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法國的重型巡洋艦表現如何?

APFSDS1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長文預警)作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締約國,條約時代的海軍五強之一,法國海軍當然擁有重巡洋艦,而且依據條約最高標準全部裝備203毫米艦炮。問題答案到此明確,很多答友也詳細列舉了法國三級7艘重巡洋艦的數據,在此筆者不再贅述,但倒想借這個問題談談條約時代法國重巡的發展脈絡。

1922年華盛頓會議現場,法國作為《華盛頓條約》締約國之一,也是條約型巡洋艦的締造者之一。


受一戰影響,法國海軍的發展陷入停滯,當戰爭結束後極度缺乏現代化的巡洋艦,直到1922年才開工了3艘迪蓋·特魯安級,這是法國的第一級輕巡洋艦。《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法國海軍對於條約規定下的萬噸級巡洋艦表現得非常熱心,由於短期內無法建造新的主力艦,法國人將總噸位不受約束的巡洋艦視為挑戰英國海軍主力艦優勢的一種機會,同時也是制衡意大利海軍的重要資本。法國海軍以迪蓋·特魯安級為基礎研究10000噸級巡洋艦的技術要目,要求新艦必須具有超過英國和日本戰列巡洋艦的高航速,主要任務是為主力艦隊提供偵察警戒以及保護海運線。

法國海軍“迪蓋·特魯安”號輕巡洋艦,迪蓋·特魯安級是法國現代化巡洋艦發展的起點。


法國海軍的首級條約型巡洋艦迪凱納級於1922年7月開始設計,突出強調了高速性能,航速高達33.75節,8門全新研製的203毫米艦炮性能優秀,確保了火力輸出的強度,同時配置了8門75毫米高射炮和大量小口徑速射炮,防空能力較為突出,但在防禦方面做出了較大犧牲,其舷側裝甲僅為30毫米,防護位置僅限於彈藥庫、主炮塔和火控平臺,是各國條約型巡洋艦中最弱的,近乎裸奔。為了彌補裝甲的貧弱,法國海軍通過間接防禦手段提高生存性,比如細化分艙、嚴格的水密措施、鍋爐-輪機交替佈局等等。2艘迪凱納級於1924年至1925年間開工。

法國海軍迪凱納級重巡洋艦二號艦“圖爾維爾”號。

迪凱納級重巡洋艦的側視圖及武備、防護配置。


在迪凱納級之後,法國海軍從1926年開始以每年一艘的速度連續建造了4艘絮弗倫級,該級艦最初仍定位於艦隊偵察艦,強調高速性能,在獲悉意大利海軍的特倫託級配置了70毫米舷側裝甲以及50毫米水平裝甲後,法國海軍認識到迪凱納級的防護水平過於低下,於是改弦易轍,降低了航速要求,以求增強防護能力。由於絮弗倫級每年開工一艘,隨著時間推移不斷修改設計,導致同級各艦之間都存在明顯差異,從中可以看出法國海軍逐步強化條約型巡洋艦防禦的技術思路。

法國海軍絮弗倫級重巡洋艦四號艦“迪普萊克斯”號。


絮弗倫級沿用了迪凱納級的艏樓船型,主要武備、主炮塔和魚雷武備均與迪凱納級相同,但防空武器持續強化,首艦“絮弗倫”號沿用8門75毫米炮,2、3號艦“科爾貝”、“福煦”號換裝8門單裝90毫米高射炮,4號艦“迪普萊克斯”號配置了4座雙聯裝90毫米炮。絮弗倫級的設計重點是加強防護,法國海軍要求能夠抵禦驅逐艦艦炮及日本輕巡洋艦140毫米炮的攻擊,在保持武備的情況下,只有大幅削減動力系統的重量才能實現防護指標。絮弗倫級相比迪凱納級減少2臺鍋爐、1部蒸汽輪機,航速降至31節,以加強裝甲防護。

絮弗倫級重巡洋艦的側視圖及武備、防護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建造過程中不斷改進,絮弗倫級各艦的裝甲防護各不相同,呈現出逐步遞增的趨勢。“絮弗倫”和“科爾貝”號的舷側裝甲帶厚度為50毫米,位於艦體外側,“福煦”和“迪普萊克斯”號則將舷側裝甲帶置於艦體內部,與動力艙的20毫米隔壁融合在一起,厚度也有所增加,“福煦”號為54毫米,“迪普萊克斯”號為60毫米。在水平裝甲方面,該級前三艘為25毫米,而“迪普萊克斯”號為30毫米,而彈藥庫裝甲盒結構的厚度也由首艦的20~50毫米增強到末艦的30~60毫米。“絮弗倫”號的裝甲重量達到760噸,而“迪普萊克斯”號已達1550噸!經過逐漸改良,法國海軍確信絮弗倫級能夠在14000米以上的距離免疫140毫米炮彈,而“迪普萊克斯”號能在18000米外抵擋155毫米炮彈。

法國海軍“阿爾及利亞”號重巡洋艦。


1928年,法國海軍獲悉意大利海軍設計了重裝甲防禦的扎拉級巡洋艦,於是指示設計部門在“迪普萊克斯”號基礎上設計一型防禦能力更好的巡洋艦,能在15000~20000米距離上免疫152毫米炮彈,設計方案於1930年獲得批准,於1931年動工建造,命名為“阿爾及利亞”號。該艦在各方面都做出重大改變,在艦型上棄用了艏樓船型,採用了低幹舷平甲板船型,繼續削減動力裝置,採用6臺鍋爐和4部主機,改為集中佈置,但通過改進線形保證了31節航速。此外還通過削減魚雷、航空設施,採用焊接技術和鋁合金材料等減輕重量,從而提高了裝甲防禦的噸位配額,其裝甲重量達到2035噸,佔排水量的20%,這個比例在各國條約型巡洋艦中居於前列。

“阿爾及利亞”號的側視/俯視線圖及武備/防護配置。


“阿爾及利亞”號在裝甲佈置上回歸傳統的外設裝甲,舷側裝甲帶厚度達到110毫米,在彈藥庫和動力艙頂部覆蓋了80毫米的水平裝甲,同時還將艦底水密結構向兩舷延伸至主甲板高度,採用液艙和空艙交替的隔層結構強化水下防禦能力,指揮塔和主炮塔也都配置了100毫米裝甲。普遍認為“阿爾及利亞”號的防禦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再配合8門性能出色的新型203毫米艦炮和6座雙聯裝100毫米高射炮,該艦在各方面的性能均不遜色於其他國家的同類艦船,是法國條約型巡洋艦發展的頂峰,該艦也同時證明了藉助於現代化技術和精心的設計,可以在10000噸排水量限制內獲得預期的優良作戰性能。

1942年11月27日,一輛德軍IV號坦克停在土倫軍港的碼頭上,對面就是自沉後燃起大火的“科爾貝”號重巡洋艦。


在二戰爆發時,7艘重巡洋艦是法國海軍除2艘敦刻爾克級戰列艦外最強有力的打擊力量,並在戰爭初期配合英國海軍在大西洋搜捕德國襲擊艦,以及在地中海方向監視意大利海軍的動向,但並無突出戰績。1940年初夏法國的迅速戰敗,2艘迪凱納級和“絮弗倫”號在亞歷山大港被英軍解除武裝並扣押,直到1943年加入自由法國海軍,倖存到戰後。絮弗倫級另外三艘和“阿爾及利亞”號選擇加入維希法國海軍,於1942年11月為了避免被德軍俘獲而在土倫自沉。


崎峻戰史


1.法國在二戰的時候,三軍是歐洲第二強,陸軍不用說了,海軍在當時也很強大,重巡洋艦有福熙級重巡洋艦,絮弗倫級重巡洋艦,迪凱納級重巡洋艦,還有最有名的阿爾及利亞級。

2.法國所有的重巡洋艦都配備203MM*8主艦炮。火力強勁。滿排水1.5W多噸。84000馬力,8個鍋爐。航速32節,航程5000海里。

3.法國海軍是歐洲二戰第二強,第一是英國。

但是二戰期間,法國🇫🇷海軍是最可憐和最悲催的艦隊,沒有之一。

因為,二戰開始,德國閃電戰把法國打哭了,投降後法國 為了防止德國接手法國海軍,都把重巡洋艦自沉在港口,被德國繳獲的戰艦出了港口被英國皇家艦隊按海里摩擦,可謂慘上加慘。

想了解更多軍事、戰爭知識,請關注右上角頭像-“LY傳媒or 大雜燴”;

LY傳媒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加關必互關。











LY傳媒or大雜燴


1921年英、美、日、意、法五個國家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各國海軍蹲位的比例,以及限制發展戰列艦或者戰列巡洋艦,並且規定新建的軍艦噸位不能超過1萬噸,主炮口徑不能超過8英寸(203毫米),而這種條約規定的軍艦被稱為重型巡洋艦,所以只要是重型巡洋艦的主炮一般都是203毫米的。


二戰畢竟法國一共建造了四級共7艘重型巡洋艦,分別是2艘敘弗倫級重型巡洋艦、2艘福熙級重型巡洋艦、2艘迪凱納級重巡洋艦、一艘阿爾及利亞號重巡。前三級它們都是裝備4座50倍徑的雙聯裝203毫米艦炮,只有最後一艘阿爾及利亞是使用了55倍徑的203毫米艦炮。標準排水量都是在1萬噸左右。至於裝甲嘛都是很脆的,和其他國家的重巡相差不大。

而法國由於在二戰陸地戰當中迅速落敗,僅僅抵抗了7個星期的法國就宣佈對德國投降,絮弗倫級2號艦科貝爾號、2艘福熙級、阿爾及利亞號自沉在土倫港,絮弗倫和迪凱納級投降英國後來加入自由法國,其總體戰績都很一般。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其實題主這些問題都知道,你已經把答案都說出來了。

法國海軍在二戰前建造了三級七艘重巡洋艦。

主炮50倍口徑的203毫米雙聯炮塔四座。



傳奇只爭朝夕


二戰法國的重巡洋艦主炮都是203的,只是數量有所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