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方人每天吃飯的次數就比南方人少?

南北方的飲食差異,“南北方人一天要各吃幾頓飯?”眾所周知,北方由於氣候寒冷,所以人們飯量都很大,而南方剛好相反,由於常年氣候溼熱,人的胃口就不太好,所以吃得就少。但這是否意味著北方人每天吃飯的次數就比南方人多呢?

為什麼北方人每天吃飯的次數就比南方人少?

其實答案剛好相反,北方人每噸吃很多,但一天頂多吃三頓,但是南方人就不一樣了,一天四五頓都是正常的。最特殊的就屬東北人和廣東人,東北人一天吃兩頓都很常見,而兩廣人喜歡吃夜宵和下午茶,所以一天四五頓也比較普遍。

東北人一天吃兩頓?


為什麼北方人每天吃飯的次數就比南方人少?

東北在沒有通暖氣的時候,農村人大多一天只吃兩頓飯,冬天的時候基本上土地都凍了,所以都基本上是窩在了家,左鄰右舍的相互串串門,要是白天沒有什麼勞作早上晚點起來,中午那頓飯和晚飯也就並在了一起,而且冬天的夜晚是格外的漫長,人們晚飯吃得很早,然後上炕睡覺,所以即使晚飯吃得很早也不會覺得餓。

為什麼北方人每天吃飯的次數就比南方人少?

另外東北的冬天很多人不會外出工作,農民也不出工,早上八九十點鐘才起床,早中飯一起吃了,到了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又餓了,再加上天晚的早差不錯下午4點天就黑了,於是晚飯吃得很早,和村裡人聊聊天喝喝酒一天就過去了,所以東北人一天吃兩頓是很常見的。但這僅限於冬天天氣很冷晝短夜長的天氣,其他時間和大多數南方人一樣,都是一天吃三頓。

廣東人一天吃四頓?


為什麼北方人每天吃飯的次數就比南方人少?

廣東人是無論如何也擺脫不掉“吃貨”的名銜了,早茶、早餐、午飯、下午茶、晚飯、夜宵,別說一天吃四頓了,六頓都正常。之所以吃那麼勤一方面是與氣候有關,在氣候悶熱的情況下,每頓只能吃下去一點點,然後就沒胃口了,所以需要少吃多餐。其次兩廣美食豐富,從早餐到夜宵都把你安排地明明白白的,而且當地人愛吃又能吃,所以即使吃過晚飯了還是不能滿足,一定要吃點夜宵才行。

為什麼北方人每天吃飯的次數就比南方人少?

其次,廣東的日照時間長,白天長,一般要到下午6點以後天黑,晚飯時間比較晚,這導致午飯和晚飯之間間隔時間長,所以在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可能也要簡單吃一點。所以廣東人每天吃上個4、5頓是很正常的。

綜上,無論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每天吃幾頓都是因人而異,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人存在不同的飲食習慣是再正常不過了。不知道大家一天都吃幾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