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皇帝为什么不在有生之年退休偏要死后退位?

居士恒光火炎焱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大体这几个。

第一,不愿意放弃权力。

皇帝最大的乐趣,就是享受权力。

天龙八部小说里面,虚竹和童姥躲入西夏皇宫的冰窟。

这里面都是大块的冰块,用于给皇上等人夏天时候做冰镇饮料的。

就为皇上夏天喝几碗饮料,就可以跳动数百甚至上千人,在冬季将河内的大冰块搬运到皇宫,再花费重大代价进行窖藏。

而这对皇帝来说只是不起眼的小事,一句话就可以办到。

以慈禧太后为例,到了最后10年其实已经力不从心。

慈禧在庚子事变前后,已经体现出对国家政务的把握不住。

主要在于,慈禧毕竟是个只有私塾文化程度的妇女,知识层次不够,从她和在法国居住多年的德龄公主的对话就可以看出来。

虽然慈禧擅长权术,擅长对付中国老百姓的手腕,但不是洋人的对手,也不懂国际外交和政治。

就这样,慈禧牢牢控制住权力不放,直到断气的一刻。

最后连满清皇亲国戚都埋怨她:一个老太太,没什么文化又这么大岁数,还是不肯让贤,把祖宗的江山都折腾完了。

享受过很大权力的人,一般很难主动放权。以军阀为例,就算冒着杀头甚至杀全家的危险,也要东山再起,很少有主动放弃兵权的。

皇帝如果退位,即便还可以在幕后指挥,主要权力也就没了。

这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安全考虑。

一旦放弃权力退休,是存在一定危险的,这个危险就来自于儿子。

以徽宗钦宗为例,在靖康之耻之前,宋徽宗主动退位,将重担交给儿子宋钦宗。

但宋钦宗上台以后,很快控制实权,将父亲宋徽宗架空后软禁。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比如李世民架空父亲李渊等等。

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做傀儡,而且能够做上皇帝的人不可能是大草包,都是有一套的。

而且,一旦退位后还要操纵权力,这个太上皇就存在性命危险。

古代皇宫中为了夺权杀父弑兄的事情,在哪个国家都是常见。


萨沙


在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下题主所题的问题,古代帝王在生前主动退位的也有,比如说清代的乾隆皇帝为了不超越祖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的记录就在乾隆六十年宣布主动退位给儿子嘉庆,不过他这是“假退位,不放权”罢了。


我感觉古代皇帝在驾崩之前舍不得退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舍不得

中国皇帝可不是英国女王,只起着象征作用,那可是生杀予夺,大权独揽的人物,这样大的权力无疑对君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这种诱惑显然已经超越了骨肉亲情。康熙诸子“九龙夺嫡”时间就告诉我们即使是同胞兄弟为了皇位兄弟相残也在所不惜,何况是暂留帝位不传给儿子呢?这自然也是不在话下。

我感觉这就是老皇帝舍不得退位的主要原因,要他们放弃权利禅位他人,除死方休!

祖宗规矩

这在清朝尤为明显。

清朝讲究的是“敬天法祖,恪守成宪”。雍正时期就定下了“秘密立储”的祖制:制度规定老皇帝生前书写立储密旨,待到快要病危的时候再拿出来,“公启谲匣”让大臣们拥立新君继位。这自然让后代们不敢轻易违反。

安全考虑

虽然皇帝退位基本不可能传位给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要么是儿子、孙子,再不济也是个兄弟,自己退位之后的安全不会受到什么威胁。但是凡事不怕一万 就怕万一,假如碰到雍正这样心狠手辣“杀兄弑弟”的角色,老皇帝退位之前要是再干过点让他不爽的事,“弑君”的事也不是干不出来。

综上,老皇帝也不会在活的好好的时候就轻易退位,离开皇帝的宝座,你们说呢?


晓史才能明事


有生之年退休?!难道你认为皇帝会和今天广大群众们一样想着早早退休后享受余生吗?

那种希望早早退休的只会是最基层的工人阶级,大家不妨看看自己的周围,有几个当领导的不想着多干几年?工人们想退休那是想尽快享受生活,因为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累又不得不干的事,尤其是从事一线体力劳动的工友们。

那么领导为什么想多干几年?很明显当领导一有面子有地位,二有权利以及权利带来的其他好处,三大概是想为老百姓再多办点实事吧…,而皇帝不想退位跟领导不想退休其本质基本是一样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站在权利的最高峰,是帝国的主宰,所有人见了他都要跪拜匍匐在他的脚下,那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是别的荣誉和虚衔所不能给的。

皇帝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皇帝杀人可以不用经过任何人,任何部门的批准,同样的皇帝赦免罪人也同样不需要任何理由,时间久了那种决定别人生死的感觉很舒服……

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而这也只是一个“总称”,其实皇帝在整个帝国内拥有绝对的交配权,他可以临幸任何女子,只要他愿意。


还有就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皇帝一般不会轻易退位,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老皇帝退位新皇帝登基,那日后大臣们是听太上皇的还是听新皇的?而如果太上皇和新皇的政见不一致那么日后朝廷上极有可能会分化出以老皇帝旧臣为主的势力和以新皇帝新臣为主的势力之间的斗争,严重了甚至会引发内战。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权力交接方式而引起的动乱,皇帝一般不会提前退休。

而且皇帝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皇帝们过惯了被无数人前拥后簇,被无数人捧的高高在上的生活,那种活在“天上”的感觉太美妙了,那种山呼“万岁”于他们而言是这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所以那种无上的地位谁又会甘愿让出来?

因而我们纵观历史,很多皇帝包括秦始皇,李世民,雍正这样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不愿过早离世而放弃皇位,他们纷纷以各种方式祈求长生不老。即便是像乾隆这种提前退休的皇帝,退休后依然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 不是皇帝而胜似皇帝,更何况他之所以退位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出于对祖父康熙的敬重不愿超过他。


由此我联想到这几年我国正在研究制定的某些政策,本来可以早些退休,但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延迟,那么那些长期从事一线体力劳动的工人们,他们希望干到以后拖着一具疲惫不堪,满是伤病的身躯再退休吗?很显然不希望。但他们永远掌控不了决定不了自身的命运,正如张养浩说的那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且如此平淡而努力的活着吧……


咸鱼闲聊


既然始皇帝都没病死在皇帝任上,后面的各朝皇帝怎么会主动让位呢?既然没有前例可见,便一直干吧!

另一方面,权力这个东西是个会让人着迷的东西,不然也不会出现各朝各代的夺嫡流血事件。自己拼过命流过血才得到的东西,为啥要让出去。加之有着前车之鉴,齐桓公晚年的悲惨教训,赵武灵王的晚年凄景这些例子,没有那个皇帝轻易会放弃自己手中的大权,即使是把权力给了自己儿子,也是不放心的。万一出现不孝子孙,自己的晚年会十分凄惨。

有人说,清朝的乾隆皇帝不是退位了吗?可我们都知道,直到乾隆皇帝死去,他的继任者嘉庆皇帝才拿到实权,得到玉玺。乾隆皇帝的退位,其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所以他才在即位之初那么说,说自己在位不超过自己爷爷在位60年的期限,自己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在位超过自己爷爷康熙皇帝,毕竟他老爸雍正皇帝就很短命。等到了自己真的在位时间60年了,觉得自己如果不履行承诺也不好,于是进行了个“半退位”的退位方法,还把权力握在手中,怕自己收到唐明皇的待遇。

其实历史真有一对退位皇帝,就是唐睿宗和他儿子唐玄宗李隆基。这也是个老爹坑儿子的典范。唐睿宗本就无心皇位,他是在自己哥哥李显被自己侄女害死后被推上位的。当了几年皇帝,见到儿子长大,便退位给了李隆基,自己安度晚年去了。唐玄宗在经历安史之乱后,想到自己年岁已老,便退位给自己儿子,可谁想他儿子可不像他对他老爸,对他可谓是十分苛刻,让他晚年过的十分凄惨。所以后面的人看到这个的情况,就更不敢退位了,只能一条命干到死,至死方休!

以上只是自己一点见解,不足地方请见谅!


夜袭糖多多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对于皇帝来说,除了开国皇帝是建国称帝,大多都是继承皇位,而继位者一般都是由上一位皇帝所立的储君。而关于皇位的继承,一般都是在位的皇帝驾崩后,然后由储君继承皇位。很少有皇帝还在世时,就退位,然后让储君继位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皇帝不在有生之年退休而偏是死后退位呢?

其实吧,归根结底,还是“权力”的问题。古代王朝的皇帝,九五之尊,一国之主,站在权力的巅峰之上。一个是权力紧握在手的皇帝,一个是退休后养老的老头,这种选择对于在位的皇帝来说,少有人会选择后者。

试想,本来大权在握的皇帝,在退位后,去做一个在后宫养老的老头,朝堂大事与他无关,甚至在新皇帝继位后,他这个养老的“太上皇”可能都会被人遗忘。这对于一位皇帝来说,落差就太大了。

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退位给继承人,然后做“太上皇”的,如唐高祖李渊、清朝乾隆帝。但是他们二人,也不能说是心甘情愿的,李渊退位,是因为儿子李世民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后。所以李渊的退位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顺势而为。

而清朝乾隆帝,退位是因为他之前说过“在位时间不会超过自己的爷爷,也就是康熙帝”,所以乾隆帝退位,做“太上皇”,但乾隆帝退位后,依然“太上训政”,虽然退位,但朝政大权还是握在乾隆帝手中的。

所以,对于皇帝来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主动退位的,大多都是驾崩后由储君继位。


說与山鬼聽


这就是帝制的通病,人治社会的丑陋,终身制的悲剧。不仅是皇帝这样,大臣宦官及小官员都是终身制。所以叫封建社会,所以国家不能发展,所以内忧外患,所以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zjjzmz1


现在领导也干到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