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谋略之’温体仁的以退为进”

大家好,今天上官潇潇给大家带来的谋略故事的“温体仁的以退为进”。

先和大家介绍一下温体仁吧,他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官至首辅。他在执政期间其实没什么什么建树,推荐的人才也大都平庸。可是,他为人善于逢迎,所以官场上也可谓风生水起,待遇丰厚。

明朝崇祯年间,温体仁作为辅政大臣,外表小心谨慎,可是内在却很凶狠,屡次兴大狱,造成了很多冤案错案。

因为温体仁劣行昭著,弹劾他的正直大臣也不乏其人。崇祯二年(629年)春,御史任赞化上书弹劾他娶娼、受金、夺他人财产等多项不法之事,并且证据确凿。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温体仁吓得直冒冷汗,他不断地对家人说:“这下我死定了,该如何是好?”他的家人乱成一团,唯有哭泣。

过了许久,温体仁才缓过神来,发出阵阵苦笑。他的儿子怯声问他:“父亲,咱们已经大祸临头了,你还为何发笑?”

温体仁瞪视着他,斥责道:

“没用的东西,为父突遭此变,稍有失态,你等都置身事外,没有一人劝慰我,献言献策,难道我们就束手就擒吗?甘心吗”温体仁之子吞吞吐吐地说:

“父亲可有良策吗?”

温体仁此刻冷静下来,苦思很久,又是一笑,自言自语道:皇上最恨群臣挟私报复,结朋党。如果我将此事说成是群臣联朋党所为,主动请辞,相信一定可以打动皇上,赢得生机。”

修习谋略之’温体仁的以退为进”

温体仁连忙主动拜见崇祯皇帝,哭泣着说:“臣办事耿直,得罪了很多人。如今臣在朝中很孤立,他们联合成党弹劾臣,不把臣逐出朝廷是不会甘心的。与其等死,任其诬陷,还不如陛下哀怜于臣,先一步罢我官职,放我回乡,讨个活路吧。”言罢放声大哭,哀声欲绝。

崇祯同情心起,遂恨群臣勾结。他召见内阁九卿质询此事,温体仁与任赞化等人辩论许久,各有说辞。

此事暂时搁置,温体仁还是忐忑难安。他自知恶行不少,唯恐其他人等再发难。惶恐期间,他召来了同乡闵洪学商议对策。闵洪学早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献言说:

“群臣气势汹汹,此事定然不会轻易罢休。我看皇上还是怜惜你的,否则又何必当面对质?证据已在人手,这对你很不利,可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大可小。只要你借此机会抓住群臣结党一事不放,不仅会转移皇帝的注意力,还可铲除对你不利的人,这是因祸得福啊。”

温体仁点头说:

“此处我已想到,也是这么做的。不过看这个情形,恐怕还是不够。我想再上几份奏折,坚决请辞宫,以便让皇上解除疑心,早下决断。只是我还有疑虑,所以……”

闵洪学会意一笑,接着说道:”你是担心会弄巧成拙吧?”

温体仁急忙点头,闵洪学高声说:“这是步高棋啊,你又何必犹豫呢?只有这样,才能显出他们的霸道行径和你的孤立无援。皇上不仅不会批你辞官,或许还要升你的官职,他们也就弹劾你失败了。”

温体仁于是坚定信心,接连上奏折请求辞职,他故作恳切地说:“臣的毛病很多,但臣从没有失去对陛下的忠心。如今群臣联合一起个个借机打击我,我也无话可说了。臣对不起陛下,更不想让陛下为难。如果说臣的离职可以平息这场风波,使陛下不为群臣叨扰,臣万死不辞,又怎么会在乎丢官去职呢?”

温体仁的假话让崇祯十分感动,他看过奏折,动情地说:“人无完人,难得你有这份忠心哪。”崇祯下诏安抚他,并且不准他辞官。温体仁终于阴谋得逞,可他还是不敢大意,他又晋见崇祯说:“陛下又何必为臣一个人让群臣不高兴呢?这都是臣的过错啊。”崇祯问道:“他们还是不肯罢休吗?”

修习谋略之’温体仁的以退为进”

温体仁遂把给祖重晔等人将要弹劾他的事告知崇祯。崇祯听后,怒声道:“这是别有用心啊。”

不久祖重晔等人的奏书送到,崇祯看也不看,便对他们严加斥责。此事过后,崇祯更加相信温体仁一人孤立,更加偏爱他了。第二年六月,温体仁荣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在我上官潇潇看来,温体仁一个是抓住了皇帝的心理,最讨厌群臣联合结党。另外他做到了先下手为强,在对方弹劾他之前,在遇到灾难之前先下手。看来学习心理学还有兵法都很有用处的哦。

祸之人担,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祸患是人们所抗拒的,却也是人们所能接受的。祸患为人们所怨恨,却也能为人们带来机遇。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灾祸面前,如何逢凶化吉是每个人必修的课题。于此,审视君子和小人的应对之道,可以说小人的方法和策略更为有效。小人们不仅正视灾难的事实,把自己的身份降到最低,而且他们善于应变,不计毁誉,往往把灾祸也利用起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转而作为自己翻身和晋升的资本。其实,这种绝处逢生的本领君子并不缺少,他们只是不屑为之罢。抛开手段是否卑劣和人格的高低不谈,君子的行为固然可敬可佩,可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

从这个故事当中也可以学到,当有灾难到的时候,要冷静下来,不能先乱了阵脚。很多事情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依。咱们要明白其中的规律,趋吉避害。很多事情退步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进步。

修习谋略之’温体仁的以退为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