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將軍、提督和總兵的關係,一篇文章,保證給你解釋明白!

昨天有朋友問,將軍

提督總兵之間是啥關係。

我一看,可把我激動壞了

清朝將軍、提督和總兵的關係,一篇文章,保證給你解釋明白!

正愁不知道寫啥呢(撓到禿頭)

瞧,主題上來了!

表揚!!

清朝將軍、提督和總兵的關係,一篇文章,保證給你解釋明白!

這就對嘛,想知道什麼,只管下方評論。

只要問題靠譜,我一定找時間,專門開文章來寫!

好,這次一定不太監了,有啥說啥(摸著良心)

清朝將軍、提督和總兵的關係,一篇文章,保證給你解釋明白!

開始

1.將軍

在上一篇文章中,咱簡單說了說清朝的15名駐防將軍。

清朝將軍、提督和總兵的關係,一篇文章,保證給你解釋明白!

……

行行行,別動手,別動手。

9個,9個還不行嗎?

清朝將軍、提督和總兵的關係,一篇文章,保證給你解釋明白!

然而,“將軍”這個詞兒,在清朝可未必單指“駐防將軍”。

咱在看書、看影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什麼建威將軍振威將軍之類的名詞。

假如您看了我那篇“駐防將軍”的文章,您大概就可以輕易分辨出來——二者似乎並不一樣

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呢?

清朝將軍、提督和總兵的關係,一篇文章,保證給你解釋明白!

原來,清朝的將軍,可以有兩個概念

一個,自然是分駐在各地鎮守的駐防將軍;

而另一個,則是武階

清朝的武階一共分為18級,從建威將軍(正一品)、振威將軍(從一品)、武顯將軍(正二品)、武功將軍(從二品)等,一直排到最後面的修武佐校尉

這時候,就該有個問題了:

啥是武階?

武階,就相當於今天的軍銜

假設,我是個振威將軍,我去當了廣州將軍。

這話放在現在,就變成了:我是個中將,我去當了師長。

OK,解釋完畢。

2.提督

提督,是從一品官

聽起來很唬人,對不對?

跟駐防將軍一樣耶!

可惜,仍舊要受總督或者巡撫的節制。

明代提督並非正式官職,而是委派的差遣使職。

除了東廠提督以外,通常以文官擔任。

清朝將軍、提督和總兵的關係,一篇文章,保證給你解釋明白!

個別情況下,軍人也曾擔任過提督,比如大名鼎鼎的李如松

到了清代,提督演變為了正式的武官官職,負責管理一省的綠營兵

這就跟上面那個駐防將軍不一樣了,駐防將軍管的是當地的八旗兵

清代在各地共設置12名陸路提督,3名水師提督。

共計15名。

3.總兵

清朝綠營,軍銜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及把總。

如此看來……總兵似乎還比不上上面的提督。

提督是從一品官,總兵是正二品。

嘛,果然不行。

清朝在全國設置了83名總兵(陸路70,水路13),統轄著全國總計63萬人的軍隊。

混得好的總兵,手底下能有個一萬多人

混得不好的,估計士兵還沒我的粉絲數量多(攤手)。

所以呢,咱總結一下。

駐防將軍和提督,在官階上是一樣大的,都是從一品

二者的區別是,一個管著八旗軍,一個管著綠營軍。

而總兵,作為正二品官,肯定比上面那兩位低著一頭。

以上,就是關於將軍、提督和總兵的知識。

假如您喜歡我的文風,或者對我講的冷知識感興趣,希望能關注一下我。

清朝將軍、提督和總兵的關係,一篇文章,保證給你解釋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