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上文我們講了明初的繪畫狀況:(1)明代帝王反對元畫的消極避世之風,在宮廷內部大力推崇南宋院畫;(2)朱元璋對大量畫家痛下殺手,讓明初畫壇惟上是從,死氣沉沉,毫無新意;(3)一個被逐出宮廷的杭州籍畫家戴進晚年回鄉發揚了自己的畫藝,被視為“浙派”,一時間影響巨大。

明初畫壇確實有點乏善可陳,時間到了中後期,在當時商品經濟最為發達的蘇州地區,欣賞繪畫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裡出現了獨立於宮廷畫派的一股區域性畫派,史稱“吳門畫派”。這些畫家有著淵博的家學底蘊,善詩文,大多不願出來做官,作品充滿市井生活氣息,在處理藝術與金錢關係上不再執拗,時常滿足富商“命題作畫”的要求,找人代筆現象也時有發生。

沈周:在家就挺好,我是宅男

明中期的繪畫多發生當時的明星城市:蘇州。蘇州左擁太湖,右臨大京杭運河,河網密佈,宋代以來一直都為魚米之鄉,到了明代,周邊發展起來的紡織業更讓蘇州成為商品經濟中心。

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蘇州城的商鋪一景

蘇州是元四家長期的活動地,他們在這裡遊覽風景、拜訪好友並留下了自己的墨寶,埋下了藝術的種子。蘇州也成為當時僅次於宮廷的收藏之地,著名收藏家史監、王世貞與王世懋兄弟都是蘇州人。蘇州地區雲集了唐宋元時期的精品真跡,使得當地畫家能夠不斷從傳統中汲取營養。

沈周出身於蘇州的書香門第,爺爺沈澄與大畫家王蒙是至交好友,沈周的父親與伯父都是當地有名的山水畫家但是倆人拒絕出來做官也不賣畫,父親與伯父都十分高壽。沈周最初的繪畫完全是家學的傳承。稍長,沈周還拜了陳寬為師,陳寬也是世家出身,陳的爺爺跟王蒙是好基友。

王蒙曾在山東泰安任知州期間,陳寬的爺爺陳汝言到泰安拜訪王蒙,王蒙有一幅畫了三年的泰山圖被陳汝言用白色顏料彈到畫上呈飛雪姿態,後來命名為《岱宗密雪圖》並被陳家收藏。除此之外,沈周也拜同鄉趙同魯為師學習繪畫,年輕的沈周在學習繪畫上既不挑食也沒有門戶之見,可謂營養均衡、發育良好。

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落花圖》局部 明代 沈周 紙本設色縱35.9釐米,橫60.1釐米南京博物館

沈周第一次展露頭角是替父去南京做糧長。糧長是一種勞役,明代怕官員揩油故而派民間大戶去徵農業稅,沈周家恰恰被選中需要代替官府去徵糧,這並不是什麼好差事。沈周因此去南京遇到了戶部侍郎崔恭,沈周寫了一首百韻長詩獻給他,崔恭特別驚訝沈周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才氣,稱他為“王勃再世”。崔恭愛才,免去沈周家徵糧的勞役,希望沈周能夠安心讀書做學問。

到沈周30歲的時候,他已經憑藉自己的詩文遠近聞名了,蘇州郡守十分賞識他,想推舉沈周做官。沈周占卜得遁卦九五爻,《易經》的解釋是“嘉遁,貞吉”,白話來說就是這是值得嘉獎的逃遁,並需要堅持下去才好。沈周受家庭薰陶不願出仕,加上這一卦,徹底打消了他做官的念頭。從此以後,沈周安心讀書作畫交遊,快活的很。

雖然沈周不做官,但是沈周的朋友圈裡卻是高官雲集。至交吳寬官至禮部尚書,小兄弟王鏊官至戶部尚書,祝顥(祝枝山的爺爺)任山西布政司右參政,李東陽是內閣首輔大臣,程敏政官至禮部侍郎,徐有貞(兒女親家)任兵部尚書,王恕任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等等,一口氣也講不完,朋友圈非富即貴。

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青園圖》局部 明代沈周 紙本設色189cm*29cm旅順博物館

但是沈周並不是一個驕橫跋扈的人,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去向沈周求畫,沈周都不會拒絕人家,他是非常好說話的一個人,脾氣好的不得了。後來索畫的人越來越多,沈周疲於應付,要麼去城外寺廟躲起來,要麼讓他的學生代筆。

沈周脾氣好到什麼程度?有個窮書生仿製沈周的畫,拿到沈周處告知自己這麼做是為了贍養年邁的老母,沈周被孝心感動,不僅給他提筆修改,還落款並加蓋自己的印章,好賣個好價錢。

樹大招風,有人嫉妒沈周,故意給他使絆子。蘇州新來的太守曹鳳徵召民間畫匠替府衙做裝飾壁畫,有人偷偷把沈周的名字加上去了,這在讀書人眼裡算是卑賤的差役。有人勸沈周走走後門找個熟人把自己的名字免去就行了,不料一向綿羊性格的沈周這次叛逆了一把,他反駁道“這是一個義務,去託關係、走後門免除義務豈不是更加丟人的事情,我必須要去”。沈周很快很認真地就完成自己的任務回家了。

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東莊圖冊》其一 明代沈周 46歲作28.6cm*33cm (現存二十一開,共二十四幅)

等曹鳳赴京去吏部拜帖,吏部主管看到曹鳳是蘇州來的,便問了一句“你任蘇州知州,沈周先生最近可好嗎?”曹鳳一頭霧水,含糊地回答“無恙”。曹鳳又去內閣拜帖,內閣大學士李東陽也問“你從蘇州來,沈周有沒有託你帶信給我?”曹鳳這下有點懵圈,隱隱感覺這個沈周大有來頭,連京城大員紛紛都提起他。

曹鳳最終去找了原籍蘇州在京任侍郎的吳寬搞明白了沈周是什麼來路。曹鳳意識到自己曾經徵召沈周做苦役,後悔不已,悔不該得罪這尊大神。一回到蘇州城,他就託關係去拜見了沈周,請求沈周原諒“差役名單”一事,沈周只是淡淡地一笑,全然不計較,曹鳳懸著的心總算是踏實了。

作為畫家,很多人都反感”命題作畫“,因為這違背了自由而獨立的藝術精神。江南有個和尚向沈周索畫,還有明確的要求,完全是一幅下館子點菜的架勢。要求是這樣的”寄將一幅剡溪藤,江面青山畫幾層,筆到斷崖泉落處,石邊添個看雲僧“。這換其他畫家早就氣炸毛了,沈周依然一幅樂呵呵的樣子,欣然答應對方要求照畫不誤。

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滄州趣圖》 明代沈周 紙本設色縱:29.7釐米,橫:88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

沈周繪畫最大的成就來源他的山水畫,學術界按照其繪畫風格,分為前後兩期。人生的前40年是“細沈”,後40年是“粗沈”。“細沈”時期他更多是吸收模仿王蒙的繁複的用筆與構圖,個人風格偏細密精工,多作小幅畫;“粗沈”時期他融合吳鎮的墨法,借鑑了黃公望的淺絳,同時也融入了浙派戴進,作品風格趨於豪放雄健,大幅作品多出自“粗沈”時期。

以《廬山高》為例,這幅畫是沈周在老師陳寬70歲生日的賀壽禮。陳寬祖籍江西,所以沈周以江西廬山為創作對象,事實上沈周是一個妥妥的宅男,他一生從未遠行也不曾到過廬山,這是沈周根據文字記載加藝術發揮創作出來的作品。


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廬山高》明代 沈周 紙本設色縱193.8 公分,橫98.1 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幅畫創作於沈周41歲時,這是他藝術的轉折期代表作,此作佈滿式的構圖與繁複的用筆顯然是取法王蒙,不過構圖雖繁但由於疏密結合不顯壓抑。他熟練運用解索皴與牛毛皴結合來描繪山石,左上方圖用亮墨,中間部分隨著瀑布下來的一併用淡墨,順著下來就是圖中的主人公:陳寬。這種墨色濃淡的處理讓人感覺光放佛是從左上角射下來的,淺色的瀑布與圖中的山石平臺增加了畫面的景深感。

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盆菊幽賞圖》明代 沈周 紙本設色 46歲作24.4cmx316.1cm遼寧省博物館

如果上一幅還有強烈的王蒙影子的話,這幅46歲做的《盆菊圖》就是沈氏風格了。以往在山水畫裡做點綴的亭臺在沈周筆下成了畫面中心,這有其特定歷史原因。明代蘇州已經是很繁華的城市了,人們享受著城市繁華而舒適的生活,卻也希望有一個不被人打擾的世外桃源,這隻有通過園林來實現了。


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盆菊賞幽圖》局部

園林也成為士大夫、讀書人休閒娛樂的場所,畫中三人坐在桌案旁,旁邊還有一捧著酒罈的童子,亭邊還有細長的柳枝迎風搖曳,(局部)畫面左上方是盆栽的茂盛菊花,三人相對而坐放佛訴說什麼。不同於元代山水畫傳達的冷寂清幽,沈周筆下的畫帶有強烈的生活與市井氣息,完全一副小市民舒舒服服過日子的感覺。

這種市井氣是明代特有的時代氣息,明代最具代表性文學是小說,無須再顧及平仄與對仗,完全以通俗的白話文來敘事。當一群市井小民在臺下為剛剛聽到的《初刻拍案驚奇》精彩段子喝彩時,這是文化話語權進一步下放下市井小民的勝利。筆墨隨當代,你無法再從明代繪畫裡尋找到元四家的清幽孤寂。

山水畫史明代(中期):“遊手好閒”真大師

沒有了家仇國恨,沒有了轟轟烈烈,完全是一副歲月靜好。過日子,踏踏實實過舒服日子才是新的主題。一生不做官且“遊手好閒”的蘇州人沈周成為吳門的開創人,他在吸收前人的繪畫傳統上為作品注入了濃濃的生活氣息,恰是明代最有生命力的繪畫表現形式。

沈周平易近人不擺架子,不參與官場的勾心鬥角,加上父母的長壽基因,沈周也活到八十三歲,這在當今社會也算是一個高壽水平,更何況是在五六百年前的古代社會。沈周在61歲收了一個徒弟,他的徒弟把吳門繼續發揚光大,這個人就是我們下一期的主角:文徵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