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聽聽叫停,智能音箱爆發背後的迷局和行業走向?

隨著技術的迭代以及智能家居的推廣,2018年中國智能音箱消費市場潛力得到了進一步釋放。各大巨頭為了儘快搶佔用戶,展開了一波低價廝殺,行業也迎來爆發式增長。但隨著智能音箱的普及,同時在消費升級的影響下,用戶會由非理性轉向理性消費,更傾向選擇優質產品而非低廉產品。企業需要的是在低價拼殺後顯示獨特的優勢和功能,並串聯更多場景和服務,打造生態。

近日,曾被賦予眾望的騰訊首款智能音箱騰訊聽聽叫停,引起一片熱議,也讓從業者對行業有了更多的思考。目前包括BAT、小米等在內的互聯網巨頭公司對智能音箱仍還處於摸索階段,行業未來究竟是何種光景?最終又將走向何方?

智能音箱成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

人工智能浪潮席捲而來,家居互聯箭在弦上。在這個時代,選擇某個控制入口的用戶很大程度上也必然會選擇與之配套的智能家電等硬件產品,簡單來講:入口決定了用戶整個系統生態中的智能硬件的選擇。誰控制了入口,誰就在智能家居時代有更多的話語權。這也是企業不計成本,血拼入口的重要原因。

智能音箱被看作是打開智能家居市場大門的重要入口。在技術方面,智能音箱具備WiFi連接,可進行語音交互;在功能上,則可提供信息查詢、外賣、購物等互聯網服務。而相對於智能電視、智能冰箱等控制入口而言,智能音箱具備收音效果好、佈局成本低、體積小、方便移動等優勢。

當今,享受更加智慧化和便捷化的生活成為更多人的追求,而作為家庭中樞級設備的智能音箱也成為智慧家庭的重要核心。智能音箱結合語音和開放平臺所培育的生態體系,逐漸承接家居互聯的作用,市場潛力巨大。

搶佔入口,國內巨頭掀起價格戰

智能音箱作為佈局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引來眾多國內互聯網巨頭相繼進入市場。一連串不足百元的智能音箱陸續上市,並藉助節日打出超低價格。目前來看,價格補貼已經成為行業通行的做法。

在2017年雙十一期間,天貓精靈以每臺定價499的價格直降到99元,讓智能音箱的價格下探到一個新的底線。在強勢補貼之下阿里銷量一舉突破百萬大關,並且在隨後的兩個月搶佔了15%的市場份額。而阿里智能音箱出貨量破百萬,在業內猶如一枚重磅炸彈,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巨頭也拿來鉅額補貼市場,以低價產品擊穿用戶層。

作為一直押注智能家居的小米藉著“東風”,憑藉超高性價比開始在市場走俏。在2018年米粉節,售價為299元的小米AI音箱打出99元的促銷價,在小米商城大力推廣。

此外,百度主打的小度音箱也加入這場血戰。2018年,百度憑藉89元超低價迅速切入,推出小度智能音箱,並在2018年雙十一期間,降價至69元。隨後推出的原定價為1599元的王牌視頻音箱——小度在家,最終上市價格僅為599元,並且在雙十一、雙十二期間,以單臺近千元的補貼,直接299元拋售。百度也成為了行業內補貼力度最大的企業。

在近一年多的時間裡,憑藉著廠商低價產品以及普及性的價格促銷讓智能音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尤其是2018年智能音箱市場表現出近十幾倍的爆發性增長,從2017年的165萬臺增長到2018年的2200萬臺。根據奧維雲網(AVC)預測,2019年智能音箱市場銷量還將同比增長63%。

對於用戶而言,在購買之前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素還是價格。智能音箱價格戰帶來的零售價的不斷下調可以刺激消費者對智能音箱的購買慾望,培養用戶使用習慣和提升認知度,這對於智能音箱市場的進一步做大做好具備一定的推動作用。

價格戰背後,智能音箱的產業迷局和走向

表面上看,眾多企業麓戰正酣,市場一片欣欣向榮。而事實上,智能音箱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真正引爆還需要太長的路要走。並且如果一味的追求低價而忽略產品體驗,對市場長遠發展非常不利。在語音操控、內容生態以及商業模式方面,國內廠商與國際先進智能音箱廠商相比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進步空間巨大。

從目前市場產品上看,智能音箱產品良莠不齊,為用戶帶來的體驗也不盡如意。一些智能音箱需要特定的命令用語來調動各項技能,增加用戶的使用難度,並且跨場景、跨任務的對話經常進行不下去。語音之外,語義理解也是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

此前,排名市場前三的小米小愛、小度智能音箱、天貓精靈等產品都不同程度的被爆出播放卡頓、語音交互性能較差等問題。而在小米AIOT開發者大會上,雷軍演示小米藍牙音箱更是狀況頻出,出現回覆不對甚至毫無反應的情況,現場一度陷入尷尬。市場分析師曾指出,部分中國廠商生產的設備在理解和對話方面的技術還不夠成熟,這是阻礙智能音箱進一步普及的一個關鍵因素。此外市場還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功能單一等挑戰。騰訊聽聽入局較晚,並且與同競爭性產品在功能上大同小異,且價格較高,或許也是推出後市場反應平淡以及最終退出市場的原因之一。

從智能音箱發展模式來看,智能音箱不是單品競爭,而是一場生態競爭。相較於國外廠商在場景和盈利模式創新方面,國內品牌明顯發力不足。目前智能音箱開創者及全球市場引領者的亞馬遜具備多檔位完善的產品矩陣、海量相關的內容,並且正圍繞Alexa語音助手構建生態系統。

此外,智能音箱基礎之上,亞馬遜正準備更進一步構建新的廣告商業模式,目前已經推出口播廣告;谷歌也不斷開發新技能,支持更多應用場景,包括支持語音購物和支持更多智能家居設備。而國內很多智能音箱功能比較單一,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更多服務和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整合。比如,智能音箱最常用的音樂內容,天貓精靈、京東叮咚等多家品牌曲庫音樂不足仍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國內廠商所做的語音購物也受到詬病,目前天貓精靈僅限於購買天貓超市產品,叮咚音箱僅可購買京東自營商品。不僅有品類限制,下訂單與支付的異步操作等引起了很大的不滿。

可以說,燒錢帶來了快速鋪量,對初期培養用戶大有裨益。但是產品的出路肯定不是燒錢,最終是挖掘和滿足用戶體驗的問題。而從企業來講,在提升產品性能的同時,需要整合內容、服務、平臺等方面的資源能力,最終形成良好的商業閉環。

結語:

當前智能音箱市場還處於野蠻生長的初期階段,缺少一枝獨秀的代表產品出現,火爆背後,對於行業而言還需要冷靜下來思考未來發展路徑。

從長遠來看,未來競爭不再僅限於硬件的價格,而是需要有完善的產品形態和增強交互感。同時,串聯更多場景,完善“互通互聯”的IoT生態體系。對於廠商而言,在2019年更重要的是更加關注技術創新、內容和硬件生態,使內置的語音助手完成與更多場景和生態的配置,以及從持續的滲透量中挖掘新的盈利模式。

更多精彩行業資訊請關注流媒體網微信公眾號和今日流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