。

這時,陳賡已到朝鮮,並參加了這次會議,他資格較老,站起來勸說彭總兩句。這場批評才算結束。

事後不久的6月下旬,作為中央軍委主席的毛澤東為詳細瞭解這次戰役的詳細情況,以及志願軍六十軍一八O師被敵包圍受挫的經過,在北京中南海召見了志願軍三兵團負責指揮的副司令員王近山之後,緊接著又在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秘密召見了專程回國請命的志願軍六十軍軍長韋傑。

韋傑一一向毛澤東報告了有關的詳細情況,悲痛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大滴滾出!

毛澤東聽後肯定地說:“一八O師的事,各級都有責任。”片刻,毛澤東又講:“一八O師受挫,彭德懷在電報中已向我和軍委作了檢討,承擔了責任。你來北京前,志司又來報告,說他們對一八O師的受挫,均感到慚愧,表示要以悲痛的心情總結教訓,並決心從各方面想辦法來挽救這個損失!他們認為,這次一八O師受損的原因很多,是上上下下的許多錯覺,和各種因素湊合在一塊所造成!基於此,也不能全怪你們六十軍和一八O師的廣大指戰員!一句話,各方面的工作沒有做好,才使一八O師不能自拔!正如志司在電報中指出的:倘若我們方面搞得好,這損失是可以避免的,至低限度也可以減少。這個‘我們方面’,既指志司,也指兵團,也指下面的軍和師,不能單方面說。志司總結的幾條失利原因,我是同意的。”毛澤東似有自責地說:“看來,五次戰役,我看是打急了,打大了,打遠了!”

韋傑聽得出來,毛澤東說這話的語氣,有內疚和自責之意。毛澤東在說了上述五次戰役未能達到預想戰果,即想成建制地殲滅敵人數萬人的原因,是“打急了,打大了,打遠了”這番話之後,他又起身在室內踱著步子,若有所思地說:“現在看來,志願軍要想一次性包圍美軍幾個師,或者1個整師,甚至1個整團,都難以達到殲敵的目的。我看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如果是打美軍或英軍,不要實行過去那種大包圍,只實行戰術性的小包圍。如果是打李承晚的偽軍,便可以實行戰略或戰役的大包圍。總之,要分敵對待。”

1952年10月,韋傑被撤職,被任命為南京軍事學院高級函授系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30多年後,韋傑回憶起這段作戰經歷時,沉痛說道:“對於歷史,應該是面對,不應該是迴避。失敗的教訓往往比成功的經驗更為寶貴,總結過去是為了告誡未來。”晚年的韋傑有一個最後心願:反思抗美援朝中第五次戰役一八O師的失利,這一心願最後實現了。在身患絕症臥床不起的時候,他還說:“鄧小平同志號召全軍要懂得現代化的戰爭,從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的情況來看,真正打現代化裝備的敵人,要有適應現代化戰爭的指揮體制,指揮員要有指揮現代化戰爭的素質和能力,有協同作戰的本領。部隊要有好的作風,紀律嚴明,機動靈活,臨危不亂,遇險不散,敢於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