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前两回我们说了说:

酒和酒的代谢→

怎样才能“千杯不醉”→

教了大家一“垫”、二“唱”、三“出汗”的小诀窍。

也说到了:

有些人一喝酒就脸通通红;

有些人怎么喝都面不改色;

有些人酒量小,一杯就倒;

有些人酒量大,千杯不醉。

这到底是为什么呐?

到底哪些人不合适喝酒呢?

我们再次来复习一下“酒精代谢”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如果酒精能很快变成醋,那酒量就“杠杠滴”了。

这里涉及到两个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乙醇脱氢酶(ADH):使乙醇变成乙醛

乙醛脱氢酶(ALDH):使乙醛变成乙酸

如果:

你的乙醇脱氢酶特别少,那你喝进去的酒没有办法很快变成乙醛,更不要说变成乙酸,体内酒精浓度一下子就升高了。

就会:

影响你的中枢神经,刚开始很兴奋,话特别多!过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

这些人,往往就是“一杯倒”。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如果:

你的乙醇脱氢酶足够,酒喝进去了以后马上就能变成乙醛。

但是你的乙醛脱氢酶少,那就卡在了第二关,乙醛没有办法变成乙酸。这样的话体内的乙醛就特别多。

就会:

脸部潮红或者全身发红;心跳增快,感觉到自己脖子上血管儿蹦蹦蹦乱跳;血管扩张,头痛;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甚至死亡!

酒精中毒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因为乙醛太多!

↑↑↑

这些人,往往就是“面孔血血红”。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而且:

乙醛才是真正的一级致癌物,比乙醇坏多了!

如果:

你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很强,乙醛脱氢酶活性也很强,那么喝下去酒,马上就能变成乙醛,又能马上变成乙酸。喝再多的就也没有反应,怎么都喝不倒!

↑↑↑

这些人,往往就是“千杯不醉”!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如果有人来跟你拼酒(当然我们不赞成啊!),一定要眼尖一点!

如果越喝,就越出汗的人,他体内的化学反应太快,排泄得太快!还是别跟他喝啦!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病人:崔医声,那我们有办法知道自己的酶是多是少吗?

崔医声:已经有办法咯!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

目前已经有两个已知的调控基因: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ADH1b基因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ADH1b基因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ALDH2基因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ALDH2基因

这两个基因的类型,决定了ADH、ALDH这两个酶活性的高低。

崔医声:有的时候本身肝脏的酶还是好的,但因为外界的因素,造成了酶的减少

病人:是什么原因?

崔医声:大家有没有听过“双硫仑样效应”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其实“双硫仑”是一种药,戒酒药

病人:还有戒酒药?我从来没听说过啊!

崔医声:那是因为:西方国家酗酒的发生率很高,而我国很低。

西方人不像我们中国人,他们体内很少缺乏乙醛脱氢酶,喝酒不脸红。这样他们就一直喝一直喝,以至于对酒精的成瘾,酗酒。

有时我们开玩笑地说:是不是我们祖先进化的时候,为了避免我们酗酒,有意进化成乙醛脱氢酶基因形态比较差的样子呢?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吃了双硫仑这个药以后,就可以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当你喝酒以后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头痛,恶心呕吐。

你会想:这哪里是喝酒啊!简直就是喝毒药啊!

久而久之,这种厌恶的反应就可以让你戒酒。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双硫仑效应:

服用可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后,饮酒或接触含酒精的药物、食物,轻者出现颜面潮红、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严重者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无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严重时有致死的可能。

一般在饮酒30分钟后出现症状,最早5分钟后就可能出现。

病人:崔医声,那我们现在并没有人吃双硫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双硫仑样效应呢?

崔医声:那是因为我们还有很多药会抑制肝脏的酶,产生类似双硫仑样的效应。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一个平时挺在乎健康的朋友,平时喝酒也很适量。但有一次喝了一点酒就被送到急诊去了!

他说:感觉难受死了,心要跳出来了,头痛,然后血压一下子低了,人也迷迷糊糊了。

为什么呢?那段时间他因为查出来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正在吃杀HP的药,而杀HP药,其实就是抗生素!

而且不止是一种抗生素,是两到三种抗生素!那这三种抗生素把体内酶的活性抑制了,再喝了点儿酒,就产生了类似双硫仑的效应,就跑到医院急诊室去了。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病人:哎哟哟!哪些药?!我要好好记下来!

崔医声:最多见的就是抗生素。

而抗生素中最多见的就是“头孢类”:

比如: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头孢替安、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啶、头孢替坦、头孢克洛;

还有: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克肟、头孢呋辛等等。

病人:奋笔疾书中...✊✊

崔医声:抗生素中除了“头孢类”,还有: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莫西沙星;氯霉素;呋喃妥因等等。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病人:崔医声,等一等...等一等...

崔医声:除了双硫仑效应之外,酒精还会影响很多药物的作用!

增加药物的作用或增加药物的副作用,比如:

✦降压药+酒精:酒精使血管扩张,大量饮酒会增加低血压的风险。

✦降糖药/胰岛素+酒精: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糖异生”,引起低血糖。

✦安眠药+酒精:酒精会加重安眠药的镇静效果,轻者引起困倦和眩晕,严重者产生嗜睡、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止痛药+酒精:止痛药本身有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再饮酒可能会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等。

病人:@#¥%……&@#¥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崔医声:记不住吧!所以!干脆!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吃药不吃酒!吃药不吃酒!吃药不吃酒!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总结

关于喝酒,我们讲了这么多知识!

并不是让你去变着法儿的多喝酒,小酌怡情,多饮伤身!

一杯倒的人就别喝啦!一喝就脸红的人要注意适量!

最后!吃药不吃酒!吃药不吃酒!吃药不吃酒!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好书推荐

《医声相伴 : 崔松话养生》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更多医学养生知识,可关注我公众号“医生相伴崔松说”

“千杯不醉”有诀窍(第三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