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物理學當中,速度分為勻速和加速兩種;如果用來比喻情緒,平和就是勻速,情緒化就是加速。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情緒總是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

它有時候像個天使,讓我們感到欲仙欲幻,猶如身在天堂;它有時候像個魔鬼,讓我們變得歇斯底里,猶如親臨地獄。

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念頭激發了情緒,情緒造就了天堂和地獄。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可這裡筆者卻要說,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理性和邏輯適合處理事務,而情緒和情感卻適合生活,理所當然,生活最重。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如果沒有了情感,人類就如行屍走肉;如果沒有了情緒,人活得就只剩軀殼。

生活中,已經有太多戴著面具的人,行屍走肉地活著,熄滅了情感,掩藏了情緒。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人是感情的動物,並非草木。

在工作中、社交中,做那個充滿理性和邏輯的自己即可;回到生活裡,要做那個有情感、帶情緒的自己。

想笑就笑,想鬧就鬧,有心事就說,有槽就吐。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當情緒來時,要接納這個自己的光臨。它來得乾柴烈火也罷,風捲殘雲也可。

你只當它偶爾路過,恰恰來看望了你,把你受不了的苦、藏不了的怒,帶走了去。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當情緒低時,要看到這個不愉快的自己,它在分擔你的煩惱,承擔你的憂鬱。

你要感謝這個自己,能夠在你不安的時候,適時地陪伴你。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當情緒高時,要察覺這個歡呼雀躍的自己,它在分享你的快樂,為你忘乎所以。

你要擁抱這個自己,能夠在你喜悅的時候,輕輕地附和你。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原來我們每時每刻都不孤單,這個情緒的自己,與我們總是形影不離。

很多時候,我們不懂它,才會害怕它,還會責怪它。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既然情緒是另外那個自己,請好好待之以禮。

像對待摯友一樣,該歡迎時歡迎,該送別時送別。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大大方方,體體面面,和自己的情緒坦坦蕩蕩地在一起。

“情緒化”並非真實,這個表象下面,是不夠平靜的靈魂。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不夠用心理解你的人,才會用“情緒化”對你概而化之,這樣省卻不少事。

在冷漠而理性的眼睛裡面,“非理性”都是“情緒化”,這樣的人適合跟工作在一起。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請好好與情緒的自己相處,和睦的關係會帶來生活的奇蹟。

遠離那些說你情緒化的人,既然不能理解,就沒資格評判。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人有七情六慾,也有悲歡離合,若無此種情緒,則無千古名句。

有了思想和感情,人類才有了豐盈的靈魂,不要拒絕情緒,更不用害怕情緒,就當它是另外一個自己,好好地待之以禮。

慢慢地,你懂了情緒,情緒也就懂了你,你會發現,生命的一切都那麼神奇。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有個小夥伴給我吐槽,說自己總被人說情緒化,時日已久。今天突發奇想,有了這篇文章。

很好奇,每個人都是怎麼看待情緒的呢?不妨說一說。

情緒是另外一個自己,要待之以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