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從小讀三國,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武將排行榜。草船借箭、火燒赤壁這些運籌帷幄的情節固然引人入勝,但對男孩來說更願意讀的肯定是張飛挑燈戰馬超、趙雲血戰長坂坡這樣淋漓酣暢的單挑場面,這才是一代武將的巔峰之戰。

同樣每個熱愛海軍的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戰艦排行榜。我相信不管是航母派、潛艇派還是正宗BB黨,絕大多數人心中的摯愛都會是一艘威風凜凜的戰列艦。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45年駛向日本的“密蘇里”號艦橋視角

在戰列艦原教旨主義者眼中,大艦巨炮對轟才能算真正的艦隊決戰。海軍上將屹立艦橋,巨炮厚甲,二十幾萬碼外齊射,彈著水柱林立……這是一幅橫刀立馬、縱橫沙場般的恢弘畫面,也充滿了古代上將對決惡鬥百合的悲壯英雄氣概,怎能不讓男兒熱血沸騰。

當然具體到喜愛哪艘戰列艦,各人的選擇就會大相徑庭了,德粉、日粉、美粉都為數眾多,各執己見,爭論不休。不過有一點大家會比較一致,就是無論是哪國的粉,喜愛的肯定是該國最強的那一型,無外乎就是俾斯麥級、大和級或者衣阿華級,誰都會崇拜最強者嘛。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歐根親王”號信號兵正在向“俾斯麥”號打旗語

縱觀二戰海戰史,7國列強曾擁有過81艘戰列艦:日本12艘、美國27艘、英國21艘、德國5艘、法國8艘、意大利7艘、蘇聯3艘(含舊式戰列艦、戰列巡洋艦,不含已改做炮臺、訓練艦等其它用途的戰列艦),真可謂猛將多如過江之鯽,但真正取得過戰果的戰列艦卻寥若晨星。

更有意思的是,二戰中海軍最強的三個國家:美國、英國和日本,戰績最大的戰列艦都不是最強者,後兩者甚至都是在役最老舊的型號。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探究,遠遠不是紙上談兵靠比拼理論數據可以解釋的。

我從小時候開始看艦船知識,就自認是個BB黨,寫戰列艦是我的夙願。不過網上研究戰列艦的大神已經有很多了,談起各艦的裝甲厚度、彈丸重量、免疫區等數據都是引經據典、如數家珍,牛掰一點的還會拿出穿深曲線、橫搖週期甚至是AP穿深計算器這樣的神器以理服人。

我沒有這麼技術宅,這次將用三個章節,每章分上中下三篇,介紹美、英、日三國在二戰中戰績最高的那艘戰列艦。每一個上篇將介紹各艦的設計建造過程以及性能特點;重點將是中篇,用實戰視角重現一場最經典的戰例,下篇則是對實戰結果的覆盤與反思。



美國 - “華盛頓”號戰列艦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BB-56“華盛頓”號戰列艦是北卡羅來納級2號艦,於1938年6月14日在費城海軍造船廠開工,1940年6月1日下水。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雖然是晚開工8個月的2號艦,“華盛頓”號卻比1號艦“北卡羅來納”號早12天下水。這是自1921年11月19日“西弗吉尼亞”號下水後近20年來美國海軍下水的第一艘新型戰列艦,當天費城萬人空巷。

北卡羅來納級的設計演變

北卡羅來納級是美國海軍在2、30年代“海軍假日”造艦空窗期後始建的第一型快速戰列艦,也是最後一代三型10艘現代化戰列艦中的開山之作。它是按1936年3月簽署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標準建造的條約型戰列艦,是在條約嚴格限制和日本威脅越來越大的雙重壓力下不斷調整、妥協的產物,整個設計、建造、試航過程中波折不斷,在火力、防護、動力等方面充滿矛盾,但最終服役的兩艦都表現出良好的技戰術水平,戰功卓著。

自1929年起,美國海軍就開始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的標準規劃下一代戰列艦,海軍總委員會於1935年5-7月間開始北卡羅來納級的正式設計,審核了A、B、C三個方案。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A方案,類似於納爾遜級那樣三座前置的三聯裝356毫米主炮,標準排水量32450噸,30節(這在當時並不屬於離經叛道的佈局,連大和級都有過這樣的備選方案)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C方案,四座雙聯裝406毫米主炮,36500噸,30.5節


當時海軍軍械局研製出了16英寸超重彈,於是又修改相應的防護設計推出A1、B1、C1方案。這三個方案的航速都達到30節,但基本上都會超出條約規定標準排水量3萬5千噸的上限。

總委員會並不滿意,向海軍戰爭學院諮詢傳統型戰列艦23節航速、8-9門16英寸火炮的可行性,然後在1935年9月底又推出了D、E、F、G、H五個新方案。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D方案,三座前置的三聯裝406毫米主炮,40500噸,30.5節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F方案,最奇葩的一個航空戰列艦方案,和後來日本的伊勢級設計相反,該方案前甲板設置3座水上飛機彈射器和2座吊車,機庫可容納10架飛機,艉部佈置兩座四聯裝356毫米主炮,40500噸,30節。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H方案,三座前置的三聯裝356毫米主炮,32500噸,23節。

D和E方案都擁有30節以上的高航速、16英寸主炮和相應的防禦力,但排水量嚴重超標。F方案得到了羅斯福總統的青睞,他在30年代對航空巡洋艦這樣的混血戰艦相當感興趣,但因水上飛機性能落後,這一方案無疾而終。G和H方案採用縮小艦體、23節、9門14英寸火炮的傳統設計,其中的H方案被認為各方面平衡得相當完美。

最終總委員會決定必須採用高航速設計,所以這兩個方案也被廢棄。因為在當時美國海軍推演的“彩虹5號”等一系列對日艦隊決戰場景中,日本前衛艦隊3艘金剛級快速戰列艦擁有高達26節的航速,美軍沒有任何可以匹敵的力量予以壓制,所以新型戰列艦的速度至少要達到27節。但實際上美國人直到1943年還不知道金剛級在1933-36年的第二次改造後航速高達30節,也不知道日本人已經為“比睿”號訓練艦恢復了作戰能力。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34年完成第二次改造後進行高速海試的“榛名”號

從這些方案中可以看到當時設計上遇到的窘境,以3萬5千噸的限制排水量,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用低於當代水平的較小口徑主炮和輕裝甲以獲得30節高航速;要麼裝備大口徑火炮但降低航速,同時仍然不能防禦16英寸火炮的攻擊。

10月份又提出5個新方案I-M。I和J方案都為四炮塔,重量過大,壓縮了主裝甲的重量;L和M方案採用了法國敦刻爾克級那樣的四聯裝炮塔以節省重量。K方案採用381毫米垂直裝甲和133毫米水平裝甲,對美國14英寸超重單的免疫區為 17-27公里,防護能力是所有方案中最好的,標排正好是3萬5千噸,已經沒有容錯和升級的空間了。

委員會選擇了K方案進行深入開發,並從11月份開始設計出至少35個不同的方案,按羅馬數字從I一直排到XVI-D(1-16,每個數字後面還有加小字母的子型號)。這些方案也是嚐盡了各種不同的排列組合,甚至包括四聯裝406毫米炮塔(V方案)!直到1936年8月20日提出的XVI方案仍然讓軍械局發現很多問題,尤其是18-27公里距離對水中彈的防護很糟糕,也無法對抗日益嚴峻的空中威脅,以至於總委員會判斷這樣的速度和防護水平“不是一艘真正的戰列艦”。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不成功的XVI方案,四聯裝356毫米主炮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1936年10月提出了最後三個改進方案XVI-B/C/D,均為217米長、11門356毫米主炮,其區別就是通過減少一門主炮來換取更厚的主裝或者更高的航速。總委員會很喜歡XVI-C方案,認為它的裝甲防護在和舊式戰列艦組成的戰列線上作戰時足夠生存下來,同時又有足夠快的速度伴隨航母或者巡洋艦分隊單獨行動。

但委員會中的約瑟夫·裡夫斯海軍上將 - 美國海軍航空兵之父,不喜歡XVI-C方案,認定27節的航速無法跟上33節的列剋星敦級航母,其火力和造價也不相配。他提出改進

XVI方案,增強水下防護能力,增加內部裝甲以把彈藥庫的免疫區擴展到17-27公里。裡夫斯上將把修改方案提交給海軍作戰部長威廉·斯坦德利上將,後者批准了該方案,只是加上了一條:當《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的升級條款被觸發時,可以將四聯裝356毫米炮塔轉換為三聯裝406毫米炮塔。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33年2月2日,停泊在瓦胡島鑽石山海面的“薩拉託加”號(近處,煙囪上繪有垂直識別帶)和“列剋星敦”號,正在等待“第14次艦隊問題”演習的正式開始。

1936年3月25日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後簽署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規定戰列艦的主炮口徑不能高於356毫米,標準排水量不能超過3萬5千噸。但是在美國代表的堅持下加入了一個“升級條款”,約定如果日本與意大利到1937年4月1日仍然不簽署條約,這兩項限制將自動放寬到406毫米和4萬5千噸。

日本於1937年3月27日正式拒絕了條約,從而觸發了“升級條款”。但是美國海軍仍然受到很多束縛,最大的阻力來自羅斯福總統,因為他正承受著國內孤立主義勢力的巨大政治壓力。

在1937年4月8日羅斯福寫給海軍部長克勞德·斯沃森的信中說道:“我不願意美國成為第一支採用16英寸主炮的海軍力量。......不是由美國來第一個打破華盛頓和倫敦條約制定的原則具有國際重要性,在我看來這兩艘新戰艦的計劃應該考慮......14英寸主炮。”

海軍和政府方面繼續討價還價,裡夫斯上將致信海軍部長斯沃森,並間接向羅斯福總統強烈要求採用16英寸主炮以對付各國新型戰列艦更厚的裝甲。國務卿赫爾則指示駐日大使向日方做最後爭取,提出如果日本同意維持14英寸主炮,美國也不會突破這個限制。日本的答覆是不能接受,除非美英同意把戰列艦的數量削減到和日本一樣。美英兩國斷然拒絕了這樣的條件。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37年5月4日最終確定的外型圖紙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37年6月23日,華盛頓美國海軍部建造與維修部,設計人員正在趕工

1937年6月24日,在經過兩年漫長而艱辛的設計修改之後,美國海軍終於下達了兩艘“1937年式”戰列艦的訂單,配備12門356毫米主炮。半個月後的7月10日,羅斯福總統指示將主炮更改為三聯裝406毫米。

基於斯坦德利上將的指示,艦體結構、炮塔座圈等相關部位的設計已經事先預留了升級空間,所以改裝十分順利。10月27日,首艦“北卡羅來納”號鋪設龍骨(在更改主炮口徑之後,而不是很多文章裡所說的之前)。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注:我發現網上關於北卡羅來納級的文章裡很少有人提及其設計演變的過程,有的也是一筆帶過,只說到把14英寸主炮升級為16英寸,之前從A方案到XVI方案的演進似乎還沒人詳細寫過。所以趁這個機會寫了上面這麼冗長的一大段,有點枯燥,但是補個缺。

介紹北卡羅來納級具體設計的文章已經很多,我就不累述了,挑幾個重點講一講。

強大的攻擊力

正是由於裡夫斯上將、斯坦德利上將和羅斯福總統等高層的遠見卓識,北卡羅來納級在列強30年代後期新建的戰列艦中率先裝備了MK6型45倍口徑406毫米主炮,配合Mk8型超重穿甲彈,令裝備該炮的北卡羅來納級和華盛頓級擁有卓越的遠距離水平穿甲能力。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40年11月9日,紐約造船廠正在吊裝“北卡羅來納”號2號炮臺右側的MK6

MK6型火炮以45度的最大射角發射Mk8時,最遠射程達到33.7公里,32公里距離的水平穿深達268毫米,4.5公里近距離垂直穿深676毫米。

同期德國俾斯麥級、法國黎塞留級和意大利維內託級都是381毫米主炮,匆忙上馬的英皇喬治五世級為配合條約僅僅裝備Mark Ⅶ型356毫米主炮,成為口徑最小、彈丸重量最輕、威力最低的現代化戰列艦。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40年11月27日,斯巴提芬託角海戰中“維內託”號的381毫米主炮齊射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43年12月26日,北角海戰中“約克公爵”號的356毫米主炮齊射

Mk6型主炮採用了先進的製造工藝,比科羅拉多級的Mk1型45倍徑406毫米主炮減輕了7.6噸之多,只比同期法國的M1935型45倍徑381毫米主炮重3噸,比意大利M1934型50倍徑381毫米主炮還要輕4噸。這也是北卡羅來納級能夠臨陣換炮的重要原因,實際上三聯裝406毫米炮塔甚至還比原來的四聯裝356毫米炮塔要輕一些。



偏弱的防禦力

和強大的攻擊力相比,因為受到排水量和設計工期的限制,增大主炮口徑後的北卡羅來納級在防護性方面並沒有提高,其側舷305毫米ClassA表面硬化裝甲(15度內傾)+19毫米STS裝甲背板帶仍然是以抵禦50倍口徑356毫米主炮的標準配置的。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按照美國海軍的計算結果,該級艦面對自己Mk6型主炮發射的MK8型超重彈,免疫區為彈藥庫段21000-27700碼,動力艙段23200-26000碼,即6公里和2.6公里,免疫區非常小。所以北卡羅來納級是達不到“防護自身同等口徑艦炮”的戰列艦防禦準則的,面對日本的長門級和大和級將相當吃力。

當然這只是和最強者對比,與同期英、法、意等國的新型戰列艦相比,北卡羅來納級的核心區防彈體系還是相當完善的,對炮塔、炮座、司令塔的防護尤為重視。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正在吊裝中的炮塔,炮塔座圈兩側裝甲厚度達到406毫米,前部373毫米,後部292毫米,炮塔和司令塔最厚處也都是406毫米。




多說兩句免疫區和超重彈的問題。

免疫區

戰列艦防護的免疫區是由兩部分組成的,近界就是舷側垂直裝甲被近距離低伸彈道入射彈貫穿的最大距離,超過這個距離因為炮彈存速的迅速衰減,彈著角度越來越大,主裝甲帶將無法被擊穿;遠界是水平裝甲被遠距離大角度下落彈擊穿的最小距離,在這個距離之內,因為彈著角度不足,甲板裝甲將無法被擊穿。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在這兩個邊界之間的距離內,裝甲盒可以保護戰列艦的核心區域不被擊穿受損。但是這些只是靜水狀態下的純理論數據,在瞬息萬變的海戰中,橫搖的角度不同,對方彈種的不同都會造成免疫區的急劇變化。

超重彈

一戰後隨著艦載光學觀瞄設備的改進,雷達探測設備的出現,特別是美日兩國對航空校射的廣泛運用,遠距離射擊精度大幅提高,交戰距離也從日德蘭海戰時期的1萬5千碼級延申到2萬碼以上,在這樣的距離上炮彈命中裝甲時的入射角越來越大,甚至近乎垂直下落。

於是美日兩國開發的新型穿甲彈採用鈍形彈頭、低初速、高拋彈道來優化遠距離水平穿甲能力。而法國、意大利這樣的傳統歐陸國家熱衷於採用尖頭彈來提高初速、壓低彈道,以取得更好的彈道性能和射擊精度,這種近距離交戰的理念顯然是落後於時代發展的。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著名的超重彈MK8,從左到右分別為彈體、鈍頭被帽和帶風帽的全彈,全長1.829米,重達1224.7公斤,比同口徑普通彈重200公斤以上。

Mk8型超重彈從mod0發展到mod8,彈頭和被帽越來越鈍,被帽重量越來越大,硬度越來越高。發射mod6的衣阿華級Mk7型50倍徑406毫米炮在水平穿深上甚至略超大和級的94式460毫米炮。當然超重彈也有缺陷,就是低初速和彎曲彈道造成散佈較大。

Mk8彈頭內帶有1.5磅染色劑,用於區分不同戰列艦的射擊濺落水柱,1945年時的顏色分配如下:“北卡羅來納”號 - 綠色,“華盛頓”號 - 橙色,“南達科他”號 - 藍色,“印第安納"號 - 紅色,"馬薩諸塞號" - 綠色,"阿拉巴馬"號 - 無色。



相伴一生的震顫問題

北卡羅來納級動力系統的震顫問題一直為人詬病,傳說高速航行時艦體震顫之嚴重甚至導致無法作戰 - 用美方的話說震顫得像一種犯罪。但是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沒有說清楚這種嚴重震顫是怎麼造成又是如何解決的。

實際上這並不是建造質量問題,和動力系統設計、艉部水動力系統干涉都有關係,而罪魁禍首則是自北卡羅來納級開始採用的一種全新艉部設計。該級艦為雙舵四槳配置,兩個內舷軸螺旋槳沒有采用常規的主軸支架,而是將主軸包覆在兩片導流尾鰭(skeg)內。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這樣設計的作用是什麼,在民間和官方有不同的解讀。民間的看法是,一、

減重:兩片導流尾鰭中間被挖空形成一條隧道,節省了大量空間和排水量;二、增強防護:隧道縮小了艦體橫截面,降低了阻力,令該處上部艦體可以造得更寬,後彈藥庫得以藏到艦體的更深處,大大增強了防護力。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而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收藏的1945年美國海軍官方分析報告則顯示,原設計應用導流尾鰭主要是為了

整流:海況惡劣時湍流中的螺旋槳將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完全喪失推力,導流尾鰭可以理順螺旋槳前的水流,使兩幅內側螺旋槳能達到單螺旋槳艦艇那樣的高推進效率。

然而早期測試模型已經證實將無法實現這樣的目標,但導流尾鰭仍然被保留了下來,作為外延的後部船塢龍骨增強垂直面上船梁的縱向剛度,並可以在魚雷攻擊中保護另一側的螺旋槳。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北卡羅來納級最初採用的是外舷軸三葉槳、內舷軸四葉槳,在縮比模型水池試驗階段並未發現任何振動方面的隱患。但1941年5月19-20日“北卡羅來納”號的首次船廠海試中,整個動力系統從主機、主冷凝器、主變速箱、高溫高壓蒸汽管路到螺旋槳軸系都發生了嚴重的縱向震顫,還出現前後位移現象。全艦被判定在高於25.5節時無法保證航行安全,且達不到28節的設計最高航速。

調查發現造成軸向振動的主要原因是螺旋槳高速旋轉時每一片槳葉產生的推力有巨大的差異,在特定轉速下當推進系統的自振頻率與槳葉轉動頻率重合時,這種推力不均衡造成的震顫又會被槳-軸系統間的共振放大多倍。主軸承無法承受如此大幅度的週期性推力變化,進而導致軸承和整個硬連接的推進系統發生軸向移動。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北卡羅來納級的軸系,從螺旋槳到主軸承長達50多米

進一步研究表面,支撐主軸承並將螺旋槳產生的推力傳導進艦體的結構過於柔弱,主軸承和主減速齒輪箱的相對位置、各螺旋槳與艦體的間隙,導流尾鰭的到螺旋槳的間距、導流尾鰭的外型等等都存在問題。

因為後續設計的兩型戰列艦也採用類似設計,美國海軍大為憂慮。“華盛頓”號花費了8個月的時間測試了3/4/5葉槳和15-18英尺直徑的多種螺旋槳組合:改變槳葉數量可以改變轉動頻率,減小槳葉直徑則可以減小相互干擾,都是為了避免誘發共振。同時兩艦還更改了主減速齒輪箱和主軸承的結構,加固了動力系統和各種管道,沿著四根主軸安裝了約束塊以改變軸系的阻尼特性,種種措施極大地改善了兩艦的振動情況,並且最終實現了28節的最高設計航速。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內側4葉槳和外側3葉槳對調後的場景,3葉槳的外沿被切除以縮短直徑

兩艦在服役期間仍然嘗試過不同的螺旋槳構型,1943年改用縮小直徑的3葉內側槳和4葉外側槳,最終又改裝為5葉內側槳。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是把誘發振動的速度區段從原本的23節以上下移到17-20節,正好處於巡航速度和戰鬥速度之間,將振動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日後的訓練中,兩艦以23-25節的高航速在超過2萬6千碼的距離上取得過優異的射擊成績,戰爭中從北冰洋一路打到東京灣也沒有受到振動的實質性影響。

實際上南達科他級和衣阿華級的所有八條艦都或多或少存在振動問題。據一位海試期間親身檢修過“新澤西”號和“密蘇里”號的船舶工程師介紹,振動集中在艉部,當衣阿華級航速超過24節時,艦尾飛濺的湍流甚至能達到主甲板的高度,尾艙內振動之大令他連做筆記都困難;越往前振動越小,到166號肋的裝甲盒端部已經感受不到振動了。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南達科他級2號艦“印第安納”號艉部,該級艦的導流尾鰭設在外舷軸上,構成的隧道更加寬闊,整流效果和防護性能更好。注意外側槳為5葉,內側槳為4葉。南達科他級各艦的螺旋槳配置不相同,分別根據各自的共振特性進行過改裝。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二戰後拍攝的衣阿華級艦艉特寫,迴歸北卡羅來納級的形式將導流尾鰭設在內舷軸上,外側槳為4葉,內側槳為5葉。

在計算機出現之前,流體動力學分析能力不足以處理如此複雜的流場,螺旋槳設計主要憑經驗,所以這樣的振動在當時是完全不可預測的。直到1980年代,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重新服役時,美國海軍才做到為螺旋槳的流場精確建模,有效仿真。



優秀的航海性能

雖然北卡羅來納級飽受振動困擾,但它的航海性能實際上是非常出色的。美國是兩洋海軍,任何一個方向都需要跨洋作戰,特別是太平洋方面,菲律賓、關島、夏威夷等地距離本土都十分遙遠。為此新一代美國戰列艦特別強調續航力:北卡羅來納級以15節航行時,航程達到驚人的17450海里(32300公里);以25節航行時,航程接近6000海里,是所有戰列艦中續航力最大的。

除了主機功率,對航海性能影響最大的就是船型設計。30年代以前的標準型戰列艦,從俯視圖看都是前後細中間粗的紡錘型,艏艉的線型基本上是對稱的。即使是進入條約時代,標準的條約型戰列艦英皇喬治五世級和不受條約限制的俾斯麥級仍然採用這樣的線形。

下面兩張圖表分別列出了8型戰列艦的滿載排水量、總功率、最高航速、續航力、艦寬、艦長和長寬比: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隨著戰列艦的長度和噸位持續增加,這樣的設計逐漸顯現出弊端,那就是艦艏的浮力過大,高海況下縱搖幅度大,不但影響火炮射擊精度,更會產生巨大的垂直應力,就好比有一隻大手不斷地上下彎折龍骨,影響艦體強度。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在北極海域高達60節的陣風中艱難航行的英皇喬治五世級3號艦“約克公爵”號,艦艏被高高托起,照片攝自同行的“光輝”號航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的大和級、美國從北卡羅來納級開始,將艦艏的寬度大大縮小,到A炮位才開始急劇加寬,形成獨特的酒瓶形狀。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這樣減小艦艏寬度的設計可以大幅度降低艏部浮力,高海況時艦艏將埋入水中,降低縱搖幅度。為了解決隨之而來的甲板上浪問題,艦艏幹舷被加高,於是形成了高高翹起的船頭形狀。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44年12月12日,航行在菲律賓海上的“北卡羅來納”號,埋首嚴重,但縱搖幅度被大幅降低。

北卡羅來納級還在美國戰列艦中首次安裝了球鼻艏結構,雖然沒有“大和”號那麼明顯,但是球鼻艏減小興波阻力的效果仍然相當明顯,對提高航速和續航力大有助益。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下水前的“華盛頓”號,小型的球鼻艏清晰可見

除了上述特點之外北卡羅來納級還採用了很多現代化的設計和技術,比如動力艙的優化佈局、“炸彈甲板”的設計、主裝甲帶的傾斜配置、MK12型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先進的雷達系統等等。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42年8月18日攝於紐約造船廠的“華盛頓”號裝甲主桅,頂部是SG水面搜索雷達,它的安裝位置存在後向80度的雷達盲區,在即將到來的瓜島海戰中曾經造成麻煩

其中最為人忽視卻最具技術含量的是它由Mk38型射擊指揮儀和Mk8型彈道計算機組成的火力控制系統,這是二戰時期唯一能夠在本艦機動時扔能正常進行非線性數據解算的火控系統,也就是具備自動化的動對動射擊能力。不論是進攻還是撤退,北卡羅來納級都可以一邊進行大角度轉彎一邊精確射擊,普通戰列艦不在戰列線上運行就只能盲射了。

中期加裝的主炮遠程操縱系統(RPC - Remote Power Conrol)能夠由指揮儀直接控制主炮的俯仰和旋迴,減少人工操作的誤差。全艦主炮、副炮、高炮的火控系統和火炮系統還可以相互交聯,互為備份。

即使從今天的角度看,我們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現代主戰坦克上才接觸到的很多技術,比如間隙裝甲、動對動自動瞄準射擊、超越射擊在1937年的北卡羅來納級上都能看到相似的身影。在條約時代,這是遠遠超越所有其它列強的科技實力。篇幅原因這些細節就不在此展開了,今後如果寫南達科他級的話可以拿出來專門講一講。



北卡羅來納級與南達科他級

說到北卡羅來納級就不得不提南達科他級,這前後兩型戰列艦的設計建造年代非常接近,火炮、雷達、火控系統等很多方面也是完全相同的,但外觀上卻有很大變化,它們不是父子繼承關係,更像是一個高瘦一個矮胖的兄弟關係。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在1937財年訂購了兩艘北卡羅來納級後,總委員會曾向海軍建議在下一財年增建兩艘同級艦,但遭到海軍作戰部長斯坦德利上將的反對,理由就是該級的防護可能無法應對日本新型戰列艦406毫米以上主炮的攻擊(當時已經有傳言日本擁有460毫米巨炮,但直到大和號沉沒之日美軍都未能證實。日本人保密之嚴,連慄田健男在萊特灣都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大和號主炮口徑有460毫米)。

最後決定設計一型新的戰列艦,但開工時間將趕不上1938財年,只能延後到1939財年。新艦的設計從1937年3月開始,也就是北卡羅來納級開始設計的兩年之後。新設計繼承了前級的大量優點,所以進度很快,到1938年1月就已經確定了全部設計,僅用了10個月時間。

長話短說,南達科他級著力彌補了北卡羅來納級的缺陷,最大的變化就是縮短艦體,用節省出來的重量增強核心部位的防護,尤其是水下防護能力。南達科他級採用了內置傾斜主裝甲,傾斜度從增加到19度,並一直延申到艦底成為魚雷防禦系統的一部分,終於使其防護能力提高到對抗406毫米火炮的水平。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北卡羅來納級(左)和南達科他級(右)的裝甲結構對比

同時南達科他級採用了更先進的動力系統,增大了功率,所以雖然長寬降低比變成了矮胖體型,續航力、最高航速等航海性能只受到輕微影響,但適航性有所下降。

從外觀上看,北卡羅來納級具有所有戰列艦中最鮮明、壯觀的輪廓,因為它的裝甲主桅採用了獨特的尖塔造型以縮小被彈面積,之後是兩隻高聳的煙囪,後部上層建築頂端還有兩部塔形的雷達底坐,從前到後排列著五個塔形結構,就像泰坦尼克時代的巨輪,顯得威風凜凜。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而南達科他級的主桅、單煙囪、雷達基座都集成在一個金字塔型的上層建築裡,看上去氣勢就小了很多。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雖然外表矮矬了一點,但南達科他級防護力更強,各方面性能均衡,戰鬥力要超過大哥北卡羅來納級,在所有建成的戰列艦能夠排到第三位。而它的防空能力則高居世界第一,全艦如刺蝟一般裝滿了各種高炮,實戰中多次力挽狂瀾,為寶貴的航空母艦撐起一面堅實的盾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達科他級四艦中“南達科他”號被賦予擔任艦隊旗艦的角色,後三艦則只需擔任分隊旗艦,所以“南達科他”號減少了兩座127毫米高平兩用炮,增加了艦隊司令部的空間和指揮設備。



初上戰場

“華盛頓”號於1941年5月15日服役,但和“北卡羅來納”號一樣受困於嚴重的振動問題。直到“北卡羅來納”號經過廣泛的試驗基本找到了癥結之後,“華盛頓”號才於8月份開始船廠海試。珍珠港事件爆發時,“華盛頓”號作為威爾考克斯少將的旗艦指揮第六戰列艦分隊以及整個大西洋艦隊的戰列艦部隊。

1942年3月26日,“華盛頓”號和新入役的“大黃蜂”號航母一起組成第39特混艦隊,前往英國加入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當時英國抽調了“拉米利斯”號戰列艦、“光輝”號和“不屈”號航母、2艘重巡洋艦、9艘驅逐艦執行“鐵甲艦行動"(Operation Ironclad),掩護一個師左右的英國陸軍攻略維希法國控制下的馬達加斯加島,以防止該島落入日本人手中,從而威脅整個印度洋上的盟軍交通線。本土艦隊空虛,急需美國增援以提防隨時可能從挪威峽灣殺出來的北方孤狼 - “提爾皮茲”號。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這支仍舊由威爾考克斯少將率領的美軍編隊在橫渡大西洋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一個人被發現墜海,並很快確認就是威爾考克斯少將本人。“大黃蜂”號當即起飛多架飛機搜索海面並投下了救生圈,2艘驅逐艦也在戰列艦後方拉網式地搜索,但最終因為海況惡劣而沒能救起少將。墜海的原因從此成謎,美國海軍官方的估計是少將心臟病發作,不慎被大浪捲入海中。

第39特混艦隊由巡洋艦分隊司令接替指揮,於4月4日抵達斯卡帕灣加入托維上將指揮的本土艦隊,這也是美國軍艦首次和本土艦隊共同行動。它與“英皇喬治五世”號戰列艦、“勝利”號航母一起為從冰島到摩爾曼斯克的運輸船隊PQ-15和PQ-16護航。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在北大西洋上並肩航行的的“華盛頓”號和“英皇喬治五世”號

6月7日,英皇喬治六世(伊麗莎白女王的父親)登艦視察。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左側為喬治六世,中間解說的是艦長本森上校,右側旁聽的是美國駐歐海軍司令斯塔克上將

1942年6月10日,也就是中途島戰役之後4天,“北卡羅來納”號穿越巴拿馬運河,成為進入太平洋的第一艘現代化戰列艦。7月11日,“北卡羅來納”號抵達滿目蒼夷、殘骸遍佈的珍珠港,岸上的水兵回憶“這是我見到過最美妙的事物!”新型戰列艦的到來令整個太平洋艦隊的士氣為之一振。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42年10月15日,航行在夏威夷海域的“北卡羅來納”號

7月份在巴倫支海發生了著名的PQ-17運輸船隊災難 - 因為皇家海軍對“提爾皮茲”號的誤判,提前撤回了護航艦隊(包括“華盛頓”號),船隊遭到德國U艇和空軍的屠殺,34艘運輸船中只有11艘最終抵達蘇聯。之後“華盛頓”號被召回美國本土,7月23日進入布魯克林海軍船廠整修,準備調往太平洋艦隊迎接即將到來的對日作戰。

8月28日,“華盛頓”號穿越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9月14日抵達湯加,成為威利斯·李海軍少將的旗艦。跨越半個地球從酷寒的北極來到炎熱的赤道,一代名艦和一代名將終於會師。大戰之前,關羽得到了赤兔馬!“華盛頓”號的顛峰之戰即將上演。

下一篇:“華盛頓”號血戰瓜島



第一次寫戰列艦,讓我這個BB黨寫得有點high,解開了兩個困惑多年的問題:北卡到底有多少個設計方案,以及振動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戰列艦之所以迷人,除了雄壯外觀、巨炮重甲,更有內部極其精妙複雜的系統結構,可以說戰列艦就是人類歷史上最龐大而精密的機械裝置,沒有之一。雖然二戰令大艦巨炮主義落幕、航空母艦成為海戰主宰,但單從軍艦設計本身來說肚大皮薄的航空母艦要比戰列艦簡單得多,這就猶如石英錶和機械錶的區別,最值得收藏保值的永遠都是精密的純機械手錶。

戰列艦三國志 -“華盛頓”號(上)


1943年11月12日,在吉爾伯特海域參加“電流”作戰行動的“華盛頓”號和埃塞克斯級航母


剛開新號,所以還不能標註原創字樣,原創不易請多多指教,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